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用来形容幼儿教育最为贴切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提到“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幼儿的一日生活即教育,教育贯穿着幼儿的一日生活,而教育的前提则是建立在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指南》为我们直观地呈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指南》,观察幼儿的行为,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传统的观察评价法主要是指根据标准化的技术定义对幼儿的发展做出考核,强调的是结果。现在我们更强调评估的情境性和发展性,《纲要》里“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中提到“在日常活动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是评估的重要依据”。日常生活最能反应幼儿的真实状态,因此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观察,是了解幼儿、评估幼儿发展现状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运用《指南》观察和了解幼儿?
我们可以通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许多环节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对《指南》的五大领域内容和典型行为心中大致有数,并在观察时融会贯通。如进园时可以体现健康中的“情绪安定愉快”,语言中的“愿意讲话、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社会中的“喜欢群体生活”等;户外体育活动时可以体现健康中的“具有一定的耐力、力量和平衡能力,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社会中的“喜欢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等,然后在观察基础上,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具体而言,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指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和了解幼儿:
一、通过某个行为来了解幼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常见行为,了解幼儿在同一行为上的不同发展水平,然后因材施教。如小班幼儿午睡起床后,总会有个别幼儿由于在睡前没有把鞋子放好,又被其他小朋友不小心踢到床里边去了,或者其它原因导致鞋子一下找不着或拿不出来。通常大多幼儿会急于向老师求助,说明了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语言),也有少数幼儿很内向,自己坐等着老师或别人来帮忙;还有个别幼儿则会运用经验,通过尝试错误来自主解决问题,这反映了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愿意自己做,对自己好的结果感到高兴”(社会)和“能用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科学)。对于不善于表达自己需要和想法的幼儿,我们平常要多和他们交流,多试探他们的想法,如“你想…你是…吗?”,还可以直接解释他们的行为,如“你是在…”等,帮助他们用语言或辅助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而对于幼儿的一些“非正常行为”,我们则要真正走进他们认真观察,结合《指南》以及心理学,对幼儿的行为给予客观的判断,并尽量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教育引导。切记在记录时尽量用客观的描述性语言,不能先入为主地判定,用带有明显个人主观色彩的评价和解释性的语言。
例如在组织小班幼儿喝水时,总会有几个调皮的幼儿似乎故意喝得很慢,拿着水杯在附近聊天,直到下个环节开始还毫无意识,作为活动转换的过渡环节,我总会催促甚至批评这几个幼儿。后来当我真正走近他们观察时,发现原来他们是在玩“喝酒游戏”。只见幼儿饶有兴致地相互交流自己喝的是什么酒,还有模有样陶醉地说:”嗯,好酒,真是好酒啊。”看着他们滑稽的样子和沉醉的表情,我忍不住地笑起来,一时间还真不舍得打断他们那短暂的欢愉。当我再次回味他们的行为时,发现这几个幼儿并不是真的“调皮”和“故意”,我之前的描述过于主观了。《指南》中提到:3-4岁是在提醒下遵守规则,可见小班幼儿容易因为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转换能力差等原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忘记规则,这也属正常。在喝酒游戏中,体现了“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社会),“愿意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语言),还有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模仿能力。看到这里面的价值后,我也不会刻意催促他们,只需用手指游戏等方式来提醒和吸引幼儿。等过一阵子,幼儿对“喝酒游戏”的热情消失后,自然会遵循常规。也可以因势利导,顺应他们游戏的兴趣,和他们一起“喝酒”,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如:“这酒真香真甜呀”。然后比赛看谁喝酒喝得快,喝饱了拍拍肚皮,该吃香香的饭了。
二、通过多次观察来了解幼儿
以上主要讨论的是通过某个行为来观察,事实上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复杂性,幼儿的行为会受到环境、情绪、突发事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往往不能以一两次或一两种典型行为来判断,还需通过观察多种或多次连续性的行为来反应幼儿的真实发展水平。如有的小班末期的幼儿吃饭时还不大会使用勺子,且明显滞后于其他幼儿,而“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在《指南》中属于健康领域动作发展里3-4岁的典型表现——“手的灵活协调”,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幼儿手的灵活协调水平较低,还应观察其它动手方面,如画画、剪纸等的表现,也许是因为家里爷爷奶奶喂饭,自主性(社会)方面“自己能做的事愿意自己做”较差而导致,然后再对症下药地帮助幼儿。《指南》里的典型表现只是举例,而不是标准和唯一的要求,我们需领会目标的内涵,把握能体现目标价值的所有表现。
对于一些社会和语言方面的发展,尤其要通过多次的观察,如语言里的“认真听,愿意讲话,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以及社会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等等,因为幼儿对不同人和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只有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景下的表现比较稳定时,我们才能确定。下述涛涛“私自拿东西”的案例便足以说明。
