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学案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学理论指导,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礎上,将新课内容按板块有层次地进行设计,并形成有逻辑的阶梯式问题,以便学生可以层层递进地走进文本。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能力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学理论指导,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将新课内容按板块有层次地进行设计,并形成有逻辑的阶梯式问题,以便学生可以层层递进地走进文本。导学案是相对于教师的教案而言的,它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学、课后复习所使用的主动学习的工具与方案”。导学案的设计要注重知识的准确性、知识的系统性、思维的启发性、形式的多样性。在现实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已经很普遍了,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新课改倡导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这个大前提下导学案就很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一、导学案的运用现状
根据笔者对长春某高中使用导学案情况的调查研究可知,每节新课之前都会发放导学案,教师依托导学案促进学生的学习。导学案基本是由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探究、课后作业或课堂练习等几部分构成。导学案,就应该是辅助正常教学的工具,不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流程的报幕表,课文的学习完全按照学案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完成,一道题一道题去讲解,这样导学案的导学就失去意义了。字音字形作为预习内容不应再占用课堂时间去完成,知识链接部分也应该是学生提前阅读过,从中寻到自己的兴趣点或疑问点,带着目的走进课堂,这样的学习才会是有效的。而笔者观察到的现状,导学案运用僵化、应试化、习题化。
二、导学案的作用
通过观察思考,笔者认为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下面就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1)好的导学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案的设计不能脱离文本,不能生硬刻板,应以文本为基础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呈现出学生不知道又必须知道的知识。导学案先于文本走进学生,它的质量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一篇课文学习的优与劣。例如,对作者及背景知识的系统呈现,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而对文章产生兴趣或者根据呈现的信息产生自己的疑问,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导学案才能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如果只是将学案设计得很好,发给学生一张纸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去完成,那就没有意义了。
(2)好的导学案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平等关系的形成。新课改之前的课堂,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一言堂”“满堂灌”是普遍现象,学生更多的是“听”,缺乏“思”“辨”“析”,教师“专制”的灌输导致学生对老师也是“唯师是从”,不敢质疑不敢反驳,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平等,最起码在知识的学习主动权上不平等。新课改之后,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大背景下,导学案就更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一套学习方案,让他们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充分自学的前提下接受教师的引导学习。导学案给学生建立了一个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进而与教师有话可说、有疑可问,打破了原先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思维也越来越活跃。
(3)好的导学案有利于扩展教师的教学思路。一个好的导学案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从内容的选择、顺序的编排、题量的多少都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在导学案的编排过程中,教师会涉及一些教案所涉及不到的内容,会参考课本以外的书籍,从这些点滴的积累查询中教师的教学思路就会拓宽,不再单方面地局限于教参,而是通过资料的搜集、知识的系统化整理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让课堂中的知识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4)好的导学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言堂”的课堂,教师只需备好课,将完整的内容讲给学生即可,对于学生是否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或学生能否接受学习,关注得不够多,教育的关注点也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一轮教完,教师的经验来源最多还是来自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更多也是一轮一轮的循环。而将课堂交给学生,用导学案去辅助他们学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给予解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这样的课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在自由的课堂上与学生思维的火花碰撞,这无疑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很好的方法。例如,在讲《红楼梦》时,教师将人物关系图放入学案中,以促进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在对节选内容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去了解整部作品,那么教师对于图式的讲解就很重要了,这就要考验教师的能力,能否用简短的语言生动地将大致情节讲给学生,进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应成正比例关系,以教促学、共同进步。导学案的有效运用,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展,于教师而言它是有利的帮手,一个好的导学案可以帮助教师一同来完成整堂课的学习;于学生而言它是有益的学习资料,一份好的导学案是开启学生学习新课的金钥匙,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向牌。美国教育学家埃富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提到:“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这里提到的困难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如何发展学生主体的自主能动性,让教与学达到统一,这仍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高中语文导学案的有效运用,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它是学生学习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帮手。夏老师提到:“导学案教学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重视了老师组织、引导、点拨、示范的教学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迁移、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导学案的设计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教师对课文理解的不同、对学情把握的不同,就会编制出不同形式的导学案,但是一个好的导学案一定要最大限度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参与与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导学案时也应将具体任务落实下去,不能使一个好的导学案起不到导学的作用,成为课堂的额外负担。导学案既要设计好,也要运用好,让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志强.文字的阐释[M].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
