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之殇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一家可以和苹果比肩的公司:它热卖的电子设备一度占据了我们中国人几乎所有的碎片时间,它创造了Walkman随身听、PlayStation游戏机和特丽珑彩电,而现在它不得不面对全年亏损。经过连续几年的排名下滑,以及2011年的股价腰斩,今年它终于不再是“受赞赏”的公司。它就是索尼。
  借用媒体的力量,索尼最近把业绩连续下滑的责任推给了坚挺的日元,以及两次天灾:去年3月的大地震和最近的泰国水灾。虽然升值的日元让索尼少赚了很多钱,而天灾破坏了公司的供应链,但事实上这一切不是大富翁游戏,汇率和自然灾难不会只伤害一家公司,真正让索尼跌入困境的恐怕是制造能力日益强大的三星。以及创新能力发展到巅峰的苹果公司。
  判断一家巨型企业是否处于倒下的边缘,有一个手段就是看它的核心业务是否遇上了麻烦。显然,三星和苹果不仅没有麻烦,而且核心业务正在日益精进。又如微软,为什么有人唱衰,是因为核心业务正在被一个新兴的移动市场瓜分;而为什么它不可能倒下,是因为它位于PC战场上的核心业务依然强大。反观索尼,什么是它的核心业务?
  如果说电视曾经是索尼的利润基石,但是骄傲自大的态度让公司过晚地拥抱液晶电视的技术,而不得不与三星合资生产。结果就是当液晶面板市场产能过剩,价格下滑之时,三星尚能自保,而索尼不得不退出合作,大量裁员,但是断臂求生省下的钱还覆盖不了红海市场(指现有的竞争白热化的残酷市场)中价格战的损失。
  也许PlayStation一直是索尼很酷的产品,为其赢得了大量的粉丝,至今不输苹果。但是粉丝们不知,从PlayStation3开始索尼就陷入了赔钱供他们娱乐的困境。当独断专行的“PlayStation之父”久多良木健几年前在董事会上坦白这个产品会亏损20亿美元时,现任CEO斯金格受了不小的惊吓,同时也给了另一个人接受展现能力的机会,那就是在愚人节接替斯金格上任的平井一夫。有观点认为是平井一夫在过去几年拯救了这个产品,但是作为一个临危授命的未来CEO,虽然表面上有政治家的口才和革命者的坚定,背后却已经拼尽气力,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时候,说起如何挽救PlayStation,差点爆了粗口。可以从一个细节来管窥这其中的挑战,平井亲自下令把PS3上面的塑料LOGO换成颜料,而这一切只是一个目的——省钱。而防守并不总是带来反击,去年PlayStation网络遭黑客攻破,这被各界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数据泄漏事件。过了整整一周,索尼才告知顾客,他们的信用卡信息可能已经被盗。这,也是索尼的核心业务。
  索尼还做了些什么?它们还生产相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音乐播放器、电子书阅读器以及各种芯片和配件。在电子产品之外,它们还涉及电影、音乐和金融业务。奇怪的是,在这些领域我们想起了很多公司,但似乎其中没有索尼。在宽广的战线上,这家公司产品都不处于优势地位,最终将难逃分崩离析的局面,这就是大而不强的巨人之殇。
  已经进入索尼继任程序的平井一夫,和不通日语、记者出身的威尔士人斯金格不同,51岁的平井精通英日双语,虽然不是“硬件”出身,但却是个彻头彻尾的互联网极客(Geek,美国俚语,意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狂热者)。他年轻时曾经给流行乐队做过翻译,在中学时曾经创办过视听俱乐部,并且喜爱制作模型火车和汽车。从接受西方媒体的表现来看,他通晓西方文化,辩才出众,以至于还没有上位,周围的人包括媒体已经开始亲切地叫他“Kaz”,相比“平井一夫”,这简洁有力的称呼等于是在传达一个信息:这家伙挺酷,是自己人。而同是日本人的丰田章男,即便是戴上很酷的头盔,穿上很帅气的防火赛车服,也不曾有人给他这样的“待遇”。
  Kaz上来首先要做的是把各种游离在外、自以为是的部门拉回公司的核心业务体系。此前,他已经让PlayStation的团队从东京青山区的奢华时髦办公室搬回了总部。此外,他已经暗示会有些不愉快的决定。能够猜想,有不少部门和团队会难逃被裁的命运。据报道,早先曾经有4个不同的产品小组在开发几个互不相关的项目,而目的只有一个:和苹果公司的iPad竞争。在外人看来,这是可笑的场景。但是作为大公司的CEO来说,这些并不陌生。我们在很多惊慌追赶超越者的故事中,都读到过类似的段子。
  如果说这些都是被动的决定,Kaz有一个决定值得被赞许。他决意成立了一个统一的用户体验部门,凌驾于数码相机、电视、游戏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音视频产品之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要让16万8千名员工最终意识到:在他们的心中,公司辉煌的电子制造业历史要被“一种更难量化的用户体验”替代了。无论从什么产品线角度看,无论索尼的硬件传统多么根深蒂固,无论最终是否成功,这样的决定都是在试图根除顽疾,或者说是一艘即将撞上冰山的巨轮在最后时刻改变通向死亡的航向。
  在商业史上,很多优秀的CEO因为拯救了危难中的公司而被载入史册,比如金佰利的达尔文·史密斯和最近拯救日航的稻盛和夫。但是我们也看到,这其中对于CEO的考验之大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而这些CEO也往往不是常人。
  Kaz的前途让他未来的业绩来自证,但是最近在某次采访中,他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并不是所有人都上了车。”上车、下车的问题,对于接手的CEO来说是个颇为敏感的话题。对于让“非硬件汉Kaz”上位,索尼公司内部有很多阻力。而摆脱这些阻力,去推行正确的决定,找寻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两人均为索尼创始人)的成功之路,是Kaz的前任斯金格没有做到的,也将是这个51岁的日本人未来是否被“赞赏”的关键。这家曾经的行业巨人或许在衰落,但是至少他们的CEO还没有放弃,所有喜爱他们的用户也没有放弃,游戏还将继续……
