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对在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较易产生的设计荷载取值不当、框架计算简图不合理及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设计参数的选取不合理等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有效的经验方法,以供参详。
  【关键词】 结构设计;计算模式;参数选取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传力明确、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框架结构的计算也由手算转向电算,计算精度日益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逐渐降低。但是,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概念性和实际性的问题需要设计人员予以重视,以确保设计质量的提高。
  在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特别是采用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计算时,对设计软件不是很熟悉的设计人员常常会出现独立基础设计荷载取值不当、框架计算简图不合理、基础拉梁层的计算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基础拉梁设计不当以及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设计参数的选取不合理等问题,由此将会造成设计结果不正确而使设计方案无法使用,从而浪费了设计人员的很大精力。本文就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并结合设计实际情况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一系列经验方法,希望给广大设计人员有所帮助。
  1、关于结构计算模式中几个问题
  1.1框架计算简图的确定
  对于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当独立基础埋置较深且在-0.05m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是否应将基础拉梁按一个楼层记取于框架计算简图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某学生宿舍楼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假设工程在7度地震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2条规定,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如果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照此计算简图运算,就会出现2个问题:第1是按构造设计的拉梁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2是不符合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7.3.11条的规定,即“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为了能够达到设计与实践的高度吻合,我们可以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记取输入。因此,上例框架结构按4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拉梁上荷载作用在拉梁层一并输入,框架计算简图的首层层高为H1=4.0–0.8–0.05=3.15m,第2层层高为3.35m,第3、4层高为3.3m。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1,并复算1次,同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2.3条规定,可以将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1.15,框架柱剪力相应调整。按两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配筋。
  1.2独立基础设计的荷载取值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基础形式多采用的是柱下独立基础。在基础设计中,合理地选取荷载设计值,是基础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实际工作中,常会出现2种情况:一是依据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2.1条指出的“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时,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或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必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要求,忽略风荷载的影响;二是在设计独立基础时,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外荷载(柱脚内力设计值)只取轴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而无剪力设计值,甚或只取轴力设计值。工程设计实践证明,这2种情况的设计结果都会导致基础尺寸偏小、配筋偏少。如果在涉及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整体计算分析中输入风荷载,让轴力设计值、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共同作用于柱脚,基础本身及其上部结构的安全就更为可靠。
  1.3基础拉梁层计算模型的选定
  用TA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对于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的情况下,楼板厚度应取0,并定义弹性节点,用总纲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当房屋平面不规则时,虽然楼板厚度取0,也定义弹性节点但未采用总纲分析,程序分析时却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这与实际情况不符,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1.4基础拉梁设计方案的确定
  多层框架房屋基础拉梁的设计方案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当基础埋深值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可在±0.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或者埋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基础时,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或根据抗震要求,可沿2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基础拉梁截面宽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20~1/30,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12~1/18;构造基础拉梁的截面可取上述限值范围的下限,纵向受力钢筋可取所连接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或压力来计算。若为构造配筋,除满足最小配筋率外,也不得小于上下各2φ14,配筋不得小于φ8@200;若拉梁上作用有填充墙或楼梯柱等传来的荷载时,拉梁截面应适当加大,算出的配筋应和上述构造配筋叠加。当框架底层层高不大或者基础埋置不深时,有时要把基础拉梁设计得比较强大,以便用拉梁来平衡柱底弯矩,这时拉梁正弯矩钢筋应全跨拉通,负弯矩钢筋至少应在1/2跨拉通,拉通正负弯矩钢筋在框架柱内的锚固、拉梁箍筋的加密及有关抗震构造要求与上部框架梁完全相同;此时,拉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部,不宜设置在基础顶面之上。
