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着重从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想,增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教学中应以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挖掘文字背后的思想、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以获得独特的文本解读信息,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0005-01
文本解读本身要比传统的文本阅读复杂得多,尤其是面对编者、读者、教师、学生等不同角色、不同阅历的人群时,如何正确把握文本信息,全面客观地诠释文本题旨,需要从说和听、读和写的区分中来构建解读思路。
一、以文本為基础来挖掘文字背后的思想
对于文本的解读,首先要理解文本的思想,并从文本形式和内容上来挖掘文字背后的意义。多数情况下,对于首次阅读的文本,学生的理解往往具有偏颇性。以苏教版《水》为例,初次阅读后,文本的大意是:作者生活在一个缺水的地方,雨中洗澡是最痛快的,母亲用勺子给“我们”冲凉最舒服。这样的文本解读是浅层次的。文本解读要从外化的文本形式中挖掘文字的内在现实,要从文本阅读中揣摩文字所要表达的丰富信息。在《水》中,第一段有“十公里之外”“很小的泉眼”“一个小时”“挑水”等短语,传递出作者的思想是“水是很珍贵的”。同时,结合文本的语言范式,当作者将四兄弟比作“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时,对于该比喻,是否可以将“狗尾巴草”替换成“仙人掌”“白杨树”呢?显然,“狗尾巴草”在文中所表达的信息更形象、更贴切。因为,在夏季,由于四兄弟严重缺水,更显得无精打采、蔫头耷脑。
其次,文本解读要客观、全面,对于作者的题旨与意趣,我们需要从上下文理解中来洞悉文本背后的深意。同样,在《水》一文中,初读时所得到的文本理解,与深读后对文本的感悟是迥异的。特别是在文本的整体性阅读中,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谋篇布局、语言表现等方面来细细咀嚼,则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全面的文本信息。比如,对于第一段中数量词的运用,其中隐藏的信息是零碎的,而在表达缺水的内涵上,又显得是一体的。同时,第一段所传递的信息是“极度缺水的条件”,为后面的“雨水冲澡”“勺水冲凉”进行了有力铺垫,特别是村民远道挑水的描写,母亲腰间的钥匙,“勺水冲凉”中作者内心的感受,一幅幅特写般的描摹,赋予了文本鲜明的语言特色。
二、以文本为基础来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在于体悟作者的内心情感,而对于语言背后的思想,则需要从外在的言语中来体悟内在的心境。在阅读中,我们结合课标要求,来展现文本中的思想内涵,也可以通过对文本的改编,来对照文本解读与文本还原的关系。如在《水》中有:“为了水,邻里之间隔三差五地要闹出一些摩擦,特别是到了夏秋断水的季节,村里的关系就更加紧张了。”对于该句,可改编成:“水,对于村子里的所有人来说,都是最珍贵的东西。”从两者的内涵关系来看,都是针对水的珍贵而言,但原文中的语句刻画得更真实,也更能表达出村民对水的珍惜。同样,在“雨水冲澡”的描述中:“大家洗过澡后,碰了面,都会吃上一惊。‘啊呀,你怎么胖了?’另一个说‘啊呀,你原来这么白’。”对于如此富有情趣的语言风格,如果被删减了,则难以从有水的“乐”中反衬出缺水的“苦”,也无法向读者传递“苦中作乐”的独特体验。另外,对于《水》的写作背景,有教师对浙江地区缺水的事实表示怀疑,仅仅关注了文字信息,而忽视了对作者写作心境的观照。本文的重点在于“水的珍贵”,并非是强调“缺水之苦”。我们从“远道挑水”“雨水冲澡”“勺水冲凉”的描写来看,对于“缺水之苦”的描写是很少的,只用短短数语来勾勒,特别是在后面的两个场景中,则侧重于对作者真实体会的描摹、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目的在于“以乐衬苦”。
三、以文本为基础来获得独特的文本解读
海德格尔提出:“一切理解都是建立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而存在的。”文本解读很容易受到成见、主观认识的干扰,在解读过程中难免失之偏颇。因此,面对文本解读,我们要做到“前见”与“后见”的融合。同样在《水》的解读之前,对于缺水的理解,每一个读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理解也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在“远道挑水”的场景描写上,学生如果有过相类似的生活经历,则会联想得更加贴切、更加真实;在“雨水冲澡”的场景描写中,学生更能够从读者的视角来体味作者的写作心境,从而正确理解文本。但对于从未体味过缺水的读者,仅凭文本的阅读,很难体味到缺水地区的生活状态,更难以从中客观地观照文本的本意。
