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定跳远课怎么上?不少学校的做法是,让学生们在沙坑前排队,再一个一个地练习。而在上海市青浦第一中学的操场上,记者却看到体育教师让学生分组在多个软垫上练习。“把软垫引进立定跳远教学,学生不用排队练习,还增加了安全性,这是在学校提倡的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中,师生共同想出来的好办法。”青浦一中体育教师鲍红艳说。
近4年来,上海市青浦一中持续推进“学生主体型”教改实验,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成了每名教师的自觉追求,在预学、讨论、展示、检测各个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
突破口选在数学成绩最差的班级
青浦一中是一所完中,学生大部分是周边农村学生。学校也曾走过一段持续的上升期,并顺利成为当地的示范校。但是,往前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校长王学才告诉记者:“课堂不改革,想办出一所理想的学校根本不可能。”
过去,大量讲授、训练是青浦一中课堂的基本形态,学生被动听讲。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感受不到学和教的愉悦。尽管成绩单一度很漂亮,但王学才认为,这样的课堂与学校的责任和理想相去太远。学生厌学、教师职业倦怠、学校发展止步不前,这些困扰过很多中小学的问题,在青浦一中一一再现。
改课堂、改教学,成为青浦一中的新突破口。
至今,说起3年前那些每天晚上从6点开到10点的会议,王学才和教师们仍然兴奋不已:从全校160位教师中根据自愿挑出的26名教师,组成了课改实验小组,他们白天备课、上课、听课,晚上集中到学校会议室开会,一讲自己的课是怎么设计的、二讲自己课堂的不足、三听别人评判自己的课堂有何问题,一个个“过堂”。晚餐时,食堂做好工作餐送到会议室。
参与其中的教师们告诉记者,正是这个每天开到很晚的会,让大家看清楚了问题,统一了思想,知道了劲儿该往何处使。学校把课堂教学改革的起点定在“三个围绕”上: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围绕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围绕学生的有效学习,实施教师的有效教学。
学校破釜沉舟,把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选在了高三数学成绩最差的班级。参与实验的教师们内心复杂而焦虑,一方面希望课改为课堂带来新面貌,另一方面又担心学生高考失利。王学才告诉教师们:“与其畏首畏尾地改良,不如大刀阔斧地改革,虽然风险大,但如果成功,说服力也更大。”
学校对参加实验的教师提出的总体要求只有一句话: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师生们共同研制预学单、共同探讨课堂中的重点难点。短短一个学期,试点班级数学成绩异军突起,由原来的低于年级平均分11.15分,缩小到4.9分。来听课的教师们发现,这个班级原来沉闷的课堂也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爱发言爱提问了。到高考时,实验班级数学成绩由8个班中的最末位跃居为第4位。
一个班级的课改试点取得成功,引发了其他班级效仿跟进。2009年年初,课改实验小组26名成员在各自的班级启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非实验小组教师每周要听3节实验小组的课,并撰写听课体会,在备课组内交流。课改,成为青浦一中师生共同的选择。
学生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因子
激发学生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因子,成为青浦一中课堂变革成功的关键。记者走进初一(3)班教室,教师袁芳芳正在为学生们上“科学”复习课。
上课伊始,学生分为8组,分别熟悉移取液体、测量物体重力、串联电路连接等相关实验的器材和操作。约10分钟后,袁芳芳请大家自愿报名上讲台演示。一只只手举得老高,袁芳芳随意一点,第八组上去示范检验葡萄糖的实验。
按照规则,在讲台上演示的小组可以得到一定分数,台下同学们随时可以质疑,如果质疑有道理,小组可获得一定加分。每个学生都紧盯着讲台,寻找实验中的每一个小疏漏。学习变成了小组赛跑,挑错、质疑、抢答、竞争,一节课结束,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
记者随机听了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多堂课,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课堂真有活力——提问、抢答、讨论、板书演示……学生们人人参与,异常活跃。以前上课总爱走神的学生小柯告诉记者,现在上课走不了神。
教师沈磊告诉记者:“要调动学生的热情,教师上课之前需要做充分准备,但课堂上很轻松,不用拼命讲,重点是引导学生进入各个环节。这样的课堂容易生成很多新问题,对教师很有挑战性。”
新课堂“新”在何处?在王学才看来,往常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被彻底打破,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依托预学、讨论、展示、检测4个环节,不仅把教学在课堂内外结合起来,更是把课堂打造成为基于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共同体。
预学习是青浦一中课改的重要“法宝”,没有预学,教师不准上课,学生预学不好,不能上课。学生预学习有个预学单为依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背景资料等内容,在这个单子上一目了然。
小组讨论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每个小组一般有4至7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男女搭配。教师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要求小组成员既承担个人责任,又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
展示也是青浦一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科学”课上的实验示范、“地理”课上的大洲大洋拼图展示。这些展示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提供了暴露学生未掌握哪些知识点、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机会。
