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患者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门诊抽血室静脉采血时出现不同程度晕针症状的患者,针对诱因进行心理护理和临床处理。结果 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对症处理,本组96例病例完全恢复,无发生后遗症和意外事故。结论 通过对采血晕针患者进行正确、及时诊断及对症处理,可避免静脉采血晕针病例意外事故及并发症的发生晕针是一种血管性晕厥,它是由强烈的针刺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引发晕厥。
关键词:静脉采血;晕针;分析;预防
1、临床资料
1)我院门诊抽血室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抽血患者16253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61200例,女性患者为101330例,最高年龄为95岁,最低年龄为2天,采血时晕针共发生9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6例,12岁以下儿童为5例。
2)结果
85例患者在抽血室经我们全力的处理后恢复正常,另3例儿童,7例孕妇转急诊科留观,1例男性患者症状严重转急诊科予抢救处理后康复。
2 原因分析
2.1 心理因素 恐慌,紧张的心理。严重时表现为紧张烦躁,抑郁不安,容易激惹,焦躁反应较重的患者同时多伴有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头晕等晕针症状。由于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素质和个人经历等差异性大,患者及其家属对操作流程了解不够,他们急于想知道结果,即担心自身的疾病传给他人亦担心被他人传染。害怕抽血会给他们的生活及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部分患者不配合操作或急于离院。
2.2 机体状况 由于门诊抽血室病人数量多,空腹或饥饿状态下,劳累疲倦、体质虚弱处于应急阶段时,机体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同时病人采血的体位往往是坐位,原因也可能与体位和血压有关,坐位时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因而影响脑部供血,容易导致晕针【1】。
2.3 环境因素 气候干燥、闷热、抽血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室内色调不协调、环境嘈杂等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抽血晕针的发生【2】。
2.4 护患沟通欠缺 门诊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年龄、文化层次、语言情况均不同,护士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或者用激烈的言行刺激患者,就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出现晕针现象。
2.5 专业技能 妇幼保健院主要服务的群体是孕产妇、婴幼儿,因此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要求甚高,年轻护士的操作技术较差,不能一步到位,或护士人员不足,大量需采血患者,造成视觉和身体上的疲劳,穿刺的状态欠佳,导致多次穿刺,造成采血部位疼痛加剧,易引发晕针现象。
2.6 遗传因素及与既往史有关 96例晕针患者中有一例晕针患者其父亲、弟弟都有晕针史,而且发生率极高,因此对于有过晕针史的患者发生晕针率较高,另外晕针经历亦可造成心理阴影,导致再次发生晕针。
3.预防措施
3.1 提高患者的心理预防能力 当护士接过患者手中的化验单时,首先要让患者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做好思想准备。操作时护士应及时分散其注意力。例如沟通、交流、看书报、提问等【3】。利用其视觉、听觉功能和思维能力转移注意力,以使局部组织放松。对于心理反应较强的患者也可用放松疗法,比如深呼吸等,可减缓患者的精神紧张。
3.2 加强高危人群管理 由于早上抽血大多数都是空腹的,所以如有些高龄老人、尿病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等患者可以优先给予抽血,注意询问病史对健康人群体检抽血前应先询问既往史,包括既往心脏病史、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女性患者是否处于经期及抽血晕针综合征史等。操作前做好心理辅导,使其精神放松,分散注意力,尽量采取卧位,患者的目光回避操作过程,护士穿刺后切忌在体内来回退针,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3.3 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 为了给患者营造个和谐有序、人性化的就医环境,让患者等候时间缩短,采用“一米线的应用”,门诊抽血室在各个抽血台间放置了一米线,将抽血操作台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在保证抽血工作不受干扰的同时,避免因人员拥挤碰撞导致的跌倒等现象,抽血护士每天要接待多名抽血患者,若没有一个好的诊治环境,患者的情绪就会受到不良影响,也就会影响采血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走廊两旁放置休息椅,墙壁上设有卫生健康宣传栏,为等待做治疗的患者提供休息等待的环境。抽血室旁设有饮水机,方便抽血后患者及时进食饮水,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3.4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以温和愉快的语言,真诚亲切的问候以及高度负责的态度关怀患者,视他们如亲人,尊重患者及家属,给予正确的引导,合理疏导患者的情绪,逐渐减轻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取得相互信任与合作【4】。
3.5 训练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 护士操作时应做到动作规范,操作准确,采用无痛技术,并根据个体血管特点,选择合适血管,使用不同的穿刺方法、穿刺角度【5】。在穿刺时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因反复针刺造成更深的恐惧心理,使抽血者尽量处于放松状态,高水平的静脉穿刺操作技术是降低抽血晕针综合征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3.6 紧急处理 抽血时应严密观察患者脸色,发现异立即停止抽血,迅速拔出针头,将患者就地平卧,给温热饮料,通知医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无须特殊药物治疗【6】。
4、小结
通过对96例静脉采血晕针患者进行的系列护理分析后,我科在静脉采血预防晕针不良反应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做好静脉采血前的护理干预,既减轻了患者操作中的的痛苦,也体现了人本位精神的这一护理理念,又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护理工作能高效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代全利,减少病人晕针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3,2(19):219-220.
[2]武振华.直接静脉穿刺法减轻疼痛效果[J].现代护理杂志,2006,3(8):102.
[3]郭双敏,梁传英.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4,1(2):159.
[4]帅淑华,江翠娥.健康体检抽血时晕厥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导报,2004,10(16):214.
