佛心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翠峰是个蔬菜贩子,初中没毕业就跟着父亲进城跑货了。
  他为人机灵,早出晚归,几年下来,便与父亲在城里置了业。有一阵闲时,他常爱说一句:“要是能碰上个神仙,点化几下,或许就会另样的日子啊!”
  “做梦了吧。”父亲笑着对他说,“世上只有做事才是真的,眼睛眨耍几下就想成事,那只有活在孙猴子的肚子里,你是什么人?是我危伍老的儿子呀!贩菜命。”
  危翠峰可不这么想。危翠峰年少时,是个胆大的孩子王,他常会偷偷带同伴去危石村附近的乱墓穴中玩。村人都忌讳,说,那阴的地方,阳人少去,特别是小孩子,会折寿的。因此,家长管得严。可危翠峰偏偏喜欢那儿。他说,那里可以看电影。大人们自然是不会相信,也不会放过教训机会的。
  “你是遇到鬼了。”危翠峰的母亲田姑说,“那些飘荡的白影就是鬼身,没有头,也没有脚,好在她们没有发现你,不然,你还回得来么?”母亲说完,一竹尾打在了危翠峰的屁股上,“叫你还敢再去那儿!”
  “我不是回来了吗!”危翠峰委曲地说,“那鬼说,要不要挖,天亮了就麻烦了呢。她们说话我都听得见呢。”
  又是一记大耳光。父亲危伍老瞪着眼说:“要命哟,那是鬼要挖你的心吃呀,你个好命的孩子,多亏你跑回来了呀!”
  捂着火烫烫的耳朵,危翠峰强着说:“我又没害怕,墓穴还有蓝光呢,传来的声音很奇怪,像猫叫,又像哭声,有人影像风一样的跑动,对了,有个鬼火滚过来呢。那时我才跑的。”
  村人突然发现自家孩子进过乱墓穴,都显得很紧张。不是你家祈香保佑,就是他家招巫师化解鬼影。还有就是,峰老鬼附身了,不能再跟他玩。
  村言传来,田姑只在心里微微一笑:“我儿峰老有福之人呢。不跟了倒好。”
  说起危翠峰的母亲田姑,就得说起危石这个地方。危石距县北六十里,突然一峰,四壁陡绝,人迹不能至。绍兴间,僧祖月爱其孤高,结庵其上,名曰“翠峰”。峰老出生那年,田姑抱其登翠峰求庵主取名,庵主手抚婴儿面,笑笑说:“施主姓危,与‘翠峰’孤高相配,可取‘翠峰’作名也。”说完,庵主又看了看婴儿额头和手掌,突然大声念道:“翠峰顶上藏日月,佛光过后四海平。幸哉!你儿有福。”田姑遂得心愿。
  受父母责罚后,危翠峰没敢再去乱墓穴了。倒是母亲田姑变得怪异起来,常是深夜一个人出门,鸡鸣前才回来。
  不久后,乱墓穴的鬼影之说淡忘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前些年,田姑一直在老家操持家务。自危翠峰初中辍学跟着父亲进城贩菜,她也没反对过。这不,她听说儿子竟然梦话般说,希望能遇见仙人点化,也只是一笑:“过日子,有梦做总是好的,日子有盼头呢。”
  可危翠峰回到老家探望母亲,便说:“姆妈,照你先头的意思,我会遇到仙人了,对不?”
  田姑将一大勺涮锅水突然泼到家门外,大声说了句:“真是越活越糊涂,怎就没了孩时的胆量与见识了呢。这天底下,哪来的神仙?”
  危翠峰被母亲一斥责,脸红到了耳根。他也觉得自己的问法太可笑了。于是,他忙说:“姆妈,我是遇到了从翠峰庵里来县城化缘的一个老僧,他说我有福气,往后会有好日子过呢。只是必须有人点化。”
  田姑一听,突然愣怔了。好久才说了句:“做什么事,只有自己有,才算有呀,别人再怎么给予都是别人的,又有什么意思呢。老僧是看你老实,又勤于吃苦,给你信心呢。其实,他就是神仙,在点化你呢。”
  危翠峰紧盯着母亲的脸。他发现母亲苍老的皱褶里还留着些浅白斑痕。他的心有种灼痛感。他突然想起了乱墓穴来,年少时,他曾窥见过母亲装成吊死鬼飘着的样子。他开始后悔不该幻想母亲会留着宝物给自己,而在初中就辍学啊。
  几年后,望着一生常亮的香油铜盏灯蕊落下,田姑觉得自己该去捡拾铜盏的地方远游了。
  那天,危翠峰剃了光头。在田姑墓地落土的一刻,他从怀中掏出那个香油铜盏,一把将有着上千年的宝物摁进了棺木边的土里,满眼是泪。
  而不远处,于翠峰庵山顶上,一个面笑的老僧双手合着个佛心盘腿坐着,早已圆寂多时。
  一阵风吹过,危翠峰突然梦见自己成了隐匿在翠峰山脚下那千年古墓道里的一个执守的陶俑,正自由地穿越在墓穴中。
其他文献
偶尔与当今的80、90后们谈及现时社会的一些时髦趣事,勾起我对当年一些时尚旧事的回忆,摘记如下。  军装、军帽、军书包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军人是全民的偶像,当年姑娘择偶的首选必是军人。爱屋及乌,军人的用品亦成了社会上的时髦品。满大街的流行色便是军装。绿色军装固然招人喜爱,那种洗得泛白色的军装更衬出青少年的俊美来。而军装毕竟有限,于是军帽亦成为人们的“抢手货”。一顶正宗的军帽戴在头上,顿时令人刮
期刊
