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16号文件颁发5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当代大学生呈现的新特点、新变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高校纷纷开始改革德育,德育内容日趋具体化、德育方法日趋多样化、德育策略日趋隐蔽化。比较西方高校德育与中国高校德育的不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我国德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推进我国高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
中外德育的比较
1.中外德育内涵的比较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德育的内涵也不同。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下,德育主要是指道德教育;而在我国,德育不仅仅是指道德教育,而且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包括法制教育、军事训练、心理咨询等。我国的德育内涵要远远大于西方的德育内涵,所以也经常被称为“大德育”。德育内涵虽然比较广,但基本上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方面。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说,“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教育”。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在教育实践中,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密不可分。学校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独立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然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且没有明确的严格的界限;学校生活中也不存在纯粹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然渗透着各种政治思想因素。
2.中外德育的定位与功能比较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我国,德育在众育中居于首位。中山大学的李萍教授认为:“德育是完整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方面。舍去这个部分或把这个部分独立于其他部分之外,教育都必然陷入片面化和畸形化。只有当德育发挥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发挥了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其首位才具有真实的意义。”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高校必须把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意识教育作为根本性内容,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德育的经济功能逐渐彰显,高校德育还要适应服务于经济建设并据此来制定德育目标,确定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党的十七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为新时期高校德育确立了新的战略方向,只有在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德育的内在要求的基础上把握德育的正确定位,才可能逐步推进德育科学化的进程,才可能在新时代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德育适应和服务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指的是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我国高校德育强调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并不否认德育的个体性功能,而且德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都需要个体性功能作为其实现的中介。德育不仅能对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而且也能对个体的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后者即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改革开放以后,人的独立性和个性越来越彰显,德育对于个体所具有的谋生、发展和享用的功能逐步得到社会的确认。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日益凸显。我国德育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表现为一种政治功能,其他功能严重萎缩。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高校的德育功能正在不断深化,日益突破原有单一的政治、经济功能而凸显个体功能,力求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国家意志与个体精神的统一。
西方社会由于个体本位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比较强调个体性功能。20世纪后半叶,西方各国青少年学生中的道德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各国都加强了德育的导向工作,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日益突出。英国提出以“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奉献精神,以及勇敢、诚实、无私的优良品质,树立与社会价值取向一致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美国强调要培养积极进取的国家公民,高校德育内容包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及(以社会行为准则为核心的)个人品质教育。日本素来提倡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目的,使学生成为热爱真理与正义,注重劳动与责任,富有自主精神,身心健康的国民。新加坡把公民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提出公民教育的总任务即服从、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普京当政后,为了解决苏联解体后所造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混乱的问题,重塑国家价值,提出了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俄罗斯新思想”,于本世纪初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政策来推进爱国主义,如《俄罗斯联邦国家2001-2005年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俄罗斯联邦爱国主义教育构想》等。总之,重视德育,强调德育的社会化功能已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德育发展的趋势。
3.西方高校德育的共同特征及国际德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西方高校德育的发展,有学者提出,当代西方高校德育呈现出时代性、实用性、渗透性和综合化等发展态势。德育呈现的共同点:其一,强调传统文化对树立核心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其二,强调教师的权威和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其三,强调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突出实践活动的道德教育价值;其四,强调学校道德氛围、校园道德文化、课堂教学环境、合作学习等在学生良好道德形成中的作用。西方高校的德育非常强调适应性,表现为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充分考虑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需求及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和可接受程度。西方国家都强调德育环境的整合性和渗透性。西方国家从来不把大学生的德育看作是高校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在政府的管理、指导、引导和协调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结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协调的道德教育网络。所有的人员、所有的场所、所有的时机都被用来宣传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一个自觉的、自然的、互相配合的整体合力。西方高校除开设政治学、哲学、公民学等公开的道德课程之外,还十分强调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之中,注重发挥各学科对道德教育的“载道”作用。
20世纪后期以来,面对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等重要背景,世界各国的德育改革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一是重新确认德育对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德育在公立教育中的地位。二是强调情感、体验、对话、理解、行动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反对灌输,把培养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批判思考和决策能力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三是不断扩大道德教育的内容,公民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环境教育、和平教育、生命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等都成为当前国际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注重学校德育情境的建设,对作为道德教育者的教师和校方提出更明确的角色期待。五是创造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支持环境,加强在教师、家长、媒体、企业以及其他团体之间的合作,多渠道开展积极的正面教育。
西方高校德育的发展对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1.坚持“以生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关注学生真实的道德体验,突出德育的生活化
