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轻松借”,当心是个坑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wer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有过借钱经历的人可能都有体会:借钱很难。可最近几年,只要你使用智能手机,或经常上网,就会发现借钱似乎越来越容易了。即便你不需要借钱,也会经常收到手机短信或各种广告推送,送你免息券或給你其他优惠“求”着你借钱。那么,这样的钱真的好借吗?敢借吗?
  各类手机App都盯上了借贷业务,网络平台的消费金融产品已嵌入用户日常生活、消费场景
  提起网贷,大家都不陌生。曾几何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量网贷机构应运而生,曾引发一波网贷乱象,直至网贷泛滥。后经金融监管部门重拳整治,类似P2P等不合规网贷机构全面关停,但网贷平台并未就此绝迹,而是巧妙嵌入了各类手机App之中。
  上海网民张茵吐槽说,她平时常用的生活类App,最近打开后总有弹窗消息,提示“免费领取3个月VIP会员”。她想成为VIP会员,便点开了网络链接,却跳转到了“新用户领30天首期免息券”界面,再点,出现了“最高可借额度200000元”的提示。她这才明白,所谓的“免费领取3个月VIP会员”,只不过是一则网络借贷广告。她非常不解:“一款生活类软件,为何总发借贷广告呢?”
  张茵所遭遇的,正是当前网贷平台转型后的一种普遍现象:包括生活服务类App、社交类App都盯上了借贷业务,很多App不但开通了借贷渠道,甚至把借贷功能作为重点模块进行展示。比如用于叫车服务的某款App,其借贷功能按钮就放在App主页,与打车、顺风车、共享单车等功能并列。某外卖服务App,不仅将借贷功能放在首页,还接入七八种借款服务。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App,几乎都能进入借钱通道,有些入口设置巧妙,让你绕都绕不开,稍不留神,或者禁不住诱惑,就会被引导到借款平台,甚至想“脱身”都难。
  重庆的刘先生就曾遭遇这种App。因为看到某款App界面上弹出一个所谓的“会员召集令”,他以为是召集会员的,就直接填了自己的信息,并点了确定,这才发现所谓的“会员召集”其实是“召集贷款客户”,他已经申请了贷款,并且贷款程序已进入“审批”环节。可他根本没有贷款需求,也不想贷款,但找不到取消借款的按钮,只好打客服电话。没想到,客服电话无人接听。时隔仅几个小时,贷款审批就通过了,1000元钱到了刘先生账户,但必须分12期偿还,每期还100元,另收190元服务费。刘先生气得直骂娘:“这完全是‘被贷款’啊!”
  这些几乎等同于强制用户贷款的网贷平台,大都以低利率、免息期长等“优惠”甚至直接发红包吸引用户,或以“一键就能贷款”“手机号就值20万”“万元日息低至一瓶水”“贷款秒变高富帅”等广告语诱导用户,极具煽动性。一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极易中招。
  大四学生孙文浩就是经不住低门槛的诱惑和广告语的煽动而陷入网贷的。即将毕业的孙文浩在网上投求职简历时,一则网贷信息以弹窗形式呈现在他眼前:“面试失败,只因不知XX贷”“弹指一挥间,网上直掉钱”……他一冲动便贷了1万元买了一部新款手机。原以为即将参加工作,分期还款没问题,谁知后来工作迟迟不能落实,眼看还款要逾期,滞纳金高昂,情急之下他只好在另一平台借款还债,不知不觉便被这笔贷款套牢了……
  网上为何那么容易借到钱?并非有人做慈善!“轻松”背后暗藏陷阱,风险重重
  众所周知,天上不会掉馅饼。借钱原本是件很难的事,在网上为何这么容易?是有人做慈善吗?当然不是。而是有人在“惦记”你的钱袋,想从你腰包里掏钱。不信,请看网上“轻松”借款背后的重重陷阱。
  贷款成本高。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一般都会被收取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费等,最终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极高。而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会故意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惠”条件,模糊借贷实际成本,容易让人因误解而上钩。
