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飞天英雄的幕后珍闻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聂海胜:将军出征自从容
  这是一张熟悉的面庞——
  聂海胜,精干的平头,谦和的微笑,神采依旧,从容依旧。
  8年前,他和战友费俊龙乘坐神舟六号遨游太空,出色完成5天5夜的飞行任务。
  8年后,作为神舟十号飞行乘组指令长,他带领两名战友开创15天的飞行纪录。
  “宇宙是一块大磁石,你一旦去过,以后就总想再去!”一位外国同行说过的这句话,始终荡漾在聂海胜的心里。


  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时,他41岁,上校军衔。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乘组时,他49岁,少将军衔。
  这8年,他始终执著地做着一件事——时刻为了任务而准备。用他自己的话说:“年龄和军衔在变化,但航天员的身份没有变,作为航天员的使命和梦想没有变。”
  每次任务,中国选拔航天员飞行乘组的原则是“重新洗牌,从零开始”。“这意味着,我和战友们又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对此,聂海胜说得很真切。
  一位奥运冠军说,保持比超越更艰难。如果说“保持”也是一种“超越”,那么聂海胜用行动把这种“保持”演绎得近乎完美——周期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年两年,而是整整15年。
  正因如此,在中国载人航天史册上,聂海胜留下了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履历——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5次载人飞行任务中,他均以主份或备份的身份入选飞行梯队。
  “非常稳定,非常扎实。”提起聂海胜,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一连用了两个“非常”加以评价。
  凭着这份稳定与扎实,聂海胜在神舟十号任务选拔中一举胜出,担任飞行乘组指令长,代号01。
  二度飞天责任更加重大,他是飞行乘组的“定海神针”
  复杂的飞行任务,更长的飞行时间,全新的航天员组合,与神舟六号任务相比,这一次,聂海胜肩上的担子更加重大——
  不仅是指令长,还是操作手,他驾驶神舟十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
  进驻天宫一号后,他带领2位战友为“天宫”重新铺设“地板”,完成37项空间试验;
  太空授课中,他负责天地沟通,还要准备教具、当好助教,充当主讲和摄像的备份……
  责任是挑战,更是使命。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说:“之所以让海胜充当这么多的角色,是我们综合评估作出的选择。”
  听听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的两位搭档如何评价他——
  “指令长稳重踏实,虽说执行过一次任务了,但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我们做到的,自己肯定首先要做到。”航天员张晓光说。
  “聂师兄是飞行乘组的‘定海神针’,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会特别踏实。”女航天员王亚平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相信我的团队”
  这是一幅特殊的画作——
  有山,有水,有田园,有人家,还有铁路、桥梁、彩虹,甚至有“和谐社会,温馨一家”的标语……画的作者,正是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的3名航天员。
  这幅画,是航天员心理教员出的一道测试题,旨在考核飞行乘组彼此间的默契程度。
  作画规则很简单,按照01聂海胜、02张晓光、03王亚平的顺序,每次由一人在画板上作画,教员随即“喊停”,然后换下一人继续。作画期间,彼此不能有任何交流,包括眼神。
  聂海胜首先上场,画了一座房子;随后,张晓光画了一条路;接着,王亚平开始画麦田……张晓光刚画了两条横线,就被教员打断了,随后上场的王亚平让这两条横线变成了铁路。
  测试结束后,教员说:“比想象的还要漂亮,他们每个人都能照顾到彼此的一些想法。”
  高度的默契,源自彼此的信任与融合——作为指令长,聂海胜充当起乘组“家庭”老大哥的角色。他抓住点滴时机与两位搭档深入交流,分享自己的飞行经验,预想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手控交会对接,对飞行乘组这种“分工不分家”的配合要求更高——
  聂海胜负责操控飞船,张晓光负责发送指令,王亚平负责监控提醒。“3、2、1”,每一个动作甚至都要读秒确认。彼此间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代表着对操作的认可。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乘组发挥出“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
  从突破多人多天飞行的神舟六号到第一次应用性飞行的神舟十号,聂海胜亲历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与跨越。但他希望这个记录很快被打破,更希望由自己打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只要任务需要,我希望自己还能飞进中国的空间站!”
  张晓光:舍我其谁真英雄
  一年前,张晓光的一句话让刘旺哭了。
  那是神舟九号飞行乘组出征前在问天阁的壮行。张晓光对刘旺说:“‘历經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祝贺你飞天梦圆,等着你凯旋!”