学生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以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高校德育要改变以往与现实生活相分离,忽视学生道德成长的真实世界和情感体验的弊端,重新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设计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他们真实的生活体验,指导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在立足于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体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要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意味着高校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德育课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学生的所疑所惑,提高他们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德育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要真正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选择,增加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譬如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交友与婚恋、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2.充分发挥各学科对道德教育的“载道”作用,注重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顺应国际德育发展趋势,除了继续加强高校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外,还要充分发挥各专业各学科对道德教育的“载道”作用。在各专业的课程中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目标。教师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价值。学校要大力提倡学科德育,创新德育的样式、方式、途径,贡献新的教育智慧。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德育渗透方案,制定德育目标,深挖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新路子。
此外,还要注重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无意识的教育(即隐性德育)由于具有教育目的隐蔽、教育方式新颖、教育方法灵活、教育效果明显等优势,应当成为高校德育改革的必要补充和重要方向。学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自觉地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使他们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学校要继续结合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和重要仪式的文化内涵,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完善集欣赏、学习和实践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
3.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加强社会实践,建立重视实践经历的德育评价机制
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和建立实践育人的保障体系和有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养成做人、做事的优秀品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要广泛利用和整合各行各业的社会资源,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内容,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和方式,整体构建内容序列化、形式多样化、组织规范化、资源社会化、服务人性化的开放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体系。
为了保证社会实践不流于形式,要逐步建立重视实践经历的德育评价机制。注重实践经历的评价内容,除基地参观、实践考察外,还应把校内外劳动、社会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纳入其中,同时对不同年级学生提出实践活动和劳动次数的量化要求,如国家可以建立各种志愿者服务机构,使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较为便捷地参与,同时国家应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根据志愿者的表现和服务颁发证书。国家还可以积极探索建设由全社会(如社会实践基地、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认证体系。
4.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德育合力网络,突出德育的开放性
创造大学生道德成长的支持环境,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多渠道开展积极的正面教育。国际社会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上不仅仅专注于个体美德和公民素养的发展,而且还把这种发展与相应的制度环境和组织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创设平等、关爱、民主、人道的德育体系。西方高校德育大致都确立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综合道德教育体制。实践证明,这一道德教育模式在维护政治制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培养合格公民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虽然也强调“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但实际上许多高校并没有扭转德育工作队伍孤军奋战的状况,所有教师、所有管理人员、所有教育环节、所有课程都担负着育人重任的责任意识还没有真正形成。我们虽然也强调社会和家庭在学生德育方面的责任,但社会和家庭教育不但难以与学校道德教育形成合力,反而在不少方面还直接抵消了高校中本就实效不太高的德育。
借鉴西方经验,构筑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德育合力网络,必须在高校树立“全员育德”意识,真正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大德育”意识,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形成政府、学校、家庭、大众传媒、社会团体、社区、工作场所齐抓共管,共同承担德育责任的局面。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常 晶]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当代大学生呈现的新特点、新变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高校纷纷开始改革德育,德育内容日趋具体化、德育方法日趋多样化、德育策略日趋隐蔽化。比较西方高校德育与中国高校德育的不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我国德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推进我国高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
中外德育的比较
1.中外德育内涵的比较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德育的内涵也不同。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下,德育主要是指道德教育;而在我国,德育不仅仅是指道德教育,而且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包括法制教育、军事训练、心理咨询等。我国的德育内涵要远远大于西方的德育内涵,所以也经常被称为“大德育”。德育内涵虽然比较广,但基本上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方面。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说,“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教育”。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在教育实践中,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密不可分。学校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独立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然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且没有明确的严格的界限;学校生活中也不存在纯粹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然渗透着各种政治思想因素。
2.中外德育的定位与功能比较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我国,德育在众育中居于首位。中山大学的李萍教授认为:“德育是完整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方面。舍去这个部分或把这个部分独立于其他部分之外,教育都必然陷入片面化和畸形化。只有当德育发挥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发挥了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其首位才具有真实的意义。”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高校必须把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意识教育作为根本性内容,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德育的经济功能逐渐彰显,高校德育还要适应服务于经济建设并据此来制定德育目标,确定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党的十七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为新时期高校德育确立了新的战略方向,只有在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德育的内在要求的基础上把握德育的正确定位,才可能逐步推进德育科学化的进程,才可能在新时代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德育适应和服务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指的是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我国高校德育强调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并不否认德育的个体性功能,而且德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都需要个体性功能作为其实现的中介。德育不仅能对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而且也能对个体的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后者即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改革开放以后,人的独立性和个性越来越彰显,德育对于个体所具有的谋生、发展和享用的功能逐步得到社会的确认。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日益凸显。我国德育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表现为一种政治功能,其他功能严重萎缩。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高校的德育功能正在不断深化,日益突破原有单一的政治、经济功能而凸显个体功能,力求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国家意志与个体精神的统一。
