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文学因其技术、技巧方面的丰富性,文学表达的主题也开始出现多样化。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新时期文学的青春文化主题:崇高、苦难叙事的嬗变、爱情叙事模式的多样化和都市的两重叙事。
[关键词]:青春文化;崇高;苦难;叙述
纵观新时期文学具有青春文化品格的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崇高,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新时期初的作品中,满怀激情对知青生活的回忆以及在崇高渐失的年代,对崇高的追寻,苦难,在新时期文学中,苦难的形式发生了从“激情粉饰”到切入现实的变化,爱情叙事,从乌托邦式的爱情叙事蜕变为世俗的爱情叙事,都市叙事,开始双重化,乡下人进城和都市生活的日常化描写,这些主题从不同层面上透露出了青春文化的内涵。
一 崇高
1 崇高的美学内涵
在西方美学史上,崇高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开始,经过漫长中世纪的沉寂,再到卢梭、狄德罗和柏克对崇高思想的弘扬,最后由康德集大成。可以说,康德丰富和拓展了崇高的内涵。
研读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我们可知:实践主体面对严峻的局势产生抵抗力,二者激烈的抵抗形成崇高美,缺失抵抗力是无法形成崇高美的,而抵抗力产生的道德基础是什么?康德认为是人的勇气和尊严(人性的优越)。严格而言,是至上命令,“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作一个普通立法的原则”。该法则表达了意志自律或积极的自由。
2 新时期文学中崇高的表现
(1)现实主义文学形象的崇高
新时期文学酝酿在文革文学的末期,当伤痕文学以鲜明的标志宣告新时期文学开始的时候,作家们纷纷摒弃文革中的叙事传统,逐渐转变到了对现实主义的书写,作为把青春都献给农村和北大荒的知青们,开始回顾自己的青春历史,那里充满了辛酸,伤痛甚至是难以忘怀的苦难,在他们笔下,是无悔的青春,无悔的誓言。尤其是在粱晓声笔下,青春的理想与奋斗结成一体,人物在成长中呈现出崇高的一面。
(2)寻找和呼唤崇高
对于旧时代风暴席卷到社会历史底层的那段历史,对于被苦难现实消融和吞噬的那段青春,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是痛心疾首,毁天恨地,蜷缩着唉叹过去的痛苦和不幸,还是勇敢地正视历史,珍惜已逝去的那些岁月,并一无反顾地走向自己的明天呢?张承志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在他的一大批反思青春和表现人生的小说中,作家以喷涌而出的激情,高声礼赞缺憾的青春,执着的探寻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讴歌不畏艰难险阻、不向世俗低头、盎然前进的青年。这些青年具有一种崇高的气质,这种崇高有一种硬汉风格,一种英雄气息。
二、苦难叙事的嬗变
在新时期文学的叙事中,并不是一开始关于个人苦难的书写,就给人一种刻骨铭心的印记和崇高的力量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集体中受难的个人被“激情粉饰”,到无法摆脱的宿命之难的过程。
1 “激情粉饰”
苦难是文学的母题之一,对于苦难的书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经常见到。“知青文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与‘复出作家’即50年代被打成右派的一代人的差别。‘复出’的作家参与了对20世纪50年代浪漫理想精神的建构,他们对这一时代曾经有过的忠诚和信念有深刻的记忆和留恋。因此,当他们复出以后,那些具有‘自叙转’性质的作品,总是把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他们所遭遇的苦难就是国家民族的苦难,他们个人的不幸就是国家民族的不幸。”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很难发现能穿越时空而恒久回响于灵魂的作品,能真正带给人们苦难感悟、理解和升华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苦难都是被意识形态化的,而个人存在其中的价值并没有被展示,所以是披“粉饰”的苦难。
2 切入现实
70年代末的中国文坛,各种以“新”字标头的文学现象兴起。其中不能忽视的是新写实的意义。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的方方,在其作品《风景》中塑造了生活在底层的人的艰辛,以及在这些无法改变的前提下,逃脱这种苦难境地不得不进行的俗世的选择,此时关于苦难的书写已经完全同政治和主流意识形态脱离,而开始的是日常生活的苦难叙事。