  一年后,张晓光想把这句话送给自己。
  为了飞天这一刻,他等待了15年。他说,他此刻的心情恰如彼时的刘旺:“那句诗,你只有经历过了,才会刻骨铭心。”
  “你们谁也别争,这笔肯定是我的”
  张晓光的少年生活正如他最喜欢的《平凡的世界》描述的那样,每天走10里路,带着咸菜和高粱米去上学。
  他的励志故事是从一支“英雄”金笔开始的。
  那年,他刚上初一,在乡里工作的父亲带回来一个奖品——一支上海产的“英雄”牌金笔。父亲举着那支笔,当着几个孩子的面说:“你们谁有出息,笔就归谁。”
  那支“英雄”金笔对少年的诱惑如此之大,以至于排行老小的他脱口对哥哥和姐姐说:“你们谁也别争,这笔肯定是我的。”
  说这番话的时候,这个常常在上学路上看着飞机拉烟出神的少年,不会想到,6年之后,自己会考上空军飞行学院,如愿以偿得到那支金笔。   竞争的因子似乎始终流淌在他的人生中。赢得“英雄”金笔的张晓光很快发现,在他面前,更多的“英雄金笔”在等着自己摘取。
  飞行学院竞争非常激烈。从入学到毕业,真正能够分到作战部队驾驶飞机的只有20%。一上飞机,就被教员认定“这小子适合干这行”的张晓光,很早就开始放单飞了。1990年,他被分到战斗部队,成为一名歼七飞行员。
  6年后,机会再次来临。1998年1月5日,张晓光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光荣一员。
  “生命因爱心而厚重,因努力而充盈”
  尽管已看过这么多年,张晓光仍清晰地记着《平凡的世界》里的每一个细节。
  “我有书里主人公孙少平的影子。”张晓光说,“他的成长,他的质朴,他的积极向上,特别是他身上蕴含的大爱,深深吸引着我。”
  “直到初中毕业,我连县城都没出过。是飞行给了我观察这个世界的高度。”张晓光喜欢用“遨游祖国蓝天”这样的字眼来表达他对飞行的热爱:“特别是超低空飞行,在一个村庄、在一个城镇上空掠过,你的责任和自豪油然而生。”
  在张晓光的表述里,这是最为浪漫的一幕:“那是一次夜航,月亮挂在我的左前方。那天是我爱人的生日,我就把飞机对着月亮来回飞了两三次。那个时候我就想,她就是我心中的月亮。”
  “他是我们乘组的开心果。”神舟十号指令长聂海胜说,热心肠、有求必应、助人为乐……训练之余,除了唱歌、下围棋,他最快乐的一件事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他掌握的党史军史典故。
  张晓光重情重义。2003年他专门回家乡找到同学刘英福。当年,要不是刘英福坚持要带他去锦州体检验飞,错过汽车的张晓光很可能就放弃了。“没有你,我当不上飞行员,更当不上航天员。兄弟你改变了我的人生。”那次聚会,他为表达感谢一口干了一大杯酒。
  “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弥补缺失的过程”
  “我现在是临战状态。”张晓光指了指胸前的国旗图案说。为了这一刻的完美,他准备了那么多年,包括眼泪、信心和希望。
  早年当飞行学员的时候,他就养成了琢磨的习惯。晚上熄灯后,他蒙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边翻教科书,边在脑子里过电影,回忆白天教员的飞行动作要领。
  现在,他不需要蒙在被窝里打手电了,但琢磨的习惯一直保持着。交会对接训练,他达到了2000次,但在脑子里琢磨不知道多少次了。
  神舟九号乘组飞天的一个深夜,张晓光一个人在宿舍里做俯卧撑,身下赫然一个汗滴的人形……偶然撞见这一幕的航天员大队政委贾中枢感慨:这是何等的韧劲和毅力,难怪他的身体越来越好,状态越来越好,成绩越来越好!
  他也早已具备了时刻面对航天风险的勇气。2003年2月2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第二天,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来到航天员中间,让大家谈感受。张晓光第一个站起来说:“舍我其谁!”
  10年过去了,今天他仍然脱口而出:“舍我其谁!”
