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在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文质兼美, 寓意颇深,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要做到深入浅出,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 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1.备课要深入
1.1 深入钻研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
教学前,老师能否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能否把握文章的特点,是深入浅出的前提。 对文本的理解如果失之过深或失之肤浅,要深入浅出是难以想象的。
有的文章深在所表达的深刻哲理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至于作者如何把深刻的哲理表达出来,学生理解更有困难。如,《白杨》《桃花心木》等课文。有的文章创造了深邃悠远的意境,抒发了心灵的感动,如《向往奥运》《海上日出》,学生难以进入意境之中。有的文章词藻华丽,如华彩乐章,如果把一个个词语挑出来教学,几节课也难以完成任务,如《清明上河图》《索溪峪的野》便是。有的文章深在所介绍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要是平时一点接触都没有,学起来会有很大困难,如《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宇宙生命之谜》 。
上述各种类型的课文,我们要深入解读,在备课时就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表达方法的特点。
1.2 要根据学段教学特点,把握深入浅出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把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的阅读,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至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是要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阅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思想内容的体验理解方面的目标,已有很大提高。表达方法的学习方面,尚未列入第一、二学段的目标要求。第三学段的阅读,则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逻辑思维训练要求大为提高。牢牢把握学段特点,才能深入浅出。比如,古诗《江雪》,九年义务教材编入高段(第三学段),课标实验教材编入第一学段,假如用高段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来处理第一学段中的《江雪》,肯定是耗时费力而效果不佳。
1.3 要根据学生的真实起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与生活经验背景,是学生的真实起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起点。据研究,虽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改变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低年级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高年级虽然抽象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要形象思维的支持。深入浅出,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才能有效。假如在低中年级的教学中侧重于理性的分析,教学效率之低时可以想见的。学生的知识与生活背景,也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主要依据。比如,同是《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接触过电脑的学生对它已有感性认识, 对电子计算机的“神”,以及对它与多媒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他们对课文的学习,更多的是对要点的梳理。而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学生对上述问题,则可能很陌生,上述问题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2.教学要浅出
备课的深入,是为了教学的浅出,让学生明明白白的感悟、体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2.1 深入浅出的教学策略。
2.1.1 降低起点,逐步提高。
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为继。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对蕴涵哲理的课文,有不少老师偏好课一开始抓住表现哲理的句子,然后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的顺序。实际证明效果并不好。而从课文描写的人与事入手,体验人与事,然后才去理解蕴涵在人与事中的哲理,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得多。比如,《桃花心木》的教学,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种树”还是“育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育人”,抓住“育人道理”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会感到很抽象。而一开始从“种树”入手,体会种树人的与众不同,理解他这样种树的原因,学生对作者对种树人话的理解自然会产生共鸣,此时去理解文章包涵的哲理自然水到渠成。
2.1.2 突出重点,有所不为。
深入浅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教学重点同时是教学难点的,要去突破。是文章的难点,但不是教学重点,可以淡化甚至忽略。如,低年级的寓言、古诗的教学,寓意可以淡化,古诗意境的深入品味可以忽略;高年级的的辞藻华丽类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忽略大部分词语的教学;对哲理性很深刻的课文,对人与事的感悟、体验要充分,对哲理的认识则可以点到为止。
2.1.3 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读的引导,就默读来说,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有边读边想象的默读,有深入理解词句篇章的默读;朗读呢,有为了了解主要内容的感知性的朗读,有在老师用语言或画面创设的情景中的体验性的朗读,也有分角色的体验性的朗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段特点,引导朗读或默读,并在读中体验。
感悟、体验方法的引导要力求符合文本特点。如《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一是可以运用整体感受法,课文中小红军与陈赓人物形象丰满、初读时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小红军和陈赓的形象;二是角色体验法,课文对小红军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红军的神态、语言的语句,在朗读与感悟中体验;三是想象体验法。对“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可以用“想到……,陈庚明白了……”的提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陈赓明白了小红军的宁死也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和倔强的精神。对一篇课文,我们同时结合使用不同的感悟、体验方法,可以取到更佳效果。
2.1.4 引导思维,问题解决。
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问题解决。深入浅出,要浅在能使学生的思路顺畅。用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寻得问题的解决,可以促使学生阅读理解时思路顺畅。
