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我国学校内部教育装备的管理现状为切入点,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教育装备管理科学化的具体思路与建议,旨在为各大院校教育装备的科学化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装备;科学化;管理
教育装备系办好教育的物化前提,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关乎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情况。为了保障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我国不断加大对于教育装备的投入,目前,我国城乡大中小学均配备了相应的教育装备,国家及各地政府均对于教育软件与硬件资源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要想制定统一的教学器材及各类教学产品设备技术标准的管理规范,以指导全国教学仪器生产供应和实验室的管理,要必须实现教育装备正常有效使用与管理精细化的有机统一,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思想,精细管理,不留死角,不断推进教学装备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素质教育而服务。
1.我国教学装备管理现状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乃当今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中不变的主题,要实现此目标则离不开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贡献力。我国当前GDP达到50多万亿,教育经费占4%,仅技术装备就约占教育经费的10%[1],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教育经费来进行教育资源的投入则是个重要的问题。就我国教育装备的管理现状看来,从中央至各地的教育部门与大中小型院校的领导,均对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给予了相应的重视,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在通力协作下,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已初具雏形。但是,纵观当前各级各类大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情况而言,教育装备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的辅助功能,笔者通过走访周边院校发现,部分高校的拥有不少先进的教育装备,但使用效率与收获的效益与教育资源的投入初衷具有较大的出入,教育设备利用率低下,部分设备由于系统与软件的因素,长期无法投入使用,因安装不当造成的音像效果不佳等,因管理缺位而导致教育装备无人管理,因管理责任划分不明而造成的教育装备闲置现象等。所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以此统帅教育装备的管理工作,强化对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管理职能与责任范围;做到精细话管理,使管理不留死角;实施建管并举,重点在于使用的管理;将“建好、管好、用好”为教育装备的管理宗旨,不断推进教育装备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2.教育装备管理科学化的思路
2.1制定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的评价体系
教育装备管理评价体系的评估对象即教育装备,根究教育装备的管理宗旨与指标,针对教育装备的投入、使用、管理、维护等实施综合性评价。建立该体系的最终目标并非仅对教学装备的使用状况进行评价,其亦是一类科学的、可量化管理的方案,对教育装备的购置、使用、维护等综合管理起着指导作用。目前对于教学装备评价体系的研究多以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运筹管理决策理论等为指导,研究方法相对系统,国内外已有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论的参考依据,各大院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借鉴,亦可参照张鸽、胡又农编写的《基于综合评价理论的教育装备评价方法》[1],根据书中列举的评价,针对教育装备、管理方法、教育教学方面对教学装备进行综合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教育装备的综合评价时,一定要全面而公平地看待教育与装备的问题,不可顾此失彼。
2.2 在教育装备科学管理中引入绩效理论
绩效理论的宗旨为以最低成本来获取最大效益,引入绩效理论有利于从教育装备管理的大局来审视教育装备的效率问题,推动教育装备的供应性向实用性的延伸跟。绩效理论重点强调对于教育装备的开发、投入、实施、评价的最优化,整体规划始终以绩效目的为重要导向,一切从大局出发,将教育装备管理队伍与体系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有机结合,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亦为教育装备队伍建规立项,从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促进其积极主动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设备,适当开展现代教育设备的教研活动与竞赛,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应用营造良好的氛围。选拔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术高、教学管理能力佳的教师不断壮大教育装备教师管理队伍,并不断提升自身理论建设,探寻自身学科地位,适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以保障教育装备相关人才的技术水准始终紧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2.3树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教育工作管理的理念
教育装备的首要服务对象为教育育人的实践活动,教育装备的投入目的与教师工作职责无异,均以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在考量教育装备价值时,有关其对于教育教学的效益价值的考虑应优于效率的提升价值,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并非意味着教育装备的信息化,教育装备的管理工作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不为传统教育思想所左右,不受市场的束缚[2],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装备的管理办法,以利于更好地服务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课程改革与标准,引导各级院校根据教学需求来合理配备教育装备,帮助教师优化、改革教学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促进教学装备由被动地位向主动地位的转变。
3.结语
目前教育装备工作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我国教育技术装备逐步迈向集约化的发展背景下,各级教育工作者需积极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导向作用,从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出发,认真审视并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进行定位,改革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教育装备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教育装备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此才能保障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的效益,推动教学装备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奏响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陈峥嵘,陆波.立足教育教学 不断探索教育装备“保障 服务 促进”发展新路[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09(18):45-46.
