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单一的知识讲授和传递上。在这种单调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体验不到自己职业生活的快乐、幸福,也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历史科的角度切入,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运用文学语言渗透课堂教学,可谓一石二鸟,收效显著。
一、巧用文学语言,调动学生情趣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咏叹历史的佳作。以唐史为例,对于唐衰落的原因,历史课本是这样写的:一方面,政治腐败;另一方面,军事举措失当。这样的总结很概括,也很难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唐政治腐败,完全可以借助中学语文课本中编选的一些诗篇来理解,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他卖炭得钱做什么?为的只是“身上衣裳口中食”。“一车炭,千余斤”,可恶的“宫吏”给他的报酬却是“半匹红绡一丈绫”。这首诗里作者揭露了给百姓带来灾难的“宫市”制度的罪恶。唐中期以后,朝廷直接派人到民间采集日用品以供宫廷之需,他们不带任何文书与凭据,看到东西就说“宫市”,随便付一点钱,要货主把货送到宫中。当时的商贩一看到中官出来,马上撤市关门。这是朝政腐败的一个例证。
作为皇帝,应该多为民着想,可是唐玄宗在其统治的后期,沉溺于女色,以致误政误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曾在这方面讽刺过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唐玄宗不惜调动军事信使,只为让杨贵妃能吃上新鲜的荔枝。“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白居易《长恨歌》)这些说明他已经被美人迷惑,无心朝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政治的腐败。
对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破坏,历史课本用了三句话来概括:首先,破坏了北方经济;其次,中央集权大大削弱;第三,边防空虚。虽有叙述,但很简单。在讲边防空虚的这一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已学杜甫的《石壕吏》,当时安禄山已经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长安和洛阳先后收复,唐朝大将郭子仪等九个节度使的60万大军把安庆绪包围在邺城,整个局势眼看就要好转。但是,由于统治者的昏庸,他们在战略上犯了错误,只知死死地包围邺城,不知兵分九路直捣叛军的巢穴,最严重的是没有设立一个能够统率九军的将领,反被史思明的援军打得溃不成军。这一败非同小可,为了补充兵力,防止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唐王朝便首先在洛阳到潼关这一带,实行毫无章法、暗无天日的拉夫政策,不管老少,甚至不管男女,都被拉去服兵役。但由于“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叛乱,唐政府进行的是维护统一、制止分裂的正义战争,因此当时的百姓没有起来造反,也没有远走高飞,而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走上了前线。
这时的杜甫正好由洛阳经过潼关回华州,他亲眼看到了这些可歌可泣又可恨可痛的种种事情,于是就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而《石壕吏》就是“三吏”中的一篇。老师可以以此为导引,让学生认识这段历史。诗文中的有些语言都是很经典的,很个性化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一段叙述很细致地展现了老百姓面对石壕吏抓丁虽然有太多的痛苦与无奈,但却能深明大义的特殊心理状态。这正是对那段历史最佳的阐释。
二、运用语言魅力,增强学生情感
杜甫、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他们既是诗人,又是爱国者,我们可以利用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他们的诗词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与爱国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人生的蜕变。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那时候,金军已经控制了北方的大片土地。他们把许多汉人掠去服苦役,甚至当奴隶一样出卖。广大人民从反抗民族压迫、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出发,坚决要求抗金;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发出了强烈的爱国呼声。而以宋高宗、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却只希望通过对女真贵族的屈膝求和来换取东南的半壁江山。因此,和战之争成了当时的主要矛盾。一些爱国诗人、词人突破了长期以来形式主义的束缚,用诗篇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岳飞的词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词里所表现的对个人功名富贵的轻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以及发愤自强的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然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南宋时期的陆游虽有强烈的报国思想,但还是遭到了残酷现实的扼杀。这也使得那些激荡着昂扬斗志的诗篇,往往又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愤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就是这种情绪的真实写照。他极力推崇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并想象诸葛亮那样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临终前,他写了一首题为《示儿》的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的最后号召,它教育和鼓舞了后代无数的读者。讲南宋的历史,可适时引入诗文,而陆游的爱国诗篇学生已经耳熟能详,老师应该引导他们背诵,以此来营造一种爱国主义的气氛,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为英雄们而感动,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辛弃疾的词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他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而又无人赏识的复杂心情。虽然情绪稍显消沉,但是我们不该为他强烈的爱国之情而感动吗?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过零丁洋》)的诗句,让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动。人生有死,可死的意义却全然不同。文天祥要让自己忠于国家的赤诚之心永流千古。
