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贫困宣战,是我党重要的民生工作。吉林省磐石市在脱贫攻坚冲刺阶段,根据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省市有关指示,调整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首先从处理好“九种关系”上入手,吹响了精准扶贫的进军号。
一、处理好“输血”和“造血”的关系
磐石市有20个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15428人。这些贫困人口无资金、缺乏动力、能力较弱,确实需要“输血”。然而怎样“输血”,成了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他们认为“输血”首先是输动力,要改变过去仅发放救济物资、扶贫款的做法,从思想上调动起贫困人口脱贫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造血”。经过走访动员组织,现在全市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都参与种植、养殖和光伏产业之中。接着是输财力物力,全市通过产业扶持、发放基金贷款、转移就业三管齐下的方式,来鼓励贫困户“造血”。设立磐石市脱贫基金,政府出资500万元 ,撬动银行资金5000万元,用于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合作社、企业贷款。目前已有190户受益贫困户。再就是输科技输智力,通过助学、科技下乡、电商扶贫等方式来激励脱贫志向,找准扶贫项目,精准到人。贫困人口通過“输血”找回了尊严,增强了脱贫的信心,才会鼓起勇气“造血”,迸发出勃勃生机。
二、处理好脱贫和致富的关系
脱贫是为了生存,致富是为了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磐石市采取特惠性政策应保尽保,致富只能运用普惠性制度公平竞争的方法,做到脱贫政策全面兜底,微观精准到户到人,避免流于形式或脱贫项目、脱贫政策变为少数人的致富手段。在研究项目时,首先研究贫困村能增收多少,贫困户能够获得多少收益;在研究项目带动性时,一定要看能够带动多少贫困户,能受益多少贫困户。现在全市确定了22项70个产业项目,其中贫困村确定16项共57个产业项目,总投资5286万元,可带动20个贫困村摘帽和2208户贫困户脱贫。
三、处理好贫困户和一般户的关系
磐石市大力发展脱贫产业项目,目的是让贫困户受益,但绝不代表这些项目只能是贫困户参与。他们鼓励有条件的村,全体村民都参与进来,把脱贫产业办成普惠全村的特色产业。让利益共赢,全村共富。现在全市有8个村投资建设芦笋大棚,10个村种植木耳,7个村发展果蔬、苗木产业,10个村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5个村分别实施了牛、羊、猪、兔等养殖类项目,总共带动1076户1737人脱贫。同时,全市20个贫困村全都实施了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项目,总投资1316万元,总装机容量1406千瓦。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150户。
四、处理好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之间的关系
在帮扶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动员其参与发展产业;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采取低保兜底脱贫方式的基础上,帮助他们通过包保部门帮扶和扶贫基金贷款等方式,参与到力所能及的脱贫项目中来, 让他们在享受扶贫红利的同时,能获得一份稳定收入。目前,以明城镇为试点,形成了以发展光伏产业为突破口的新型产业脱贫模式。同时在一些种植园区,采用转移就业的方式,雇佣有部分劳动能力又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对棚内管护,解决了部分贫困家庭因家里有病人“出不了村,就不了业”的难题,使他们过上了按月领“工资”的新生活。
五、处理好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发展贫困户经济的关系
实践证明,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发展贫困户经济是相辅相成的,磐石市探索实施了政府资金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包保部门及社会资金发展贫困户庭院经济,让村集体有个大项目,让贫困户有个小项目的“项目双保险”脱贫模式。
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在运行中的临时用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贫困户,贫困村扶贫产业项目的贫困户参与率,达到全村贫困人口30%以上,加上教育、劳务、医疗等脱贫方式,实现4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
六、处理好发展扶贫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扶贫开发需要有基础设施助力,而基础设施中的“房、水、电、路”又是直接涉及到脱贫的关键。在整合资金时,磐石市政府首先考虑用于发展产业项目,让贫困户取得收益,结余资金用于贫困村“八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有限的资源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路”,切实解决贫困户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目前,住建部门已踏勘危房192间;水利部门已为全市11个贫困村,打深水抗旱井11眼,解决35个自然屯1.3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电力部门为配合贫困村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对全市20个贫困村供电线路及变压器进行改造升级,现已基本完成;全市“八有”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计30个,总投资3618.94万元。对2016年拟脱贫贫困村的项目,不等不靠,利用本级资金和帮扶资金,在不影响产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开工建设。
