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启蒙,对幼儿的成长大有助益。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渐被尝试应用,然而在音乐课堂中的具体应用还有不足之处。文章从小学音乐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出发,分析了亟需改进的方面,并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小学音乐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陶行知先生在我国教育史上贡献很大,他的教育理论即使到了今天仍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启发作用。如何以陶行知思想指导教学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音乐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启发性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音乐学习的形式之一。如果能够以陶行知思想来改进这种教学形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音乐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主体凸显不充分
推行教学改革之后,需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1]。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较为死板,浮于表面,导致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來,音乐教学缺乏灵活性,启蒙作用体现不明显。
(二)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
虽然在某些小学音乐课堂当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得到了推广与应用,起到了推进教学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更多地依赖教材,对于如何因时制宜地选用音乐素材作为开展小组合作的内容把握得不够充分。特别是在选取教学材料时,缺乏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或者对民间的、传统的音乐元素使用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贴近生活的、民间的、传统的等多样化音乐内容的兴趣。
(三)课堂评价开展不到位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在音乐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时间紧张、低年级学生表达不清、音乐认知能力有限等因素,课堂评价往往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而且评价内容多为学生音乐技能应用、音乐知识掌握等方面,未能够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比如,如果学生能够演唱一首歌曲,演奏一首曲子,那么获得的评价就较好。而这样的评价难以体现学生多方面的音乐素养,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四)课堂常规建立不稳定
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教师教学的有利保障,抓好课堂常规,让学生主动去学,创造去学,享受去学。抓好课堂常规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够,注意力容易被干扰,小组合作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想学习的学生不能达到要求,对学习音乐逐渐失去信心。
二、小学音乐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2]。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为侧重点。小组合作学习要求通过分组学习或小组竞赛等形式来开展教学,学生不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大家团结在一起,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开展音乐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的兴趣。在小组学习的热烈气氛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喜爱,顺应了课改方向。
(二)丰富课堂形式,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应试教育下,音乐教学一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改变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接受的情况,为音乐课堂的开展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选择。在轻松、友好、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开展音乐学习,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简单进行音乐创作等,大大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改变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
(三)优化教学实施,利于教师反思教学
小组音乐教学属于一种创新教学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打破了教师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式,促使教师扭转和更新教学理念,对师生的课堂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反思,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课堂形式的特点进行教学创新。在具体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并不断开展教学总结与思考。
三、基于陶行知思想改进小学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教学做合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需要以人为本。其“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教师“教”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发展,不断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学”为主体,开展主动学习,自主获得知识;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所发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这种思想的充分体现。
例如,开展《国旗国旗真美丽》这一曲子的教唱,等学生基本会唱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练唱,练习熟练后,通过单个小组合唱、多个小组齐唱、分小组比赛、分男女生比赛等方式达到熟练演唱歌曲的目的。在教唱《上学歌》时,大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经会唱了,采用听唱法(模唱法)教学就足够了,教师要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演唱感染学生,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姿势,以适当的音量去歌唱。笔者认为,这节课教唱不是重点,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歌曲进行伴奏,用表现二拍子的拍手、拍腿以及响板和手串铃为歌曲进行伴奏,或以小组为单位对歌曲的伴奏进行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同学间的凝聚力。在学生能够使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之后,可再次组织类似的活动,继续探索,也可以通过集体演奏的形式提高小组内部的配合默契度和凝聚力。