想不到,多年以后,我居然见到了王仁元,在这个人流如注的省会城市。  在接到他的电话的那一瞬间,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酸菜汤,然后,慢慢才是他的名字。  王仁元约我在市中心的一家酒楼聚聚。我当然立即应下。我离开家乡县城多年了,老友的邀请,我没有理由拒绝。  王仁元显然是发福了,举止上也显得有些夸张。他见到我的兴奋,早已压过了我见到他的惊奇。  席间,我故意问他,要不,我们也点一盆酸菜汤?  他一阵大笑,
期刊
蛇年的春节日渐临近,转眼已是立春。立春之后,冬季冷厉的西北风,就将渐渐转化为和煦的东风。  我忽然想到一个词语“东风西渐”。这个词语的本意是古老的中国文化以其博大精深渐渐传入西方,如风水、中医,五行学说等等,就被称为“东风西渐”。与之相对应的一个词语是“西风东渐”。其本意是19世纪末期,欧洲侵略者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的价值观、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相区别称为西学,清末大量的西学影响着一代中国人
期刊
刚子坐在店里,目光伸到窗外,雨下得飘飘洒洒。吸引刚子目光的不是这场雨,而是不远处的那棵柳树。柳树下曾经有他美好的回忆。如今,孤零零的柳树像一个等待亲人回家的老者。雨似乎懂得刚子的心思,飘落中满含了伤感。  今天的柳树下还有一个年轻人,样子有些古怪。虽然拿了一把伞,却夹在了腋下,任凭雨水打湿他的衣衫。他每隔段时间擦一下脸上的雨水,然后便以一个固定的姿势伫立在那里。看他眉清目秀的不像是精神有问题的人。
期刊
那年分队分得砖渣不剩。  腰窝镇八队小青年刁满恒两口儿去串亲戚回来,队就只剩个名称,实质性的东西没了。队里所有财产已分完。  刁满恒吃着烟在街上转悠。分队,人不全就分吗?能漏掉一户吗?没地吃啥?队里弟兄四个的,要了台手扶拖拉机。弟兄三个的,要台195柴油机。弟兄俩的要头牛,弟兄一人的要头驴,一个七十多的老太婆要只羊哩。  谁胳膊粗谁是老大!若是弟兄五个要啥,队里又没汽车,要大队书记当儿子吗?!  
期刊
消逝的钟摆  谁/又能隐身到足以/看见你们?——保罗·策兰  一本翻不完的书。一页页,反复折叠、展开,像一个个失宠的隐喻,被诗人撇下又拾起。一个漏掉的证据,多年后得到证实。直到时间退到一颗钉子上;直到掌纹里渗出它的锈迹与血渍。  一种平衡。一种力度。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时间的痕迹没有谁可以擦洗得干干净净。在低处徘徊、积聚,惯性的高度,从释放里抵达。所谓破坏,就是让骨子里的胆怯变得傲慢,让天空的阴影
期刊
秋天来了,一只小猫沿着院子里的橘子树爬上屋顶的时候,不小心趴拉下屋顶的几块瓦,不巧的是,那瓦碎在了隔壁家的院子里。  爷爷骂着该死的猫不知道又惹了什么祸,一边从屋子里出来,这里刚到院子,却见站成圆规姿势,叉了腰的张婶怒目圆睁。正待要开口,却看见是个老头子,嚷嚷了几句,出去了。爷爷笑了笑,自言自语说:“好,好,看来事不大。”  中午,姐姐从地里回来,摘了草帽,刚喝完水放下水瓢,张婶就推门进来了,骂骂
期刊
在斗龙镇,谢桂花这个名字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可是倘若提到豆腐西施,那就该另当别论了。  乡人称谢桂花豆腐西施是有原因的。一是她人长得白净水灵,二是她做的豆腐洁白如玉滑嫩可口。每天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温柔乡中乐不思蜀时,谢桂花的叫卖声就已在斗龙小街荡漾:卖豆腐哩,又白又嫩的豆腐哩。  快,豆腐西施来了!随着吱吱呀呀一阵乱响,临街的门脸相继洞开,不一会,端着豆子的老大娘,拿着毛票的小媳妇,系着围裙的饭
期刊
水调歌头  石钟山分上下钟山  上有苏轼塑像及鄱阳湖战事遗迹  彭蠡贯江口,断岸矗双钟。江湖锁钥千古,冠翠自雍容。游艇追风逐浪,长绕危崖峭壁,千罅响噌吰。苏子立高岸,意寄不言中。  山远淡,波浩淼,水连空。高天难问,古来几度血涛红。且看碧波万顷,销尽沉舟断戟,洲渚被葱茏。风满万帆过,浩浩水流东。  水调歌头  鄱阳湖边傍晚学钓  天水共一色,孤鹜入霞天。渔舟唱晚归去,村落起炊烟。夕照平湖孤岛,疑是
期刊
父亲得了尿毒症住院,和父亲同病室的小伙子也是尿毒症患者。小伙子十八岁,只比我女儿才大三岁。我怜爱地看着他,他还是个孩子呢,怎么就得了这种病,以后可怎么过啊。  他说他的病小感冒引起的,开始没太注意,低烧,高烧,中间烧得都不认人了,就喝土郎中开的药,把肾搞坏了,不过还没完全坏掉,还能工作一丁点。他淡淡地,间或还露出灿烂的微笑,好像在诉说别人的故事。  这么小,肾就坏了,长年做透析可不是事,得换肾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