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调查老年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状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SPB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96例老年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SPB平均得分为(31.21±6.51)分,照顾者自我效能得分为(28.43±3.38)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病情了解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照
【机 构】
:
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生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老年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状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SPB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96例老年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患者SPB平均得分为(31.21±6.51)分,照顾者自我效能得分为(28.43±3.38)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病情了解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照顾者健康状况及照顾者自我效能是患者SPB的预测因子(P<0.05),共可解释SPB总变异的53.62%。
结论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重视照顾者行为特点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9例PCI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在PCI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结果PCI术后6个月,观察组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好者占97.1%,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
目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和信息需求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连续收集100例诊断为主动脉夹层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自行设计的信息需求量表在患者术前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98例患者MUIS总分为(112.32±9.66)分,得分为中水平者90
目的分析不同等级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值对冠脉搭桥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苏州市某三级医院2013年1—11月进行冠脉搭桥84例患者的资料,根据呼气末正压值不同分为三组,PEEP值等于5 cmH2O为A组(n=26),PEEP值等于8 cmH2O为B组(n=28),PEEP值等于10 cmH2O为C组(n=30)。从护理记录中获取三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入住I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25名神经外科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医疗结局研究简化36条目量表(SF-36)对其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9.47±10.92)分,单条目平均得分为(2.99±0.38)分,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不明确性,得分最低的维度是信息缺乏性。生活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分次剂量与单次全剂量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总结肠道准备的护理经验。方法将22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试验组患者于结肠镜检查前1 d 17:00及检查当日6:00分次剂量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 ,每次1.5 L;对照组患者检查当日6:00单次全剂量服用PEG 3L清洁肠道。采用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残障接受度与人格特质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改善患者残障接受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残障接受度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对20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脑梗死患者人格特质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探讨人格特质对脑梗死患者残障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脑梗死患者残障接受度总分为(128.08±28.89)分,其中低接受度占57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从医院到家庭的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舒适度。结果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与对照组遵医行为依从性比较,干预组患者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正确服药、自我监测、自我心理调节5个方面的遵医行为依从性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联合预防用药对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某院眼科首次行FFA检查的2 8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干预组、预防用药组、护理干预联合预防用药组及对照组,每组710例,比较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联合预防用药组患者全身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5%,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探讨改良留置导尿法对预防尿道损伤的效果,为临床寻找更合理的尿道损伤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136例需留置导尿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留置导尿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导尿法。于插入导尿管时、留置尿管期间、拔出导尿管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性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插入时、留置尿管期间、拔出尿管后及血尿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