所以,文本解读要让读者置身于文本所传递的生活环境中,去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对话。而对于文本解读,并非是单向地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挖掘,还要融入读者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0005-01
文本解读本身要比传统的文本阅读复杂得多,尤其是面对编者、读者、教师、学生等不同角色、不同阅历的人群时,如何正确把握文本信息,全面客观地诠释文本题旨,需要从说和听、读和写的区分中来构建解读思路。
一、以文本為基础来挖掘文字背后的思想
对于文本的解读,首先要理解文本的思想,并从文本形式和内容上来挖掘文字背后的意义。多数情况下,对于首次阅读的文本,学生的理解往往具有偏颇性。以苏教版《水》为例,初次阅读后,文本的大意是:作者生活在一个缺水的地方,雨中洗澡是最痛快的,母亲用勺子给“我们”冲凉最舒服。这样的文本解读是浅层次的。文本解读要从外化的文本形式中挖掘文字的内在现实,要从文本阅读中揣摩文字所要表达的丰富信息。在《水》中,第一段有“十公里之外”“很小的泉眼”“一个小时”“挑水”等短语,传递出作者的思想是“水是很珍贵的”。同时,结合文本的语言范式,当作者将四兄弟比作“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时,对于该比喻,是否可以将“狗尾巴草”替换成“仙人掌”“白杨树”呢?显然,“狗尾巴草”在文中所表达的信息更形象、更贴切。因为,在夏季,由于四兄弟严重缺水,更显得无精打采、蔫头耷脑。
其次,文本解读要客观、全面,对于作者的题旨与意趣,我们需要从上下文理解中来洞悉文本背后的深意。同样,在《水》一文中,初读时所得到的文本理解,与深读后对文本的感悟是迥异的。特别是在文本的整体性阅读中,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谋篇布局、语言表现等方面来细细咀嚼,则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全面的文本信息。比如,对于第一段中数量词的运用,其中隐藏的信息是零碎的,而在表达缺水的内涵上,又显得是一体的。同时,第一段所传递的信息是“极度缺水的条件”,为后面的“雨水冲澡”“勺水冲凉”进行了有力铺垫,特别是村民远道挑水的描写,母亲腰间的钥匙,“勺水冲凉”中作者内心的感受,一幅幅特写般的描摹,赋予了文本鲜明的语言特色。
二、以文本为基础来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在于体悟作者的内心情感,而对于语言背后的思想,则需要从外在的言语中来体悟内在的心境。在阅读中,我们结合课标要求,来展现文本中的思想内涵,也可以通过对文本的改编,来对照文本解读与文本还原的关系。如在《水》中有:“为了水,邻里之间隔三差五地要闹出一些摩擦,特别是到了夏秋断水的季节,村里的关系就更加紧张了。”对于该句,可改编成:“水,对于村子里的所有人来说,都是最珍贵的东西。”从两者的内涵关系来看,都是针对水的珍贵而言,但原文中的语句刻画得更真实,也更能表达出村民对水的珍惜。同样,在“雨水冲澡”的描述中:“大家洗过澡后,碰了面,都会吃上一惊。‘啊呀,你怎么胖了?’另一个说‘啊呀,你原来这么白’。”对于如此富有情趣的语言风格,如果被删减了,则难以从有水的“乐”中反衬出缺水的“苦”,也无法向读者传递“苦中作乐”的独特体验。另外,对于《水》的写作背景,有教师对浙江地区缺水的事实表示怀疑,仅仅关注了文字信息,而忽视了对作者写作心境的观照。本文的重点在于“水的珍贵”,并非是强调“缺水之苦”。我们从“远道挑水”“雨水冲澡”“勺水冲凉”的描写来看,对于“缺水之苦”的描写是很少的,只用短短数语来勾勒,特别是在后面的两个场景中,则侧重于对作者真实体会的描摹、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目的在于“以乐衬苦”。
三、以文本为基础来获得独特的文本解读
海德格尔提出:“一切理解都是建立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而存在的。”文本解读很容易受到成见、主观认识的干扰,在解读过程中难免失之偏颇。因此,面对文本解读,我们要做到“前见”与“后见”的融合。同样在《水》的解读之前,对于缺水的理解,每一个读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理解也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在“远道挑水”的场景描写上,学生如果有过相类似的生活经历,则会联想得更加贴切、更加真实;在“雨水冲澡”的场景描写中,学生更能够从读者的视角来体味作者的写作心境,从而正确理解文本。但对于从未体味过缺水的读者,仅凭文本的阅读,很难体味到缺水地区的生活状态,更难以从中客观地观照文本的本意。
所以,文本解读要让读者置身于文本所传递的生活环境中,去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对话。而对于文本解读,并非是单向地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挖掘,还要融入读者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