苦难一旦从政治中脱离出来,它难以逃脱的宿命感便显现了出来,也正因为难以逃脱,苦难在日常化的叙事中才有了崇高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三 爱情叙事模式的多样化
1 “五四”——新时期前的爱情文学模式
爱情故事在中国文学中渊远流长,“五四”时期的爱情在文学中的描写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它的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个性解放和反传统两个方面。而个性解放的内核是对“人”。的发现。“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的,现在的人才晓得是为自我而存在了。”鲁迅在《伤逝》中让子君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的时代爱情宣言;卢隐的《海滨故人》中的露莎敢于不畏世俗人言,勇敢的进行着自己的爱情,“人”的价值开始显现出来。反传统主要是对包办婚姻的反抗。
2 新时期的爱情文学模式
新时期的爱情较之“五四”时期以及革命时期的爱情,要“单纯”的多,政治的内涵逐渐褪去,个性解放的意识虽时时表现在文本中,但比“五四”时期,激进的色彩开始淡化,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爱情叙事:一种是在新时期之初表现出来的乌托邦的爱情叙事,以浪漫和无性为主要特点,一种是在八十年代末期后出现的世俗的爱情叙事,在日常生活中消解爱情,爱情开始世俗化。
四、都市的两重叙事
1 乡下人进城
与当下中国生活伦理的变动关涉最深的是乡下人进城,乡下人进城似乎是一个永远都不能终结的话题,从路遥的短篇小说《人生》开始,新时期乡下新成长的一代年轻人的进墟欲望越来越强烈,然而城市对农村人来说,只是他者的天空。即使他们身在城市,但只是表面的幻彭,他们的心永远都不能进入城市,无论他们多艰苦的过日子,城市永远都不会有一块空间来盛纳他们。
2 都市的日常化叙事
到20世纪90年代,都市消费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乡下人想进城,因此而经受各种磨难,却不能被城市接受。但是,生活在城市中,被欲望化,而当欲望化满足之时,却找不到精神的寄托,精神异常的空虚,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年人。
刘玉栋的小说表现的是在都市中亲情、友情、爱情陷入了欲望的无底之洞中,城市成了一个牢笼,作者在其中体味到一种绝望的气息。在《淹灭》中,崔莺莺、张生这对本应是古典传奇中完美爱情结晶的情侣在现代都市中却成为都市人精神空虚畸形的代名词,充满了丑陋与无奈。对古典名词的改用,却以超时空的方式反映了作者对道德在都市中沦丧的无比愤怒与绝望。
[关键词]:青春文化;崇高;苦难;叙述
纵观新时期文学具有青春文化品格的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崇高,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新时期初的作品中,满怀激情对知青生活的回忆以及在崇高渐失的年代,对崇高的追寻,苦难,在新时期文学中,苦难的形式发生了从“激情粉饰”到切入现实的变化,爱情叙事,从乌托邦式的爱情叙事蜕变为世俗的爱情叙事,都市叙事,开始双重化,乡下人进城和都市生活的日常化描写,这些主题从不同层面上透露出了青春文化的内涵。
一 崇高
1 崇高的美学内涵
在西方美学史上,崇高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开始,经过漫长中世纪的沉寂,再到卢梭、狄德罗和柏克对崇高思想的弘扬,最后由康德集大成。可以说,康德丰富和拓展了崇高的内涵。
研读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我们可知:实践主体面对严峻的局势产生抵抗力,二者激烈的抵抗形成崇高美,缺失抵抗力是无法形成崇高美的,而抵抗力产生的道德基础是什么?康德认为是人的勇气和尊严(人性的优越)。严格而言,是至上命令,“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作一个普通立法的原则”。该法则表达了意志自律或积极的自由。
2 新时期文学中崇高的表现
(1)现实主义文学形象的崇高
新时期文学酝酿在文革文学的末期,当伤痕文学以鲜明的标志宣告新时期文学开始的时候,作家们纷纷摒弃文革中的叙事传统,逐渐转变到了对现实主义的书写,作为把青春都献给农村和北大荒的知青们,开始回顾自己的青春历史,那里充满了辛酸,伤痛甚至是难以忘怀的苦难,在他们笔下,是无悔的青春,无悔的誓言。尤其是在粱晓声笔下,青春的理想与奋斗结成一体,人物在成长中呈现出崇高的一面。
(2)寻找和呼唤崇高
对于旧时代风暴席卷到社会历史底层的那段历史,对于被苦难现实消融和吞噬的那段青春,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是痛心疾首,毁天恨地,蜷缩着唉叹过去的痛苦和不幸,还是勇敢地正视历史,珍惜已逝去的那些岁月,并一无反顾地走向自己的明天呢?张承志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在他的一大批反思青春和表现人生的小说中,作家以喷涌而出的激情,高声礼赞缺憾的青春,执着的探寻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讴歌不畏艰难险阻、不向世俗低头、盎然前进的青年。这些青年具有一种崇高的气质,这种崇高有一种硬汉风格,一种英雄气息。
