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活动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而音乐活动游戏化是幼儿需要的、不可缺少的,也是幼儿永不厌倦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认识世界,获得审美经验,塑造完整人格的教育活动。因此,将音乐活动用游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氛围中受益终身。
关键词:音乐活动;幼儿;游戏
传统的音乐活动是教师凭个人经验进行传授,以幼儿的模仿为主,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做短期的强化训练,忽视了幼儿个体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采用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机会,让幼儿与环境、同伴、老师等之间进行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为什么要采取游戏化的音乐活动?先要了解其意义和采取的的方法及产生的作用。
一、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提高想象力、认知能力,丰富音乐知识的才能、发展智力的良好手段。音乐游戏灵活多变而富于想象,符合幼儿学习音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音乐是时间艺术,是瞬间的听觉艺术,音乐游戏又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活动。捕捉和聆听到音觉,能辨别不同频率声音的能力,自然对音乐做出反映是幼儿的本能,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
(一)明确游戏活动的核心
游戏包含着丰富的快乐体验,乐趣是游戏必须具备的品质,是游戏的内在功能,正是源于游戏的兴趣性、自主性、愉悦性、活动性的特征,幼儿才能在游戏中成为真正的孩子。只有在教育活动中保持游戏的这些特质,才能培养富有游戏性的儿童,这是儿童发展的原动力,正如布约克沃尔德所认为,"人类从生命一开始到生命的结束,始终保持游戏的能力是性命攸关般重要的"。音乐、游戏、幼儿因为快乐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与快乐的体验密不可分,因此我们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干涉、限制幼儿的行为,应当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准备材料,让他们在自由、自在、自主的游戏化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的音乐之旅,追求身心的愉悦与成长的幸福。
(二)音乐活动游戏化能使幼儿快乐的学习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应立足于儿童本身,研究儿童是否在音乐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展示他们的个性,并快乐的学习,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寻找恰当的适合于幼儿成长的途径。挖掘幼儿内在的巨大潜力。通过音乐活动游戏化,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以及对活动内容的游戏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进行研究。
(三)强化音乐与游戏的融合
适宜、有效的游戏化音乐活动追求的是幼儿、音乐与游戏的有机融合,倡导以幼儿主体体验的游戏方式,其快乐来源于幼儿在游戏化音乐活动中的各种合理需要得以满足,追求的是"游戏音乐,健康成长"的主旨。
1、在组织集体性游戏化音乐活动时,我们教师在内容的选择、情景的创设、活动的组织环节中,多从教育的角度有更多的预设,尽可能的丰富互動形式,给孩子提供自主、自由的表现空间,引导幼儿保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同时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教师必须注重研究幼儿在自然游戏状态下的音乐学习方式。没有生硬的教唱、指令和辅导,只有自然的生活情境与快乐的游戏情趣中,符合自己的能力与意愿挑战,与同伴间自由灵活的交往、互动才能激发幼儿持续的积极参与。如《熊和石头人》、《大雨和小雨》那样,幼儿完全是在不知不觉的游戏状态下学会歌唱、学会游戏与动作,并享受其中的音乐审美、随音乐运动以及与同伴间的快乐交往。
二、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一)选择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与活动目标相结合
幼儿的音乐教育应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开始,再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健康愉快的成长,其次是结合活动目标的要求,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例如:我在中班教学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不守规则,这样不光影响教学活动纪律,而且这样长此以往,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从小养成的这种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不管以后走到哪里,自控能力对这些孩子来说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因此,我选择了孩子们喜欢的音乐活动,《熊和石头人》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幼儿听音乐,听后回答问题,初步了解歌曲内容,其次是给幼儿讲清游戏规则,音乐唱到什么地方全部人变成石头人,而石头人的要求是: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走路不能笑,如果违反了游戏规则,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将被退出游戏,在一旁观看其他幼儿的表现。游戏一开始,孩子们和我自由自在的在草坪上扮演着歌曲里的动物,当听到:“要是大熊走过来,大家可别乱跑”时,孩子们都乖乖的跑回了自己的位置,让我非常震惊的是:“平时上课总爱乱动和说小话的幼儿居然也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变得遵章守纪了”,我一阵窃喜。让我又有了一个新发现:“我们教师只有不断的用更深入的视角反思,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科学的将游戏精神融入音乐教育活动之中才能让孩子们终生受益。”
(二)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拓展延伸下一个活动
有了这次成功的活动经验,为我增添了不少干劲,我的另一个活动目标呈现了,我选择了《大雨和小雨》,为培养幼儿能静能动的能力,我把孩子们分男女表现大雨和小雨,表现大雨的时候我们的动作大,小雨的动作小,那除了能用手的动作表现,还能用什么表现呢?问题一抛出,孩子们的答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可以用躯体表现大雨,手指表现小雨”,还有孩子说:“可以用敲凳子表现大雨,拍肩膀表现小雨”......我和孩子们把这些想法一一表现出来,孩子们直叫:“太好玩了,太好玩了”,在活动中没有一个孩子会去乱敲凳子,该在什么地方停都会全神贯注地倾听。我的脸上忍不住再一次绽放出成功的笑容。
幼儿音乐活动应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开始,而活动具有游戏的玩耍性,才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健康愉快的成长。而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教师只有不断的用更深入的视角反思,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活动目标,科学的将游戏精神融入音乐教育活动之中才能让孩子们终生受益。这将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奥秘。