如,《向往奥运》,作者盼奥运,想奥运,北京终于申奥成功了,千万情感、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教学时,可以这句话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作者等这一天等了多少时间,有过什么经历?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
2.2 根据文章特点,找准深入浅出的支点。
2.2.1 以朗读的指导为支点。
低年级的童话、寓言的教学,识字是重点,其次是感性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于蕴涵的道理的感悟,能有初步的感受即可。如,《刻舟求剑》的教学,主要是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如第三自然段的“有人催他”说的话,第四自然段“那个人不慌不忙”说的话,要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气,在读中体会“催”和“不慌不忙”的意思。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情趣盎然。中高段情感性浓郁的课文,可以少些理性的分析,多在朗读中感悟。如,《圆明园的毁灭》《再见了,亲人》等课文,名师如于永正、窦桂梅等用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很好的示范 。
2.2.2 以情境的创设为支点。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兴趣,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知为易懂。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要体会和平的可贵以及维护和平的艰难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可以用战争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体会战争的残酷;用维和部队的感人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和平的可贵和保卫和平的艰辛。
2.2.3 以知识或时代背景的介绍为支点。
有的文章,学生因为缺少相关知识而难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如,《放弃射门》,学生如果平时对足球比赛常识没有基本的了解,很难理解福勒放弃射门的行为的高尚。因此,教学前,要对足球的比赛作适当的介绍。有的文章,要是不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要理解文章的情感,也是会失之肤浅的。如,《第一场雪》,为什么特别标明“第一场”?说明是不能把它作为一般的写景的文章看待的,但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则很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中,补充有关时代背景,才能使学生领会到那场大雪的意义,以及作者对那场大雪的特殊的欣喜之情。
2.2.4 以与生活的联系为支点。
《挑山工》《桃花心木》等类型的课文,人与事都来自平凡的生活,但都蕴涵很深刻的生活哲理、人生智慧在里面,联系生活经验,能使课文所蕴涵的哲理变得易以理解。如,《桃花心木》,“人也是这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联系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的经历,能比较容易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2.2.5 实践为支点。
阅读中的操作实践,可以是模拟情景的实验,如《捞铁牛》《田忌赛马》等课文;可以是把语句所表现的事物或情景画下来,如,《爬山虎的脚》,要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语句,有一定困难,如果让学生在阅读有关文字的同时,把它画下来,则能化难为易。
3.作业设计深浅结合
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往往“一刀切”。这样不仅不能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巩固练习,而且还遏制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因此, 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能自主地选择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练习,学生在作业的天地中能享受到充分的自由。
3.1 作业量的分层要求、作业难度的自主选择。
教师对知识掌握快的学生能减少作业量,对知识掌握不够的学生,适当增加作业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的练习和巩固提高。作业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使之有思考性,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因此,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实际,教师要能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来完成,这样既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完成,又使自己的爱好兴趣得到了发展。
3.2 作业的自主选择。
实施深浅结合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学习的自主精神。教师应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甚至什么时候做),都适当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确定。作业的内容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题材要广泛,思路要开阔,形式要有选择。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作业不是一种负担,从而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的练习巩固的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内容的及时巩固、内化、升华。例如,学完毛主席诗词《菩萨蛮•大柏地》后,教师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毛主席的诗词,联系有感情地朗读,准备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读。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找到毛主席的大量诗词经过准备,在诗歌朗诵会上尽情朗读。这样一来的作业,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吸收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这些优秀诗词中受到感染和激励,追求美好的理想提高了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增加了文化底蕴。教学完《将相和》之后,教师设计让学生辩论蔺相如的职位应不应该比廉颇的职位高。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分组讨论交流,积极准备,然后再安排时间让学生举行辩论会。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刻,同时更使学生认识到齐心协力、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此外,还可通过画一画课文描绘的景色、演一演文章的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完成作业,学习语文,拥抱知识,体味快乐。
总之, 教得深入浅出,是教学的高境界,值得我们去追求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让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通过教师的深入浅出,搭建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淋漓尽致展现个体,突出光彩的大舞台。
