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业如何拥抱新科技变革?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s85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引发社会深刻变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合作,推动农业投资更加便捷高效成为破解世界农业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
  为了更好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19年10月1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首届“未来农业”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以“未来农业,拥抱新科技变革”为议题,围绕什么是未来农业、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变革、园艺科学的新突破、基因育种、土壤系统改良、互联网AI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精准动态感知等农业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展开研讨。
  论坛邀请到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及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等,嘉宾囊括了学界、商界、政界知名人士,大咖云集,共议现代农业大计。

什么是未来农业?如何走好未来农业之路?


  “当前世界农业发展面临诸多变化与挑战,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耕地数量减少,人口持续增长,中国的粮食产量必须以每年1%的增速增加,才能确保粮食安全的底线。这要求我们必须走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优质高效发展的道路。”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在致辞中强调。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认为,“未来农业将是生产者以新的生产方式,即绿色化的投入、规模化的生产、机械化的操作、智能化的管理、集团化的运营和品牌化的发展,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绿色、健康、多元的产品、业态和服务的需求。”他还以富硒油菜种植来说明未来农业发展要重视消费者新的需求。
  “作为中关村核心区,海淀也是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核心区、高科技农业的聚集区、未来农业的引领区。而位于海淀的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承担着为我国农业由大国走向强国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的国家使命。”张合成强调。
  “依靠中国农科院成立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则是以服务乡村振兴、首都科技创新建设、农业的国际化为宗旨。它是面向全球的农业科技开放性合作的公共平台,肩负着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任。”
  近些年来,围绕构建未来农业新生态,中国农科院致力于农业基础研究,创新园做应用研究,在这样的孵化氛围下,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易达”)诞生了。
  在论坛现场,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中环易达董事长魏灵玲以“产学研融合集成创新,构建未来农业新生态”为主题,讲述了中环易达自成立以来所做的三件事:发展工厂化农业、都市农业和城市农业。
  “立足我们居住的城市,如果在每一个大楼、屋顶、地下室,甚至在每一个车里、办公桌上,建造一个小型的垂直农场,这是未来城市农业的形态;在城市和农村结合的城郊,我们打造都市农业;农业还可以与不同产业结合,建造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模式,例如在人工智能参与的可控环境下,采用工业化设备,大规模种菜、种花、种蘑菇等。我们可以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到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实现农产品从种子到餐桌的全过程的生产。”
  她接着指出,未来,中环易达将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的创新联合实验室,输出公司的技术、产品和平台,同时希望通过联盟等形式,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多学科跨领域做集成创新,共同构建未来农业的新生态。
  在基础研究层面,中国农业科學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强调,农业科技工作需要在几个方面重点突破:要以实现粮食单产水平的提升为重点,研究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基因编辑、新型基因技术,实现优良性状功能基因定向聚合,创制粮棉油饲料作物新品种。除此之外,他还在园艺科学、兽药研制、畜牧科学、植保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机械与工程科学、农产品质量等领域,给出了诸多详实有效的建议。日本有机农业普及协会理事长小祝政带来了有机农业种植BLOF理论技术,他建议以农地土壤改良为重点,最终获得高产量、高质量、高营养、高病虫害防御能力的农产品。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智慧农业成为新蓝海


  “走到互联网下半场,腾讯的战略是深耕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做好深度的连接,共同携手做好数字生态,做好生态共建,加速产业功能转换,做好各个工具,连接各个应用场景。”腾讯集团副总裁马斌说。
  做好产业连接器——这是腾讯给自己的身份定位。在智慧农业领域,腾讯做了很多尝试,并与中环易达开展了很多深层次的合作。“例如在种植、农场管理、安全溯源等方面,从标准产品到远程监控,智能仓库绿色生产储存,农村采购,以及电商物流服务到用户手里,经过我们的连接,重新定义了农业生产,并尽可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他接着说,“如此一来,不仅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上,致力于进行高效沟通、没有缝隙的切换,甚至是远程诊断和审批,而且在管理流程自动化层面,我们加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围绕着农资如何精准采购,从产品种植到环境预判,对环境和种养监控预警,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如何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农业领域,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格天地”)也在尝试着进行各种创新。该公司负责人张弓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农业必将从原来的小农经济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这也是我国提出的农业长远的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我们要面对我国农业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地块相对分散,如何进行规模化经营?我们提出的办法是通过新的信息技术,实现国内土地分块、土地虚拟的整合。”
  他接着举例说,“如果一万亩地被分成一千块,通过信息技术让种植方案、播种方案、植保过程在不同的地块上体现,这样我的社会化服务就能够面对破碎的物理地块。但整体上来看,还是一万亩的大范围,如此一来,就能调动所有劳动力、农业资产,把控销售流通环节等。”
  如今,佳格天地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还加入了物联网和遥感技术,环境气象预报和土壤水分分析等服务。“我们摸索出农业社会化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并把它提供给规模化农业企业,例如新疆的棉花种植企业,东北的玉米、大豆、水稻等种植企业等。我们每周提供监测数据,提供未来两到三周的天气咨询和建议,也包括相关应用。在新疆,已经有上百台采棉机服务于十万块耕地。从而让农户对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更为精细化的管理。”