[2] 黎忠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城乡教育公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20):55-5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装备;科学化;管理
教育装备系办好教育的物化前提,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关乎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情况。为了保障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我国不断加大对于教育装备的投入,目前,我国城乡大中小学均配备了相应的教育装备,国家及各地政府均对于教育软件与硬件资源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要想制定统一的教学器材及各类教学产品设备技术标准的管理规范,以指导全国教学仪器生产供应和实验室的管理,要必须实现教育装备正常有效使用与管理精细化的有机统一,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思想,精细管理,不留死角,不断推进教学装备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素质教育而服务。
1.我国教学装备管理现状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乃当今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中不变的主题,要实现此目标则离不开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贡献力。我国当前GDP达到50多万亿,教育经费占4%,仅技术装备就约占教育经费的10%[1],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教育经费来进行教育资源的投入则是个重要的问题。就我国教育装备的管理现状看来,从中央至各地的教育部门与大中小型院校的领导,均对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给予了相应的重视,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在通力协作下,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已初具雏形。但是,纵观当前各级各类大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情况而言,教育装备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的辅助功能,笔者通过走访周边院校发现,部分高校的拥有不少先进的教育装备,但使用效率与收获的效益与教育资源的投入初衷具有较大的出入,教育设备利用率低下,部分设备由于系统与软件的因素,长期无法投入使用,因安装不当造成的音像效果不佳等,因管理缺位而导致教育装备无人管理,因管理责任划分不明而造成的教育装备闲置现象等。所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以此统帅教育装备的管理工作,强化对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管理职能与责任范围;做到精细话管理,使管理不留死角;实施建管并举,重点在于使用的管理;将“建好、管好、用好”为教育装备的管理宗旨,不断推进教育装备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2.教育装备管理科学化的思路
2.1制定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的评价体系
教育装备管理评价体系的评估对象即教育装备,根究教育装备的管理宗旨与指标,针对教育装备的投入、使用、管理、维护等实施综合性评价。建立该体系的最终目标并非仅对教学装备的使用状况进行评价,其亦是一类科学的、可量化管理的方案,对教育装备的购置、使用、维护等综合管理起着指导作用。目前对于教学装备评价体系的研究多以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运筹管理决策理论等为指导,研究方法相对系统,国内外已有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论的参考依据,各大院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借鉴,亦可参照张鸽、胡又农编写的《基于综合评价理论的教育装备评价方法》[1],根据书中列举的评价,针对教育装备、管理方法、教育教学方面对教学装备进行综合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教育装备的综合评价时,一定要全面而公平地看待教育与装备的问题,不可顾此失彼。
2.2 在教育装备科学管理中引入绩效理论
绩效理论的宗旨为以最低成本来获取最大效益,引入绩效理论有利于从教育装备管理的大局来审视教育装备的效率问题,推动教育装备的供应性向实用性的延伸跟。绩效理论重点强调对于教育装备的开发、投入、实施、评价的最优化,整体规划始终以绩效目的为重要导向,一切从大局出发,将教育装备管理队伍与体系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有机结合,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亦为教育装备队伍建规立项,从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促进其积极主动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设备,适当开展现代教育设备的教研活动与竞赛,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应用营造良好的氛围。选拔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术高、教学管理能力佳的教师不断壮大教育装备教师管理队伍,并不断提升自身理论建设,探寻自身学科地位,适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以保障教育装备相关人才的技术水准始终紧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2.3树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教育工作管理的理念
教育装备的首要服务对象为教育育人的实践活动,教育装备的投入目的与教师工作职责无异,均以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在考量教育装备价值时,有关其对于教育教学的效益价值的考虑应优于效率的提升价值,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并非意味着教育装备的信息化,教育装备的管理工作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不为传统教育思想所左右,不受市场的束缚[2],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装备的管理办法,以利于更好地服务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课程改革与标准,引导各级院校根据教学需求来合理配备教育装备,帮助教师优化、改革教学手段,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促进教学装备由被动地位向主动地位的转变。
3.结语
目前教育装备工作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我国教育技术装备逐步迈向集约化的发展背景下,各级教育工作者需积极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导向作用,从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出发,认真审视并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进行定位,改革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教育装备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教育装备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此才能保障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的效益,推动教学装备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奏响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陈峥嵘,陆波.立足教育教学 不断探索教育装备“保障 服务 促进”发展新路[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09(18):45-46.
[2] 黎忠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城乡教育公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2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