  今年5月,做水果批发生意的王女士急需一笔小额周转资金,嫌银行贷款麻烦,决定从网上贷5万元。按约定,年化借款利率10%,贷5万元一年下来利息5000元。王女士认为,她不需要贷一年,利息应该不到5000元。可当她办理贷款后,收到的《借款服务合同》却显示,除了标明的利息外,她还需支付账户管理费及“个人保障计划”费,以及VIP服务费等,实际需偿还的利息翻番还不止。
  王女士的遭遇还不算太离谱,行内的“砍头息”乱象更是惊人。所谓砍头息,即在放贷前以“行规”“平台管理费”或“提前扣除利息”为由扣下部分放款金额。有的砍头息占贷款比例高达30%,即借款1万元到手只有7000元,但利息依旧按照合同借款金额计算。
  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一些平台过度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容易诱导无节制消费。一些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一不小心就陷入盲目借贷、盲目消费陷阱。针对越来越多年轻人被网贷“绑架”,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指出,消费观念的改变、网贷平台放贷门槛低,以及资本营造的怂恿年轻人敢于超前消费、过度负债的社会氛围,是我国“负债一族”越来越庞大的主要原因。在豆瓣平台上,有一个名为“负债者联盟”的讨论组,网友们在上面分享自己陷入网贷的经历,将还清所有欠款称为“上岸”。在校大学生阿冰(化名)说,他第一次通过网贷轻易得到一双心仪的球鞋。轻易到什么程度呢?上传身份证、通讯录就行。即便有欠款,也不影响他到其他平台继续贷款。随着球鞋的发售一款接一款,他贷款的金额也层层加码,还款越来越力不从心。直到父母发现并替他还清所有欠款,他才终于“上岸”。
  个人信息遭泄露。据国家网信办今年5月的一次通报,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其中半数以上App具备金融功能,存在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的问题。更有业内人士称,个别平台为追求利益,会把个人信息“打包”卖给第三方,只要用户在一家借贷平台申请过借款,其他借贷平台的骚扰电话就会蜂拥而至。公务员小周就频频被这样的电话骚扰。“周先生您好!我是XX贷平台,请问您装修需要贷款吗?”一开始接到这样的电话小周还纳闷:他们怎么知道我要装修?后来他才想起,一年前他买房交首付时曾在一家网络平台贷过几万元钱,填写过相关信息。这样的电话经常会突然响起,上班、出差、开会,甚至在领导办公室汇报工作时……他烦不胜烦,不得不经常将手机设置到静音状态。   过度负债。一些网络平台无序放贷,诱导消费者点击办理,根本不去了解消费者的偿还能力;有的机构“多头放贷”,当借款人无力还款后让其“拆东墙补西墙”,甚至针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最终往往导致借款人过度负债,并在恶性催收中无法脱身,被逼上绝路。陕西安康小伙小张跟几个朋友创业,因资金周转不开在一些正规网络平台贷了款。开始他能够按期还款,但几个月后,因生意太差导致资金链断裂,他难以如期还款,只好在网上借“轻松贷”。结果一发而不可收,因为借款成本高,导致越借越多,窟窿越来越大。而且,每当他的上一笔贷款即将逾期时,就有新的借贷平台给他发信息让他借款。眼看着借款数额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他“以贷养贷”再也填不平这个窟窿,而催收电话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小张渐渐陷入绝望……幸好他姐姐发现了问题,选择了报警。但警方以“借贷属于民事纠纷”为由未予立案。姐姐只好一边盯着他以防他做傻事,一边四处打电话筹钱替他还债。据小張的姐姐说,小张向100多家网贷平台借款总计11万多元,连本带息要还20多万元。
  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网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借贷,远离网贷陷阱
