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12公里的龙门山麓,前滨伊水,其地东北距东汉迄北朝洛阳故城20公里。龙门石窟现窟龛编号总计2345个[1],其中唐代窟龛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2],在西山和东山均有分布。约自贞观四年(630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年)的一百二十五载,可以说是龙门石窟唐代开窟造像的黄金时期[3]。
【基金项目】
: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甘宁北朝石窟寺的营建与供养人研究”(批准号:19BKG024)的成果之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12公里的龙门山麓,前滨伊水,其地东北距东汉迄北朝洛阳故城20公里。龙门石窟现窟龛编号总计2345个[1],其中唐代窟龛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2],在西山和东山均有分布。约自贞观四年(630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年)的一百二十五载,可以说是龙门石窟唐代开窟造像的黄金时期[3]。
其他文献
大刘台山遗址位于辽宁省锦州凌海市板石沟乡大牛村大刘屯西侧的一处低矮山丘上,小凌河从山下的东、西、南三面环绕而过,距锦州市区约12公里(图一)。遗址位于小凌河的一级台地上,北面为断崖,中心点坐标为北纬41°11′12″,东经120°56′41″,海拔72米。
2004年4月,为配合陵侯高速公路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工程范围内考古勘探发现的12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山西省翼城县南唐乡原村西北约800米处(图一)。这12座墓葬包括砖室墓4座、土洞墓7座、土坑墓1座。其中,M1为砖室墓,保存完整,出土器物丰富,且纪年明确。现将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18年8~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阳泉市文物局和盂县文物管理所的配合下,对山西省盂县牛村镇后元吉村西北200米处发现的两座砖室墓(编号M1、M2)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西南距盂县县城约8公里,东南距牛村镇约3.5公里(图一)。两墓南北错列而置,规划有序,应属同一家族,M1位于M2东南,两墓之间还发现一座明堂(编号H1),M2和H1被一座现代墓坑打破(图二)。现将本次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滇文化是战国秦汉时期古滇人创造的一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考古学文化类型,主要分布于今云南滇池周围。滇文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铜器等物品上大量采用写实性的动物造型作为装饰题材。这些动物不下数十种,猴是其中较多者之一,但与最常见的牛、虎、蛇等相比,过去很少引人关注。实际上,滇文化器物上的猴装饰不仅造型精美、构思巧妙,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中可以看出猴在古滇人社会生活及文化观念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值得作一专门考察。
距山西运城市绛县城东7.5公里的东华山下卫庄镇张上村,有太阴寺,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后晋、金、元、明至民国,历有修葺[1]。该寺为金代补雕《赵城金藏》[2]的重要场所,寺内保存的元大德元年(1297年)《雕藏经主重修大阴寺碑》详细记录了募刻《赵城金藏》的经过。寺坐南朝北,二进院落,今存山门、中殿、大雄宝殿、砖墓冢。其中最古老者是大雄宝殿,为金大定十年(1170年)重修。
北宋洛阳城沿用自隋唐洛阳城,其文献和考古资料丰富,宋以后破坏改动较少,是研究洛阳城市史的重要环节。本书使用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的研究方法,梳理考古勘探、发掘以及历史文献材料,对西京外郭城、宫皇城及住宅、墓葬、官署等其他城市要素进行了复原研究。研究表明,北宋西京外郭城以河南府廨所在临阛坊为中心,呈现出市政区、交通要道、商业区及官员宅邸集聚的面貌,且街道格局和功能趋于复杂;宫皇城建设以城墙、城门和大内区域为主,但东城却是宋时日常使用最为频繁的区域;平民墓葬多分布于城市周边,而官员墓葬则从北邙向洛南转移。这些特点
天池山位于济南市平阴县县城西南30公里洪范池镇境内,西距镇政府所在地周河村500米(图一)。天池山摩崖造像1980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佛龛8座,其中造像4身、题记4处,造像保存相对完整且雕刻精里洪范池镇境内,西距镇政府所在地周河村500米(图一)。天池山摩崖造像1980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佛龛8座,其中造像4身、题记4处,造像保存相对完整且雕刻精美,此前虽有相关文章予以介绍,但未进行测绘,且题记识读不全,时代判断较本文偏晚[1]。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认为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