西方社会由于个体本位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比较强调个体性功能。20世纪后半叶,西方各国青少年学生中的道德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各国都加强了德育的导向工作,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日益突出。英国提出以“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奉献精神,以及勇敢、诚实、无私的优良品质,树立与社会价值取向一致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美国强调要培养积极进取的国家公民,高校德育内容包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及(以社会行为准则为核心的)个人品质教育。日本素来提倡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目的,使学生成为热爱真理与正义,注重劳动与责任,富有自主精神,身心健康的国民。新加坡把公民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提出公民教育的总任务即服从、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普京当政后,为了解决苏联解体后所造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混乱的问题,重塑国家价值,提出了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俄罗斯新思想”,于本世纪初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政策来推进爱国主义,如《俄罗斯联邦国家2001-2005年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俄罗斯联邦爱国主义教育构想》等。总之,重视德育,强调德育的社会化功能已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德育发展的趋势。
3.西方高校德育的共同特征及国际德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西方高校德育的发展,有学者提出,当代西方高校德育呈现出时代性、实用性、渗透性和综合化等发展态势。德育呈现的共同点:其一,强调传统文化对树立核心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其二,强调教师的权威和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其三,强调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突出实践活动的道德教育价值;其四,强调学校道德氛围、校园道德文化、课堂教学环境、合作学习等在学生良好道德形成中的作用。西方高校的德育非常强调适应性,表现为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充分考虑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需求及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和可接受程度。西方国家都强调德育环境的整合性和渗透性。西方国家从来不把大学生的德育看作是高校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在政府的管理、指导、引导和协调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结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协调的道德教育网络。所有的人员、所有的场所、所有的时机都被用来宣传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一个自觉的、自然的、互相配合的整体合力。西方高校除开设政治学、哲学、公民学等公开的道德课程之外,还十分强调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之中,注重发挥各学科对道德教育的“载道”作用。
20世纪后期以来,面对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等重要背景,世界各国的德育改革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一是重新确认德育对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德育在公立教育中的地位。二是强调情感、体验、对话、理解、行动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反对灌输,把培养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批判思考和决策能力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三是不断扩大道德教育的内容,公民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环境教育、和平教育、生命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等都成为当前国际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注重学校德育情境的建设,对作为道德教育者的教师和校方提出更明确的角色期待。五是创造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支持环境,加强在教师、家长、媒体、企业以及其他团体之间的合作,多渠道开展积极的正面教育。
西方高校德育的发展对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1.坚持“以生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关注学生真实的道德体验,突出德育的生活化
学生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以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高校德育要改变以往与现实生活相分离,忽视学生道德成长的真实世界和情感体验的弊端,重新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设计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他们真实的生活体验,指导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在立足于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体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要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意味着高校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德育课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学生的所疑所惑,提高他们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德育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要真正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选择,增加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譬如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交友与婚恋、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2.充分发挥各学科对道德教育的“载道”作用,注重隐性德育资源开发,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顺应国际德育发展趋势,除了继续加强高校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外,还要充分发挥各专业各学科对道德教育的“载道”作用。在各专业的课程中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目标。教师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价值。学校要大力提倡学科德育,创新德育的样式、方式、途径,贡献新的教育智慧。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德育渗透方案,制定德育目标,深挖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新路子。
此外,还要注重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无意识的教育(即隐性德育)由于具有教育目的隐蔽、教育方式新颖、教育方法灵活、教育效果明显等优势,应当成为高校德育改革的必要补充和重要方向。学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自觉地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使他们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学校要继续结合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和重要仪式的文化内涵,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完善集欣赏、学习和实践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
3.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加强社会实践,建立重视实践经历的德育评价机制
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和建立实践育人的保障体系和有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养成做人、做事的优秀品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要广泛利用和整合各行各业的社会资源,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内容,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和方式,整体构建内容序列化、形式多样化、组织规范化、资源社会化、服务人性化的开放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体系。
为了保证社会实践不流于形式,要逐步建立重视实践经历的德育评价机制。注重实践经历的评价内容,除基地参观、实践考察外,还应把校内外劳动、社会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纳入其中,同时对不同年级学生提出实践活动和劳动次数的量化要求,如国家可以建立各种志愿者服务机构,使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较为便捷地参与,同时国家应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根据志愿者的表现和服务颁发证书。国家还可以积极探索建设由全社会(如社会实践基地、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认证体系。
4.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德育合力网络,突出德育的开放性
创造大学生道德成长的支持环境,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多渠道开展积极的正面教育。国际社会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上不仅仅专注于个体美德和公民素养的发展,而且还把这种发展与相应的制度环境和组织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创设平等、关爱、民主、人道的德育体系。西方高校德育大致都确立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综合道德教育体制。实践证明,这一道德教育模式在维护政治制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培养合格公民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虽然也强调“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但实际上许多高校并没有扭转德育工作队伍孤军奋战的状况,所有教师、所有管理人员、所有教育环节、所有课程都担负着育人重任的责任意识还没有真正形成。我们虽然也强调社会和家庭在学生德育方面的责任,但社会和家庭教育不但难以与学校道德教育形成合力,反而在不少方面还直接抵消了高校中本就实效不太高的德育。
借鉴西方经验,构筑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德育合力网络,必须在高校树立“全员育德”意识,真正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大德育”意识,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形成政府、学校、家庭、大众传媒、社会团体、社区、工作场所齐抓共管,共同承担德育责任的局面。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常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