[5]赵颖军,宋志敏.门诊静脉抽血患者穿刺点护理行为的调查[刀.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A)145—46.
[6]陈敏章.晕厥的治疗[M].中华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05-409.
关键词:静脉采血;晕针;分析;预防
1、临床资料
1)我院门诊抽血室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抽血患者16253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61200例,女性患者为101330例,最高年龄为95岁,最低年龄为2天,采血时晕针共发生9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6例,12岁以下儿童为5例。
2)结果
85例患者在抽血室经我们全力的处理后恢复正常,另3例儿童,7例孕妇转急诊科留观,1例男性患者症状严重转急诊科予抢救处理后康复。
2 原因分析
2.1 心理因素 恐慌,紧张的心理。严重时表现为紧张烦躁,抑郁不安,容易激惹,焦躁反应较重的患者同时多伴有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头晕等晕针症状。由于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素质和个人经历等差异性大,患者及其家属对操作流程了解不够,他们急于想知道结果,即担心自身的疾病传给他人亦担心被他人传染。害怕抽血会给他们的生活及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部分患者不配合操作或急于离院。
2.2 机体状况 由于门诊抽血室病人数量多,空腹或饥饿状态下,劳累疲倦、体质虚弱处于应急阶段时,机体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床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同时病人采血的体位往往是坐位,原因也可能与体位和血压有关,坐位时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因而影响脑部供血,容易导致晕针【1】。
2.3 环境因素 气候干燥、闷热、抽血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室内色调不协调、环境嘈杂等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抽血晕针的发生【2】。
2.4 护患沟通欠缺 门诊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年龄、文化层次、语言情况均不同,护士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或者用激烈的言行刺激患者,就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出现晕针现象。
2.5 专业技能 妇幼保健院主要服务的群体是孕产妇、婴幼儿,因此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要求甚高,年轻护士的操作技术较差,不能一步到位,或护士人员不足,大量需采血患者,造成视觉和身体上的疲劳,穿刺的状态欠佳,导致多次穿刺,造成采血部位疼痛加剧,易引发晕针现象。
2.6 遗传因素及与既往史有关 96例晕针患者中有一例晕针患者其父亲、弟弟都有晕针史,而且发生率极高,因此对于有过晕针史的患者发生晕针率较高,另外晕针经历亦可造成心理阴影,导致再次发生晕针。
3.预防措施
3.1 提高患者的心理预防能力 当护士接过患者手中的化验单时,首先要让患者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做好思想准备。操作时护士应及时分散其注意力。例如沟通、交流、看书报、提问等【3】。利用其视觉、听觉功能和思维能力转移注意力,以使局部组织放松。对于心理反应较强的患者也可用放松疗法,比如深呼吸等,可减缓患者的精神紧张。
3.2 加强高危人群管理 由于早上抽血大多数都是空腹的,所以如有些高龄老人、尿病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等患者可以优先给予抽血,注意询问病史对健康人群体检抽血前应先询问既往史,包括既往心脏病史、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女性患者是否处于经期及抽血晕针综合征史等。操作前做好心理辅导,使其精神放松,分散注意力,尽量采取卧位,患者的目光回避操作过程,护士穿刺后切忌在体内来回退针,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3.3 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 为了给患者营造个和谐有序、人性化的就医环境,让患者等候时间缩短,采用“一米线的应用”,门诊抽血室在各个抽血台间放置了一米线,将抽血操作台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在保证抽血工作不受干扰的同时,避免因人员拥挤碰撞导致的跌倒等现象,抽血护士每天要接待多名抽血患者,若没有一个好的诊治环境,患者的情绪就会受到不良影响,也就会影响采血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走廊两旁放置休息椅,墙壁上设有卫生健康宣传栏,为等待做治疗的患者提供休息等待的环境。抽血室旁设有饮水机,方便抽血后患者及时进食饮水,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3.4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以温和愉快的语言,真诚亲切的问候以及高度负责的态度关怀患者,视他们如亲人,尊重患者及家属,给予正确的引导,合理疏导患者的情绪,逐渐减轻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取得相互信任与合作【4】。
3.5 训练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 护士操作时应做到动作规范,操作准确,采用无痛技术,并根据个体血管特点,选择合适血管,使用不同的穿刺方法、穿刺角度【5】。在穿刺时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因反复针刺造成更深的恐惧心理,使抽血者尽量处于放松状态,高水平的静脉穿刺操作技术是降低抽血晕针综合征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3.6 紧急处理 抽血时应严密观察患者脸色,发现异立即停止抽血,迅速拔出针头,将患者就地平卧,给温热饮料,通知医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无须特殊药物治疗【6】。
4、小结
通过对96例静脉采血晕针患者进行的系列护理分析后,我科在静脉采血预防晕针不良反应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做好静脉采血前的护理干预,既减轻了患者操作中的的痛苦,也体现了人本位精神的这一护理理念,又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护理工作能高效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代全利,减少病人晕针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3,2(19):219-220.
[2]武振华.直接静脉穿刺法减轻疼痛效果[J].现代护理杂志,2006,3(8):102.
[3]郭双敏,梁传英.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4,1(2):159.
[4]帅淑华,江翠娥.健康体检抽血时晕厥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导报,2004,10(16):214.
[5]赵颖军,宋志敏.门诊静脉抽血患者穿刺点护理行为的调查[刀.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A)145—46.
[6]陈敏章.晕厥的治疗[M].中华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0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