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依法治国的内涵认识以及途径探索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puco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中,自依法治国方略被党和国家提出以来,从制度建设和法治观念建设方面来看,我国的法治建设向前迈进了较大的一步。不过,法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国家工程,要想真正实现还需要持久不懈的探索,为此,笔者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一些自己对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与理解,基于这些认识,笔者提出了有关依法治国的一些建议,主张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首先应培养民众的法律信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再进一步着手实施保障农民权利、落实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完善依法治国监督机制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法治目标;和谐社会
  依法治国理念早在党的十五次会议上就被提出,并被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直至党的十八次会议上仍被摆在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再次重申,可见依法治国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中,自依法治国方略被党和国家提出以来,从制度建设和法治观念建设方面来看,我国的法治建设向前迈进了较大的一步。不过,法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国家工程,要想真正实现还需要持久不懈的探索,为此,笔者就依法治国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对依法治国的必要性认识
  1.加强依法治国是落实党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的需要
  要想全面贯彻党的各项基本政策与方针,就需要依靠依法治国理念的全面实践。首先,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改革成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任务,而要想完成这一任务,推进依法治国是必不可少的。在之前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在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之后,党的性质发生了转变,由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党及时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在党的这一转变后,随之便有一系列新的战略方针与政策的制定出台,而这些方针与政策的落实只有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下才能正确实施,不至于偏离轨道。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
  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治国。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个集体的重要手段首先就应该是制度,而面对国家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集体,就需要一套上升到法律层面的制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在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法律可以规范国家的行为与民众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党各项事务的有序进行,才能确保我党的执政地位不会动摇,使得党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执政职能,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发展,最终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从而形成—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这一阶段性目标要在2020年实现,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依法治国同样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使这些领域一切事务的运转步入正轨的治理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方略,而在目前这个社会转型阶段,又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与不规范的因素,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依法治国的实施可以起到很好的矫正作用,真正消除这一系列不利因素。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这依法治国一方略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要想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就需要全面推行依法治国。
  4.依法治国是反腐利器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法治反腐的讲话为未来的反腐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新路径。近年来,不少贪腐官员纷纷落马,上至“老虎”级腐败官员,下至一般的科级干部,只要其不顾党纪国法而滥用权力,就难以逃脱法律与人民的审判。陈水扁曾身份何等尊贵,贵为一朝天子的他却也被迫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台湾社会之所以能惩治他的种种罪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台湾有着良好的法治环境。
  中央反腐运动进行多年,而只有在近两年才见成效,这其中与依法治国的大力推进有莫大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自依法治国理念被再次搬上议事日程以来,从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反腐事例无不佐证了依法治国在反腐上的力度。权力天生具有扩张性,腐败正是权力扩张后的一种主要表现,而法律天生具有约束力与强制力,可以说是权力的枷锁。因此,反腐倡廉离不开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本身首先也应从以法治吏着手。
  二、对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认识
  1.依法治国。必须依法执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上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构想,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实现这一伟大构想的核心力量,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共产党只有以身作则、依法执政,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才能取得良好的执政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辟一片优质的土壤。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党依法执政的重要性,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且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表明了其坚定决心,指出要推进依法治国,首先应做好依法执政,李克强总理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应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些无不表明了依法执政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依法治国,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是培育法治体系的土壤,因此,各个国家的法治体系会因国情而异。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道路相比,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明显与其不同,中国有着独特的近现代历史,历经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长期以来积累的法律理念、公序良俗都有着其独特的属性,在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国家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些独特性才使得中国形成的法治体系也有其自身的个性,这样一来,在依法治国过程中就必须以中国实际为落脚点。   3.依法治国,必须与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贯穿始终。坚持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不仅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都必须坚持这三者的统的要求。在实践中,要想全面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以及政策,就必须坚持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制度和法律的框架下实践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通过政治和法律制度来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保驾护航。
  三、依法治国的实践途径
  1.培养民众的法律信仰
  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一把利剑,理应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这一威慑力不仅要影响国家公权力,还要对一般民众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要想是法律产生威慑作用,首先就应该让民众产生对法律的认同感,从而上升到信仰层面,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身行为,因此,培养民众对法律的信仰对于依法治国的推进而言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依法治国的实现本身就是为了使整个国家都在法律的框架下高效运转,倘若让每个民众都产生法律信仰,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那么人们的社会生活就会变得十分和谐,市场经济也会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转。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便会减少很多阻碍,不仅如此,反而会在社会民众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顺利进行,加速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2.确保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按照主权在民的精神,全体公民才是依法治国真正的主体,因此,要想顺利实施依法治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就应该在依法治国过程中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即“民主法制化”,通过建立和遵守法治秩序来保障公民的参与权。这样一来,立法工作的开展就成了一大重要任务,诸如社团法、请愿法、申诉法、新闻法、人大监督法等一系列落实公民政治权利、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立法工作的开展,真正从保障公民权利这一立法精神上来落实公民的一系列参政权利,使其正当权利能够得以实现,从而真正地实现主人翁地位,更好地参与依法治国,使依法治国在全民的力量下得以有序进行。
  3.强化依法治国的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虽尚存不足,但总体而言还是具有较大的运行价值的,现价段,缺乏良好的监督机制才是关键问题,正是由于监督机制的缺乏才导致一些比较完善的制度与法律难以发挥本身的效用,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过程中,这将成为一大重要阻碍。笔者认为,要想建立健全的监督体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增加改革的深度,加强对全力的制约,建立立法机关、政府以及司法机关权力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其次,应通过法律真正落实公民的各项全力,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知情权,使其能够更好地监督国家机关各项职能的行使,避免各个国家机关在依法治国过程中有所懈怠甚至加以阻碍。最后,应发挥舆论监督的效力,允许民众组织专门的机构来对党依法执政以及国家机关依法治国进行全面监督。通过群众监督、机构监督以及公权力的自觉约束这三大机制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有效地监督网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依法治国在正常轨道上运行。
  4.农村的依法治理
  总体而言,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增无减。就法律层面来看,城乡差距之所以会在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扩大,主要还是因为国家对城乡在各个方面的区别对待甚至是不平等待遇,城镇居民在教育、劳动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社会保障权利都优于农民。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征地活动成了推进城市化的主旋律,这样一来,法律的不及时跟进就会使得农民的土地权利也失去保障。要想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首先应该使公民的权利得到同等程度的保障,因此,对于处于较低层的农民,应给予积极、全面的权利保障,通过法律落实农民的各项权利,如完善土地征用的有关法律,加强立法审查,对于一些会扩大城乡差距、限制农民权利的法律应予以清除,使农村在法律的保障下得以快速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国家的治理效果。
  四、结语
  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依法治国是必经之路,并且唯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加快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总之,依法治国是我国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的关键任务。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快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培养民众的法律信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依法治国的实施培育一片优质的土壤。
其他文献
<正>(2014年9月22日)沪府办发〔2014〕4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上海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大力改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向于感知价值享受和差异化消费。据相关报道,近年来,会展旅游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会展旅游是指以参加会议、展览、交易和节
  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酸雨以及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污染物,随着全球性大气污染的问题日益显著,工业排放氮氧化物已被列为重点控制污染物。研究表明在燃料燃烧过程中氮氧
进一步提高大功率高效交流电机的效率是电机设计中的难点问题,电机外风扇的优化已成为其中的关键之一,传统计算方法在准确性和适用性方面已无法满足要求。本文以具体的YKK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