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多巴诱导的帕金森病异动症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慢性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以中脑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的缺失、纹状体DA含量显著减少为特征,左旋多巴仍是目前PD治疗的首选药物。但长期左旋多巴治疗可出现疗效减退,并引起症状波动和运动并发症,而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 (LID)是其中较普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概括性的阐述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帕金森病异动症在动物模型、机制以及治疗上的基础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比较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 (HTK)与Uin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UW)液冷保存大鼠后肾原基同系和异种裸小鼠移植的效果,探索器官保存液评价新模型。方法从受孕第16天(E16)近交系Lewis(RTl1)大鼠提取后肾原基,以0~4 ℃ HTK或UW液保存24、48、72、96 h,植入Lewis鼠(Lewis→
TCRγδ+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是肠上皮内淋巴细胞中独特的亚群,该群细胞来源于骨髓和胸腺内的初始T细胞,经胸腺内或外发育,并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迁移至肠道上皮层,其分化和发育受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肠道菌群和食物抗原等肠道微环境的影响和调节。TCRγδ+IELs无需抗原递呈细胞的刺激即可迅速活化并识别各种病原体,从而高效分泌细胞因子、介导炎性反应、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与肠上皮细胞发生cros
期刊
目的应用转基因小鼠和谱系追踪技术鉴定胃窦干细胞,观察其在Apc基因突变和致癌剂暴露时参与肿瘤发生的作用。方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Cck2r-BAC-CreERT小鼠、Apcflox小鼠、R26-Td Tomato小鼠。杂交获得Cck2r-CreERT/R26-Td Tomato小鼠用于干细胞谱系追踪;分别采用Cck2r-CreERT/R26-Td Tomato/Apcflox/flox小鼠观察Ap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胆管癌炎性反应的相关性及其在疾病发展中的功能。方法通过对5个GEO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筛选获得20种对氧化应激或者炎性反应应答的lncRNA,进一步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鉴别在胆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lncRNA HULC,在此基础上利用siRNA和过表达lncRNA、应用荧光素酶标记、免疫沉淀技术等方法研究异常表达的HUL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及癌胚抗原(CEA)对T4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化疗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100例T4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年龄、性别、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CEA表达及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和奥沙利铂+四氢叶酸+5-氟尿嘧啶(FOLFOX)方案化疗等临床相关指标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并分层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Log-rank检验分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3(PIK3R3)基因对胆囊癌细胞NOZ、GBC-SD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IK3R3的siRNA(si-PIK3R3),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的胆囊癌细胞NOZ、GBC-SD中PIK3R3 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