涛涛是个内向乖巧的小班男孩。一天妈妈来接他时发现兜里有幼儿园的贴纸,非常生气,让涛涛还给幼儿园,可涛涛死活不愿意拿出来,说是自己的,甚至哭得歇斯底里的。《指南》社会领域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3-4岁)里有“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因为小班幼儿物品所有权的观念还未完全建立,有时会不分清楚自己与他人、愿望与现实的关系,再加上冲动性和占有欲,即使知道了,也容易控制不住自己。于是我就和涛涛妈妈沟通,解释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千万不能给孩子贴标签,应先理解,接纳孩子失望的情绪,如“幼儿园的贴纸真漂亮,宝宝很喜欢,不能拿走宝宝很伤心”。孩子的情绪被接受后会觉得受到了理解和尊重,接着再讲道理和提建议,孩子也会更乐于配合。因此我用拟人化的“贴纸要回家”比喻以及标签、图标,帮助涛涛建立物品的所有权概念。再发现此现象时,我也尽量心平气和地提醒涛涛:“是不是忘了送贴纸回家啊?涛涛是个听话的孩子,会很快放回去的。”《指南》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里有(4-5岁)“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可见改变这一行为是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然而令我不解的是,就平常的观察来说,涛涛平常自我控制能力较强,通常很遵守基本的常规,也从不在其他地方拿别的东西,有一次他还不让别的小朋友拿东西,自己怎么会三番五次地私自拿贴纸呢?后来我想到贴纸是奖励小朋友用的,他平常不爱说话,又不“惹事”,我疏忽了对他的关注和交流。虽然他表现得很不错,可由于太安静了,我也常常忘了去称赞他。也许第一次拿是无意的,而后来会不会是有意地想引起我的关注和希望得到我的夸奖呢?于是我开始给予涛涛更多的关注和交流,也时常夸奖他,果然他就真的没有再私自拿贴纸了。
三、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
我们每天要面对30多个幼儿,工作繁忙琐碎,不可能随机观察到每个幼儿,因此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
观察的目的一般是看到了幼儿的某些情况而想更深入地继续了解,或者还不知道幼儿的一些情况而要观察。我们要对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非常清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在观察中突出重点。如家访时发现一位4岁的幼儿非常内向,几乎不说话,我们则需要进一步地观察她在日常生活中语言和社会方面的发展程度:如“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然后再制定合适的指导方案。
其次可以在某段时间内,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取《指南》中某一方面目标下的子目标,有计划地观察全班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然后再因材施教。当然观察不是测验和考核,是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下进行的,这样才能反映幼儿的真实状况和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综上所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涵着许多教育契机,是观察和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结合《指南》,在日常生活中客观全面地观察和了解幼儿,确定幼儿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传统的观察评价法主要是指根据标准化的技术定义对幼儿的发展做出考核,强调的是结果。现在我们更强调评估的情境性和发展性,《纲要》里“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中提到“在日常活动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是评估的重要依据”。日常生活最能反应幼儿的真实状态,因此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观察,是了解幼儿、评估幼儿发展现状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运用《指南》观察和了解幼儿?
我们可以通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许多环节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对《指南》的五大领域内容和典型行为心中大致有数,并在观察时融会贯通。如进园时可以体现健康中的“情绪安定愉快”,语言中的“愿意讲话、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社会中的“喜欢群体生活”等;户外体育活动时可以体现健康中的“具有一定的耐力、力量和平衡能力,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社会中的“喜欢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等,然后在观察基础上,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具体而言,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指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和了解幼儿:
一、通过某个行为来了解幼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常见行为,了解幼儿在同一行为上的不同发展水平,然后因材施教。如小班幼儿午睡起床后,总会有个别幼儿由于在睡前没有把鞋子放好,又被其他小朋友不小心踢到床里边去了,或者其它原因导致鞋子一下找不着或拿不出来。通常大多幼儿会急于向老师求助,说明了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语言),也有少数幼儿很内向,自己坐等着老师或别人来帮忙;还有个别幼儿则会运用经验,通过尝试错误来自主解决问题,这反映了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愿意自己做,对自己好的结果感到高兴”(社会)和“能用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科学)。对于不善于表达自己需要和想法的幼儿,我们平常要多和他们交流,多试探他们的想法,如“你想…你是…吗?”,还可以直接解释他们的行为,如“你是在…”等,帮助他们用语言或辅助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而对于幼儿的一些“非正常行为”,我们则要真正走进他们认真观察,结合《指南》以及心理学,对幼儿的行为给予客观的判断,并尽量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教育引导。切记在记录时尽量用客观的描述性语言,不能先入为主地判定,用带有明显个人主观色彩的评价和解释性的语言。