  2、关于结构计算中几个重要参数的选取问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6.6条第4点指出,所有的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受力分析判断计算机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结构设计时,除了有合理的结构方案、正确的结构计算简图外,正确填写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合理选取电算程序总信息中的其他各项参数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的计算结果主要是结构的自振周期、楼层地震剪力系数、楼层弹性层间位移(包括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比)和弹塑变形验算时楼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楼层的侧向刚度比、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墙和柱的轴压比及墙、柱、梁和板的配筋、底层墙和柱底部截面的内力设计值、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超筋超限信息等等。现以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程序SATWE为例,结合施工图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加以说明有关参数如何进行合理选取。
  2.1结构的抗震等级
  在工程设计中,多数房屋建筑按其抗震设防分类属于丙类建筑,如民用住宅、办公楼及一般工业建筑等等,其抗震等级可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的高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确定。对于电讯、交通、能源、消防和医疗等类建筑以及大型体育场馆、大型零售商场等公共建筑,可首先根据GB50223-200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其中哪些建筑属于乙类建筑(可能还有甲类建筑,本文不涉及)。若为丙类建筑,其地震作用均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若为乙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例如,位于8度地震区的乙类建筑,应按9度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确定其抗震等级为一级;当8度乙类建筑的高度超过表6.1.2规定的范围时,还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比一级抗震等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2.2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
  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对高层建筑,当不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至少要取3;当振型数多于3时,宜取3的倍数,但不应多于层数;当房屋层数≤2时,振型数可取层数。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当考虑扭转耦联时,对高层建筑,振型数应取≥9;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刚度突变较大,振型数应多取。如结构有转换层、顶部有小塔楼、多塔结构等,振型数应取≥12或更多,但不能多于房屋层数的3倍;只有当定义弹性楼板,且采用总刚分析,必要时振型数才可以取得较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指出,合适的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所需的振型数。SATWE等电算程序已有这种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输出这种参与质量的比值。有些设计人员不大重视电算程序使用手册的应用,选取振型数时比较随意,这是应当改进的。此外,对于耦联计算,可在必要时补充非耦联计算。
  2.3结构周期折减系数
  框架结构及框架—抗震墙等结构,由于填充墙的存在,使结构的实际刚度大于计算刚度,计算周期大于实际周期。因此,算出的地震剪力偏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因而对结构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但对框架结构的计算周期不折减或折减系数取得过大,都是不妥当的。对框架结构,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6~0.7;砌体填充墙较少或采用轻质砌块时,可取0.7~0.8;完全采用轻质墙体板材时,可取0.9。只有无墙的纯框架,计算周期才可能不折减。
  2.4框架梁、柱箍筋间距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3条及第6.3.8条对不同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箍筋直径和最大箍筋间距做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些规定,设计时习惯上常取梁、柱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为200mm。电算程序总信息中通常也内定梁、柱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加密区箍筋面积,设计人员可根据规范确定箍筋直径和肢数。
  但是,在程序内定的条件下,当框架梁的跨中部位有次梁或有较大的其他集中荷载作用却仅配双肢箍筋时,多数情况下,非加密区箍筋间距采用200会使梁的非加密区配筋不足。因此,建议程序内定梁箍筋改为取梁的非加密区间距200mm。这样,既可保证梁非加密区的抗剪承载力,又可适当增加梁端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为100mm)的抗剪能力,梁的强剪性能更能充分体现。当框架梁由于种种原因纵向钢筋超筋时,梁端适当加大抗剪承载力,对结构抗震非常有利。这也是为什么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2%时,规范规定梁的箍筋直径应比最小构造直径增大2mm的原因。
  对于框架柱,当框架内定柱加密区箍筋间距为100mm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因非加密区箍筋间距采用200mm引起配筋不足。因此,也建议程序内定柱的箍筋间距改为取柱的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200mm。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梁、柱箍筋非加密区配筋验算时,可不考虑强剪弱弯的要求,即剪力设计值取加密区终点处外侧的组合剪力设计值,并且不乘以剪力增大系数。
  2.5地下室层数的输入处理
  对于设有地下室的多层框架结构房屋,由于隔墙少,常采用筏板式基础。因此,在电算时,可将地下室层数和上部结构一起输入,并在总信息中按实际的地下室层数填写。这样,计算地基和基础底板的竖向荷载可以一次形成,并且在抗震计算时,程序会自动对框架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同时,通过对层侧移刚度比的分析比较,还可以正确判断和调整房屋的嵌固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保证楼板有必要的厚度和最小配筋率等等;当结构表现为竖向不规则时,不仅要验算薄弱层,而且还要对薄弱层的地震剪力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如果在结构总体计算时,总信息中填写的地下室层数少于实际输入的层数,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将会乘错位置,从而在发生地震时,会使极易发生震害的底层柱底部位因抗震能力降低而破坏。
  3、结束语