  与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推出的App相比,一些常见的生活类App使用人数更多,覆盖面更广。由于使用频率高,生活类App过度宣传借贷功能更容易让网民落入网贷陷阱,并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除了有关部门需要对这类App加强监管,抑制网贷乱象蔓延,堵住由此产生的互联网金融漏洞外,作为App用户,更应加强自律,培养良好消费习惯,慎重在网上借钱。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就此发布风险警示,提醒消费者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要树立量入为出合理消费的理性消费观。业内人士提醒,树立文明科学的消费观,只为必要的事负债,对那些可有可无的消费,应量力而行。过度消费、过度负债很可能产生巨大财务压力,进而影响个人情绪和身体健康。一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对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有正确评估,消费支出应与自己的收入相符,要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本着节俭原则合理消费。二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要有主见,不随大流、跟风潮。对“借贷消费”“超前享受”“借贷追星”行为不效仿,杜绝不计后果盲目借贷、盲目消费行为。
  合理选择使用网络借贷产品,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借贷”。网络借贷虽然风险重重,但也不必谈虎色变,合理选择使用也能给生活带来便利。一位网友曾发帖讲述自己的一次贷款经历:因装修婚房急需一笔钱,他不好意思向亲戚、朋友张口借钱,加之买房时他已经跟银行贷过款,再想贷款挺麻烦,于是他在某知名信贷平台贷了6万元,根据约定按月还款,对生活没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但选择使用网络借贷产品时要认真研究借款服务合同,算明白要支付的利息及各种费用,尤其要弄清楚借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以防猫腻。不要轻信那些门槛过低、以各种优惠吸引眼球的网贷宣传。一旦选择了网贷产品,要合理使用借贷资金,并及时按约定还款,不可过度依赖借贷消费,更不能以贷养贷、多头借贷。
  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借贷,谨防金融诈骗。据媒体报道,浙江丽水的王女士因接到一家贷款公司客服打来的电话,居然被诈骗10多万元。王女士说,接到对方电话时,她正好想借一笔钱,便与对方加了微信,约定向对方借款20万元,先按对方要求支付1688元取得了所谓高级会员资格。随后,王女士下载了对方提供的App软件并进行注册。但对方以王女士银行卡信息填写错误、账户已被冻结为由,先后要求王女士支付4万元解冻金和两笔金额为53601元的验证金以验证其贷款资质,总计诈骗王女士近15万元。
  类似的网络贷款骗局近年来时有发生。业内人士提醒,如需网络金融服务,应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对不明来历的电话、链接、邮件等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谨防个人信息泄露及各种金融诈骗风险。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他不识简谱,她不厌其烦地教;他五次冲击星光大道的舞台失败。她永远站在他身后鼓励;他最终成功闪耀星光大道,一颗迟来的钻戒让她泪如雨下……一个是卖豆腐为生的贫困乡下郎。一个是音乐学院毕业的靓女高材生。原本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两个年轻人。因为爱情最终走到了一起——  音乐为媒种下爱情种子  2001年10月,全国推新人音乐大赛在大连举行,有意报考音乐学院的高三女孩胡馨月正在后台戴着耳机听音乐,忽然,有人轻
期刊
她,魅惑、精灵、野辣、妖艳。这是网友对她褒贬不一的评价。2012年夏天,因为“中国好声音”的四位导师都对她的表演、唱功进行翻来覆去的煎炒烹炸,使她极具爆点。  那英喜不自禁说她“是一颗另类新星”,杨坤微博力挺她“是未来ladygaga”,刘欢摇头说“看不懂她的表演”,哈林则边哭边笑说“此女够辣,够呛,够滋味”!  面对冰火两重天的吐槽、评论。她始终没遮没拦地咧着嘴巴率真地笑,舞台上依然不阴不阳、极