例如在组织小班幼儿喝水时,总会有几个调皮的幼儿似乎故意喝得很慢,拿着水杯在附近聊天,直到下个环节开始还毫无意识,作为活动转换的过渡环节,我总会催促甚至批评这几个幼儿。后来当我真正走近他们观察时,发现原来他们是在玩“喝酒游戏”。只见幼儿饶有兴致地相互交流自己喝的是什么酒,还有模有样陶醉地说:”嗯,好酒,真是好酒啊。”看着他们滑稽的样子和沉醉的表情,我忍不住地笑起来,一时间还真不舍得打断他们那短暂的欢愉。当我再次回味他们的行为时,发现这几个幼儿并不是真的“调皮”和“故意”,我之前的描述过于主观了。《指南》中提到:3-4岁是在提醒下遵守规则,可见小班幼儿容易因为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转换能力差等原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忘记规则,这也属正常。在喝酒游戏中,体现了“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社会),“愿意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语言),还有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模仿能力。看到这里面的价值后,我也不会刻意催促他们,只需用手指游戏等方式来提醒和吸引幼儿。等过一阵子,幼儿对“喝酒游戏”的热情消失后,自然会遵循常规。也可以因势利导,顺应他们游戏的兴趣,和他们一起“喝酒”,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如:“这酒真香真甜呀”。然后比赛看谁喝酒喝得快,喝饱了拍拍肚皮,该吃香香的饭了。
二、通过多次观察来了解幼儿
以上主要讨论的是通过某个行为来观察,事实上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复杂性,幼儿的行为会受到环境、情绪、突发事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往往不能以一两次或一两种典型行为来判断,还需通过观察多种或多次连续性的行为来反应幼儿的真实发展水平。如有的小班末期的幼儿吃饭时还不大会使用勺子,且明显滞后于其他幼儿,而“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在《指南》中属于健康领域动作发展里3-4岁的典型表现——“手的灵活协调”,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幼儿手的灵活协调水平较低,还应观察其它动手方面,如画画、剪纸等的表现,也许是因为家里爷爷奶奶喂饭,自主性(社会)方面“自己能做的事愿意自己做”较差而导致,然后再对症下药地帮助幼儿。《指南》里的典型表现只是举例,而不是标准和唯一的要求,我们需领会目标的内涵,把握能体现目标价值的所有表现。
对于一些社会和语言方面的发展,尤其要通过多次的观察,如语言里的“认真听,愿意讲话,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以及社会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等等,因为幼儿对不同人和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只有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景下的表现比较稳定时,我们才能确定。下述涛涛“私自拿东西”的案例便足以说明。
涛涛是个内向乖巧的小班男孩。一天妈妈来接他时发现兜里有幼儿园的贴纸,非常生气,让涛涛还给幼儿园,可涛涛死活不愿意拿出来,说是自己的,甚至哭得歇斯底里的。《指南》社会领域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3-4岁)里有“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因为小班幼儿物品所有权的观念还未完全建立,有时会不分清楚自己与他人、愿望与现实的关系,再加上冲动性和占有欲,即使知道了,也容易控制不住自己。于是我就和涛涛妈妈沟通,解释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千万不能给孩子贴标签,应先理解,接纳孩子失望的情绪,如“幼儿园的贴纸真漂亮,宝宝很喜欢,不能拿走宝宝很伤心”。孩子的情绪被接受后会觉得受到了理解和尊重,接着再讲道理和提建议,孩子也会更乐于配合。因此我用拟人化的“贴纸要回家”比喻以及标签、图标,帮助涛涛建立物品的所有权概念。再发现此现象时,我也尽量心平气和地提醒涛涛:“是不是忘了送贴纸回家啊?涛涛是个听话的孩子,会很快放回去的。”《指南》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里有(4-5岁)“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可见改变这一行为是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然而令我不解的是,就平常的观察来说,涛涛平常自我控制能力较强,通常很遵守基本的常规,也从不在其他地方拿别的东西,有一次他还不让别的小朋友拿东西,自己怎么会三番五次地私自拿贴纸呢?后来我想到贴纸是奖励小朋友用的,他平常不爱说话,又不“惹事”,我疏忽了对他的关注和交流。虽然他表现得很不错,可由于太安静了,我也常常忘了去称赞他。也许第一次拿是无意的,而后来会不会是有意地想引起我的关注和希望得到我的夸奖呢?于是我开始给予涛涛更多的关注和交流,也时常夸奖他,果然他就真的没有再私自拿贴纸了。
三、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
我们每天要面对30多个幼儿,工作繁忙琐碎,不可能随机观察到每个幼儿,因此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
观察的目的一般是看到了幼儿的某些情况而想更深入地继续了解,或者还不知道幼儿的一些情况而要观察。我们要对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非常清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在观察中突出重点。如家访时发现一位4岁的幼儿非常内向,几乎不说话,我们则需要进一步地观察她在日常生活中语言和社会方面的发展程度:如“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然后再制定合适的指导方案。
其次可以在某段时间内,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取《指南》中某一方面目标下的子目标,有计划地观察全班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然后再因材施教。当然观察不是测验和考核,是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下进行的,这样才能反映幼儿的真实状况和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综上所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涵着许多教育契机,是观察和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结合《指南》,在日常生活中客观全面地观察和了解幼儿,确定幼儿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