[2]吕浩.汉字学十讲[M].学林出版社,2006.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能力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学理论指导,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将新课内容按板块有层次地进行设计,并形成有逻辑的阶梯式问题,以便学生可以层层递进地走进文本。导学案是相对于教师的教案而言的,它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学、课后复习所使用的主动学习的工具与方案”。导学案的设计要注重知识的准确性、知识的系统性、思维的启发性、形式的多样性。在现实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已经很普遍了,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新课改倡导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这个大前提下导学案就很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一、导学案的运用现状
根据笔者对长春某高中使用导学案情况的调查研究可知,每节新课之前都会发放导学案,教师依托导学案促进学生的学习。导学案基本是由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探究、课后作业或课堂练习等几部分构成。导学案,就应该是辅助正常教学的工具,不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流程的报幕表,课文的学习完全按照学案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完成,一道题一道题去讲解,这样导学案的导学就失去意义了。字音字形作为预习内容不应再占用课堂时间去完成,知识链接部分也应该是学生提前阅读过,从中寻到自己的兴趣点或疑问点,带着目的走进课堂,这样的学习才会是有效的。而笔者观察到的现状,导学案运用僵化、应试化、习题化。
二、导学案的作用
通过观察思考,笔者认为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下面就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1)好的导学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案的设计不能脱离文本,不能生硬刻板,应以文本为基础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呈现出学生不知道又必须知道的知识。导学案先于文本走进学生,它的质量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一篇课文学习的优与劣。例如,对作者及背景知识的系统呈现,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而对文章产生兴趣或者根据呈现的信息产生自己的疑问,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导学案才能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如果只是将学案设计得很好,发给学生一张纸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去完成,那就没有意义了。
(2)好的导学案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平等关系的形成。新课改之前的课堂,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一言堂”“满堂灌”是普遍现象,学生更多的是“听”,缺乏“思”“辨”“析”,教师“专制”的灌输导致学生对老师也是“唯师是从”,不敢质疑不敢反驳,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平等,最起码在知识的学习主动权上不平等。新课改之后,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大背景下,导学案就更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一套学习方案,让他们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充分自学的前提下接受教师的引导学习。导学案给学生建立了一个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进而与教师有话可说、有疑可问,打破了原先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思维也越来越活跃。
(3)好的导学案有利于扩展教师的教学思路。一个好的导学案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从内容的选择、顺序的编排、题量的多少都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在导学案的编排过程中,教师会涉及一些教案所涉及不到的内容,会参考课本以外的书籍,从这些点滴的积累查询中教师的教学思路就会拓宽,不再单方面地局限于教参,而是通过资料的搜集、知识的系统化整理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让课堂中的知识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4)好的导学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言堂”的课堂,教师只需备好课,将完整的内容讲给学生即可,对于学生是否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或学生能否接受学习,关注得不够多,教育的关注点也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一轮教完,教师的经验来源最多还是来自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更多也是一轮一轮的循环。而将课堂交给学生,用导学案去辅助他们学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给予解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这样的课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在自由的课堂上与学生思维的火花碰撞,这无疑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很好的方法。例如,在讲《红楼梦》时,教师将人物关系图放入学案中,以促进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在对节选内容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去了解整部作品,那么教师对于图式的讲解就很重要了,这就要考验教师的能力,能否用简短的语言生动地将大致情节讲给学生,进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应成正比例关系,以教促学、共同进步。导学案的有效运用,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展,于教师而言它是有利的帮手,一个好的导学案可以帮助教师一同来完成整堂课的学习;于学生而言它是有益的学习资料,一份好的导学案是开启学生学习新课的金钥匙,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向牌。美国教育学家埃富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提到:“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这里提到的困难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如何发展学生主体的自主能动性,让教与学达到统一,这仍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高中语文导学案的有效运用,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它是学生学习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帮手。夏老师提到:“导学案教学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重视了老师组织、引导、点拨、示范的教学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迁移、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导学案的设计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教师对课文理解的不同、对学情把握的不同,就会编制出不同形式的导学案,但是一个好的导学案一定要最大限度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参与与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导学案时也应将具体任务落实下去,不能使一个好的导学案起不到导学的作用,成为课堂的额外负担。导学案既要设计好,也要运用好,让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志强.文字的阐释[M].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
[2]吕浩.汉字学十讲[M].学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