集成创新、共享生态国际设施园艺创新联盟诞生


  作为农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尝试性探索,此次论坛第二部分的重要环节,“国际设施园艺创新联盟”的启动,成为现场关注焦点。
  该联盟以“集成创新、共享生态”为宗旨,在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下,搭建产业、人才、投资、品牌、渠道、商业共赢的新平台。让创新力量既分工合作又共建共享,推进优势互补,成果转化顺利,最大程度发挥已有科技资源的效率。
其他文献
我国首颗5G卫星开启天地对话  我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首发卫星,在轨30天后开展了通信能力试验。银河航天近日披露,这颗5G卫星在国内第一次验证了低轨Q/V/Ka频段通信能力,并取得了通信试验的成功。  银河航天首发星型号负责人常明介绍,一个月以来,银河航天首发星在轨状态良好,衛星入轨以后,按照飞行程序姿态机动和模式切换正常,星载软件、综合电子、测控系统运行正常,将继续开展Q/
期刊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滴滴快速组建医疗保障车队及社区保障车队,积极协助地方政府,阻击疫情扩散。与此同时在武汉、北京等疫情抗击的重点地区,涌现出一大批与医务工作者并肩奋战在一线、坚决抗击疫情的退役军人司机,他们用滚滚车流,架起链接生命与希望的桥梁,用实际行动有力诠释着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本色和担当。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在上地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有一支特殊的红色队伍“红旗方向盘”,
期刊
1.中环易达在国内最早开展植物工厂技术研究与推广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兴的农业种植方式——植物工厂正从传统的自然生态束缚中脱离出来,成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传统农业种植易受土地、气候影响,而植物工厂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2020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地方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受阻,给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带来较大影响。为了确保菜篮子“产得出、供得上”,解决城市短半径非耐储运
期刊
Only in China,唯中国所独有!  像那绵延的万里长城,  在崇山峻岭上盘桓千年,  像那深埋地下的八千兵马,  历尽沧桑仍枕戈待旦,  像那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  融入了华夏血脉相传。 Only in China,唯中国所独有!  突然之间,  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祥和的春节瞬间凝滞,  亿万人的出行闲置了车船。  大年初一啊,  三十亿人次的迁徙,  攒足了一年的欢颜
期刊
在世界经济格局重塑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科技园区与世界其他科技园区联手共建创新共同体,已成为多方共识。  10月18日,2019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园区转型与发展平行论坛”在中关村国家展示中心举行,论坛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主办,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中国办公室、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启迪科技城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来自政界、学界、产
期刊
10月17日,2019中关村论坛开幕。历时3天的中关村论坛,聚焦“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主题,以“会议+展览+发布”全新形式亮相,吸引数十位全球知名科学家、上百位投资人、1000多位企业家、数万名公众参与——这里既有思维碰撞与脑力的激荡,也有前沿科技的新鲜体验,一个国际化、专业化的中关村正向世界款款走来。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展,通过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
期刊
70后的何晓武一直是走在时代潮流前端的,上大学的时候,读的是当时最火的计算机专业,随后加入出国留学的大潮赴加拿大攻读MBA,2005年进入当时处于爆发前夜的大数据行业领域,2011年又搭上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浪潮开始创业,创业项目更是彰显时代特色——直播。如今,他和他的团队所创办的思享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高速发展,成为业内的明星。  何晓武也收获诸多荣誉:2016年12月,被评为第二届中关村文化
期刊
院士伉俪同获科学技术奖 郑树森(二排右一)李兰娟(二排右六)与同仁们合影  最近,曾建议封城的李兰娟多次登上微博热搜。2月4日,她带领的团队在武汉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一出,举国沸腾,这无疑为连日来的抗疫战争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很多人还不知道,73岁的她是国内唯一一个传染病学科院士,曾在非典、甲流、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事件防控中,有重大创新和技术
期刊
10月17日,2019中关村论坛“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平行论坛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北科智库)承办,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协办。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以色列、日本、俄罗斯等8个国家20多位知名科学城或科技园区的建设运营
期刊
“1988年可以被看成是這样一个年份:在此之前,中国民间公司的出现和发展是无意识的,它们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免于饥饿,而在此之后,对资产的追求成了新的主题。”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将1988年称为“资本的苏醒”之年,他还写道:“产权意识的苏醒,意味着从计划体制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中国企业家开始了资本人格上的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这一年的前5个月,北京新增公司700家,上海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