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性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课程改革针对我国中小学目前美术课程的现状和弊端对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进行相应的美术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能够主动地、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构建开放的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是每个美术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谈谈自已的探索、研究与实践,供大家参考。
一、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的理论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式”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行为,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把握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思想的实质,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探究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探究教学把教师从授人以鱼的领位上拉了下来,不再做课堂的唯一传授者和管理者,而要根据学生在绘画技能和技巧的探究活动中的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帮助,作为学生学习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明白自己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美术学科就能解答问题,知识的整合性要求教师应具有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
2、体验:美术探究学习的心脏
构图、色彩、造型、技法都不是美术学习的重点,而强调的是“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活动中锤炼悟性。
3、合作:探究的和谐环境
美术课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探究式”学习活动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构建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要求既要具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又要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充满着“问题意识”的“研究性”的教学。
这种师生之间的合作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互相吸引的、深入的,而不是基于教师权威的、被动的、机械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提供学生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达成学习目标。在合作中每一个组员互相依赖、资源共享、互相成长。
二、美术“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操作
1、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想探究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景”。在教学中把问题带进课堂,能鼓励学生解决现存知识与问题要求之间的矛盾,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探究
美术教学过程常常是导入棗新授棗练习三段式。探究式的教学较好的改变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所造成死气沉沉的课堂局面。
⑴、教学的过程应是“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
高中美术欣赏课有它的不足之处,相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偏大,专业知识过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导致学生对美术欣赏兴趣的丧失。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宽松的氛围,为学生留有提出假设、研讨方案、沉思默想、操作讨论的时空,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去验证。
⑵教学过程应是“尝试——发现”的探究过程
机灵的推测,大胆的尝试和迅速的发现,往往是创造性思维飞跃的结果。课上,我们不妨进行这样的过程:先尝试练习——看书自学——小组讨论——得出新知。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体会由自己发现的快乐。
⑶重视体验实践,让学生乐于探究。
“探究式”学习模式向传统的教学发出了挑战,在活动中有时要求学生集体查阅资料(包括上网查询等);有时还要通过实践锻炼,体验学习。由于这样做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乐意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是教育终身化,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生活,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作者单位:341400江西省南康市第二中学)
一、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的理论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式”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行为,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把握美术教学“探究式”学习思想的实质,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探究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探究教学把教师从授人以鱼的领位上拉了下来,不再做课堂的唯一传授者和管理者,而要根据学生在绘画技能和技巧的探究活动中的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帮助,作为学生学习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明白自己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美术学科就能解答问题,知识的整合性要求教师应具有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
2、体验:美术探究学习的心脏
构图、色彩、造型、技法都不是美术学习的重点,而强调的是“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活动中锤炼悟性。
3、合作:探究的和谐环境
美术课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探究式”学习活动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构建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要求既要具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又要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充满着“问题意识”的“研究性”的教学。
这种师生之间的合作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互相吸引的、深入的,而不是基于教师权威的、被动的、机械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提供学生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达成学习目标。在合作中每一个组员互相依赖、资源共享、互相成长。
二、美术“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操作
1、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想探究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景”。在教学中把问题带进课堂,能鼓励学生解决现存知识与问题要求之间的矛盾,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探究
美术教学过程常常是导入棗新授棗练习三段式。探究式的教学较好的改变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所造成死气沉沉的课堂局面。
⑴、教学的过程应是“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
高中美术欣赏课有它的不足之处,相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偏大,专业知识过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导致学生对美术欣赏兴趣的丧失。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宽松的氛围,为学生留有提出假设、研讨方案、沉思默想、操作讨论的时空,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去验证。
⑵教学过程应是“尝试——发现”的探究过程
机灵的推测,大胆的尝试和迅速的发现,往往是创造性思维飞跃的结果。课上,我们不妨进行这样的过程:先尝试练习——看书自学——小组讨论——得出新知。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体会由自己发现的快乐。
⑶重视体验实践,让学生乐于探究。
“探究式”学习模式向传统的教学发出了挑战,在活动中有时要求学生集体查阅资料(包括上网查询等);有时还要通过实践锻炼,体验学习。由于这样做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乐意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是教育终身化,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生活,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作者单位:341400江西省南康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