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近几年来,笔者学校积极探索新时期山区学校师生道德建设的新模式、新方法,深入开展“铸就师魂,培育新人”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的认识,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初步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一、坚持先进性和群众性相结合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任何一名德育工作者的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培养具有良好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教师教育学生,不仅通过言教,而且通过身教;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即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特别是党员教师,在学校里更应该是一面旗帜,在岗位上是一名排头兵,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向心力,为学校争光。
1.弘扬教师先进精神,积极发挥群众效应
笔者学校党支部紧紧抓住师生道德建设的新趋势,切实学习党员教师中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推进山区学校师生道德建设。例如,学校党支部书记曹启享老师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他一直从事高楼山区(瑞安西部山区)的教育事业。在他执教三十年之际,校党支部和工会组织联合举办了一次“立足山区,无私奉献”的主题座谈会,以老教师的几十年教育生涯中的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特别是他安心于山区教育事业的爱岗敬业精神,来激励年轻教师(尤其是在校执教的城区新教师)安贫乐教、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只有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光荣传统和先进精神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师德教育新路子,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心气一致,干劲一致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形象有着强烈的示范性。他们的言行举止、品德情操,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前年四月份学校全体党员自发组织去拆除校园内的两间危房。这次拆除危房的义务劳动就为学校节省了拆房费3000多元,可党员教师却没拿学校的一分补贴,就连一碗饭也没吃。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对学校的向心力得到了凝聚。
2.培养学生自觉意识,努力发挥示范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确实,在我们教师的影响下,全校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了,做好事也比以前更自觉了。例如:在校长室、团委的倡议下,全体学生也主动地分组排成四列长队,把拆下来的所有砖块传运到建筑工地(学校师生食堂建筑工地)。这既为笔者学校争创温州市教育强乡出了一份力,又让学生得到劳动锻炼和团结协作的机会,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又如:品学兼优的吴崇读同学,其家境贫困,没有房子,一家人只好借住在下泽村的老年宫里。再加上近年来其父亲身患重病,丧失了劳动力,生活就更加困难了。他因此而面临辍学。当学生们得知这一消息后,全校的学生都自发组织了一次“献爱心募捐”活动,为吴崇读同学伸出了友谊之手,共捐款3880多元。钱虽不多,但这一角一分都代表着全校学生对一位贫困学生的关爱之心。学生的这一举一动让吴崇读的家人为之感动,更让我们教师感到欣慰,因为我们教的学生长大了、懂事了,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后来,吴崇读同学也不负众望,以全校总分第二名的中考成绩考上瑞安市第七中学希望班。
二、坚持生动性和实效性相结合
师德师风是教师诸多素质的核心;学生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必须注意生动性和实效性相结合。既要有理论观念,又要有感性认识;既要贴近生活实际,面对社会热点,又要贴近时代脉搏,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1.贴近教师生活实际,努力发挥榜样作用
笔者学校党支部充分利用高楼革命老区光荣的斗争历史,邀请了高楼地区老党员,原高楼乡长徐忠良同志(高楼第一任乡长)在举行新党员宣誓仪式时,对新党员教师及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传统教育。新党员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创业的艰辛,也感到作为年轻一代任重而道远;并且都表示革命先烈为新中国解放事业付出了生命,今天我们一定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区组织的师德报告会,认真听取了温州市教育工会主席林晓新同志所作的《师德》报告和原温州市教育局教科室主任麻晓春同志(现任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所作的《探究性学习与实践》的报告,使每位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对照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寻找自己的差距,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我们及时寻找教师教书育人的闪光点,弘扬教师身边的先进典型。如政治课沈兴虎老师一心扑在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上,脚踏实地,工作认真,任劳任怨。但因劳累成疾,到发现身患绝症时的头两天,他还站在辛勤耕耘了三十多年的讲台前为毕业班学生上课。类似这些典型事例,学校及时组织广泛宣传,弘扬他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得其他老师们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思想上得到很大的触动,行动上增添了催人奋进的动力。
2.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努力塑造美好心灵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优良校风的必要条件,是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这条主线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使学生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勤学习的良好道德风气。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去年的高楼片区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中,学生曹高锡、朱蓓蕾分别荣获了一、二等奖。近三年来,无学生违法犯罪,无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无饮食卫生安全事故。
今年是开展学雷锋活动47周年,为了实践“三个代表”,弘扬雷锋精神,笔者学校创建了“弘扬雷锋精神,塑造美好心灵”的实践活动,通过宣传学习雷锋精神,在实践中争做好人好事。如:由学生自行组织清理学校周围的环境卫生,义务打扫飞虹新街等,力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深刻体会雷锋的伟大精神,塑造自己的美好心灵,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实践证明,新时期山区学校的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仅靠封闭的,单一传统的,以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为主的手段与方法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师德建设的组织方式要新颖,活动形式要灵活,教育内容要生动,采用多种途径寻找师德教育的新载体、新领域,以达到“铸就师魂”的实效。学校德育也应“打破自我封闭形式,走开放式的生动的德育之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要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观性、能动性,使学生把社会公民道德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转化为自觉的要求,进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真正达到“培育新人”的目的。