  当年说出这句话需要一种勇气,现在说出这句话则是一种底气。
  王亚平:铿锵玫瑰耀太空
  20年前金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刚启动时,胶东一个小村庄里,13岁的她顶着烈日在地里帮着爸妈除杂草。
  10年前金秋,“神五”航天员杨利伟首度飞天时,这个黑瘦的小女孩已成长为我军优秀的女飞行员。
  如今,扎着马尾辫的她,飞上了浩瀚太空——王亚平,神舟十号飞行乘组03号航天员。
  “累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意念,就是坚持”
  小时候,王亚平的梦想很简单:“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小村庄,考上大学,当个医生或是律师”。
  然而,一个人命运轨迹的改变,往往在不经意的偶然中。
  高三那年,王亚平正好赶上招女飞行员。“全班20名女生,只有我一个不戴眼镜,大家都劝我去试试。”没想到,她一路过关斩将,居然幸运地被录取了。
  东北航校生涯的艰辛,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那4年,在她眼中,就像“一场竞争激烈的长跑比赛,不拼尽全力你就会被淘汰”。
  中长跑,一直都是王亚平擅长的。一次7000米竞赛,她获得了第一名。同学问她有何秘诀,她说:“累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意念,就是坚持。”
  凭着这份坚持,王亚平最终上了蓝天——毕业时,她以总成绩第二的优异成绩分配到航空兵某师。
  “能为灾区做点事,心里满是成就感”
  作为航天员,王亚平是首度与公众“见面”。作为飞行员,人们早就“认识”她——
  这些年,哪里发生旱情需要人工增雨,哪里的蓝天就会出现她的身影,她被众多媒体称为“云中雨燕”。
  11年,王亚平飞行时间达到1600多小时。在她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汶川抗震救灾——
  2008年5月18日中午,她奉命运送救灾物资到成都机场。“上午11点出发到晚上11点多回来,没有吃一口饭。能为灾区做点事,心里满是成就感。”
  那一天,王亚平和同是飞行员的爱人,在机场上演了一场浪漫的邂逅——爱人的飞机前脚落地,王亚平的飞机后脚跟着着陆。任务紧迫,短暂相聚后,两人各自驾机飞向了蓝天。起飞前,她收到爱人的短信:“老婆,专心飞行,我为你加油!”一股甜蜜,顿时涌上了她的心头。
  如今,全力支持她的爱人风趣地说:“老婆,以前我们俩是各自开一架飞机,现在我们俩是齐心协力开一艘飞船。”
  “不是单纯我一个人飞,是我们一个乘组一起在飞”
  历史的机遇又一次青睐了王亚平——2010年选拔女航天员,她脱颖而出。
  听到消息,爸爸说:“当飞行员就够危险了,当航天员要飞到地球之外,那不更危险。”这份危险,她想到了;没有想到的是,从飞行员到航天员挑战竟如此艰巨——要重新学50多门课程,要接受近乎苛刻的零失误零差错的考核。
  航天员生活其实很单调,“就是不停训练、考核”。3年多了,王亚平没有上过一次街,没有看过一场电影。
  到目前为止,手控交会对接王亚平已经练了1000余次。这次她还将担负“老师”角色,在“天宫”首次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航天科普授课。
  “不是单纯我一个人飞,是我们一个乘组一起在飞,是我们航天员大队一起在飞,是我们所有航天人一起在飞。”王亞平说:“身上承载着这种使命感,会让自己觉得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任务完成,就想陪着家人散散步、逛逛街”
  “第一个登月的人叫什么名字?”
  “阿姆斯特朗。”
  “第二个呢?”
  “不知道。”
  “历史就这么残酷,只差一步,人们只会记得第一个人名字。作为第二个上天的女航天员,看着去年刘洋飞天,你什么感觉?”
  面对如此尖锐的问题,王亚平依旧平静如常——
  “可能没有亲身经历的人难以理解,打个比方吧,这就像是打仗一样,只剩下一个山头,马上就要攻下来,其实这个时候谁上去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这个山头拿下来。这就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感受。”
  有这样一个细节,鲜为人知——去年神舟九号出征太空,王亚平单独对刘洋说:“我希望你能带着我们俩的梦想一起去飞,我会在地面支持你。”看着火箭发射升空那一刻,她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战友们能平安回来。
  今年神舟十号出征太空,刘洋对王亚平说:“我一样会在地面祝福你、支持你,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
  “完成任务后,你最想做什么?”
  “想陪着家人散散步、逛逛街。”说这话的时候,王亚平的大眼睛忽闪动人。
  这个愿望,简单而幸福!
其他文献
确定叠梁层间发生接触的区间及接触力分布规律是叠梁计算的关键.为克服以往解析解答得到的结论不合实际的现象,将叠梁接触问题构造为线性互补问题,并给出其一般求解过程.为验
阐述了开架书库经历的几个过程,分析了乱架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几个措施.
赣州江钨拉法格高铁铜材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启动。项目一期工程1.765万吨产能计划于2010年10月试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0亿元。赣州江钨拉法格高铁铜材有限公司2009年11月6日在
河南省唐河县发现一大型镍铜矿。该矿矿产资源储量约153万t,其中镍32.43万t、铜12万t、伴生金12.87t、银588t、三氧化铬46.53万t、钴1=06万t、硫60.63万t等。这是河南省迄今发现
为纪念第30届伦敦奥运会开幕,英国皇家邮政2012年7月27日发行首日封一枚,贴4枚邮票小全张。开幕当天,由伦敦E20邮局盖“盛会开幕、首日纪念”戳寄往中国杭州。信封背面所盖的杭
本文论述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组建与管理模式的主要特色及其影响;其在国内外科技信息服务与保障体系中的定位;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主要任务;探讨了对其下一步发
【安泰科讯】据利马1月5日消息,秘鲁矿产商Antamina铜矿公司(Compania Minera Antamina SA)将投资13亿美元,用于扩张产能。该公司称,这一产能扩张项目将令矿石处理能力增加38%,矿石
仿生步行机构的研究对于复杂地形的行走机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设计出性能优越、结构简单的仿生步行机构,通过分析中华绒螯蟹的行走步态,提出了仿螃蟹步行机构的设
近日,在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加拿大期间,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驰宏加拿大矿业有限公司与加拿大塞尔温资源有限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协议的签署确定了两家公司在塞尔
阐述了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资料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新形势下资料室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