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早茶风味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CADC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最恋是吴忠。
  吴忠自古享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黄河穿城而过,是宁夏引黄灌区的菁华之地,黄河岸边的璀璨明珠。这里山川并济,生态优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开放包容的地域特质,孕育了吴忠早茶,成为“游在宁夏、吃在吴忠”的靓丽名片。
八宝盖碗茶茶艺展示
熙攘的早茶牛肉面馆

■ 此早茶非彼早茶 ■


  吴忠,距今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被誉为“水旱码头·天下大集”。早在汉代,这里就资源丰沛,商业发达。到明朝时已成为陕、甘、青、蒙等地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清乾隆年间,五湖四海的人来吴经商、生活,设市交易,异常繁盛。长期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各种饮食文化相互碰撞、影响、包容、促进,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餐饮习俗。
  吴忠人有制作、品尝美食的传统。元人忽思慧撰写的《饮膳正要》中记载了吴忠人制作油香、麻花等面点的方法。吴忠人饮茶历史久远。相传八宝盖碗茶始于唐朝贞观年间。明代邱浚描写:“自唐室回纥以马易茶,盖西北人嗜茶,有自来矣。西北多乳酪,乳酪滞肠,而茶性通利,能荡涤之。”
  吴忠人善饮茶,婚嫁大事均以敬茶为重,来客必“抓茶”相敬。吴忠人好待客,泡制的八宝茶、制作的面点、腌制的小菜各具风味,既是日常餐佐,又是待客、赠邻佳品。
  八宝茶、自制面点和小菜是吴忠早茶的雏形,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种愈繁、品质愈佳。
  沧桑沉浮,时代变迁。吴忠餐饮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扬光大,传统面点小吃走出家庭、走向餐厅,由家庭日常早餐蜕变成为大众消费美食。同时,进行创新、改良,实现了八宝茶与拉面的完美融合,打造成更适合大众口味、更体现美食元素的特色牛肉面。此外,随着消费、养生观念的转变,吴忠早茶吸纳广式早茶元素,将早餐消费与休闲生活融合、商务文化与社交文化融合、高效率与慢生活融合,人们在享受吴忠早茶美味的同时,洽谈业务、联络感情、相亲议事、招待高朋。
  吴忠早茶源自中华美食,吴忠早茶文化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 吴忠早茶吃些啥 ■


  營养健康的养生八宝茶。八宝茶是吴忠早茶牛肉面馆的必备饮品,也是感受吴忠早茶文化的灵魂所在。南方的茶叶、桂圆、芝麻,北方的桃仁、葡萄干以及本地的枸杞、红枣、沙枣、果干、菊花等,添上晶莹剔透的冰糖、洁白如雪的砂糖和异香扑鼻的自酿玫瑰酱,被誉为 “养生第一茶”。据说不但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功效,更有解油腻、促代谢、强心神、解疲劳、降血压等食疗效果。“抓”八宝茶讲究手气,用料比重不同,口味自然有别;冲八宝茶要用“滚汤”,边刮边续边品;品八宝茶其实是“啜”,享受的是过程。风格迥异的八宝茶配方,也是各早茶牛肉面馆的独特风格所在。
  香气四溢的特色牛肉面。牛肉面起源兰州。善做美食的吴忠人在牛肉面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特色,并融合创新,衍生出削、炒以及干拌、凉拌等多种吃法。牛肉面形制上有大宽、小宽、毛边小宽、韭叶子、二柱子、一细、二细、三细、毛细、双眼皮、荞麦棱子等10余种,选用本地产黄牛肋条肉和牛腿骨,炖熬成汤,配以牛肉、萝卜、香菜、蒜苗,淋入红亮的辣椒油,朦胧中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跃然在目,旋即打开味蕾。
  垂涎欲滴的独特风味羊杂。“没吃羊杂,等于没到吴忠”。羊杂之于吴忠,就像热干面之于武汉、羊肉泡馍之于西安。羊杂包含头、心、肝、肺、肚等全羊食材,是一道著名传统小吃,虽各地均有制作,惟有吴忠口味独特、久负盛名。羊杂汤鲜肉美,采用纯羊骨汤,味道醇厚,肥而不腻,以“红润油亮、肉烂汤辣、三色相间、色彩绚丽、香飘诱人”的特点成为食客们心头好,一碗下去酣畅淋漓,“嗨”劲十足。羊杂是健脾补虚、益气健胃、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的食补良方。1994年被评为“全国名牌风味食品”。
精美的茶具
种类繁多的爽口开胃小菜