其他文献
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网络和现实生活中语言的暴力和情绪的暴戾,人们也时常被埋没在各种乌七八糟恶性新闻所带来的理想世界荒芜里。侵扰人们的,不仅包括当今社会形势和生态下的生存困境,也极大地包括了每个个体的情绪困境。  生命从来都是一场战斗,现实与理想拼搏,家庭与事业平衡,发展与竞争同列,高峰与低谷博弈。在做着困兽之斗的人们,社会范畴的责任意识与担当在挑战着我们的神经,也在挑衅人类的道德红线,比如想做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是属于年轻人的。今天我们70后已经是“奥特曼”了,今天的大学生从一出生就接触互联网,代表了主流的用户和未来的趋势。脑子里有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你们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我并不赞成大学生一毕业就创立自己的公司,应该先要去大公司学习积累经验,徐徐图之。  王安石曾经讲过一个“伤仲永”的故事,我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年我担任黑马大赛的主评委,力排众议把奖颁给了一个研究生做的脸部识别
晚清不断高涨的商业经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限扩展的民间信贷,类似于布罗代尔陈述的“自我调整”,信贷因此在各种可能的路径找到一种“自己的工具”,因此,基于自由金融支持的企业家生态得以慢慢成形。这是19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道与清政府管制基本无涉的市场风景,新的技术因素改变了中国经济传统的经营方式。随着信贷手段越来越精致复杂,沿海地区的商人获得信贷的途径,也越来越方便。而且,由于信贷规模的不断增加,出现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武键华奉命执行对江青的拘押任务,以下是他对当时一些情形的回忆,特别是谈到江青写给华国锋一封信。我个人认为,此事不可简单视之,缘由复杂。待讨论和继续发现。  张耀祠和我率行动小组进入春藕斋正厅后,看见江青背西面东坐在沙发上。行动小组迅即从左右两侧和沙发背后把江青围拢在一个半圆形的中间。江青仍然坐在那里,一副愤怒、凶狠的样子,但铁青可憎的脸上显现出忐忑不安的惊惧。她瞬时又故作镇静,
德国惊人的十个细节  在德国,窗户都是向内拉开的。原因是擦玻璃时很方便。  有些德国房子外墙竖有一人高的雨水收集器,能装30升的雨水,用于浇花浇草坪。  很多德国洗手间马桶的水箱都做在墙里,这意味着马桶水箱里的机天零件必须泡在水里几十年不能坏。  德国公交车站站牌上不仅写着首尾班次时间,还写着一天中每一班次的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  狭窄的老城小街道,因为路边停了辆工程车,只能通过一辆车。两边各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文化的土壤,文化的传承始于家庭,如果说家规家教是软件,那么家居家具就可谓是硬件。一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自幼就熏陶着一个人的心灵。一件好的家具,不仅承载着先辈们的嘱托和叮咛,而且总牵系着每个人对家的那份绵绵眷恋。  时下,文化的复兴,传统的回归,古典家具已悄然升温。  晋作家具第一品牌——“唐人居”古典家届文化有限公司的制品,在浩繁众多的家具产品中凸显出它与众不同的品格
一个人没有家就没有根,没有根就没有信仰和创新。中国企业家管理了一批这样的没有根的人,所以有很大的挑战。——王德峰  呼唤中国企业家的哲学境界  现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利益权力斗争的问题。不是经济学解决得了的问题。  这里,科学社会学出现了局限。科学停止的地方,也是思想开始的地方,也是哲学和宗教开始的地方。  不要说资本是无国界的。没有无家的资本。不管你脑子里学了多少金融学,经济学,
每个人都会老,不知你有没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你是否会老无所依?如果你老了,谁帮你留在那时光里,谁带你走进另一个春天里?
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是与人民革命一起诞生,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从成立之始就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共和国开国元勋们的悉心关怀。而真正形成国际新闻队伍则是在上世纪中叶,当时毛泽东提出“新华社应发展成为万人通讯社,要把地球管起来”。因为这一远见卓识的决策,大批的优秀人才便从全国各地被选送到新华总社,经过外文和新闻专业的培训,纷纷走上了国际新闻战线。王志根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国际新闻战线并成为国际新闻
车轮碾压过的,除了脚下的土地,还有似水的流年。色彩之中,光影之下,是时代无声的留言。    从“西欧的十字路口”比利时到“佛教圣地”印度,从自由奔放的美国到鞠躬哈腰的日本,多年来,比利时籍摄影师Harry Gruyaert游走于世界各地,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记录着地理和时代的印记。    在这里,哈利·格鲁亚特以汽车作为入口,给人们呈现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那時候网络还没有普及,微软、苹果、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