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激荡岁月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tianjin99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半之前,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接着,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巨幅下挫,创下9·1 1事件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有人说这是“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也有人用“金融风暴”比喻这场危机, 世界目光聚焦美国华尔街,华尔街的激荡岁月就此开始,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华尔街金融重组的路径选择
  尽管经济学家都说,世界已经进入了金融全球化时代,但现实中的华尔街依然长期被看成是美国金融机构的天下。次贷危机的恶化导致了美国许多金融巨头的倒闭和破产,在如今“问题银行”需要庞大拯救资金的前提下,铁桶一般的华尔街也不得不对外打开一扇窗口,进而造成了华尔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重组。重组过程中除美国国家资本扮演了主导力量外,还伴随着本土银行资本和国外金融资本的积极参与和渗透。而这种重组的结果是: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得以接续,金融权力多元化得以彰显。
  如今华尔街的投行与发达国家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旦有风吹草动,双方都难以独善其身。而欧洲债务危机也在不断发酵,美国债务问题又因延续减税措施和延长失业救济金时限而再度引人瞩目,阴影始终笼罩在华尔街上空。
  发达国家政府与华尔街投行之间千丝万缕的金融联系,让欧美金融系统持续处于不确定的氛围中,金融体系再度恶化的可能性增高,一旦市场再发生较大事件,世界金融和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成为事实。 以历练多年的“嗅觉”,华尔街应该清楚当前面临的金融和经济状况,逐步降低与欧元区国家(甚至美国本土)金融债权领域的关联或许是它们正在考虑的方式。
  多位华尔街的分析师和投资人均强调世界经济不会再次探底,华尔街正在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阴影。但他们也表示,华尔街在某些领域还比较脆弱,投资策略必须发生彻底性的改革,而过去引发金融危机的暗箱操作等弊端并没有很好的改变。
  
  欧债危机与美国国债问题
  正当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缓慢复苏,欧洲又笼罩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之中。乃特资本集团(Knight Capital Group)董事总经理彼得·肯尼表示,欧元区现在的情景与华尔街爆发危机时惊人相似:资产泡沫破灭,金融市场受困,政府一如既往否认情况恶化,市场最弱环节断裂,纳税人不得不扮演“救世主”,道德风险空前。
  两次危机有着相同的原因——债务过多。肯尼说,美国的问题是,房地产泡沫导致银行杠杆率过高,产生大量有毒资产。而欧洲国家如希腊和意大利是政府债台高筑,爱尔兰则因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银行破产。
  华尔街经济分析机构高频经济组织(High Frequency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卡尔·韦恩伯格则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因为除了向银行系统注入资金、有毒资产减记和银行重组,欧洲各国还需协调财政政策,而短期内欧洲各国领导人无法就协调出台统一政策达成一致。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沙龙·萨达·萨尔也持类似观点:欧洲债务危机将会不断加剧,因为“榜样效应”会让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重蹈希腊和爱尔兰的覆辙。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与共和党就减税政策达成协议并同意延长失业救济金时限后,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曾警告说,减税政策和失业救济议案获批,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将大幅上升,美国信用将受到影响,穆迪因此将考虑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下调美国目前最佳的Aaa信用评级。
  一旦美国信用评级下调,被认为是投资避风港的美国国债将面临挑战。奥巴马刚宣布减税方案,美国国债价格就大幅下跌,国债收益率骤升至六个月最高。有迹象表明,美国国债在2011年1月开始遭遇雷曼兄弟倒闭以来最大规模的抛售。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3.33%的6个月高位,比10月份的低位高出1个百分点,与长期趋势相比,国债收益率仍然相对较低,但投资者开始担心国债收益率可能继续大幅上升。 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这种水平的收益率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近期抛售国债可能源于市场担心美联储将无法坚持计划中的资产购买,或担心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进一步走高。当然,也有乐观人士认为是市场对美国经济预期提高所带来的表现。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高达1.3万亿美元,亟待重新平衡财政收支。据穆迪估计,奥巴马的减税政策将给美国财政带来7000亿到9000亿美元的损失,将使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升至72%到73%。 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与商业银行的资产和债务有紧密而复杂的联系。一方面,各国政府为商业银行的大量债务提供担保,甚至拥有商业银行的部分所有权;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又购买大量的政府主权债券。简单地说,这些国家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因此,如果银行债务恶化,必然会造成政府财政赤字扩大和主权债务风险上升;而主权债务风险上升也必然会造成商业银行资产恶化。如果失控,将会形成恶性循环,使风险扩大到世界范围。
  