二、苦难叙事的嬗变
在新时期文学的叙事中,并不是一开始关于个人苦难的书写,就给人一种刻骨铭心的印记和崇高的力量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集体中受难的个人被“激情粉饰”,到无法摆脱的宿命之难的过程。
1 “激情粉饰”
苦难是文学的母题之一,对于苦难的书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经常见到。“知青文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与‘复出作家’即50年代被打成右派的一代人的差别。‘复出’的作家参与了对20世纪50年代浪漫理想精神的建构,他们对这一时代曾经有过的忠诚和信念有深刻的记忆和留恋。因此,当他们复出以后,那些具有‘自叙转’性质的作品,总是把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他们所遭遇的苦难就是国家民族的苦难,他们个人的不幸就是国家民族的不幸。”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很难发现能穿越时空而恒久回响于灵魂的作品,能真正带给人们苦难感悟、理解和升华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苦难都是被意识形态化的,而个人存在其中的价值并没有被展示,所以是披“粉饰”的苦难。
2 切入现实
70年代末的中国文坛,各种以“新”字标头的文学现象兴起。其中不能忽视的是新写实的意义。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的方方,在其作品《风景》中塑造了生活在底层的人的艰辛,以及在这些无法改变的前提下,逃脱这种苦难境地不得不进行的俗世的选择,此时关于苦难的书写已经完全同政治和主流意识形态脱离,而开始的是日常生活的苦难叙事。
苦难一旦从政治中脱离出来,它难以逃脱的宿命感便显现了出来,也正因为难以逃脱,苦难在日常化的叙事中才有了崇高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三 爱情叙事模式的多样化
1 “五四”——新时期前的爱情文学模式
爱情故事在中国文学中渊远流长,“五四”时期的爱情在文学中的描写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它的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个性解放和反传统两个方面。而个性解放的内核是对“人”。的发现。“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的,现在的人才晓得是为自我而存在了。”鲁迅在《伤逝》中让子君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的时代爱情宣言;卢隐的《海滨故人》中的露莎敢于不畏世俗人言,勇敢的进行着自己的爱情,“人”的价值开始显现出来。反传统主要是对包办婚姻的反抗。
2 新时期的爱情文学模式
新时期的爱情较之“五四”时期以及革命时期的爱情,要“单纯”的多,政治的内涵逐渐褪去,个性解放的意识虽时时表现在文本中,但比“五四”时期,激进的色彩开始淡化,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爱情叙事:一种是在新时期之初表现出来的乌托邦的爱情叙事,以浪漫和无性为主要特点,一种是在八十年代末期后出现的世俗的爱情叙事,在日常生活中消解爱情,爱情开始世俗化。
四、都市的两重叙事
1 乡下人进城
与当下中国生活伦理的变动关涉最深的是乡下人进城,乡下人进城似乎是一个永远都不能终结的话题,从路遥的短篇小说《人生》开始,新时期乡下新成长的一代年轻人的进墟欲望越来越强烈,然而城市对农村人来说,只是他者的天空。即使他们身在城市,但只是表面的幻彭,他们的心永远都不能进入城市,无论他们多艰苦的过日子,城市永远都不会有一块空间来盛纳他们。
2 都市的日常化叙事
到20世纪90年代,都市消费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乡下人想进城,因此而经受各种磨难,却不能被城市接受。但是,生活在城市中,被欲望化,而当欲望化满足之时,却找不到精神的寄托,精神异常的空虚,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年人。
刘玉栋的小说表现的是在都市中亲情、友情、爱情陷入了欲望的无底之洞中,城市成了一个牢笼,作者在其中体味到一种绝望的气息。在《淹灭》中,崔莺莺、张生这对本应是古典传奇中完美爱情结晶的情侣在现代都市中却成为都市人精神空虚畸形的代名词,充满了丑陋与无奈。对古典名词的改用,却以超时空的方式反映了作者对道德在都市中沦丧的无比愤怒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