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商务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条件,导致了仝球“网络市场”的崛起,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这种网络环境中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让我们来关注一下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对国际贸易产生哪些巨大的影响。
统一国际市场
国际贸易运行环境的重大变化是“虚拟市场”的兴起。互联网已经覆盖了150多个国家,连结的网络已达10万多个,终湍用户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如网上订货、网上促销、网上谈判等,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一个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带来的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动导致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问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市场价值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作用。虚拟市场的形成,超越了以往地理界限的制约,使商品与服务等有关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准确地流动,表现出公开、完整和实时等特性,减少了进出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市场信息不完全而引起的扭曲,同等质量的商品或质量相似的商品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保证了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
改造国际贸易经营主体
国际贸易经营主体上的重大变化——“虚拟公司”的出现。由于信息流在供应链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单个的公司或企业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将它们编成一个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功能而看来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电子商务技术简化了国际贸易的流程,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扩大了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
变革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
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和服务买卖的媒介,专业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子商务新型中介,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贸易,缔结一种现代化的贸易服务方式,为国际贸易提供一种信息较为完全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组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从而使市场机制能够更为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以物流为依据,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四流一体”的全新战略。在计算机网络上为进出口提供包括进出口代理报关、商检、仓储运输等为内容的物流作为整套服务体系的载体,不断向网络成员提供商贸信息咨询、市场分析、进口产品的保税展示和仓储、网上推销与广告宣传等服务,在世界各地建立代理销售网络,为制造商与贸易商创造商机,寻找买主,搓合并成交,并提供成交后的进出口服务。这种经营战略,把代理、展销等多种传统贸易方式融为一体,把全部进出口货物所需要的主要流程如市场调研、国际营销、仓储报关、商检等引入计算机网络中,为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和贸易商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的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生产者与用户以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降低,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降低经营管理成本。通过电子商务可降低文件单证的成本、降低人员成本、降低存货占用成本、降低时效成本、降低因文件单证失落或出错而作事后处理所发生的成本。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电子商务可优化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提高企业的营运效率。使企业的信息系统一体化。实现即时生产供应。
深化了国际分工
由于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地缩短生产和消费问的距离,因此,电子商务的影响通过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要延伸到国际生产领域,从而深化了国际分工。
电子商务催生弹性企业,使生产更具灵活性。所谓弹性企业,就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利用高新技术降低企业的转置成本,随时从企业内部部门或外部自制调用信息、人员、财务组成新的企业,为客户要求的产品进行设计、加工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组织形式可以随时发生变化,经营更加灵活。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促进跨国公司生产布局的全球化。企业借助网络直接根据订单组织生产,一方面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少库存;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安排生产。如戴尔公司的存货周期目前为4天,而作为中国电脑市场的龙头老大——联想电脑公司的存货周期则为54无在戴尔公司的首页上面以下拉列表的形式兼顾了各国可能会产生的地域差异的情形,戴尔公司的物流从确认订货开始,确认订货以收到货款为标志,在收到货款之后需要两天时间进行生产准备、生产、测试、包装以及发运准备等。
现代工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制成品中的科技含量增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任何科技新成果一出现马上“家喻户晓”,成为同行业赶超的目标。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高了相关产品的贸易量,国际贸易额也随之增加。
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运作的服务范围大大增加,服务贸易的提供者不必跨出国门就能为其他国家的客户提供国际服务。
电子商务导致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在lnlemet上可以进行原材料、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调度控制,使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之间通过网络尽展所长,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资源和人才的优势,促进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发展。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能够让世界各地公司、企业之间进行直观的生产和协调,使得生产力的发展日益超过国家的界限,肜成生产的国际化。国际分工扩大和深化导致了成品和半成品在国家和地区间迅速流动,从而带动了国际贸易额的增长。
更新国际贸易交易手段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使得服务于国际贸易的一些交易手段变的更便利、更快捷了。电子商务将订单、发票、提货单、海关申报单、进出口许可证等日常往来的经济信息,按一定的数据格式通过网络进行传送;网上定向信息发布部分代替了电视、报章等日常新闻媒介中广告宣传;网上市场、虚拟洽谈进行着促销活动;电子传输减少甚至淘汰传真、信函等传统的信息交换工具。电子货币代替纸质货币,网上信用证结算、转账高速运行,引发国际贸易付款方式的巨大变革。电脑软件、电子书刊、电子音像制品等无形产品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贸易成为全新的国际贸易交货方式。
改变国际贸易成本结构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中,花费的成本主要指买卖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搜寻、合同订立和执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而在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交易中,进出口商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寻,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商品的报关、商检、保险、运输、结汇等工作,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降低了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减少了中间环节,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节奏。从而大大节省这些方面的支出。有调查显示,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一笔进出口业务要处理交易相关机构的单据约200—350份,业务流程长达一至数月;而纸张、行文、打印及差错的总开销约为货值的7%;另外,在公司间共享的所有信息中,70%是从采购订单中获得的,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发掘定单附加的信息潜力,简化数据处理程序,缩短国际贸易的文件处理周期,降低企业的库存水平,消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人工干预,从而降低成本。据美国《福布斯》的统计,电子商务可以节省企业交易成本的5%到1O%。
虽然,电子商务又在传统贸易成本之外出现了技术、安全、法律等新的成本,不过两相比较,总休成本还是大大下降了。
催生国际信息贸易
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的信息产业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产业革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都是通过信息业完成的,因此,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中的基础产业,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电子尚务在提高国际贸易效率的同时,也促使那些支持其运行的产品和服务纳入国际贸易范畴而成为国际贸易对象。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信息贸易正从固际服务贸易中分离出来,以一种独立的新的贸易形式出现,国际贸易将出现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信息贸易三分天下的局面。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让我们来关注一下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对国际贸易产生哪些巨大的影响。