期刊
1  2009年夏末,我去广州读大学,那是我和母亲第一次分开。母亲在新生宿舍里和我挤了一个星期的单人床,直到单位的假不能再请了,她才决定离开。临行那天,我去火车站送她。看着偌大的车站,母亲对我说:“小英,考出来多不容易,你可要用功啊。”  说实话,我有一点烦,总觉得她那些嘱咐像只无形的手,扼住我的脖子。  我点点头,不耐烦地说:“知道了妈,我都考到广州来了,这还不行吗?”  母亲的行李很简单,只有
期刊
一  下了班的齐风,第一件事是问刘雅饭好了吗,然后去逗逗正在独自玩的儿子,接着就是钻进书房,打开电脑。  刘雅在厨房忙碌,一个荤菜,两个素菜,一份汤。  抽油烟机的声音很大,儿子喊她,她听不见说什么。齐风在书房无动于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刘雅心情突然就不好了。  刘雅把饭菜摆好,伺候儿子去洗手,路过书房,看到齐风正在看电影,是那种爱情片。  “爸爸吃饭了。”跳跳奶声奶气地喊着。  过了好一会儿,
期刊
从白领到农夫  今年26岁的段芹是位上海女孩,2008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某公司担任软件设计师,成天在钢筋水泥的都市生活中早出晚归,经常因为焦虑而失眠。  段芹尝试了很多种“农夫”的生活方式,并非为了陶渊明式的田园浪漫情怀,而是为了解决最实际的一日三餐问题。以前觉得去大超市买菜总比小市场可信,后来觉得买贵的总不会错,但最后她只相信自己种出来的。  于是她开始了此后的农夫之路。段芹的第一个选择
期刊
初生婴儿胆道闭锁。妈妈不放弃  2011年10月14日,在天津电动车厂打工的湖北咸丰县产妇罗丹,在天津市一中心医院生下了儿子哲哲。看着白白胖胖的儿子,强烈的喜悦感在这个22岁的妈妈周身流淌,她动情地说:“宝宝,妈妈再也不会让你溜走了。”  这是罗丹的第二胎,却是她的第一个孩子。第一胎罗丹因为劳累流产,因此对第二个小生命,她谨小慎微地终于熬过来了。可得子的喜悦还没褪去,罗丹就发现儿子不对劲。黄疸应该
期刊
她是史上最“牛”的闺蜜型保姆,上岗不过半年,不但可以开着女主人家的私家车到处闲逛,还把女主人的银行卡、信用卡当着自己的,随意刷卡高消费,直至把卡上的35.8万余元转走。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胆大包天的保姆竟然把女主人家的两本房产证拿到典当行抵押贷款80万元  2012年9月16日,这个保姆因犯盗窃罪和诈骗罪,被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13万元。她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
期刊
解围  今年回老家,全家人开始了“啥时带个对象回家”的火力攻势。  我淡定地抛出了杀手锏:“我处的对象还没离婚。”  一屋子人面面相觑,沉默良久,开始改劝:“分手吧。”  我一口答应,解围成功!  红包  一群朋友在讨论春节期间收到的红包。  甲说:“我收到了500元红包。”  乙说:“我没收到现金,收到了三张信用卡,还告诉我随便刷,别客气。”  丙说:“我收到一张字条,告诉我钱还在前赴后继地赶往
期刊
2021年6月29日上午,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坐在轮椅上的马毛姐第一个上台,神情难掩激动。  那一晚,马毛姐兄妹俩在炮火纷飞中横渡长江6次,共运送3船解放军抵达南岸,并在返回途中救起多名落水战士  马毛姐1935年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现无为市)马家坝村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1949年2月,解放军解放了长江北岸无为地区,马毛姐一家和其他穷苦人家一样,沉浸在获得
期刊
大学毕业后的他卑微地漂在杭州,成为蚁族一员。当他鼓起勇气向喜欢的女孩表白时,却遭拒绝:“在城市一间属于自己的小窝都给不起,拿什么言爱。”情感受挫的他在非法涉外婚介的劝说下亲赴越南,挑选了一名“物超所值”的越南新娘,没想却被骗得精光,绝望的他压抑已久的情绪瞬间爆发……  小蚁族有家难回,梦想总被雨打风吹去  2012年的除夕,从杭州赶回丽水县过年的张宇刚一进门,就碰上到了他最不想碰上的事情。姑姑张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