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姑把那件红色的雨衣送了回来,又带来了一车菜。雨衣是上次她走的时候穿走的。那天,天色阴沉,还刮着雨星,我叫她住几天再走,可她以照顾家里的菜园子为由婉拒了。所以,我只得拿了雨衣给她。可她又不接,匆忙骑着三轮车走了。这天也变得快,狂风顷刻间将天空撕开了一个大口,倾盆大雨立时而下。
我担心三姑,于是驱车追赶,在一条小路上看到了弓着身子、浑身湿透、努力蹬车的三姑。我上前赶紧递过雨衣,她穿上后赶忙催促我折返,“雨小多了,离家只有二里多路,你快回去吧!”看着消失在雨中的红色背影,我有些辛酸……
三姑带来的菜都是她自己种的,菜地不大,也就两分地,在她家院墙外面,方方正正的,四周是篱笆围成的矮墙,不同的菜都有各自的“领地”,十分整齐。春天,靠近院墙的莴苣排成行,远处的韭菜密密麻麻,辣椒从春长到秋;夏天,大葱、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丝瓜、菠菜、南瓜、黄菜、西瓜都来了,菜地热闹极了;而秋冬的大白菜,则满园都是。菜地的西南角栽了几棵桃树,长得很精神。有人来要桃枝的时候,她总是多给几枝。六月,桃子挂满枝,红红的,藏在树叶里,像一群捉迷藏的孩子。风里传来一股甜味,真诱人!
这次三姑来我家,又是跟往常一样,把菜分成三份:大伯家一份、我家一份、三爷家一份。有时,我们劝她把菜拿到集市上去卖,她也不听,照旧给我们送。远远看见三姑的三轮车时,我赶紧迎上去卸菜。她没有说话,把那件红雨衣递给我后就要走,我赶忙去追,并喊着:三姑快回来!腿,好像不听使唤,我就使劲儿蹬腿。于是,我醒了。
眼泪流过脸颊,我意识到这又是梦,才想起三姑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已经梦见三姑好几次了:在田里干活、坐在院中纳凉、笑眯眯地坐着、和我们说话……三姑,你是不是也想我了?
夏日的夜很静,我走下楼,黑夜之后的黎明总是来得很慢,像个胆怯的小姑娘,迟迟不愿摘去那顶黑色的帽子。许久,天色才慢慢亮了起来,树叶微微露出了绿色的身影。红雨衣静静地放在墙角的木凳上,已经两年了。
两年前,三姑被确诊得了白血病,我们没有告诉她。二○一六年的正月初五,我去接她(本地的习俗)。她看起来精神很好,下午还叫我和妻子带她去了湖滨公园看灯会,我们已经来过好多次了,花草树木都是“老熟人”,可每到一处,三姑总是看得很仔细,一边看一边说:“真好看!”特别是郁金香,她在那儿驻留很久很久,直到晚上七点多,我们才回家。那是她第一次在我家住了一宿,也是最后一次。现在想想,她那时应该是知道自己得了重病,想到自己的时日不多,才会想起去看看熟悉的风景,才会看得如此仔细!
三姑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中等身材,偏瘦。她出生于农家,兄妹七人,排行老四,没有上过学,但家里、地里的活计样样精通。出嫁后,她也是每天忙着操持家务,拉扯孩子,农忙的时候,像个男人一样干活;闲的时候,跟别人做点零活,补贴家用。后来,日子过得滋润了,可我还是常常想三姑,她是否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感到心累过?是否在没有米下锅的时候痛哭过?是否在面对难題时束手无策过?左手的无名指只剩下一小截,不知道是哪段人生的见证,我没敢问过。不知道在别人强占她家地的时候,她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后来那人登门道歉,并退还多占的地;不知道三姑爷生病去世的时候,她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三姑爷去世后的十几年,她家的日子过得比以前好;不知道表弟离婚的时候,她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她非常疼爱她的孙女……
也许,生活铸就了三姑坚韧的性格,风雨来临不躲藏、困境来临不惊慌、苦难来临不退缩。她的生活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平淡到没有波澜,可她一辈子都是那样从容和真实。
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三姑的生活在她看来就是最适当的。她不懂哲学,不会给幸福专门定义,可是她的生活和哲学家笔下的幸福一样。哲学家把幸福描摹成生活的模样,而三姑把生活过成了幸福的样子。
三姑病重的时候,我去看过两次。第一次去的时候,她躺在床上,头不住地晃动,面色苍白,两颊凹了下去,不过还能吃几口饭,也能说几句话,只是说得很吃力;第二次去的时候,她的床已经安放在客厅了,偌大的新房子里面,只有一张孤零零的床,三姑躺在床上,已经不能下床了,面色惨白,眼睛紧闭着,嘴巴干裂,嘴上一个个血泡,嘴唇发黑,人已经瘦得变了样,表妹喂她喝水,一口水都咽不下。我跟她说话,没有一点反应,一双干枯还有些余温的手没有一丝血色,无力地低垂着。“这是我的三姑吗?”我在心里默念着,“这还是那个总是笑眯眯的三姑吗?”轻轻抚摸着那双手,我早已泪流满面。我怎能忘记,小时候,她来我家总是带吃的给我和姐姐,长大后我才知道,她存点钱是多么得不容易;我怎能忘记,她在集市上边走边唱,被人说是精神病,而我只能紧紧拉着她的衣襟。其实,那是她的儿子长到五岁的时候,掉到河里淹死了,她悲痛万分,以那种方式来宣泄自己内心的痛苦罢了;我怎能忘记,大雨天,那个在雨中用力蹬车的红雨衣?
