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主流经济学将福利等同于偏好的满足并以偏好满足来衡量福利的程度。然而,人们的偏好并非总是合乎理性的。那么,福利经济学是否建立在一个低级的哲学错误之上?由于我们可以证明福利经济学可以独立于关于福利的理论,包括将福利等同于偏好满足的福利理论,因此,尽管福利等同于偏好满足的理论难以成立,但福利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依然可以为解决具体的问题提供指南。
【机 构】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哲学系美国斯宾塞基金会不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流经济学将福利等同于偏好的满足并以偏好满足来衡量福利的程度。然而,人们的偏好并非总是合乎理性的。那么,福利经济学是否建立在一个低级的哲学错误之上?由于我们可以证明福利经济学可以独立于关于福利的理论,包括将福利等同于偏好满足的福利理论,因此,尽管福利等同于偏好满足的理论难以成立,但福利经济学或规范经济学依然可以为解决具体的问题提供指南。
其他文献
4月24日至25日,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于河南大学举行。会议通过了学会《章程》修改草案、组建了第三届常务理事会。新一届常务理事会由23人组成,平均年龄大幅度降低。秘书处挂靠北京广播学院。会议期间还同时举行了中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就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和广告、编辑出版等传播专项史教学研究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讨。
近年来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策划组织受众广泛参与各类活动成了媒体营销的"第二战场".媒体组织策划社会活动既是品牌建设、公关形象推广的需要,也是拓展传媒产业价值链的需要.社会活动可以密切与读者的联系与沟通,更可以间接或直接促进广告收入的增加和发行量的提高.社会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要注意处理好"两个效益"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媒介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社会活动也有风险,要注意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制订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和应急预案,并与有关参与者签署有关法律协议,把风险降至最低.
2005年11月12日至13日,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二届(2005)年会,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人民日报社和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河南日报,贵州日报等报业集团,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80位负责同志、
《搜寻天下》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中一档以人文地理资源为对象的日播纪录片栏目。该栏目开播于2003年11月3日,其内容与运作方式,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本土资源的挖掘,以及纪录片市场化的探索等方面,积累了独特的经验,特别是对中国电视公益性节目的成长与发展也有着普遍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04年11月28日,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届年会及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学会工作报告和章程修改报告获得一致通过,理事会和学会领导班子实现成功换届;同时,第三届“学会奖”颁奖典礼还对73部(篇)获奖著作和论文进行了表彰。
《存在与时间》之后,解释学沿着三条道路前行。后期海德格尔为探索性批判提出“视域”与“前一结构”等概念,这导致他自己的著作不再是解释学;而无视海德格尔自身这种发展的伽达默尔运用了《存在与时间》的基本观点:前理解、解释学循环、现象学视域理论并使之成为“哲学解释学”的基础;德里达则激进地挖掘海德格尔的解构面,批判与拆解环节,并且用它来反对他称之为“在场形而上学”的东西,在其中他包括解释学本身及意义与真理的形而上学。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导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普遍提高等。但中国经济仍存在许多弱点,银行体系相当脆弱,国企改革任务艰巨,环境恶化与社会矛盾尖锐化并存。综合来看,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因素仍将长期发挥作用,在未来10年里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仍将在6%-8%之间。
在全球化迅猛进展的新时代,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的时间一空间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政治哲学也面临着全新的问题。这表现在,在全球化时代现代的民族一国家强调的主权、自治观念承受着来自民族内部和外部的多个方面的压力。它的功能也部分地被一些跨国的非政府组织所承担。全球化时代中的公民身份具有了新的文化多重主义的特征。法律的效力和可靠的保护问题需要一种加强了的政治机构,维持世界秩序的一种新的全球管辖机制有待发展。全球化时代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同以往相比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全球化的新时代,政治哲学和政治哲学家要担当起全新
中国史学如何走向21世纪?21世纪的中国史学的内涵及特征又是怎样的?在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的学术交流日渐增多的现阶段,要不要坚持民族特色?何谓民族特色?民族特色和21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究竞是怎样的关系?这一系列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史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为充分和集中地表达意见,本刊特组织4篇笔谈,以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的研讨有所推动。著名学者瞿林东、张广智认为中国史学走向世界必须坚持民族特色,并各自对此问题作了不同的阐述。来自台湾的学者戴晋新则对此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极大地拓展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