收稿日期:2011-05-29
1.备课要深入
1.1 深入钻研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
教学前,老师能否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能否把握文章的特点,是深入浅出的前提。 对文本的理解如果失之过深或失之肤浅,要深入浅出是难以想象的。
有的文章深在所表达的深刻哲理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至于作者如何把深刻的哲理表达出来,学生理解更有困难。如,《白杨》《桃花心木》等课文。有的文章创造了深邃悠远的意境,抒发了心灵的感动,如《向往奥运》《海上日出》,学生难以进入意境之中。有的文章词藻华丽,如华彩乐章,如果把一个个词语挑出来教学,几节课也难以完成任务,如《清明上河图》《索溪峪的野》便是。有的文章深在所介绍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要是平时一点接触都没有,学起来会有很大困难,如《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宇宙生命之谜》 。
上述各种类型的课文,我们要深入解读,在备课时就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表达方法的特点。
1.2 要根据学段教学特点,把握深入浅出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把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的阅读,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至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是要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阅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思想内容的体验理解方面的目标,已有很大提高。表达方法的学习方面,尚未列入第一、二学段的目标要求。第三学段的阅读,则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逻辑思维训练要求大为提高。牢牢把握学段特点,才能深入浅出。比如,古诗《江雪》,九年义务教材编入高段(第三学段),课标实验教材编入第一学段,假如用高段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来处理第一学段中的《江雪》,肯定是耗时费力而效果不佳。
1.3 要根据学生的真实起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与生活经验背景,是学生的真实起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起点。据研究,虽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改变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低年级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高年级虽然抽象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要形象思维的支持。深入浅出,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才能有效。假如在低中年级的教学中侧重于理性的分析,教学效率之低时可以想见的。学生的知识与生活背景,也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主要依据。比如,同是《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接触过电脑的学生对它已有感性认识, 对电子计算机的“神”,以及对它与多媒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他们对课文的学习,更多的是对要点的梳理。而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学生对上述问题,则可能很陌生,上述问题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2.教学要浅出
备课的深入,是为了教学的浅出,让学生明明白白的感悟、体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2.1 深入浅出的教学策略。
2.1.1 降低起点,逐步提高。
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为继。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对蕴涵哲理的课文,有不少老师偏好课一开始抓住表现哲理的句子,然后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的顺序。实际证明效果并不好。而从课文描写的人与事入手,体验人与事,然后才去理解蕴涵在人与事中的哲理,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得多。比如,《桃花心木》的教学,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种树”还是“育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育人”,抓住“育人道理”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会感到很抽象。而一开始从“种树”入手,体会种树人的与众不同,理解他这样种树的原因,学生对作者对种树人话的理解自然会产生共鸣,此时去理解文章包涵的哲理自然水到渠成。
2.1.2 突出重点,有所不为。
深入浅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教学重点同时是教学难点的,要去突破。是文章的难点,但不是教学重点,可以淡化甚至忽略。如,低年级的寓言、古诗的教学,寓意可以淡化,古诗意境的深入品味可以忽略;高年级的的辞藻华丽类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忽略大部分词语的教学;对哲理性很深刻的课文,对人与事的感悟、体验要充分,对哲理的认识则可以点到为止。
2.1.3 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读的引导,就默读来说,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有边读边想象的默读,有深入理解词句篇章的默读;朗读呢,有为了了解主要内容的感知性的朗读,有在老师用语言或画面创设的情景中的体验性的朗读,也有分角色的体验性的朗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段特点,引导朗读或默读,并在读中体验。
感悟、体验方法的引导要力求符合文本特点。如《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一是可以运用整体感受法,课文中小红军与陈赓人物形象丰满、初读时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小红军和陈赓的形象;二是角色体验法,课文对小红军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红军的神态、语言的语句,在朗读与感悟中体验;三是想象体验法。对“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可以用“想到……,陈庚明白了……”的提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陈赓明白了小红军的宁死也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和倔强的精神。对一篇课文,我们同时结合使用不同的感悟、体验方法,可以取到更佳效果。
2.1.4 引导思维,问题解决。
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问题解决。深入浅出,要浅在能使学生的思路顺畅。用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寻得问题的解决,可以促使学生阅读理解时思路顺畅。