一、坚持先进性和群众性相结合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任何一名德育工作者的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培养具有良好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教师教育学生,不仅通过言教,而且通过身教;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即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特别是党员教师,在学校里更应该是一面旗帜,在岗位上是一名排头兵,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向心力,为学校争光。
1.弘扬教师先进精神,积极发挥群众效应
笔者学校党支部紧紧抓住师生道德建设的新趋势,切实学习党员教师中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推进山区学校师生道德建设。例如,学校党支部书记曹启享老师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他一直从事高楼山区(瑞安西部山区)的教育事业。在他执教三十年之际,校党支部和工会组织联合举办了一次“立足山区,无私奉献”的主题座谈会,以老教师的几十年教育生涯中的艰苦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特别是他安心于山区教育事业的爱岗敬业精神,来激励年轻教师(尤其是在校执教的城区新教师)安贫乐教、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只有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光荣传统和先进精神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师德教育新路子,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心气一致,干劲一致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形象有着强烈的示范性。他们的言行举止、品德情操,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前年四月份学校全体党员自发组织去拆除校园内的两间危房。这次拆除危房的义务劳动就为学校节省了拆房费3000多元,可党员教师却没拿学校的一分补贴,就连一碗饭也没吃。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对学校的向心力得到了凝聚。
2.培养学生自觉意识,努力发挥示范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确实,在我们教师的影响下,全校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了,做好事也比以前更自觉了。例如:在校长室、团委的倡议下,全体学生也主动地分组排成四列长队,把拆下来的所有砖块传运到建筑工地(学校师生食堂建筑工地)。这既为笔者学校争创温州市教育强乡出了一份力,又让学生得到劳动锻炼和团结协作的机会,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又如:品学兼优的吴崇读同学,其家境贫困,没有房子,一家人只好借住在下泽村的老年宫里。再加上近年来其父亲身患重病,丧失了劳动力,生活就更加困难了。他因此而面临辍学。当学生们得知这一消息后,全校的学生都自发组织了一次“献爱心募捐”活动,为吴崇读同学伸出了友谊之手,共捐款3880多元。钱虽不多,但这一角一分都代表着全校学生对一位贫困学生的关爱之心。学生的这一举一动让吴崇读的家人为之感动,更让我们教师感到欣慰,因为我们教的学生长大了、懂事了,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后来,吴崇读同学也不负众望,以全校总分第二名的中考成绩考上瑞安市第七中学希望班。
二、坚持生动性和实效性相结合
师德师风是教师诸多素质的核心;学生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必须注意生动性和实效性相结合。既要有理论观念,又要有感性认识;既要贴近生活实际,面对社会热点,又要贴近时代脉搏,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1.贴近教师生活实际,努力发挥榜样作用
笔者学校党支部充分利用高楼革命老区光荣的斗争历史,邀请了高楼地区老党员,原高楼乡长徐忠良同志(高楼第一任乡长)在举行新党员宣誓仪式时,对新党员教师及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传统教育。新党员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创业的艰辛,也感到作为年轻一代任重而道远;并且都表示革命先烈为新中国解放事业付出了生命,今天我们一定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区组织的师德报告会,认真听取了温州市教育工会主席林晓新同志所作的《师德》报告和原温州市教育局教科室主任麻晓春同志(现任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所作的《探究性学习与实践》的报告,使每位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对照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寻找自己的差距,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我们及时寻找教师教书育人的闪光点,弘扬教师身边的先进典型。如政治课沈兴虎老师一心扑在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上,脚踏实地,工作认真,任劳任怨。但因劳累成疾,到发现身患绝症时的头两天,他还站在辛勤耕耘了三十多年的讲台前为毕业班学生上课。类似这些典型事例,学校及时组织广泛宣传,弘扬他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得其他老师们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思想上得到很大的触动,行动上增添了催人奋进的动力。
2.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努力塑造美好心灵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优良校风的必要条件,是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这条主线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使学生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勤学习的良好道德风气。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去年的高楼片区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中,学生曹高锡、朱蓓蕾分别荣获了一、二等奖。近三年来,无学生违法犯罪,无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无饮食卫生安全事故。
今年是开展学雷锋活动47周年,为了实践“三个代表”,弘扬雷锋精神,笔者学校创建了“弘扬雷锋精神,塑造美好心灵”的实践活动,通过宣传学习雷锋精神,在实践中争做好人好事。如:由学生自行组织清理学校周围的环境卫生,义务打扫飞虹新街等,力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深刻体会雷锋的伟大精神,塑造自己的美好心灵,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实践证明,新时期山区学校的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仅靠封闭的,单一传统的,以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为主的手段与方法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师德建设的组织方式要新颖,活动形式要灵活,教育内容要生动,采用多种途径寻找师德教育的新载体、新领域,以达到“铸就师魂”的实效。学校德育也应“打破自我封闭形式,走开放式的生动的德育之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要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观性、能动性,使学生把社会公民道德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转化为自觉的要求,进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真正达到“培育新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