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学生品格的培养、树立法律意识、了解国情国策、认识社会生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一直在探索、思考、反思,如何才能教好、教活《道德与法治》课?文章基于教学研究,从三个角度进行有效的探讨,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目的;课堂主人;教学评价
2016~2017学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政治教材《思想品德》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强调道德与法治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对这门课的教师而言,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成为众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教师对初中新版教材要有整体的把握和深刻的了解:七年级注重学生成长教育;八年级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九年级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其次,教师需要结合每本教材的编排情况,采用科学的、灵活的、多元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这门新版教材的教学焕发新的活力,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文章基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际经验,对这门课教学进行多角度深入反思。
一、 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怎么培养真正的人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落实到具体课程教学中,落实到每一节《道德与法治》新知学习中。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要结合每日新闻材料、时政热点的有关内容、家乡变化、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工作、腐败问题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地投入探索、想象、创造,教师及时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讲到八年级下册第13页:探究与分享“你对漫画寓意的理解”,不妨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是正方与反方,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漫画寓意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从法律制度、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案件、权力如何运用等方面去辩论,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真正成为一名“法官”,积极建言献策,大胆发言,课堂活跃,不但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辨别意识,而且激发学生的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了解社会的真善美。
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新课标的人文性和生活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体验创新教学,课堂参与,使学生从听觉、视觉、感觉多角度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各种资源优势,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运用知识的兴趣,营造活泼、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 谁是课堂的主人
学校集体课堂学习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为此教师需要发挥课堂主阵地的教学作用,好好让学生做好课堂学习的主人。《道德与法治》课有时会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感到很吃力,甚至不想听,最根本原因是教师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过程有很大关系。例如,八年级上册第76页:探究与分享“公交车等待老人的一幕”,有些学生心急,会对老人、司机、售票员、乘客说出不同的想法,那你怎么去想?第一,让学生扮演不同人物,再现情景。第二,教师扮演记者分别采访,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关爱是一种幸福。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正确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思考,质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學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教师需要深度研讨教材,结合教材知识设计有效问题。其次,联系生活实际情况,有效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教师需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学习中选择一些道德实际问题,让学生提出困惑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需要从细小出发,管中窥豹,将学习生活中现实问题等“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公正、客观地看待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 怎样有效评价
随着学生创新自觉性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道德与法治》课要求建立一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课堂教学的拓展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主动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发现和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及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之间情感的距离,营造出一种热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有效课堂评价:第一,用适度有效的表扬进行评价,让课堂充满热烈。在课堂上,该表扬时,要慷慨真诚;不该表扬时,守口如瓶。不同的学生,对于表扬的期待与反应是不相同的。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候对于表扬的期待与反应也不相同。第二,用委婉含蓄的批评进行评价,让课堂更加洋溢温情。课堂评价就是需要教师从学生课堂情况进行有效反馈,教师需要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之处,让学生对自己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学习与反馈,发挥自己学习长处,避免学习存在不足之处。第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让课堂学习更加全面。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反应的过程,了解其课程表现的不同状态,以达到全程科学评价的目的,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而不是盲目地为表扬所驱使,一味地为表扬而学习。总之,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们树立发展的教育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天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机。
综上所述,教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换自己的教师角色,勤于思索,勇于探究,善于总结。教师只有将《道德与法治》课教好、教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才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洋溢着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彻底的解放,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赵京东,徐芳.关于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7(29).
[2]吴元彬.例谈《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
作者简介:
林长新,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第十二中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目的;课堂主人;教学评价
2016~2017学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政治教材《思想品德》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强调道德与法治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对这门课的教师而言,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成为众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教师对初中新版教材要有整体的把握和深刻的了解:七年级注重学生成长教育;八年级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九年级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其次,教师需要结合每本教材的编排情况,采用科学的、灵活的、多元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这门新版教材的教学焕发新的活力,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文章基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际经验,对这门课教学进行多角度深入反思。
一、 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怎么培养真正的人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落实到具体课程教学中,落实到每一节《道德与法治》新知学习中。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要结合每日新闻材料、时政热点的有关内容、家乡变化、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工作、腐败问题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地投入探索、想象、创造,教师及时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讲到八年级下册第13页:探究与分享“你对漫画寓意的理解”,不妨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是正方与反方,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漫画寓意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从法律制度、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案件、权力如何运用等方面去辩论,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真正成为一名“法官”,积极建言献策,大胆发言,课堂活跃,不但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辨别意识,而且激发学生的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了解社会的真善美。
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新课标的人文性和生活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体验创新教学,课堂参与,使学生从听觉、视觉、感觉多角度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各种资源优势,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运用知识的兴趣,营造活泼、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 谁是课堂的主人
学校集体课堂学习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为此教师需要发挥课堂主阵地的教学作用,好好让学生做好课堂学习的主人。《道德与法治》课有时会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感到很吃力,甚至不想听,最根本原因是教师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过程有很大关系。例如,八年级上册第76页:探究与分享“公交车等待老人的一幕”,有些学生心急,会对老人、司机、售票员、乘客说出不同的想法,那你怎么去想?第一,让学生扮演不同人物,再现情景。第二,教师扮演记者分别采访,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关爱是一种幸福。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正确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思考,质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學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教师需要深度研讨教材,结合教材知识设计有效问题。其次,联系生活实际情况,有效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教师需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学习中选择一些道德实际问题,让学生提出困惑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需要从细小出发,管中窥豹,将学习生活中现实问题等“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公正、客观地看待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 怎样有效评价
随着学生创新自觉性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道德与法治》课要求建立一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课堂教学的拓展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主动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发现和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及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之间情感的距离,营造出一种热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有效课堂评价:第一,用适度有效的表扬进行评价,让课堂充满热烈。在课堂上,该表扬时,要慷慨真诚;不该表扬时,守口如瓶。不同的学生,对于表扬的期待与反应是不相同的。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候对于表扬的期待与反应也不相同。第二,用委婉含蓄的批评进行评价,让课堂更加洋溢温情。课堂评价就是需要教师从学生课堂情况进行有效反馈,教师需要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之处,让学生对自己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学习与反馈,发挥自己学习长处,避免学习存在不足之处。第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让课堂学习更加全面。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反应的过程,了解其课程表现的不同状态,以达到全程科学评价的目的,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而不是盲目地为表扬所驱使,一味地为表扬而学习。总之,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们树立发展的教育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天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机。
综上所述,教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换自己的教师角色,勤于思索,勇于探究,善于总结。教师只有将《道德与法治》课教好、教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才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洋溢着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彻底的解放,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赵京东,徐芳.关于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7(29).
[2]吴元彬.例谈《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
作者简介:
林长新,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