(二)贴近生活,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就是生活,社会就是学校。也就是说,生活是艺术学习、艺术创作的来源渠道[3]。教师只有接受这种教育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小组合作教学中,才能让音乐贴近生活,让生活丰富音乐,拓宽小学生音乐学习的范畴,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学生模仿这些来自生活中的声音,可以感受韵律之美,欣赏不同的音色及音乐节奏。举例来讲,小学音乐课堂上所采用的音乐教学器具可以紧紧贴合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实现音乐教育器材的生活化。像锣、鼓、唢呐、笛子、二胡传统乐器可以带进音乐课堂,让学生分组合作对各种乐器的代表性曲目进行介绍、演奏、聆听、讨论等,并从中感受传统乐器的魅力和韵味,陶冶学生音乐情操,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比如在《你听,什么敲响了》的听唱环节,培养孩子们聆听音乐的意识,在“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能注意聆听音乐,尝试用歌声、体态语言、打击乐器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声音特点的感受,对自然中的音响世界有探索的兴趣。音乐来源于生活,首先要学会聆听,聆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能将其分辨。在学习韵律之美时,抽象的理论不易于学生接受,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敲击键盘的声响、小雨的滴答声、清晨鸟儿的鸣叫、夜晚虫子的低吟、猫咪的喵喵、汽笛的鸣响……都可能成为学生捕捉的声响。同时留一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找生活中声音的作业,在下节课进行评比,评出最有特点的小组。
(三)教学相长,增强师生课堂合作
陶行知认为,所谓教学相长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因为互动、交流而互有启发,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良好状态。特别是在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课堂评价不单单只有教师开展,课堂评价标准也不只包含对音乐知识多少和音乐技能水平的衡量,而是应该教与学互相成全,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为教师完善教学提供建议,还能够开展自评、互评等,让教师和学生互相成全。
例如,发挥小组成员想象力,以肢体语言、脸部表情、特色声音等完成《动物说话》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呈现音乐表达的内容,用模拟动物的叫声拓展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在学生演唱和表演完毕后,教师也可以参与到表演当中。接下来,教师引导开展小组评比,从小组配合度、表演内容、表演状态、创意设计、演唱水平等多个维度来开展评价,采用评价整体和评价个人相结合的形式,教师、非表演小组都可以作为评价者通过送爱心、红旗、点赞等方式表达肯定和鼓励。在活动的最后,由各小组对整体的小组活动开展过程、教师教学情况等进行口头评价、打分、送小红花等,以便教师合理听取学生的意见,做好教学的反思总结,实现教与学的互相促进。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音乐课堂上正逐步被接受和应用。虽然这种教学形式有其积极意义,但也需要考虑组织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引,让音乐教学在合作之中凸显学生的作用,选取生活化的素材,发挥评价的作用,真正地促進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李磊.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音乐教学改革的启示[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2):48.
蔡红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的音乐快乐课堂构建分析[J].成才之路,2019(09):93.
张蕾.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19(12):165.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小学音乐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陶行知先生在我国教育史上贡献很大,他的教育理论即使到了今天仍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启发作用。如何以陶行知思想指导教学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音乐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启发性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音乐学习的形式之一。如果能够以陶行知思想来改进这种教学形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音乐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主体凸显不充分
推行教学改革之后,需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1]。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较为死板,浮于表面,导致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來,音乐教学缺乏灵活性,启蒙作用体现不明显。
(二)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
虽然在某些小学音乐课堂当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得到了推广与应用,起到了推进教学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更多地依赖教材,对于如何因时制宜地选用音乐素材作为开展小组合作的内容把握得不够充分。特别是在选取教学材料时,缺乏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或者对民间的、传统的音乐元素使用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贴近生活的、民间的、传统的等多样化音乐内容的兴趣。
(三)课堂评价开展不到位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在音乐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时间紧张、低年级学生表达不清、音乐认知能力有限等因素,课堂评价往往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而且评价内容多为学生音乐技能应用、音乐知识掌握等方面,未能够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比如,如果学生能够演唱一首歌曲,演奏一首曲子,那么获得的评价就较好。而这样的评价难以体现学生多方面的音乐素养,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四)课堂常规建立不稳定
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教师教学的有利保障,抓好课堂常规,让学生主动去学,创造去学,享受去学。抓好课堂常规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够,注意力容易被干扰,小组合作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想学习的学生不能达到要求,对学习音乐逐渐失去信心。
二、小学音乐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2]。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为侧重点。小组合作学习要求通过分组学习或小组竞赛等形式来开展教学,学生不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大家团结在一起,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开展音乐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的兴趣。在小组学习的热烈气氛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喜爱,顺应了课改方向。