预学、讨论、展示、检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预学单导学助学,目标指导全程,小结融合其中,评价贯穿始终,成为青浦一中新课堂的基本样式。
灵活的课堂教学激发出师生潜能
在听了英语教师周亚娟一堂关于水资源的课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王斌华感慨地说:“英语课绝不能上成对教材的原版复现,这堂课的亮点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自然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
“在长期的讲课、听课、研讨中,我认识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性,而且非常享受学生的独创性、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和魅力。教学过程的流畅值得追求,但这并非第一位的目标。”周亚娟说。
青浦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坚持快4年了,学生和教师都成了获益者。从老百姓“实惠”的角度看,学生学业成就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中考优秀率、升学率遥遥领先于区同类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领先于市同类学校,赶上部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而在深层角度,学生和教师都在课改新理念的沐浴下发生了深刻变化。
对学生来说,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提高了,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新课堂实验强调先学后教,注重展示分享,唤醒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成就动机、自尊心和表现欲,争强好胜的年龄特点驱使着他们积极投入,越来越喜欢学习。与此同时,教学以预学单为主线,当堂测评,学生负担变轻了,教学的效能却上去了。
教师们收获的是整个群体的专业发展。基于课例的合作行动学习方式打开了教师的信念之门,相互取长补短,磨人、磨课、磨精神,共同成长进步。因为调课,沈磊老师近期一周要上18节“地理”课,比平时多出6节,但她并不觉得累:“这样的课堂,教师反而很放松,不可能产生教学倦怠。”
自从青浦一中创办的那一天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文新华就一直关注这所学校,并参与学校的教改设计,为教师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加油鼓劲。他认为,青浦一中在多年的教改实践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并初步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统一、学习知识与学会创新的统一、学会做人与学会学习的统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统一。
青浦一中的教改成果被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张民生誉为“师生潜能都得到发展的活课堂”。
近4年来,上海市青浦一中持续推进“学生主体型”教改实验,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成了每名教师的自觉追求,在预学、讨论、展示、检测各个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
突破口选在数学成绩最差的班级
青浦一中是一所完中,学生大部分是周边农村学生。学校也曾走过一段持续的上升期,并顺利成为当地的示范校。但是,往前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校长王学才告诉记者:“课堂不改革,想办出一所理想的学校根本不可能。”
过去,大量讲授、训练是青浦一中课堂的基本形态,学生被动听讲。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感受不到学和教的愉悦。尽管成绩单一度很漂亮,但王学才认为,这样的课堂与学校的责任和理想相去太远。学生厌学、教师职业倦怠、学校发展止步不前,这些困扰过很多中小学的问题,在青浦一中一一再现。
改课堂、改教学,成为青浦一中的新突破口。
至今,说起3年前那些每天晚上从6点开到10点的会议,王学才和教师们仍然兴奋不已:从全校160位教师中根据自愿挑出的26名教师,组成了课改实验小组,他们白天备课、上课、听课,晚上集中到学校会议室开会,一讲自己的课是怎么设计的、二讲自己课堂的不足、三听别人评判自己的课堂有何问题,一个个“过堂”。晚餐时,食堂做好工作餐送到会议室。
参与其中的教师们告诉记者,正是这个每天开到很晚的会,让大家看清楚了问题,统一了思想,知道了劲儿该往何处使。学校把课堂教学改革的起点定在“三个围绕”上: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围绕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围绕学生的有效学习,实施教师的有效教学。
学校破釜沉舟,把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选在了高三数学成绩最差的班级。参与实验的教师们内心复杂而焦虑,一方面希望课改为课堂带来新面貌,另一方面又担心学生高考失利。王学才告诉教师们:“与其畏首畏尾地改良,不如大刀阔斧地改革,虽然风险大,但如果成功,说服力也更大。”
学校对参加实验的教师提出的总体要求只有一句话: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师生们共同研制预学单、共同探讨课堂中的重点难点。短短一个学期,试点班级数学成绩异军突起,由原来的低于年级平均分11.15分,缩小到4.9分。来听课的教师们发现,这个班级原来沉闷的课堂也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爱发言爱提问了。到高考时,实验班级数学成绩由8个班中的最末位跃居为第4位。
一个班级的课改试点取得成功,引发了其他班级效仿跟进。2009年年初,课改实验小组26名成员在各自的班级启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非实验小组教师每周要听3节实验小组的课,并撰写听课体会,在备课组内交流。课改,成为青浦一中师生共同的选择。