关键词:音乐活动;幼儿;游戏
传统的音乐活动是教师凭个人经验进行传授,以幼儿的模仿为主,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做短期的强化训练,忽视了幼儿个体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采用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机会,让幼儿与环境、同伴、老师等之间进行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为什么要采取游戏化的音乐活动?先要了解其意义和采取的的方法及产生的作用。
一、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提高想象力、认知能力,丰富音乐知识的才能、发展智力的良好手段。音乐游戏灵活多变而富于想象,符合幼儿学习音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音乐是时间艺术,是瞬间的听觉艺术,音乐游戏又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活动。捕捉和聆听到音觉,能辨别不同频率声音的能力,自然对音乐做出反映是幼儿的本能,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
(一)明确游戏活动的核心
游戏包含着丰富的快乐体验,乐趣是游戏必须具备的品质,是游戏的内在功能,正是源于游戏的兴趣性、自主性、愉悦性、活动性的特征,幼儿才能在游戏中成为真正的孩子。只有在教育活动中保持游戏的这些特质,才能培养富有游戏性的儿童,这是儿童发展的原动力,正如布约克沃尔德所认为,"人类从生命一开始到生命的结束,始终保持游戏的能力是性命攸关般重要的"。音乐、游戏、幼儿因为快乐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与快乐的体验密不可分,因此我们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干涉、限制幼儿的行为,应当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准备材料,让他们在自由、自在、自主的游戏化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的音乐之旅,追求身心的愉悦与成长的幸福。
(二)音乐活动游戏化能使幼儿快乐的学习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应立足于儿童本身,研究儿童是否在音乐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展示他们的个性,并快乐的学习,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寻找恰当的适合于幼儿成长的途径。挖掘幼儿内在的巨大潜力。通过音乐活动游戏化,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以及对活动内容的游戏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进行研究。
(三)强化音乐与游戏的融合
适宜、有效的游戏化音乐活动追求的是幼儿、音乐与游戏的有机融合,倡导以幼儿主体体验的游戏方式,其快乐来源于幼儿在游戏化音乐活动中的各种合理需要得以满足,追求的是"游戏音乐,健康成长"的主旨。
1、在组织集体性游戏化音乐活动时,我们教师在内容的选择、情景的创设、活动的组织环节中,多从教育的角度有更多的预设,尽可能的丰富互動形式,给孩子提供自主、自由的表现空间,引导幼儿保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同时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教师必须注重研究幼儿在自然游戏状态下的音乐学习方式。没有生硬的教唱、指令和辅导,只有自然的生活情境与快乐的游戏情趣中,符合自己的能力与意愿挑战,与同伴间自由灵活的交往、互动才能激发幼儿持续的积极参与。如《熊和石头人》、《大雨和小雨》那样,幼儿完全是在不知不觉的游戏状态下学会歌唱、学会游戏与动作,并享受其中的音乐审美、随音乐运动以及与同伴间的快乐交往。
二、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一)选择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与活动目标相结合
幼儿的音乐教育应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开始,再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健康愉快的成长,其次是结合活动目标的要求,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例如:我在中班教学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不守规则,这样不光影响教学活动纪律,而且这样长此以往,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从小养成的这种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不管以后走到哪里,自控能力对这些孩子来说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因此,我选择了孩子们喜欢的音乐活动,《熊和石头人》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幼儿听音乐,听后回答问题,初步了解歌曲内容,其次是给幼儿讲清游戏规则,音乐唱到什么地方全部人变成石头人,而石头人的要求是: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走路不能笑,如果违反了游戏规则,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将被退出游戏,在一旁观看其他幼儿的表现。游戏一开始,孩子们和我自由自在的在草坪上扮演着歌曲里的动物,当听到:“要是大熊走过来,大家可别乱跑”时,孩子们都乖乖的跑回了自己的位置,让我非常震惊的是:“平时上课总爱乱动和说小话的幼儿居然也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变得遵章守纪了”,我一阵窃喜。让我又有了一个新发现:“我们教师只有不断的用更深入的视角反思,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科学的将游戏精神融入音乐教育活动之中才能让孩子们终生受益。”
(二)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拓展延伸下一个活动
有了这次成功的活动经验,为我增添了不少干劲,我的另一个活动目标呈现了,我选择了《大雨和小雨》,为培养幼儿能静能动的能力,我把孩子们分男女表现大雨和小雨,表现大雨的时候我们的动作大,小雨的动作小,那除了能用手的动作表现,还能用什么表现呢?问题一抛出,孩子们的答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可以用躯体表现大雨,手指表现小雨”,还有孩子说:“可以用敲凳子表现大雨,拍肩膀表现小雨”......我和孩子们把这些想法一一表现出来,孩子们直叫:“太好玩了,太好玩了”,在活动中没有一个孩子会去乱敲凳子,该在什么地方停都会全神贯注地倾听。我的脸上忍不住再一次绽放出成功的笑容。
幼儿音乐活动应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开始,而活动具有游戏的玩耍性,才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健康愉快的成长。而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教师只有不断的用更深入的视角反思,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活动目标,科学的将游戏精神融入音乐教育活动之中才能让孩子们终生受益。这将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