(二)丰富课堂形式,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应试教育下,音乐教学一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改变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接受的情况,为音乐课堂的开展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选择。在轻松、友好、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开展音乐学习,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简单进行音乐创作等,大大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改变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
(三)优化教学实施,利于教师反思教学
小组音乐教学属于一种创新教学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打破了教师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式,促使教师扭转和更新教学理念,对师生的课堂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反思,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课堂形式的特点进行教学创新。在具体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并不断开展教学总结与思考。
三、基于陶行知思想改进小学音乐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教学做合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需要以人为本。其“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教师“教”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发展,不断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学”为主体,开展主动学习,自主获得知识;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所发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这种思想的充分体现。
例如,开展《国旗国旗真美丽》这一曲子的教唱,等学生基本会唱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练唱,练习熟练后,通过单个小组合唱、多个小组齐唱、分小组比赛、分男女生比赛等方式达到熟练演唱歌曲的目的。在教唱《上学歌》时,大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经会唱了,采用听唱法(模唱法)教学就足够了,教师要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演唱感染学生,纠正学生唱歌时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姿势,以适当的音量去歌唱。笔者认为,这节课教唱不是重点,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歌曲进行伴奏,用表现二拍子的拍手、拍腿以及响板和手串铃为歌曲进行伴奏,或以小组为单位对歌曲的伴奏进行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同学间的凝聚力。在学生能够使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之后,可再次组织类似的活动,继续探索,也可以通过集体演奏的形式提高小组内部的配合默契度和凝聚力。
(二)贴近生活,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就是生活,社会就是学校。也就是说,生活是艺术学习、艺术创作的来源渠道[3]。教师只有接受这种教育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小组合作教学中,才能让音乐贴近生活,让生活丰富音乐,拓宽小学生音乐学习的范畴,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学生模仿这些来自生活中的声音,可以感受韵律之美,欣赏不同的音色及音乐节奏。举例来讲,小学音乐课堂上所采用的音乐教学器具可以紧紧贴合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实现音乐教育器材的生活化。像锣、鼓、唢呐、笛子、二胡传统乐器可以带进音乐课堂,让学生分组合作对各种乐器的代表性曲目进行介绍、演奏、聆听、讨论等,并从中感受传统乐器的魅力和韵味,陶冶学生音乐情操,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比如在《你听,什么敲响了》的听唱环节,培养孩子们聆听音乐的意识,在“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能注意聆听音乐,尝试用歌声、体态语言、打击乐器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声音特点的感受,对自然中的音响世界有探索的兴趣。音乐来源于生活,首先要学会聆听,聆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能将其分辨。在学习韵律之美时,抽象的理论不易于学生接受,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敲击键盘的声响、小雨的滴答声、清晨鸟儿的鸣叫、夜晚虫子的低吟、猫咪的喵喵、汽笛的鸣响……都可能成为学生捕捉的声响。同时留一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找生活中声音的作业,在下节课进行评比,评出最有特点的小组。
(三)教学相长,增强师生课堂合作
陶行知认为,所谓教学相长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因为互动、交流而互有启发,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良好状态。特别是在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课堂评价不单单只有教师开展,课堂评价标准也不只包含对音乐知识多少和音乐技能水平的衡量,而是应该教与学互相成全,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为教师完善教学提供建议,还能够开展自评、互评等,让教师和学生互相成全。
例如,发挥小组成员想象力,以肢体语言、脸部表情、特色声音等完成《动物说话》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呈现音乐表达的内容,用模拟动物的叫声拓展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在学生演唱和表演完毕后,教师也可以参与到表演当中。接下来,教师引导开展小组评比,从小组配合度、表演内容、表演状态、创意设计、演唱水平等多个维度来开展评价,采用评价整体和评价个人相结合的形式,教师、非表演小组都可以作为评价者通过送爱心、红旗、点赞等方式表达肯定和鼓励。在活动的最后,由各小组对整体的小组活动开展过程、教师教学情况等进行口头评价、打分、送小红花等,以便教师合理听取学生的意见,做好教学的反思总结,实现教与学的互相促进。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音乐课堂上正逐步被接受和应用。虽然这种教学形式有其积极意义,但也需要考虑组织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引,让音乐教学在合作之中凸显学生的作用,选取生活化的素材,发挥评价的作用,真正地促進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李磊.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音乐教学改革的启示[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2):48.
蔡红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的音乐快乐课堂构建分析[J].成才之路,2019(09):93.
张蕾.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19(1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