七、处理好“三个资金”的关系
资金是扶贫的血脉,“三个资金”共享才能确保血脉畅通。“充分利用专项资金、积极争取部门资金、灵活运用贷款资金”是磐石市资金管理使用的总体思路。专项资金方面,简化项目审批,在项目实施、监管、验收方面严把关,跟踪推进;争取部门资金,依赖于各乡镇与包保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及发挥第一书记的桥梁纽带作用;灵活运用贷款资金,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诚信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以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方式享受贷款政策。
八、处理好龙头企业和贫困户之间的关系
龙头企业能带动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同时也能在扶贫过程中增强内生动力,得到巩固和发展。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加上贫困户的推动力,就会产生巨大的扶贫成效。
磐石市取柴河镇鼓励山菇娘食品有限公司等当地龙头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企业以贫困户名义贷款,每年为贫困户无偿提供木耳菌袋和相关技术支持,将产品全部回收,贫困户享受订单式服务,增加人均纯收入3200元。同时还积极打造“大美取柴河”网上销售平台,吸纳有一定技术却因其他原因后天致贫的贫困户,通过培训成为农产品网络营销员,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企业+农户+互联网”一条龙的脱贫模式。
九、处理好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之间的关系
贫困与非贫困虽有界定标准,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非贫困村也有贫困户,在保障贫困村脱贫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非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问题。磐石市在抓好贫困村村集体和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同时,以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动非贫困村同步发展。对全市非贫困村的1723户贫困户,也因户因人确定并实行了种植、养殖、光伏发电等脱贫项目,采取“同步开展摸底调查、同步落实帮扶责任、同步享受扶持政策、同步实施帮扶措施、同步越线达标验收、同步检查考核验收”的“六同步”原则,为最终实现全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处理好“输血”和“造血”的关系
磐石市有20个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15428人。这些贫困人口无资金、缺乏动力、能力较弱,确实需要“输血”。然而怎样“输血”,成了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他们认为“输血”首先是输动力,要改变过去仅发放救济物资、扶贫款的做法,从思想上调动起贫困人口脱贫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造血”。经过走访动员组织,现在全市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都参与种植、养殖和光伏产业之中。接着是输财力物力,全市通过产业扶持、发放基金贷款、转移就业三管齐下的方式,来鼓励贫困户“造血”。设立磐石市脱贫基金,政府出资500万元 ,撬动银行资金5000万元,用于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合作社、企业贷款。目前已有190户受益贫困户。再就是输科技输智力,通过助学、科技下乡、电商扶贫等方式来激励脱贫志向,找准扶贫项目,精准到人。贫困人口通過“输血”找回了尊严,增强了脱贫的信心,才会鼓起勇气“造血”,迸发出勃勃生机。
二、处理好脱贫和致富的关系
脱贫是为了生存,致富是为了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磐石市采取特惠性政策应保尽保,致富只能运用普惠性制度公平竞争的方法,做到脱贫政策全面兜底,微观精准到户到人,避免流于形式或脱贫项目、脱贫政策变为少数人的致富手段。在研究项目时,首先研究贫困村能增收多少,贫困户能够获得多少收益;在研究项目带动性时,一定要看能够带动多少贫困户,能受益多少贫困户。现在全市确定了22项70个产业项目,其中贫困村确定16项共57个产业项目,总投资5286万元,可带动20个贫困村摘帽和2208户贫困户脱贫。
三、处理好贫困户和一般户的关系
磐石市大力发展脱贫产业项目,目的是让贫困户受益,但绝不代表这些项目只能是贫困户参与。他们鼓励有条件的村,全体村民都参与进来,把脱贫产业办成普惠全村的特色产业。让利益共赢,全村共富。现在全市有8个村投资建设芦笋大棚,10个村种植木耳,7个村发展果蔬、苗木产业,10个村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5个村分别实施了牛、羊、猪、兔等养殖类项目,总共带动1076户1737人脱贫。同时,全市20个贫困村全都实施了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项目,总投资1316万元,总装机容量1406千瓦。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150户。
四、处理好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之间的关系