统一国际市场
国际贸易运行环境的重大变化是“虚拟市场”的兴起。互联网已经覆盖了150多个国家,连结的网络已达10万多个,终湍用户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如网上订货、网上促销、网上谈判等,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一个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带来的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动导致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问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市场价值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作用。虚拟市场的形成,超越了以往地理界限的制约,使商品与服务等有关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准确地流动,表现出公开、完整和实时等特性,减少了进出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市场信息不完全而引起的扭曲,同等质量的商品或质量相似的商品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保证了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
改造国际贸易经营主体
国际贸易经营主体上的重大变化——“虚拟公司”的出现。由于信息流在供应链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单个的公司或企业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将它们编成一个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功能而看来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电子商务技术简化了国际贸易的流程,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扩大了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
变革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
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和服务买卖的媒介,专业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子商务新型中介,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贸易,缔结一种现代化的贸易服务方式,为国际贸易提供一种信息较为完全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组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从而使市场机制能够更为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以物流为依据,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四流一体”的全新战略。在计算机网络上为进出口提供包括进出口代理报关、商检、仓储运输等为内容的物流作为整套服务体系的载体,不断向网络成员提供商贸信息咨询、市场分析、进口产品的保税展示和仓储、网上推销与广告宣传等服务,在世界各地建立代理销售网络,为制造商与贸易商创造商机,寻找买主,搓合并成交,并提供成交后的进出口服务。这种经营战略,把代理、展销等多种传统贸易方式融为一体,把全部进出口货物所需要的主要流程如市场调研、国际营销、仓储报关、商检等引入计算机网络中,为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和贸易商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的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生产者与用户以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降低,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降低经营管理成本。通过电子商务可降低文件单证的成本、降低人员成本、降低存货占用成本、降低时效成本、降低因文件单证失落或出错而作事后处理所发生的成本。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电子商务可优化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提高企业的营运效率。使企业的信息系统一体化。实现即时生产供应。
深化了国际分工
由于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地缩短生产和消费问的距离,因此,电子商务的影响通过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要延伸到国际生产领域,从而深化了国际分工。
电子商务催生弹性企业,使生产更具灵活性。所谓弹性企业,就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利用高新技术降低企业的转置成本,随时从企业内部部门或外部自制调用信息、人员、财务组成新的企业,为客户要求的产品进行设计、加工生产,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组织形式可以随时发生变化,经营更加灵活。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促进跨国公司生产布局的全球化。企业借助网络直接根据订单组织生产,一方面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少库存;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安排生产。如戴尔公司的存货周期目前为4天,而作为中国电脑市场的龙头老大——联想电脑公司的存货周期则为54无在戴尔公司的首页上面以下拉列表的形式兼顾了各国可能会产生的地域差异的情形,戴尔公司的物流从确认订货开始,确认订货以收到货款为标志,在收到货款之后需要两天时间进行生产准备、生产、测试、包装以及发运准备等。
现代工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制成品中的科技含量增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任何科技新成果一出现马上“家喻户晓”,成为同行业赶超的目标。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高了相关产品的贸易量,国际贸易额也随之增加。
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运作的服务范围大大增加,服务贸易的提供者不必跨出国门就能为其他国家的客户提供国际服务。
电子商务导致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在lnlemet上可以进行原材料、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调度控制,使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之间通过网络尽展所长,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资源和人才的优势,促进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发展。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能够让世界各地公司、企业之间进行直观的生产和协调,使得生产力的发展日益超过国家的界限,肜成生产的国际化。国际分工扩大和深化导致了成品和半成品在国家和地区间迅速流动,从而带动了国际贸易额的增长。
更新国际贸易交易手段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使得服务于国际贸易的一些交易手段变的更便利、更快捷了。电子商务将订单、发票、提货单、海关申报单、进出口许可证等日常往来的经济信息,按一定的数据格式通过网络进行传送;网上定向信息发布部分代替了电视、报章等日常新闻媒介中广告宣传;网上市场、虚拟洽谈进行着促销活动;电子传输减少甚至淘汰传真、信函等传统的信息交换工具。电子货币代替纸质货币,网上信用证结算、转账高速运行,引发国际贸易付款方式的巨大变革。电脑软件、电子书刊、电子音像制品等无形产品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贸易成为全新的国际贸易交货方式。
改变国际贸易成本结构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中,花费的成本主要指买卖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搜寻、合同订立和执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而在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交易中,进出口商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寻,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商品的报关、商检、保险、运输、结汇等工作,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降低了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减少了中间环节,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节奏。从而大大节省这些方面的支出。有调查显示,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一笔进出口业务要处理交易相关机构的单据约200—350份,业务流程长达一至数月;而纸张、行文、打印及差错的总开销约为货值的7%;另外,在公司间共享的所有信息中,70%是从采购订单中获得的,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发掘定单附加的信息潜力,简化数据处理程序,缩短国际贸易的文件处理周期,降低企业的库存水平,消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人工干预,从而降低成本。据美国《福布斯》的统计,电子商务可以节省企业交易成本的5%到1O%。
虽然,电子商务又在传统贸易成本之外出现了技术、安全、法律等新的成本,不过两相比较,总休成本还是大大下降了。
催生国际信息贸易
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的信息产业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产业革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都是通过信息业完成的,因此,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中的基础产业,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电子尚务在提高国际贸易效率的同时,也促使那些支持其运行的产品和服务纳入国际贸易范畴而成为国际贸易对象。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信息贸易正从固际服务贸易中分离出来,以一种独立的新的贸易形式出现,国际贸易将出现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信息贸易三分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