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效、重要渠道。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用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去净化人们的灵魂,去陶冶人们的情操,就显得十分重要。
  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的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也在中国找到了市场。这些东西都严重的扰乱了人们的思想。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用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去净化人们的灵魂,去陶冶人们的情操,就显得十分重要。语文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效、重要渠道。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
  1.善于挖掘,重视熏陶渐染和情感的体验
  培养良好人文素质的起点,在于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知识的获得,要靠点点滴滴的积累,要靠长期的熏陶渐染,潜移默化,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在语文教学中把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如《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又如《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良好人文素质的关键,在于人性的自觉,人的心灵的自悟。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因而在语文课堂上应注重创设和谐气氛,春风化雨般地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情感的审美中自觉实现思想的升华,心灵的净化。选入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是大师、巨匠们的心血之作,文中流淌着他们真实的感情,蕴涵着他们深层的思索。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引领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让学生走进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进陶源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进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并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紧密结合教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结合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譬如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找不到人生坐标,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成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如《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章讲的是古代道德文化,言人要有修善之心,有修善之心就能舍生取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就是把个人功名同报效祖国、献身抗金复国大业连在一起。词的上片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词人要趁着年轻力壮之时驰骋战场及早立功。下片说:“靖康耻,犹未雪;……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说明其建功立业的具体内容是报仇雪恨,重新整顿河山。一旦完成了这一功业,作者就可以“朝天阙”,向皇上请功,从而成就自己的功名。
  3.通过古诗文教学对学生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还可以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如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4.教师要加强自身修为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无需质疑,要成为一个称职的传统文化传播者,教师自身要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增大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这些条件的具备,有赖于教师自身的努力,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扎扎实实地阅读、钻研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文化中亦不乏古代文化消极、阴暗的一面,这意味着教师要进行科学地分析。教师要分清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让学生受到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
  正如杨叔子先生说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精辟地说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民族至关重要。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对传承优秀文化,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铸造学生的灵魂,有着非凡的意义。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广大教师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堂堂正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其他文献
【摘要】  二项分布是一种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模型,在概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二项分布的定义入手,重点分析和阐述了二项分布和“0-1”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的近似关系及基于这些关系所带来的计算上的便利。以期在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二项分布。  【关键词】二项分布 “0-1”分布 超几何分布 泊松分布 正态分布 近似  中图分类号 O211.1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教师和学生之间每天在校园内外发生着双向、多向的交流、交往活动,构成了两大有着各自年龄、角色差异的群体,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有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和学生,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表情是严肃的,学生的神情是恭敬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灵性之光难以迸发,学生的思维火花难以闪现,因此,传统的权威式的师道尊严应让位于以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记的民主式的师生关系,为此
期刊
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1.巧用电教,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
期刊
语文在各个学科中扮演着基础和决定性作用,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开发一个人的智力,必先培养一个人的阅读”。可见,语文学习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那么究竟该怎样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呢,本文将从三个维度进行论述。  1.课前预习的效度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自觉的预习,教会学生如何预习乃是教学生如何学,课前的预
期刊
探究性教学是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课堂所学的知识为基础,以创造性的精神为动力,在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其能力的教学活动、简言之,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让人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它是一种自主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它强调的是开放性学习特点,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从自主学习的特征可看出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从线性代数的用途、概念的引入以及概念的几何意义三方面探索在工科线性代数教学中用直观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抽象的代数知识,以期使得线性代数成为一门有趣的、易记的、好学的数学课程.  【关键词】线性代数 直观教学 矩阵 特征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线性代数对工科学生的重要性是日益凸显,作为工科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是他(她)们今后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专业课程相
期刊
根据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1)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2)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3)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4)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
期刊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由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活动。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思维的发展、情感的激发、知识的积累、想象的丰富及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增强。朗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它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因此,在低年级
期刊
【摘要】  探讨以联想活动为特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扩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基础 联想教学 知识点  《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的基础课,具有内容杂、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该课程所包含的知识通常由多种相对独立又彼此相关的内容组织而成。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每一章节所涵盖的知识,还要能将各章节中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而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我得出的结论便是: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