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尔:我的追求塑造了梦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rtl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暮光之城》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撰写的系列小说,被美国图书馆协会誉为“十大青少年优良读物”及“十大最佳丛书”,被亚马逊网站评为“最近10年来最佳好书”,并被翻译成37种语言,成为《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系列、《纳尼亚传奇》之后的国际魔幻系列代表。

来自梦境的写作灵感


  斯蒂芬妮·梅尔生于美国哈特福,成长于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凤凰城),有五个兄弟姊妹。梅尔就读于斯科茨代尔的恰帕罗高级中学,而后申请进入普若佛的杨百翰大学,并在1995年获得英国文学文学士学位。
  在亚历桑那州,梅尔认识了丈夫克里斯蒂安,两人在1994年结婚,现育有三名子女。
  婚后,作为家庭主妇的梅尔每天照看孩子,做家务,忙个不停。一次,全家人一起吃晚餐,克里斯蒂安接到了一个电话,然后起身到卧室接听。梅尔感觉很奇怪,为什么他要避开大家接电话呢?
  克里斯蒂安足足聊了半小时电话,才返回餐桌。梅尔内心有很多疑问:是谁给他打来的电话?难道是一个漂亮的女人吗?她抬头看了看丈夫,可他吃着晚餐,一言不发。梅尔气坏了,她多希望自己能拥有超能力,能读到丈夫脑子里在想什么。然而,她什么都做不了。由于焦虑,她整天心神不宁,甚至开始失眠。
  几天后,梅尔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英俊的男子坐在草地上向身旁的美丽少女表白——他是一个吸血鬼,却无法自拔地爱上了一个人类少女,在爱她和杀她之间痛苦挣扎着……
  梅尔从梦境中醒来后,还清晰记得梦里的故事。她花了一个星期,将梦扩展为万余字的故事。她把丈夫克里斯蒂安幻想成爱她的吸血鬼,将自己渴望拥有的超能力赋予到他身上,他永远17岁,会读心术,会攀岩附壁在林中穿梭,他有时优雅如王子,有时又如浪子。
  此后,梅尔每天抽时间写作。因为寄情于写作,她不再焦虑,也不再失眠,每天都开开心心。很快,克里斯蒂安看到了她的改變,关心地询问她,最近为什么那么高兴?梅尔说:“我在写作中找到了快乐。”克里斯蒂安鼓励梅尔尽情享受写作的乐趣,而他要做梅尔忠实的读者。

家庭主妇的文学梦


  丈夫的支持,让梅尔有了更强大的写作动力,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废寝忘食。丈夫下班回家后承担起做家务和照看孩子的任务,好让梅尔腾出时间专心写作。
  梅尔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写出了一部20多万字的小说。小说的结尾,梅尔把自己和丈夫幻想成男女主角,梅尔和克里斯蒂安的爱情受到终极考验,梅尔请求克里斯蒂安咬自己的喉咙,往她的血液里注入毒素,让她也变成吸血鬼,永远陪伴他。但克里斯蒂安拒绝了她的要求,让她继续做人。浪漫而美好的爱情结局,让人深深感动。
  这本小说写出来之后,梅尔把它放在枕头旁,闲暇时就拿出来读一读,或者给丈夫朗读一段。夫妻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这本小说。克里斯蒂安对梅尔说:“读完这本小说,我发觉我越来越爱你了,你太有才华了。”
  一次,梅尔的姐姐来家里做客,无意中发现了这篇小说,她一口气将小说看完了,感动得痛哭流涕,她抬起泪眼望着梅尔:“亲爱的,你这部小说写得太棒了,这是世界上最纯真动人的爱情故事。”
  不久,姐姐将梅尔的小说推荐给凤凰城出版社,出版商将小说命名为《暮光之城》,将主人公的名字换为伊莎贝拉·斯旺和爱德华·凯伦,经过包装后上市。