  华尔街和美国政府都面临窘态
  目前,世界金融的心脏无疑还是华尔街。据统计,华尔街五家大银行——高盛、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2010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将好于前两个季度。即使第四季度盈利与第三季度持平,五大银行的营业收入也将创下历史纪录。
  然而,分析五大银行的业务可以发现,2011年五大投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债券交易、债务衍生品、利率掉期、货币和大宗商品。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五家银行总营业收入的33%,其中高盛最高为79%,美国银行最低为21%。2011年前九个月,债券交易业务占到整个投行和交易业务的61%,高于2005年的51%和2006年的50%。2011年第一季度,高盛债券业务共创收73.9亿美元,比2005年全年都高。
  低利率环境正在创造套汇、套利机会。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艾尔曼说,大银行从债券价格上涨和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中获益匪浅。 2008年年底到2009年年初,五大银行共从美国财政部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获得1350亿美元,并从美联储的紧急借贷工具中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并从低利率和美联储购买固定收益债券中受益。
  华尔街当前的收益无疑更多依赖债券,从目前经济形势看,债券的收益无疑面临巨大的不稳定性。一旦华尔街的债权收益面临巨大挑战,必然导致政府主权债务进一步恶化,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既然政府和华尔街互为你我关系,那么恶性循环难以避免。
  美国国债市场泡沫破灭,始终是今后2至3年市场的最大担心,再加上美国潜在的信用卡危机,以及5年内难以改观的就业状况,都让美国经济和华尔街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中。
  
  债务风险强化经济风险
  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与GDP增长也有双向紧密关系。一方面,主权债务风险和政府融资成本上升,必然会迫使这些国家加大财政紧缩力度,从而对GDP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如果GDP的增长比预期的低,政府赤字将进一步恶化,直接增加主权债务风险。一些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的GDP增长率对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有重大影响。因此,最坏的结果是有些国家可能会陷入二次衰退和财政状况恶化的双重困境。
  据联合国发布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发达国家的财政赤字平均占GDP比重从危机前2007年的1%左右飙升到2009年的9%,2010年由于美国对金融系统援助减少而有所下降。但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仍然在大幅上升,预计平均债务水平与GDP的比率在2011年将超过100%,这将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的主要风险之一。
  在欧洲,除希腊、爱尔兰等接受援助的国家外,德国等欧元区主要国家也开始采取财政紧缩措施,美国在2011年继续采取财政刺激的空间也微乎其微。 财政政策受限,发达国家只有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继续支持经济复苏。但这些国家利率已经降低到零,或接近于零。因此,他们所能依赖的几乎只剩下“量化宽松”措施,即由中央银行在债券市场上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长期政府债券,甚至公司债券,以增加流动性。但是,量化宽松政策最直接影响的是市场长期利率,从而降低企业投资信贷和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对刺激需求和促进就业的作用显然是间接的。
  实际情况表明,量化宽松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大量流动性停滞在企业手上,并未转化为生产力。美国非金融企业现金截至2010年9月底为1.93万亿美元,高于6月底时的1.8万亿美元,占企业总资产的7.4%,为195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托斯滕·斯洛克说,“企业正观察私人行业的情况,认为现在的经济环境并不适合扩大规模。”
  受“量化宽松”政策的直接影响,美元和欧元汇率剧烈震荡,继而影响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再加上流入新兴经济体外资的推动,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压力不断上升,如巴西雷亚尔实际汇率在2010年升值20%。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认为,汇率波动给投资和贸易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不利于经济复苏。新兴经济体货币短期大幅升值更不利于其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如果各国都想依靠“竞争性”货币贬值来刺激本国的经济增长将是很危险的,其结果很可能是全球经济陷入新一轮的衰退。
  经济界研究所(Economic Cycle Research Institute)董事总经理拉克什曼·阿楚坦则说,尽管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但经济很有可能会实现“软着陆”,不会出现二次探底,而美联储何时收回流动性才是真正的风险。奥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山泉也表示,美联储很容易开动印钞机,但如何从市场回收流动性将成为巨大难题。
