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和相机留下的是照片和录像,或者最终还会删掉或遗失;留在记忆里的体验,却永远都是鲜活的。
圣诞期间,美国妈妈简妮尔·霍夫曼给13岁的儿子买了个iPhone当礼物,可又附加了 “使用条款”18条,比如不可看色情图片、丢失了自己负责、妈妈必须知道密码、每天晚上7:30必须关机上交等。
智能手机属聚合文化的产物,能把诸多功能集合起来,让人一切尽在“掌握”。如何让尚未养成自律习惯的孩子使用,家长分歧很大,有的亮红灯,禁止使用;有的亮绿灯,撒手不管。我比较中庸,倾向“黄灯”:觉得可仿照简妮尔妈妈的做法,让孩子使用,用出名堂来,但要有规矩。大家可以把这种技巧的使用,转作教育机会。
教孩子负责地使用技术是好,可我们自己能否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求他人,没有说服力,也没有效果。
简妮尔的18条规则中,还有一条是“不要拍摄成千上万的照片和录像。没有必要逮住什么都记录下来。去活出这些体验来。它们会永远存在于记忆里。”
说来惭愧,我自己就喜欢拿着手机随手拍。美国地广人稀,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到处是,这环境作为背景,常勾人去拍。“一张图片等于千言万语”。文字力不从心处,有图有真相,拾遗补缺。
另外,生活在新的国家里,好多东西我少见多怪,充满好奇,很想跟远方的亲友分享。到中国的美国人也一样,很多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比如在外睡觉的人,打赤膊在门口逛的老头儿,他们也好奇,也去拍。
不过要对比起来,恐怕还是中国人拍照多。有一美国人跟我开玩笑,说100个中国游客,会带着101部相机到处拍。最近美国某地有事,参与的人很多,有媒体给出报道,还配发照片。有读者评论说:“哪里有多少人参与?怎么我看到的全是记者在拍照?” 我去一看,发现这些人大多并非记者,只是在“围观”。“围观”的人,通用姿势是拿着手机拍摄。
手机的镜头,于是成了新的盲点。大家举起手机,挡了视线,留下的是照片和录像,或许最终还会删掉或者遗失。而现场感,说错过就错过了。留下一堆照片,如假花,或经久不衰。而鲜花的色泽和芬芳,或留下更深切体验,在人的记忆里历久弥新。
简妮尔妈妈说得有道理,“去活出这些体验来”,把记忆交给大脑而不是内存。
人该有不插电的时候。天天做大忙人,日子被电话短信微博切割得一地鸡毛,也是一种悲催。手机带给我们世界的纷繁,让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实为祝福。可是天下事不论大小,都被推到你的视野里,不关注也得关注,何尝不是诅咒?没有我们的时刻关注,太阳照样升起。怎舍得让自己的日子,从身边悄然溜走?
(摘自《羊城晚报》)
圣诞期间,美国妈妈简妮尔·霍夫曼给13岁的儿子买了个iPhone当礼物,可又附加了 “使用条款”18条,比如不可看色情图片、丢失了自己负责、妈妈必须知道密码、每天晚上7:30必须关机上交等。
智能手机属聚合文化的产物,能把诸多功能集合起来,让人一切尽在“掌握”。如何让尚未养成自律习惯的孩子使用,家长分歧很大,有的亮红灯,禁止使用;有的亮绿灯,撒手不管。我比较中庸,倾向“黄灯”:觉得可仿照简妮尔妈妈的做法,让孩子使用,用出名堂来,但要有规矩。大家可以把这种技巧的使用,转作教育机会。
教孩子负责地使用技术是好,可我们自己能否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求他人,没有说服力,也没有效果。
简妮尔的18条规则中,还有一条是“不要拍摄成千上万的照片和录像。没有必要逮住什么都记录下来。去活出这些体验来。它们会永远存在于记忆里。”
说来惭愧,我自己就喜欢拿着手机随手拍。美国地广人稀,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到处是,这环境作为背景,常勾人去拍。“一张图片等于千言万语”。文字力不从心处,有图有真相,拾遗补缺。
另外,生活在新的国家里,好多东西我少见多怪,充满好奇,很想跟远方的亲友分享。到中国的美国人也一样,很多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东西,比如在外睡觉的人,打赤膊在门口逛的老头儿,他们也好奇,也去拍。
不过要对比起来,恐怕还是中国人拍照多。有一美国人跟我开玩笑,说100个中国游客,会带着101部相机到处拍。最近美国某地有事,参与的人很多,有媒体给出报道,还配发照片。有读者评论说:“哪里有多少人参与?怎么我看到的全是记者在拍照?” 我去一看,发现这些人大多并非记者,只是在“围观”。“围观”的人,通用姿势是拿着手机拍摄。
手机的镜头,于是成了新的盲点。大家举起手机,挡了视线,留下的是照片和录像,或许最终还会删掉或者遗失。而现场感,说错过就错过了。留下一堆照片,如假花,或经久不衰。而鲜花的色泽和芬芳,或留下更深切体验,在人的记忆里历久弥新。
简妮尔妈妈说得有道理,“去活出这些体验来”,把记忆交给大脑而不是内存。
人该有不插电的时候。天天做大忙人,日子被电话短信微博切割得一地鸡毛,也是一种悲催。手机带给我们世界的纷繁,让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实为祝福。可是天下事不论大小,都被推到你的视野里,不关注也得关注,何尝不是诅咒?没有我们的时刻关注,太阳照样升起。怎舍得让自己的日子,从身边悄然溜走?
(摘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