确立一流畅销书作家地位


  《暮色》出版后,梅尔又再接再厉写了《新月》《月食》《破晓》,被称为《暮光之城》系列。该系列以伊莎贝拉和爱德华一对苦命鸳鸯的情感纠葛为主线,融合了吸血鬼传说、狼人故事、校园生活、恐怖悬念、喜剧冒险等各种元素,而凄美动人的爱情则是全书“最强烈的情绪”。用梅尔的偶像作家奥森·斯考特·卡德的话说:“爱情只是书中的一小部分,但却是人生的指引者。”
  《暮光之城》让梅尔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作家。随着新作的不断推出,梅尔进一步确立了其出版界一流畅销书作家的地位。2008年5月,梅尔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充满着爱恨情仇的张力,但又优雅精致如简·奥斯汀,达到了浪漫小说的一种极致。”
  2017年梅尔出版了《化学家》,完成一次华美的蜕变。此书节奏紧凑、悬念迭起,穿插其中的爱情主线层次分明,让人不由自主地在主人公亚力克斯的世界中沉沦。这本书再次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如今,《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全球销量超过1.55亿册,简体中文版销量突破420万册,人类少女伊莎贝拉与吸血鬼男子爱德华的惊险浪漫故事俘获了全球数亿读者。
  梅尔在总结自己的成功时说:“表面上是梦给我了创作灵感,但实际上是我的追求塑造了那些梦。我愿意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艰难跋涉,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其他文献
拒绝潜规则  广东省中山市的周盈,2007年8月入职该市某机械制造公司。2015年9月初,周盈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017年4月上旬,公司副职领导王勤找周盈谈话:“你长得这么漂亮,又是资深员工,还在流水线干装配的粗活,我心里怪不落忍的。”王勤表示,他会向公司老总建议,按照周盈的资历和表现,重新安排她的岗位。  一个月后,公司人事行政部下达了任职通知,周盈担任产品质检部主管,每月收
期刊
心理学界有一个说法,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几个“关键人”,可以为你指点迷津,引领你走上某一条路,帮你渡过某个难关,甚至左右你的一生。民间则习惯称这种人叫——“贵人”。  贵人给你提供帮助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有时候是手把手地教,有时候是潜移默地影响,有时候是让你一秒钟开悟,有时候又是一点一滴地关照,甚至会持久到哪怕他们去世之后,还在发挥作用。  最感人最难忘的恐怕就是后者了。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一
期刊
“走,快到木兰花市看看去!今天有场直播,市妇联给咱网上带货啦!”“好嘞!”随着一声声呼朋引伴的吆喝声,越来越多的宜兴市徐舍镇美栖村花农聚集到了美栖·陶都木兰·家驿站。  5.15国际家庭日当天,江苏省妇联她播·暖心助农小分队走进了宜兴市徐舍镇,除了带货之外,重点聚焦县级妇联改革中的新鲜事——宜兴市首家美栖·陶都木兰·家驿站现场揭牌。  陶都木兰·家驿站项目是宜兴市妇联贯彻落实全国、省妇联“家家幸福
期刊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人活一生到底为了什么?看了很多回答,提及最多的是:为了幸福、快乐。  深表赞同。快乐应该是我们用一生去修行的课题,看似可以水到渠成,实则来之不易。作为成年人,细数生活才会发现,真正快乐的时刻太少了。我们总是忙于生计,看重牟利,忽略甚至忘却了很多可以快乐的瞬间。  电影《遗愿清单》里,便将“快乐”二字讲述得极为深刻。  这部电影主要讲两位80岁老人,在身患癌症、被通知只剩一年
期刊
刚过晚上8点,江宁区女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项目主管张令萍的微信群里就热闹了起来。这个名为“江宁区女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平台”的微信群有100多名成员,聚集了江宁区几十家女性社会组织的创始人和主要成员。今天晚上,张令萍邀请的专家会在线上给大家上一堂关于“社会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行业标准”的课,群员们早早地就守在手机前了。  除了定期邀请专家来上课,群员们也在这个群里分享工作心得和经验,工作遇到难题时,会上
期刊
李慧萍展示印字流程  “何事慌张,慢心欢喜。”“且慢造物手工慢生活博物馆”和“有趣星球制造局”的创办人李慧萍,从植物造纸入手,融合各类印刷技术,打造了多款文创潮品。她以优雅缓慢的方式抚慰人心,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和活力。复活指尖上的技艺  2015年,一次出境游玩,改变了成都广告策划人李慧萍的生活轨迹。  那是异国他乡一个古朴静谧的深巷,李慧萍发现了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活字印刷社,匠人们依旧用古法造纸
期刊
谢希德走上物理学之路有迹可循,父亲谢玉铭是燕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幼承家学,在书房泡大的她卓尔不凡、聪慧绝伦。成长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家庭给予她的教育始终是:好好念书,知识总是有用的。  1932年,谢希德进入燕京大学附中,这时,她“年级第一”的地位开始受到威胁。对方叫曹天钦,父亲是燕京大学化学系老师。父辈是同事,两个“竞争对手”很自然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料,卢沟桥一声炮响打破了生活的
期刊
揚子石化质检中心水厂分析班女工在认真分析水样  做好娘家人,服务女职工。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扬子石化”)在新时期女职工工作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让石化女职工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丰富多彩,受到广大女职工的欢迎。建章立制,为女职工权益撑起温馨“保护伞”  2020年4月,扬子“职工健步走e+”小程序上线短短一周,注册职工已破万。扬子石化健身达人、优秀健康员工刘丹阳说:运动能让人心情
期刊
2月6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进行到记者提问环节,当记者问到如何做好小区的卫生防疫工作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宋树立请出了天津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任张颖进行现场讲解。  这是张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第二次刷屏。几天前,在天津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张颖讲解天津市宝坻区某百货大楼疫情时,就收获了无数网友的点赞。在8分钟的讲解中,张颖全程脱稿,抽丝剥茧地将聚集性疫情的
期刊
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生死较量的阻击战中,有一位与钟南山齐名的女院士,顶着巨大压力率先提出建议武汉“封城”,又义无反顾率医疗团队奔赴武汉疫区救治重症患者……她的名字叫李兰娟。疫情面前,对症“下方”  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因为患有眼疾,无法劳作,全家靠母亲卖山货维持生计。李兰娟从小品学兼优,靠助学金坚持读完高中。回村后她当起了赤脚医生,村里400多户人家都认识她。  1970年,李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