  美名远扬的吴忠手抓羊肉。以盐池滩羊为代表的羊肉,肉质细嫩,无膻腥味,脂肪分布均匀,营养丰富,是羊肉中的上品。手抓要选“密齿子羯羊”,煮肉要大火烧开、温火慢炖;切肉要肥瘦相间、骨肉相连。讲究“羊壮肉香”“羊吃肋条”,热吃解馋、凉吃解靠,大快朵颐,奉行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吴忠人在外一般不吃羊肉,就是因为家乡的羊肉太难忘。盐池滩羊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先后入选2016年杭州G20峰会、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2018年青岛上合组织峰会的国宴食材,并在“大连之夜”达沃斯文化晚宴上惊艳亮相。
吴忠的牛肉面有特色有创新
中华老字号“杜优素羊杂”

  滑嫩可口的多拼五香牛肉。牛肉食材众多,数涝河桥牛肉最有名,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吴忠牛肉具有脂肪洁白、肌肉红润、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的特点,大理石花纹外观明显、蛋白质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矿物质元素种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集营养与风味于一身的优质牛肉。吴忠早茶的牛肉多取材牛腱、牛肋,用传统烹饪技法制作,凉、热两吃,肉、筋、脂三色争艳,丁、片、丝、沫四切,鲜、嫩、滑、纯、香五味俱佳,是吴忠早茶的必备“硬菜”。
  精致美味的各色面点小吃。吴忠早茶面点种类丰富,咸有干烙饼、鸡蛋摊饼、手撕饼、酱香饼、葱油饼、小花卷、小笼包、水煎包、素锅贴、韭菜盒子、苦荞锅巴等,甜有糖糕、江米条、烫面油香、南瓜饼、紫薯饼、豆沙包、玉米饼、发糕等,不胜枚举,但首数油香。制作油香讲究发面、接面,功夫在揉剂,技术在擀张,手艺在火候,以其皮酥色橙面糯味香得名。撒子也是吴忠名点,讲究压面、醒剂,手艺在“搓”,技术在“摆”,“磕”的是香脆。苏轼佳句“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即是馓子的传神描绘。
  种类繁多的爽口开胃小菜。黄河哺育了吴忠肥沃的土地,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各种绿色菜极大地丰富了餐桌。或蒸或煮或炒或烫,或腌或拌或溜或炸,白菜、豆角、茄子、乳瓜、菠菜、萝卜、香芹等经精心烹制,淋上多味调汁,无不激发食欲。沙葱味辛而不辣、脆嫩爽口,有治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之功效;苦菜入口微涩,再品清香,回味悠长,泻火除湿,备受欢迎;黄花菜营养丰富,色泽黄亮,条长肉厚,别具风味。
  绿色富硒的本土优质食材。全市共有1100平方公里富硒土地,且土壤偏碱性,非常有利于农作物吸收利用,2016年被中国营养学会授予“中国塞上硒都”的荣誉称号。拥有绿色、生态、有机、富硒的粮畜产品及瓜果蔬菜,其中,利通区的黄金牛奶、有机蔬菜,红寺堡的肉牛、黄花菜,青铜峡的大米、葡萄酒,盐池的滩羊、荞面,同心的枸杞、红葱等,已经成为地域符号。优质的食材赋予了吴忠早茶诸多灵性,吃在吴忠,吃的是食材、吃的是溯源、吃的是放心。
丰盛的早茶
無论是牛肉面、面点,还是小吃和小菜,每一家食铺都有自己的独特配方