五月的一个早晨,三姑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那弯曲了一辈子的腰,在走的这一天终于挺直了。床上那个瘦小的身躯宛如一截枯木,这截枯木啊,就是一段无声的语言。她好像在轻轻地诉说着:孙女刚刚上学,谁来接送啊?儿子回到家,谁来端上热腾腾的可口的饭菜?菜地里的菜,谁来照看呢……
前几天,听表妹说,表弟在整理三姑的房间时,在衣橱里找到一个钱包,里面还有五千块钱,那是三姑留给表弟最后的遗产,也是留给他最后的念想。握着那五千块钱,表弟放声痛哭起来。我又想起那天在殡仪馆跟三姑的遗体告别的时候,他也是哭得那样伤心。我的眼睛也模糊了,朦胧中我又看见了那个披着红雨衣,在雨中慢慢蹬车的身影,又听到了三姑对我的叮咛。
那件红雨衣,一直端端正正地放在墙角的木凳上。今年的雨季特别长,但没有一个人想到去用它。每当阳光照进屋子,它就在温暖的阳光中绽放,长出一小片极其耀眼的红色小花,我不禁又想起了菜地里的那片粉红的桃花!
作者简介:蔡军,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作协理事,宿迁市作家协会会员,宿迁市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宿迁晚报·梧桐巷》《宿迁日报》《都市晨报》《精短小说》《诗词月刊》《石榴》《湖畔》《骆马湖文学》等报刊。
(责任编辑 王瑞锋)
我担心三姑,于是驱车追赶,在一条小路上看到了弓着身子、浑身湿透、努力蹬车的三姑。我上前赶紧递过雨衣,她穿上后赶忙催促我折返,“雨小多了,离家只有二里多路,你快回去吧!”看着消失在雨中的红色背影,我有些辛酸……
三姑带来的菜都是她自己种的,菜地不大,也就两分地,在她家院墙外面,方方正正的,四周是篱笆围成的矮墙,不同的菜都有各自的“领地”,十分整齐。春天,靠近院墙的莴苣排成行,远处的韭菜密密麻麻,辣椒从春长到秋;夏天,大葱、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丝瓜、菠菜、南瓜、黄菜、西瓜都来了,菜地热闹极了;而秋冬的大白菜,则满园都是。菜地的西南角栽了几棵桃树,长得很精神。有人来要桃枝的时候,她总是多给几枝。六月,桃子挂满枝,红红的,藏在树叶里,像一群捉迷藏的孩子。风里传来一股甜味,真诱人!
这次三姑来我家,又是跟往常一样,把菜分成三份:大伯家一份、我家一份、三爷家一份。有时,我们劝她把菜拿到集市上去卖,她也不听,照旧给我们送。远远看见三姑的三轮车时,我赶紧迎上去卸菜。她没有说话,把那件红雨衣递给我后就要走,我赶忙去追,并喊着:三姑快回来!腿,好像不听使唤,我就使劲儿蹬腿。于是,我醒了。
眼泪流过脸颊,我意识到这又是梦,才想起三姑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已经梦见三姑好几次了:在田里干活、坐在院中纳凉、笑眯眯地坐着、和我们说话……三姑,你是不是也想我了?