在帮扶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动员其参与发展产业;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采取低保兜底脱贫方式的基础上,帮助他们通过包保部门帮扶和扶贫基金贷款等方式,参与到力所能及的脱贫项目中来, 让他们在享受扶贫红利的同时,能获得一份稳定收入。目前,以明城镇为试点,形成了以发展光伏产业为突破口的新型产业脱贫模式。同时在一些种植园区,采用转移就业的方式,雇佣有部分劳动能力又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对棚内管护,解决了部分贫困家庭因家里有病人“出不了村,就不了业”的难题,使他们过上了按月领“工资”的新生活。
五、处理好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发展贫困户经济的关系
实践证明,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发展贫困户经济是相辅相成的,磐石市探索实施了政府资金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包保部门及社会资金发展贫困户庭院经济,让村集体有个大项目,让贫困户有个小项目的“项目双保险”脱贫模式。
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在运行中的临时用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贫困户,贫困村扶贫产业项目的贫困户参与率,达到全村贫困人口30%以上,加上教育、劳务、医疗等脱贫方式,实现4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
六、处理好发展扶贫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扶贫开发需要有基础设施助力,而基础设施中的“房、水、电、路”又是直接涉及到脱贫的关键。在整合资金时,磐石市政府首先考虑用于发展产业项目,让贫困户取得收益,结余资金用于贫困村“八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有限的资源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路”,切实解决贫困户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目前,住建部门已踏勘危房192间;水利部门已为全市11个贫困村,打深水抗旱井11眼,解决35个自然屯1.3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电力部门为配合贫困村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对全市20个贫困村供电线路及变压器进行改造升级,现已基本完成;全市“八有”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计30个,总投资3618.94万元。对2016年拟脱贫贫困村的项目,不等不靠,利用本级资金和帮扶资金,在不影响产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开工建设。
七、处理好“三个资金”的关系
资金是扶贫的血脉,“三个资金”共享才能确保血脉畅通。“充分利用专项资金、积极争取部门资金、灵活运用贷款资金”是磐石市资金管理使用的总体思路。专项资金方面,简化项目审批,在项目实施、监管、验收方面严把关,跟踪推进;争取部门资金,依赖于各乡镇与包保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及发挥第一书记的桥梁纽带作用;灵活运用贷款资金,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诚信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以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方式享受贷款政策。
八、处理好龙头企业和贫困户之间的关系
龙头企业能带动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同时也能在扶贫过程中增强内生动力,得到巩固和发展。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加上贫困户的推动力,就会产生巨大的扶贫成效。
磐石市取柴河镇鼓励山菇娘食品有限公司等当地龙头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企业以贫困户名义贷款,每年为贫困户无偿提供木耳菌袋和相关技术支持,将产品全部回收,贫困户享受订单式服务,增加人均纯收入3200元。同时还积极打造“大美取柴河”网上销售平台,吸纳有一定技术却因其他原因后天致贫的贫困户,通过培训成为农产品网络营销员,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企业+农户+互联网”一条龙的脱贫模式。
九、处理好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之间的关系
贫困与非贫困虽有界定标准,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非贫困村也有贫困户,在保障贫困村脱贫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非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问题。磐石市在抓好贫困村村集体和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同时,以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动非贫困村同步发展。对全市非贫困村的1723户贫困户,也因户因人确定并实行了种植、养殖、光伏发电等脱贫项目,采取“同步开展摸底调查、同步落实帮扶责任、同步享受扶持政策、同步实施帮扶措施、同步越线达标验收、同步检查考核验收”的“六同步”原则,为最终实现全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