  纯正地道的天然调味佐料。金积大缸醋、强家沙窝老醋以其历史悠久、醋香浓郁成名,其酿造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油泼辣子风味独特,别具特色,是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牛肉面的灵“红”,吃货的最爱。红山河、宁杨牌火锅底、麻辣料、下饭酱有口皆碑。吴忠亚麻种植历史悠久,具有气候条件适宜,品种优良的独特优势,亚麻籽油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a-亚麻酸含量高,具有抗肿瘤、抗血栓、降血脂,营养脑细胞,调节植物神经等作用。2020年被中国粮油学会授予“亚麻籽油之乡”。
  令人称赞的精湛烹饪厨艺。吴忠美食的烹制方法有其固有的技法,还充分吸收了京、鲁等菜系的溜、扒、爆、涮以及拔丝、蜜汁、挂霜等特色技艺,烹饪技术由简到繁,日臻完善,菜点形式由单一趋向多样、粗犷走向细腻,口味由偏咸辣色重向偏清淡色亮转变,追求色香味形器俱佳,极力满足“嘴刁”食众。无论是牛肉面、面点,还是小吃和小菜,每一家食铺都有自己的独特配方,每一道菜品面点都经历了时间的打磨,造就了一道菜就可以开一家店的独特现象。什么水饺饸饹麻辣烫、羊蹄砂锅炒疙瘩、酿皮烧烤揪面片、粘饭搅团臊子面、粉汤夹板手撕鸡、乳鸽火锅羊羔肉等等,只要有特色,准能火!
  优雅别致的就餐待客环境。 吴忠早茶店装修风格古典现代兼备,就餐环境温馨别致。早茶店以开放式、半开放式为主,有包厢、卡座、大厅之别,适用不同消费主体需求。明厨亮灶,清洁卫生,进门让座,就坐上茶,出门送客,深谙“三句好话暖人心”“买卖不成仁义在”,热情好客、开放包容的特质与和气生财、笑迎宾客的经营理念,给予吴忠早茶无限的商机。
吴忠早茶面点种类丰富,其中首数油香最具风味

  雅俗共赏的早茶器具器皿。吴忠早茶器具器皿以瓷器为主,琉璃、紫砂、陶器以及铜、铁、铝等制品辅之。吴忠不出瓷器,但对瓷器情有独钟,更喜青花。随意到哪个餐馆,总能发现精美的茶具、餐具,还有小巧精致的醋壶、盐碟、椒碗。八宝茶盖碗花色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为了适应大众消费的需求,又创造性用玻璃壶或扎杯泡制八宝茶,既能展示原料又能充分释放功效,图的一个“爽”字。在吴忠吃早茶不仅是体验氛围、品尝美食,也是欣赏物件、品味历史的过程。
  勤俭节约的良好饮食习惯。勤俭节约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走进早茶牛肉面馆随处可见“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宣传和倡议,适量点餐、剩余打包深入人心,小份供餐、菜肴拼盘倍受推崇,消毒碗筷井然有序,公筷公勺悄然推行。