实践证明,历史教学中运用语言文学魅力,教师爱教,学生乐学,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而且还帮助学生在文学的感染中,用一种新的目光、角度去认识历史、审视历史。
(作者单位:444100①湖北省当阳市双莲中学②当阳市教研室)
一、巧用文学语言,调动学生情趣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咏叹历史的佳作。以唐史为例,对于唐衰落的原因,历史课本是这样写的:一方面,政治腐败;另一方面,军事举措失当。这样的总结很概括,也很难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唐政治腐败,完全可以借助中学语文课本中编选的一些诗篇来理解,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他卖炭得钱做什么?为的只是“身上衣裳口中食”。“一车炭,千余斤”,可恶的“宫吏”给他的报酬却是“半匹红绡一丈绫”。这首诗里作者揭露了给百姓带来灾难的“宫市”制度的罪恶。唐中期以后,朝廷直接派人到民间采集日用品以供宫廷之需,他们不带任何文书与凭据,看到东西就说“宫市”,随便付一点钱,要货主把货送到宫中。当时的商贩一看到中官出来,马上撤市关门。这是朝政腐败的一个例证。
作为皇帝,应该多为民着想,可是唐玄宗在其统治的后期,沉溺于女色,以致误政误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曾在这方面讽刺过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唐玄宗不惜调动军事信使,只为让杨贵妃能吃上新鲜的荔枝。“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白居易《长恨歌》)这些说明他已经被美人迷惑,无心朝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政治的腐败。
对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破坏,历史课本用了三句话来概括:首先,破坏了北方经济;其次,中央集权大大削弱;第三,边防空虚。虽有叙述,但很简单。在讲边防空虚的这一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已学杜甫的《石壕吏》,当时安禄山已经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长安和洛阳先后收复,唐朝大将郭子仪等九个节度使的60万大军把安庆绪包围在邺城,整个局势眼看就要好转。但是,由于统治者的昏庸,他们在战略上犯了错误,只知死死地包围邺城,不知兵分九路直捣叛军的巢穴,最严重的是没有设立一个能够统率九军的将领,反被史思明的援军打得溃不成军。这一败非同小可,为了补充兵力,防止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唐王朝便首先在洛阳到潼关这一带,实行毫无章法、暗无天日的拉夫政策,不管老少,甚至不管男女,都被拉去服兵役。但由于“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叛乱,唐政府进行的是维护统一、制止分裂的正义战争,因此当时的百姓没有起来造反,也没有远走高飞,而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走上了前线。
这时的杜甫正好由洛阳经过潼关回华州,他亲眼看到了这些可歌可泣又可恨可痛的种种事情,于是就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而《石壕吏》就是“三吏”中的一篇。老师可以以此为导引,让学生认识这段历史。诗文中的有些语言都是很经典的,很个性化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一段叙述很细致地展现了老百姓面对石壕吏抓丁虽然有太多的痛苦与无奈,但却能深明大义的特殊心理状态。这正是对那段历史最佳的阐释。
二、运用语言魅力,增强学生情感
杜甫、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他们既是诗人,又是爱国者,我们可以利用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他们的诗词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与爱国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人生的蜕变。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那时候,金军已经控制了北方的大片土地。他们把许多汉人掠去服苦役,甚至当奴隶一样出卖。广大人民从反抗民族压迫、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出发,坚决要求抗金;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发出了强烈的爱国呼声。而以宋高宗、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却只希望通过对女真贵族的屈膝求和来换取东南的半壁江山。因此,和战之争成了当时的主要矛盾。一些爱国诗人、词人突破了长期以来形式主义的束缚,用诗篇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岳飞的词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词里所表现的对个人功名富贵的轻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以及发愤自强的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然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南宋时期的陆游虽有强烈的报国思想,但还是遭到了残酷现实的扼杀。这也使得那些激荡着昂扬斗志的诗篇,往往又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愤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就是这种情绪的真实写照。他极力推崇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并想象诸葛亮那样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临终前,他写了一首题为《示儿》的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的最后号召,它教育和鼓舞了后代无数的读者。讲南宋的历史,可适时引入诗文,而陆游的爱国诗篇学生已经耳熟能详,老师应该引导他们背诵,以此来营造一种爱国主义的气氛,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为英雄们而感动,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辛弃疾的词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他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而又无人赏识的复杂心情。虽然情绪稍显消沉,但是我们不该为他强烈的爱国之情而感动吗?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过零丁洋》)的诗句,让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动。人生有死,可死的意义却全然不同。文天祥要让自己忠于国家的赤诚之心永流千古。
实践证明,历史教学中运用语言文学魅力,教师爱教,学生乐学,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而且还帮助学生在文学的感染中,用一种新的目光、角度去认识历史、审视历史。
(作者单位:444100①湖北省当阳市双莲中学②当阳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