学生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因子
激发学生成为课堂上最活跃的因子,成为青浦一中课堂变革成功的关键。记者走进初一(3)班教室,教师袁芳芳正在为学生们上“科学”复习课。
上课伊始,学生分为8组,分别熟悉移取液体、测量物体重力、串联电路连接等相关实验的器材和操作。约10分钟后,袁芳芳请大家自愿报名上讲台演示。一只只手举得老高,袁芳芳随意一点,第八组上去示范检验葡萄糖的实验。
按照规则,在讲台上演示的小组可以得到一定分数,台下同学们随时可以质疑,如果质疑有道理,小组可获得一定加分。每个学生都紧盯着讲台,寻找实验中的每一个小疏漏。学习变成了小组赛跑,挑错、质疑、抢答、竞争,一节课结束,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
记者随机听了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多堂课,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课堂真有活力——提问、抢答、讨论、板书演示……学生们人人参与,异常活跃。以前上课总爱走神的学生小柯告诉记者,现在上课走不了神。
教师沈磊告诉记者:“要调动学生的热情,教师上课之前需要做充分准备,但课堂上很轻松,不用拼命讲,重点是引导学生进入各个环节。这样的课堂容易生成很多新问题,对教师很有挑战性。”
新课堂“新”在何处?在王学才看来,往常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被彻底打破,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依托预学、讨论、展示、检测4个环节,不仅把教学在课堂内外结合起来,更是把课堂打造成为基于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共同体。
预学习是青浦一中课改的重要“法宝”,没有预学,教师不准上课,学生预学不好,不能上课。学生预学习有个预学单为依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背景资料等内容,在这个单子上一目了然。
小组讨论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每个小组一般有4至7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男女搭配。教师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要求小组成员既承担个人责任,又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
展示也是青浦一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科学”课上的实验示范、“地理”课上的大洲大洋拼图展示。这些展示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提供了暴露学生未掌握哪些知识点、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机会。
预学、讨论、展示、检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预学单导学助学,目标指导全程,小结融合其中,评价贯穿始终,成为青浦一中新课堂的基本样式。
灵活的课堂教学激发出师生潜能
在听了英语教师周亚娟一堂关于水资源的课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王斌华感慨地说:“英语课绝不能上成对教材的原版复现,这堂课的亮点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自然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
“在长期的讲课、听课、研讨中,我认识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性,而且非常享受学生的独创性、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和魅力。教学过程的流畅值得追求,但这并非第一位的目标。”周亚娟说。
青浦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坚持快4年了,学生和教师都成了获益者。从老百姓“实惠”的角度看,学生学业成就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中考优秀率、升学率遥遥领先于区同类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领先于市同类学校,赶上部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而在深层角度,学生和教师都在课改新理念的沐浴下发生了深刻变化。
对学生来说,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提高了,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新课堂实验强调先学后教,注重展示分享,唤醒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成就动机、自尊心和表现欲,争强好胜的年龄特点驱使着他们积极投入,越来越喜欢学习。与此同时,教学以预学单为主线,当堂测评,学生负担变轻了,教学的效能却上去了。
教师们收获的是整个群体的专业发展。基于课例的合作行动学习方式打开了教师的信念之门,相互取长补短,磨人、磨课、磨精神,共同成长进步。因为调课,沈磊老师近期一周要上18节“地理”课,比平时多出6节,但她并不觉得累:“这样的课堂,教师反而很放松,不可能产生教学倦怠。”
自从青浦一中创办的那一天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文新华就一直关注这所学校,并参与学校的教改设计,为教师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加油鼓劲。他认为,青浦一中在多年的教改实践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并初步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统一、学习知识与学会创新的统一、学会做人与学会学习的统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统一。
青浦一中的教改成果被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张民生誉为“师生潜能都得到发展的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