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总结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间收治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38例患者病情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住院行剖宫产无合并术后切口感染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术前准备、手术情况以及妊娠情况之间差异。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组产妇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而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以及急诊行剖腹手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情况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涉及产妇体质、术前准备、手术情况等多方面,而可通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规范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无菌操作等途径降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防治措施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剖宫产分娩占分娩方式的比例逐年升高。剖宫产对于胎儿窘迫综合症、巨大胎儿、多胎胎儿等难以自然分娩的产妇有重要价值,能挽救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保证母子安全[1]。自然分娩不存在术后切口感染问题,产褥期宫腔感染发生率亦较低,但剖宫产术后感染是临床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之一,而一旦发生感染,常影响正常产褥、母乳喂养等,给产妇和患儿带来伤害[2],故寻找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总结探讨临床防治措施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和综合分析,取得一定进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间收治剖宫产合并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38例。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5±6.3岁。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11例,所有患者均为足月剖腹产。本研究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其中最高体温39.0℃以上者9例,38.0℃-38.9℃者21例,37.2℃-37.9℃者8例。切口处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表现,32例有脓性分泌物,行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葡萄球菌5例,铜绿假单胞菌4例,大肠杆菌11例,其他细菌12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行剖宫产无合并术后切口感染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年龄分布、孕周、孕产史等之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比较两组间术前准备、手术情况以及妊娠情况之间差异。其中术后切口感染组患者一旦确诊后,立即拆除缝线,并根据分泌物培养和药敏结果予以抗生素治疗。同时,手术切口每日勤换敷料,并予碘伏消毒、甲硝唑局部冲洗。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自身情况和围手术期处理差异 感染组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9例,而对照组有21例;而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以及急诊行剖腹手术分别为14例、8例、4例和23例,而对照组对应人数分别为3例、2例、1例和10例。统计结果显示,术后切口感染组产妇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而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以及急诊行剖腹手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间手术情况差异 对比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差异,见表1。
手术情况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感染与产妇体质、术前准备、以及手术情况有关。而术后一旦发生感染,需立即将缝线拆除,充分引流,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并增强局部消毒频率,勤换敷料,等待切口组织感染控制后,局部清创做二次缝合。但及早预防对于避免切口感染意义远大于治疗,预防方法有:①做好产前筛查,对于有低蛋白血症的产妇,及时补充蛋白质;有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胰岛素控制血糖,保持血糖平稳。②对于进入产程的产妇,避免反复妇科检查,以及侵袭下操作,如导尿等。同时,及时补充能量,避免产程延长[3]。③注意手术中无菌操作,做好勤换敷料、消毒等环节。④对于有感染高危因素的产妇,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吴水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8):61-62.
[2] 张碧藻,段元元,付宏,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23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9):77.
[3] 杨慧霞,任茁.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素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0):732.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防治措施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剖宫产分娩占分娩方式的比例逐年升高。剖宫产对于胎儿窘迫综合症、巨大胎儿、多胎胎儿等难以自然分娩的产妇有重要价值,能挽救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保证母子安全[1]。自然分娩不存在术后切口感染问题,产褥期宫腔感染发生率亦较低,但剖宫产术后感染是临床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之一,而一旦发生感染,常影响正常产褥、母乳喂养等,给产妇和患儿带来伤害[2],故寻找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总结探讨临床防治措施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和综合分析,取得一定进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间收治剖宫产合并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38例。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5±6.3岁。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11例,所有患者均为足月剖腹产。本研究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其中最高体温39.0℃以上者9例,38.0℃-38.9℃者21例,37.2℃-37.9℃者8例。切口处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表现,32例有脓性分泌物,行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葡萄球菌5例,铜绿假单胞菌4例,大肠杆菌11例,其他细菌12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行剖宫产无合并术后切口感染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年龄分布、孕周、孕产史等之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比较两组间术前准备、手术情况以及妊娠情况之间差异。其中术后切口感染组患者一旦确诊后,立即拆除缝线,并根据分泌物培养和药敏结果予以抗生素治疗。同时,手术切口每日勤换敷料,并予碘伏消毒、甲硝唑局部冲洗。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自身情况和围手术期处理差异 感染组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9例,而对照组有21例;而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以及急诊行剖腹手术分别为14例、8例、4例和23例,而对照组对应人数分别为3例、2例、1例和10例。统计结果显示,术后切口感染组产妇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而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以及急诊行剖腹手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间手术情况差异 对比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差异,见表1。
手术情况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感染与产妇体质、术前准备、以及手术情况有关。而术后一旦发生感染,需立即将缝线拆除,充分引流,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并增强局部消毒频率,勤换敷料,等待切口组织感染控制后,局部清创做二次缝合。但及早预防对于避免切口感染意义远大于治疗,预防方法有:①做好产前筛查,对于有低蛋白血症的产妇,及时补充蛋白质;有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胰岛素控制血糖,保持血糖平稳。②对于进入产程的产妇,避免反复妇科检查,以及侵袭下操作,如导尿等。同时,及时补充能量,避免产程延长[3]。③注意手术中无菌操作,做好勤换敷料、消毒等环节。④对于有感染高危因素的产妇,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吴水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8):61-62.
[2] 张碧藻,段元元,付宏,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23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9):77.
[3] 杨慧霞,任茁.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素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