其他文献
要问2010年什么最给力,那非上海世博会莫属!上海世博会已有11项纪录入选世界之最,包括参展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日前,美国《旧金山纪事报》发表一篇文章:《难忘的上海世博会:做生意“卖”的就是吸引力》。这个标题,真是让人耳目一新,难道不是吗,各个国家、各地商人汇聚上海,就是要抓住世博会的机遇进行积极的自我“推销”,夺人眼球,于是产生了新兴的“注意力经济学”。    “桑拿房”的秘密   芬兰馆中
期刊
引 言  今年是上海市工商联成立60华诞,上海工商界在工商联和商会的领导下,走过了真正一个甲子不同寻常的岁月历程。在这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回顾辉煌的历史,检点当下的工作,同时展望未来的前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6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非常关心和重视工商联工作,这是工商联工作不断发展、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支持。邓小平同志说过要“落实好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江泽民同
期刊
关注民生,自然也应当包括中小民营老板的生活。最近,温州民营商会等机构根据调查研究,发布了温州地区《中小民营企业家幸福感研究》报告。这个报告显示:在人们眼中已然拥有财富的老板们,他们的“幸福指数”却并不尽如人意。至少温州的大大小小老板,其生活幸福的平均值仅为65.3,勉强刚刚达到“合格”的基准线之上。一时间,“是否有钱了,反而会带来不幸福”的话题被诸多网友热议。  目前在中国工商机构注册的民营企业总
期刊
近十年来,在全球经济体中,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而且规模最大的新兴经济体,非中国莫属。在大量参与全球制造的同时,一股新的浪潮也在逐渐孕育:以投资为目的的产业在中国开始发展。近年来,除了一向有投资传统的境外专业投资者之外,少数中国本土企业家也开始向投资行业转型,并渐成气候,成为中国市场上一种新的市场力量。     “中国故事”的魅力   为什么从做实业转向做投资? 每一个实业家可能都有各不相同的原因,但从
期刊
民营经济中有一种另类,竞争开发所谓“名人故里”,哗众取宠,谋取利益。这种竞争,不仅生意角斗,连地方政府和老百姓都被卷入进去,实在成了一个民生问题了。  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都已经下达通知,要求不宣传有争议、未认定的名人故里,不命名虚构人物故里,严禁利用反面或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等。从字面上看,只是进行限制和规范,并未禁止。毕竟,各地抢夺名人故里的行为并不触犯任何一条法律,撑死也不过一个“
期刊
中国现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世界企业家同名不同宗,他们出身何处?去往哪里?有何光荣、骄傲与恐惧?在社会与公众对他们时而追捧、时而棒喝的摇摆之间,他们渴望尘归尘、土归土,让一切回归本分与原点。这是一群被套上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助推手”名号却实际上内心有着诸多不安的群体——中国民营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的“起源”  这是一群最近二三十年来被高度关注、频繁提及却整体性面目暧昧、定论摇摆的人,人们管他们
期刊
如果替中国经济画一幅素描,一定是冷热世界两重天。一方面,炒楼市、炒股票、炒收藏、炒矿产、炒农作物……诸多领域的游资,不断搅动着市场,赚钱的人似乎越来越赚钱;另一方面,实业家周旋在资金、政策、技术创新等空间,忙忙碌碌,被调侃为“傻子”。 人们禁不住发出疑问:中国投资市场迅速膨胀现象,到底是正常还是不正常?中国实体企业难以为继,症结何在?     民企老板缺乏的坚守原则   如今的中国市场,存在一种
期刊
民营企业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啃商学院的教材而企图成为企业家的是四流选择,与成功人士交往而梦想成为企业家的是三流选择,选择自己创业,从小做起不断打拼而想成为企业家的则是二流选择。那么,真正“一流”的民营企业家应该是什么选择?我认为,应当是将以上三种“选择”,按轻重缓急排列,进行杂合交融,互相渗透,总结出自己的成功特色。比如,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和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就是中国一流的民营企业。    老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快,跨国投资与海外上市等一系列经济活动更加频繁。2010年,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在上海的舞台上闪耀光辉,其所产生的效应不仅仅是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者,更是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新契机。  2011年,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核心,“十二五”规划拉开了序幕,政府将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鼓励与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
期刊
如果企业希望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在市场上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整个企业上下一心,凝聚成企业强大的战斗力,这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无往不胜的基石。    肩担责任不推卸  人们常常会视困境为偶然,处于顺境时,却自然而然地邀功请赏。这点与“主人翁精神”背道而驰。如果企业领导者只能有选择地为某些情况承担责任,却对其他情况闪烁其词,你的公司就不可能培养出有主人翁意识的员工。  人们难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