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曾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大量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主体,其身心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进入了学校课程,但并没有真正融合到学校教育中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探索找到应对策略,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问题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
生活中,人们大都采用“问题管理”模式,这种亡羊补牢的管理方式同样经常运用在学校管理上,一些学校片面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发现和治疗学生心理疾病的一项工作。
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某个学生、某一种疾病。我们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治疗,学生即使有一些心理阴影或心理障碍,那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当成心理疾病患者,学生会因紧张而感到压抑。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明确心理健康的任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尤其是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能力,这就需要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与环境和谐发展;预防和矫正学生各种异常心理行为。二是要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教师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社会品质。三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教育发展”模式。一方面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其自己学会调适心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问题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化”
有的学校和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甚至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只要有心理与行为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就是学生的素质差,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等同起来。
对策:
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但心理健康教育并非素质教育的全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大致上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障碍性问题症状明显的人数很少;发展性问题伴随着学生成长、性意识萌发而出现,主要表现为不适应,这类问题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是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区分和鉴别情境性与特质性问题。情境性问题是指学生的某些负面情绪或看似不适合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特质性问题是与情境性相对的,即一些情绪、行为是不因情境而改变,表现出跨时间、跨情境的稳定性。因此,在使用的调查量表测量并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时候,下结论要慎重,要注意区分哪些现象是学生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表现;哪些是正常问题,哪些是值得密切关注和急需解决的异常问题。由此,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认识。
问题三:心理健康教育“狭义化”
有些学校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把它狭义化,一些教育工作者总把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成绩捆绑一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为学习服务,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的工作就开展,没帮助的工作就不开展。如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提高升学率的手段。
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认知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情感上自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能力。因此,我们不能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手段,一切围绕提高学习成绩转,只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
问题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责任化”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因而,当学生一出现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就会把责任推给心理教师,自己消极对待。“心理有问题就找心理教师”,成为当前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理教师的独角戏。
对策: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者和实施者。不同学科以及不同类型的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不同。语文课优化学生情感,全面发展人的思维品质;数学课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工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哲学社会课促进人的道德品质发展,培养学生对他人、集体、民族、社会、人类的美好情感;体育课促进学生体力、耐力、协调性发展;音美课促进形象思维,培养美感。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等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在班主任日常的工作当中。一般来说,大部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内心封闭,因而很难发现。而班主任、科任教师长期与学生接触,对学生的个性有较全面的了解,进而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但同时,由于专业局限,心理健康教育又不能完全依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因此,应构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问题五: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从教育目的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目的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德育是从社会本位出发,通过社会交往与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内心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二者在学校工作中本应相辅相成,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界限不清,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
对策:
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区别的同时,应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德育过程普遍遵循的是价值导向原则和公开原则,对学生的言行往往会作出立场鲜明的评述、教育及引导。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遵循的是中立以及保密原则,旨在帮助学生澄清事实,认清价值体系中的各种矛盾,使学生对自己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就要求:(1)心理健康教育要目标明确,即要从学生个体出发,增强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具体的内容,如:学习心理与就业升学指导;人际关系辅导与社会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与耐挫折力训练;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培养;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等。(3)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主要是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或心理障碍所造成的问题。因此,不能简单不加分析地进行指责,更不能采取强制、训斥、恐吓等违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朋友式的,特别强调遵循启发与疏导原则。(4)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只有把握好以上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南漳县肖堰中学
湖北襄阳 441525)
责任编辑郑海燕
问题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
生活中,人们大都采用“问题管理”模式,这种亡羊补牢的管理方式同样经常运用在学校管理上,一些学校片面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发现和治疗学生心理疾病的一项工作。
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某个学生、某一种疾病。我们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治疗,学生即使有一些心理阴影或心理障碍,那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当成心理疾病患者,学生会因紧张而感到压抑。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明确心理健康的任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尤其是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能力,这就需要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与环境和谐发展;预防和矫正学生各种异常心理行为。二是要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教师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社会品质。三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教育发展”模式。一方面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其自己学会调适心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问题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化”
有的学校和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甚至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只要有心理与行为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就是学生的素质差,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等同起来。
对策:
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但心理健康教育并非素质教育的全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大致上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障碍性问题症状明显的人数很少;发展性问题伴随着学生成长、性意识萌发而出现,主要表现为不适应,这类问题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是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区分和鉴别情境性与特质性问题。情境性问题是指学生的某些负面情绪或看似不适合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特质性问题是与情境性相对的,即一些情绪、行为是不因情境而改变,表现出跨时间、跨情境的稳定性。因此,在使用的调查量表测量并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时候,下结论要慎重,要注意区分哪些现象是学生暂时的心理状态,哪些现象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表现;哪些是正常问题,哪些是值得密切关注和急需解决的异常问题。由此,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认识。
问题三:心理健康教育“狭义化”
有些学校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把它狭义化,一些教育工作者总把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成绩捆绑一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为学习服务,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的工作就开展,没帮助的工作就不开展。如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提高升学率的手段。
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认知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情感上自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能力。因此,我们不能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手段,一切围绕提高学习成绩转,只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
问题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责任化”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因而,当学生一出现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就会把责任推给心理教师,自己消极对待。“心理有问题就找心理教师”,成为当前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理教师的独角戏。
对策: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者和实施者。不同学科以及不同类型的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不同。语文课优化学生情感,全面发展人的思维品质;数学课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工课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哲学社会课促进人的道德品质发展,培养学生对他人、集体、民族、社会、人类的美好情感;体育课促进学生体力、耐力、协调性发展;音美课促进形象思维,培养美感。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等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在班主任日常的工作当中。一般来说,大部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内心封闭,因而很难发现。而班主任、科任教师长期与学生接触,对学生的个性有较全面的了解,进而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但同时,由于专业局限,心理健康教育又不能完全依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因此,应构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问题五: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从教育目的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目的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德育是从社会本位出发,通过社会交往与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内心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二者在学校工作中本应相辅相成,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界限不清,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
对策:
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区别的同时,应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德育过程普遍遵循的是价值导向原则和公开原则,对学生的言行往往会作出立场鲜明的评述、教育及引导。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遵循的是中立以及保密原则,旨在帮助学生澄清事实,认清价值体系中的各种矛盾,使学生对自己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就要求:(1)心理健康教育要目标明确,即要从学生个体出发,增强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具体的内容,如:学习心理与就业升学指导;人际关系辅导与社会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与耐挫折力训练;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培养;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等。(3)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主要是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或心理障碍所造成的问题。因此,不能简单不加分析地进行指责,更不能采取强制、训斥、恐吓等违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朋友式的,特别强调遵循启发与疏导原则。(4)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只有把握好以上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南漳县肖堰中学
湖北襄阳 441525)
责任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