如,《向往奥运》,作者盼奥运,想奥运,北京终于申奥成功了,千万情感、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教学时,可以这句话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作者等这一天等了多少时间,有过什么经历?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
2.2 根据文章特点,找准深入浅出的支点。
2.2.1 以朗读的指导为支点。
低年级的童话、寓言的教学,识字是重点,其次是感性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于蕴涵的道理的感悟,能有初步的感受即可。如,《刻舟求剑》的教学,主要是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如第三自然段的“有人催他”说的话,第四自然段“那个人不慌不忙”说的话,要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气,在读中体会“催”和“不慌不忙”的意思。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情趣盎然。中高段情感性浓郁的课文,可以少些理性的分析,多在朗读中感悟。如,《圆明园的毁灭》《再见了,亲人》等课文,名师如于永正、窦桂梅等用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很好的示范 。
2.2.2 以情境的创设为支点。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兴趣,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知为易懂。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要体会和平的可贵以及维护和平的艰难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可以用战争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体会战争的残酷;用维和部队的感人画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和平的可贵和保卫和平的艰辛。
2.2.3 以知识或时代背景的介绍为支点。
有的文章,学生因为缺少相关知识而难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如,《放弃射门》,学生如果平时对足球比赛常识没有基本的了解,很难理解福勒放弃射门的行为的高尚。因此,教学前,要对足球的比赛作适当的介绍。有的文章,要是不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要理解文章的情感,也是会失之肤浅的。如,《第一场雪》,为什么特别标明“第一场”?说明是不能把它作为一般的写景的文章看待的,但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则很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中,补充有关时代背景,才能使学生领会到那场大雪的意义,以及作者对那场大雪的特殊的欣喜之情。
2.2.4 以与生活的联系为支点。
《挑山工》《桃花心木》等类型的课文,人与事都来自平凡的生活,但都蕴涵很深刻的生活哲理、人生智慧在里面,联系生活经验,能使课文所蕴涵的哲理变得易以理解。如,《桃花心木》,“人也是这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联系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的经历,能比较容易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2.2.5 实践为支点。
阅读中的操作实践,可以是模拟情景的实验,如《捞铁牛》《田忌赛马》等课文;可以是把语句所表现的事物或情景画下来,如,《爬山虎的脚》,要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语句,有一定困难,如果让学生在阅读有关文字的同时,把它画下来,则能化难为易。
3.作业设计深浅结合
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往往“一刀切”。这样不仅不能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巩固练习,而且还遏制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因此, 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能自主地选择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练习,学生在作业的天地中能享受到充分的自由。
3.1 作业量的分层要求、作业难度的自主选择。
教师对知识掌握快的学生能减少作业量,对知识掌握不够的学生,适当增加作业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的练习和巩固提高。作业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使之有思考性,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因此,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实际,教师要能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来完成,这样既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完成,又使自己的爱好兴趣得到了发展。
3.2 作业的自主选择。
实施深浅结合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学习的自主精神。教师应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甚至什么时候做),都适当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确定。作业的内容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题材要广泛,思路要开阔,形式要有选择。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作业不是一种负担,从而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的练习巩固的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内容的及时巩固、内化、升华。例如,学完毛主席诗词《菩萨蛮•大柏地》后,教师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毛主席的诗词,联系有感情地朗读,准备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读。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找到毛主席的大量诗词经过准备,在诗歌朗诵会上尽情朗读。这样一来的作业,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吸收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这些优秀诗词中受到感染和激励,追求美好的理想提高了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增加了文化底蕴。教学完《将相和》之后,教师设计让学生辩论蔺相如的职位应不应该比廉颇的职位高。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分组讨论交流,积极准备,然后再安排时间让学生举行辩论会。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刻,同时更使学生认识到齐心协力、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此外,还可通过画一画课文描绘的景色、演一演文章的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完成作业,学习语文,拥抱知识,体味快乐。
总之, 教得深入浅出,是教学的高境界,值得我们去追求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让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通过教师的深入浅出,搭建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淋漓尽致展现个体,突出光彩的大舞台。
收稿日期:201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