■ 吴忠早茶“金字招牌” ■


  吴忠早茶以其独有的延续和存在,成为餐饮产业的金字招牌。吴忠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深入开展“三大提升行动”,着力打造标准规范的早茶模式、人性温情的早茶服务、全民共享的早茶文化,不断提升吴忠早茶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倾力打造西部美食之都。
  吴忠,这座昔日商埠重镇、古老水旱码头,雄风再起,经济腾飞,正以开放的崭新姿态、抖擞的精神面貌、雄浑的自然风光、诱人的特色美食,喜迎八方来客,笑纳四海宾朋。
其他文献
“历史红流——陕甘宁边区盐池县革命文物特展”在宁夏博物馆展出。本次特展旨在展示1936~1949年宁夏盐池县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  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完全主导的国民政府地方战时临时性的行政区域。盐池县,是宁夏唯一一个隶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县级行政单位,它始于红军在西征战役中所开辟的新苏区革命根据地,又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盐池为人民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
期刊
由自治区体育局主办、宁夏社会体育服务中心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健身气功(群众项目)宁夏选拔赛在银川举办。  根据比赛规程,赛事组委会对报名参赛的运动员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共有来自全区7支代表队参加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气舞3个大项共6個小项的比赛。参加比赛的各代表队7支代表队参加了3个大项的比赛  本次选拔赛分为城市街道(社区)组和农村乡镇组2个组别,自治区体育局将按
期刊
由自治区体育局主办,宁夏社会体育服务中心联合五市体育局承办的“宁夏中房杯”百乡千村广场舞大赛全区总决赛暨“我要上全运”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广场舞项目宁夏选拔赛在银川举行,来自全区19支代表队的300多名参赛选手轮番登台,给现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的广场舞大比拼。比賽现场  本次大赛覆盖面涉及全区五市、22个市县区、236个乡镇街道。活动自4月8日发布以来,各市、县、区、乡镇、街道广场舞队伍积极报名,踊跃
期刊
“中国体育彩票杯”宁夏第四届农民篮球争霸赛决赛暨“我要上全运”宁夏预选赛于7月8日在海原县圆满落幕。  宁夏第四届农民篮球争霸赛自2020年11月中旬启动以来,共有961支代表队、11705名运动员参加了海选赛和预赛。选拔出的各县(区)22支农民篮球劲旅246名运动员参加了决赛的62场激烈比拼,最终原州区代表队击败东道主海原县代表队,连续4届蝉联宁夏农民篮球争霸赛冠军。  海原县高度重视本次比赛承
期刊
身穿防护装具的防化兵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武警宁夏总队机动支队官兵紧贴实战化任务需求,扎实开展高温天气下专业兵训练。  训练坚持任务牵引、战训一致的原则,重点围绕搜排爆、侦毒洗消、工程救援等工种专业课目进行训练,全面提升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  在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武警宁夏总队某综合训练场上,只见排爆手身穿30多公斤重的排爆服在滚烫的地面上拆除“爆炸物”;工兵救援官兵在狭小密闭空间内搜索营救
期刊
启动仪式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吴忠市“早茶文化地标城市”牌匾在早茶文化長廊寻觅美食直播推销特色农产品客商了解展品  2021大西北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于7月10日在吴忠市宁夏农特大厦举行。此次文化节以“吴忠早茶 ‘味’你而来”为主题,线上线下共开展10余项活动,并正式发布最新制定的吴忠早茶标识和标准。活动旨在着力打造标准规范的早茶模式、温情的早茶服务、全民共享的早茶文化,不断提升早茶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期刊
七月的賀兰山之巅,高山草甸绿草如绒,花儿正值开放的季节,满满地在草地上开了一层,云杉林时而密不透风、时而稀疏凌乱,险峻的山石远远地立着,像卫士一般。美景之中更有属于这里的生灵穿梭其间,成群的马鹿游荡在草甸上,让人恍若置身非洲草原;野性十足的牦牛身姿狂野,丝毫不逊青藏高原的同类。  夏日的贺兰山之巅,别有一番景致。
期刊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36年5月,国民党对陕甘苏区进行围剿,为打破这种不利局面,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红军组成西方野战军开始西征。1939年国民党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对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和经济封锁,严禁法币、粮食、棉花等生活必需品流入边区,而边区的皮毛、甘草、食盐等土特产品也被阻止输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供给受到严重威胁。1940年,处在国民党封锁中的陕甘宁边区
期刊
南华山景区位于海原县城南7.5公里处,为六盘山余脉。南依月亮山,西北与西华山相邻,东南接寺口子南、北山,呈东南至西北走向;长约35公里,宽25公里,总面积42万亩;平均高度2600米,主峰马万山海拔2955米,仅次于贺兰山,名列全区第二。  这里地表土质肥沃,年均降雨量达600毫米,气候凉爽,牧草丰茂,山南是南华山牧场。天然次生林分布于山之西北,层峦叠翠,风光宜人。山之中部,五峰叠峙,如桥形,古称
期刊
在银川市新华街和中心巷交会处东侧,树立着一块刻有“原银川一中北院”字样的石碑,其下有一行小字“刘伯坚开展革命工作旧址”。这里,曾举办过宁夏第一个马列主义训练班。  石碑所立之处是原银川一中北院旧址,也是更早前的余鼎铭公馆所在处,原迹已无,石碑立于2016年10月1日。“原银川一中北院——刘伯坚开展革命工作旧址”碑正面  余鼎铭公馆,是民国时期余鼎铭就任宁夏知县时的居所。1926年9月,冯玉祥部“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