夏日的夜很静,我走下楼,黑夜之后的黎明总是来得很慢,像个胆怯的小姑娘,迟迟不愿摘去那顶黑色的帽子。许久,天色才慢慢亮了起来,树叶微微露出了绿色的身影。红雨衣静静地放在墙角的木凳上,已经两年了。
两年前,三姑被确诊得了白血病,我们没有告诉她。二○一六年的正月初五,我去接她(本地的习俗)。她看起来精神很好,下午还叫我和妻子带她去了湖滨公园看灯会,我们已经来过好多次了,花草树木都是“老熟人”,可每到一处,三姑总是看得很仔细,一边看一边说:“真好看!”特别是郁金香,她在那儿驻留很久很久,直到晚上七点多,我们才回家。那是她第一次在我家住了一宿,也是最后一次。现在想想,她那时应该是知道自己得了重病,想到自己的时日不多,才会想起去看看熟悉的风景,才会看得如此仔细!
三姑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中等身材,偏瘦。她出生于农家,兄妹七人,排行老四,没有上过学,但家里、地里的活计样样精通。出嫁后,她也是每天忙着操持家务,拉扯孩子,农忙的时候,像个男人一样干活;闲的时候,跟别人做点零活,补贴家用。后来,日子过得滋润了,可我还是常常想三姑,她是否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感到心累过?是否在没有米下锅的时候痛哭过?是否在面对难題时束手无策过?左手的无名指只剩下一小截,不知道是哪段人生的见证,我没敢问过。不知道在别人强占她家地的时候,她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后来那人登门道歉,并退还多占的地;不知道三姑爷生病去世的时候,她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三姑爷去世后的十几年,她家的日子过得比以前好;不知道表弟离婚的时候,她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她非常疼爱她的孙女……
也许,生活铸就了三姑坚韧的性格,风雨来临不躲藏、困境来临不惊慌、苦难来临不退缩。她的生活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平淡到没有波澜,可她一辈子都是那样从容和真实。
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三姑的生活在她看来就是最适当的。她不懂哲学,不会给幸福专门定义,可是她的生活和哲学家笔下的幸福一样。哲学家把幸福描摹成生活的模样,而三姑把生活过成了幸福的样子。
三姑病重的时候,我去看过两次。第一次去的时候,她躺在床上,头不住地晃动,面色苍白,两颊凹了下去,不过还能吃几口饭,也能说几句话,只是说得很吃力;第二次去的时候,她的床已经安放在客厅了,偌大的新房子里面,只有一张孤零零的床,三姑躺在床上,已经不能下床了,面色惨白,眼睛紧闭着,嘴巴干裂,嘴上一个个血泡,嘴唇发黑,人已经瘦得变了样,表妹喂她喝水,一口水都咽不下。我跟她说话,没有一点反应,一双干枯还有些余温的手没有一丝血色,无力地低垂着。“这是我的三姑吗?”我在心里默念着,“这还是那个总是笑眯眯的三姑吗?”轻轻抚摸着那双手,我早已泪流满面。我怎能忘记,小时候,她来我家总是带吃的给我和姐姐,长大后我才知道,她存点钱是多么得不容易;我怎能忘记,她在集市上边走边唱,被人说是精神病,而我只能紧紧拉着她的衣襟。其实,那是她的儿子长到五岁的时候,掉到河里淹死了,她悲痛万分,以那种方式来宣泄自己内心的痛苦罢了;我怎能忘记,大雨天,那个在雨中用力蹬车的红雨衣?
五月的一个早晨,三姑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那弯曲了一辈子的腰,在走的这一天终于挺直了。床上那个瘦小的身躯宛如一截枯木,这截枯木啊,就是一段无声的语言。她好像在轻轻地诉说着:孙女刚刚上学,谁来接送啊?儿子回到家,谁来端上热腾腾的可口的饭菜?菜地里的菜,谁来照看呢……
前几天,听表妹说,表弟在整理三姑的房间时,在衣橱里找到一个钱包,里面还有五千块钱,那是三姑留给表弟最后的遗产,也是留给他最后的念想。握着那五千块钱,表弟放声痛哭起来。我又想起那天在殡仪馆跟三姑的遗体告别的时候,他也是哭得那样伤心。我的眼睛也模糊了,朦胧中我又看见了那个披着红雨衣,在雨中慢慢蹬车的身影,又听到了三姑对我的叮咛。
那件红雨衣,一直端端正正地放在墙角的木凳上。今年的雨季特别长,但没有一个人想到去用它。每当阳光照进屋子,它就在温暖的阳光中绽放,长出一小片极其耀眼的红色小花,我不禁又想起了菜地里的那片粉红的桃花!
作者简介:蔡军,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作协理事,宿迁市作家协会会员,宿迁市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宿迁晚报·梧桐巷》《宿迁日报》《都市晨报》《精短小说》《诗词月刊》《石榴》《湖畔》《骆马湖文学》等报刊。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