  上文主要阐述了多层框架结构在设计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当然实际工程可能会遇到更多问题,在此不再赘述。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人员应首先判断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对所有计算结果认真分析、判断,准确无误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参考文献:
  [1]魏利金.建筑结构设计常遇问题及对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01
  [2]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 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4]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5] 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其他文献
【摘 要】 影响建筑幕墙施工的安全因素较多,且危险性较大,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在施工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搞好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必须掌握其施工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搞好。  【关键词】 建筑幕墙;施工安全;要素;管理对策  一、前言  在建筑幕墙工程施工中,应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地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并对整个工程科学合理的划分施工节点,实行节点作业控制,以实现施工过程监控,是
期刊
【摘 要】 CFG地基具有安全、施工方便、造价低的特点,比天然地基更安全,比传统的桩基础施工快、造价低,优势非常明显,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CFG桩的施工工艺、CFG桩施工注意点、质量检测及处理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CFG桩;地基处理;高层建筑;应用  1. CFG桩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和普通建筑不同,高层建筑荷载大,对地基要求高。因此天然地基常常无法满足其安全等方面的要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高层建筑中连梁的工作和破坏机理的分析,讨论了连梁设计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高层建筑;连梁设计;强剪弱弯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新型的高层建筑建设慢慢的成为城市发展速度的标志。对于当前的高层建筑来说,混凝土墙、柱成为各种结构形式首选的抗震构件。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连梁作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中的第一道防线和主要耗能构件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首钢京唐曹妃甸炼钢工程中300t转炉安装的总结,阐述采用转炉整体挪移技术的实用性。  【关键词】 整体拖移;液压同步顶升;大型转炉  1 工程概况  首钢京唐炼钢一期工程,包括1座300t脱磷转炉(具备常规炉功能);2座300t脱碳转炉。受工艺限制,无法用大型天车直接将转炉设备吊装到安装位置,经过仔细研究决定采用整体拖移安装技术。现以一期工程的300t脱碳转炉炉体设备安装为例阐述
期刊
【摘 要】 环境的美化是现代人们不断的精神文明需求,在现代化的施工过程中,园林的绿化程度及美观和可实用性已经成为考核项目施工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本为简述了园林绿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以及现阶段施工的一个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园林绿化;施工;问题分析;控制措施  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人们对生活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园林绿化的要求由之前单方面美化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漏技术的不断进步,渗漏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对于渗漏现象,我们一定要做好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制定可行的方案,加强防渗漏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本文就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 房屋建筑;施工;防渗漏技术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工程建设意识和居住理念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之中。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我国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建筑行业带动着我国其他产业和部门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
期刊
【摘 要】 热力管网工程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工艺流程中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尤其是焊接检验的质量以及压力测试管道,因为其关系到管网的质量,更关系到其后期的运行。本文简单介绍了热力管网工程,并主要谈谈热力管网工程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关键词】 热力管网;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前言:  热力管网工程施工工艺涉及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工程质量的控制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作业
期刊
【摘 要】 文章主要对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了相关阐述,对剪力墙结构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析,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可以给广大同行通过借鉴。  【关键词】 剪力墙;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布置原则;应用  引言: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在房屋或构筑物中是一种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剪力墙结构刚度大,整体性能好,且用钢量较省,相对于其他建筑结构
期刊
【摘 要】 U槽加排桩路堑结构具有组合结构的特点,此结构形式立交桥在繁华拥挤的城市之中,即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又可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减少对路网周边的影响,特别在地下水位高,不具明挖施工的建设场地,建成后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地介绍了该结构特点、设计、施工、监控目标以及相应注意事项。  【关键词】 U槽;排桩;适用性;设计;施工  【Abstract】 U slot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