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好语文课的几大要素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上好语文课有七个要素。
  一、用心编织课堂环节
  一堂课的开端既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又是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要新颖,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精彩的开端使学生进入了特定的学习环境中,丝丝相扣的中间环节尤为重要,因为这一过程学生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有了精彩的开头和丝丝相扣的中间环节还不够,一堂课的结尾也不容忽视。好的结尾可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升华主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丰富语言,增强感染力
  1.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和节奏性。
  教师的语言应生动流畅,富于趣味性,不能像老和尚念经似的一个调,使学生萎靡不振,造成课堂气氛沉闷;老师讲解的语言要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富于节奏感,使学生听起来顺耳、悦耳、愿意听,听进去、学进去。
  2.老师语言简洁、形象、直观、富于启发性,切忌语言拖泥带水或前言不搭后语,漫无边际。
  老师说的口干舌燥,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听得一塌糊涂。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最好是越通俗越好,且简明扼要,这样不至因教师的废话连篇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心烦,没兴趣听课,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心理特征,创设具有科学性、新颖别致,足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各种疑问,通过设疑和解疑使学生产生兴趣,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发扬民主,激励点拨
  没有人甘愿落后,天天受老师、家长的批评。对学生来讲,表扬、激励多于批评、指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中学生不仅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还有很强的好胜心,语文课上,我们可以举办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硬笔书法比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堂练习,知识延伸
  在教学中,新颖多样的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注意题型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学生做这样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六、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否则课堂就是一潭死水,学生灵感的产生来源于教师的启迪。在教《我与地坛》时,抓住史铁生对母亲的痛悔和对母亲的理解,然后将其延伸出去,从引导学生对瘫痪十五年的史铁生对母亲的认识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愧疚和无尽的追思和悔恨。希望学生不要在对待父母方面做后悔一辈的事。从而激发学生理解母亲,感从感情入手是现代教学的标志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催化剂;是思考的内在因素。环境是思考的外在因素。在欢乐的气氛中,学生的头脑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过分紧张的气氛下,则常判断失误,手足无措。“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语文老师的情感转化而形成的。因此,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必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了解学生的心理,千方百计让学生体验成功。
  七、营造气氛,促使感悟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将难的开头开好了,效果就明显。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荷塘月色》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写的父亲的《背影》吗?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承载着悲凉、惆怅与沉重,那无言的父爱压得我们的心好痛;还记得他老人家的《春》吗?那刚出生的婴儿,那花枝招展的姑娘,那健壮的青年,留在我们心中的“新美丽”是无法阻挡和抗拒的生活活力。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先生的心灵荷塘,叩响心扉,去解读,去品味那淡雅朦胧的“美、喜、哀。”有了这个导语开头,同学们一双双被诱惑的眼睛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急切地想一睹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就自然而然,认真地品读起文章,好的气氛,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产生于所营造的环境之中。
  通过运用以上七种激励措施,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求知欲望,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学习状态,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味到“思”的愉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多方面成功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努力,不断发现新的“自我”,从心理上感觉到学习的成功与欢乐,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利用媒体激励,可起到调节情绪、设置氛围、引入意境,诱发联想的课堂效果。
  综上所述,上好语文课关键在于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懂得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掌握知识的程度,把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上课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学到了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键康成长、个性化和人才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对于贯彻执行学校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设法创建一个优雅舒适、宽松和谐的环境,学生置身于这种优雅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得到情操的陶冶、思想的教育、理想的升华,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重要的物质基
期刊
“教师最大的缺点是整天盯着学生的缺点”。  当《怎样做一名好教师》中的这一句话映入我眼帘的瞬间,我一下子从困惑中清醒了:这不就是曾长时间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的答案吗? 这不就是改善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抓手吗?这不就是努力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顽疾吗?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有多少次为了逮住自习课上的说话者从门缝窥探而被戏谑为“侦探”,又有多少次抓住学生的错误批个痛快淋漓而收效甚微……所有这一切
期刊
“作为教师如果一辈子不当班主任,就相当于一个女人一辈子没生育 。”这是我刚参加工作时,我们学校的校长鼓励我当班主任时说过的一句话。虽然时隔十几年了,但仍记着老校长的这句话。其实当老师谁都想当班主任,因为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体验到当老师的乐趣,才能像拥有自己的孩子似的拥有自己的“亲”学生,也只有当班主任才有可能让自己不简简单单的成为学生一生的“过客”,当然当班主任者,都想当个好班主任,想把自己的班级管
期刊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本文主要从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方法。  一、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
期刊
话题作文近几年已成为了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象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其特点有: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相比,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
期刊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语文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一个主渠道,也是实现新课标要求的关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尊重人(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优化教学课
期刊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
期刊
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新课改追寻的最终目标,而高效的课堂一定是富生命力的课堂。之所以富生命力,应归功于教师真挚情感的流淌,教学内容的开放,学生个性的张扬,而他们的相互交融才创造了生动又高效的语文空间,语文课堂也因生动而精彩,因丰富而耐人寻味。  一、要构建情感的课堂  语文课堂因有教师情感的流淌而生动。语文课堂应重在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味,塑造学生的高尚灵魂才是我
期刊
最近,有资料显示,由于广播、影视、网络等高科技的传播方式迅速发展,导致现代人的写作能力不断下降。中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他们不久将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主流、栋梁,若是现在不能好好把握住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将来就会妨碍社会的进步。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简言之,即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能力,作文教学集中体现了学生驾驭汉语言文字的综
期刊
《唐诗宋词》主要教学内容是唐诗宋词的文学欣赏。众所周知,文学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学生的欣赏绝不等于教师对内容的机械讲解,而且这册书包括四个单元,几十首诗词,容量大,如果按传统教学方式,笔者以为难以充分展现诗词作品的相关资料,更难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仅靠教师个人的主观分析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样不仅费时多而且效率较低,更难以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所以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技术运用显得格外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