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州高甲戏传承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作为福建省五戏曲剧种之一,高甲戏在闽南地区始终保持长盛不衰、传承不息的态势。本文从高甲小戏经典曲目《管甫送》入手,通过对其起源和音乐特点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其表演形式和審美价值,希望能对这一古老剧种的保护的传承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甲戏;管甫送;艺术特色
一、《管甫送》的起源研究
据考证,高甲戏在清朝道光年间诞生于福建泉州。泉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以及南音、北管等戏曲、音乐艺术,都是在这一片肥沃丰厚的土壤繁衍生长的。而作为高甲戏经典之作的《管甫送》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的竹马戏,在曾永义的《闽南戏剧》中,记载了宋代末年发现了一本抄本白字戏《管甫送》的事迹,这是有关《管甫送》的最早记录。后来竹马戏《管甫送》被改编为梨园折子戏,由于其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又被改编成泉州高甲戏。从此以后,高甲戏《管甫送》在闽南地区历经数百年的演出,始终经久不衰,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管甫送》的音乐特点分析
高甲戏《管甫送》的音乐构成主要由两首南音曲牌《水车》和六首闽南民歌小调共八首曲子组成。
1、南音曲牌
南音是一种古老的乐曲,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素有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的美誉,而这个“活化石”在包括泉州在内的闽南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传承。她的音乐表现形式以古老的曲牌为主,《水车》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南音曲牌《水车》的定调为F调,以洞箫四空管完成,其特点是旋律舒缓,善于表现人物个性。在高甲戏《管甫送》中,由于表演的需要,所采用的《水车》曲牌被调整到了以洞箫四空管定调到A调的方式。在实际的演出中,考虑到了男女演员的演唱特点,常会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演出的需要和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由于剧情的需要《管甫送》中的南音曲牌《水车》明显较快,这样的调整更能表现出剧中男女主角情意绵绵、难分难舍的感情。
2、闽南民歌小调
在高甲戏《管甫送》中,第三、第六首曲子都出身泉州民歌《管甫送》。这两首曲子的得名也正是因为高甲戏《管甫送》的广泛传播。曲子是五声音阶宫调式,在高甲戏《管甫送》中,由于受梨园戏和南音唱腔的影响,又加入了“变宫”“变徵”,成为七声音阶宫调式,不仅丰富了五声音阶宫调式的表现能力,同时也体现了闽南民歌的特点,将美娟送别管甫时的复杂心情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
在高甲戏《管甫送》中,采用了泉州民歌《送管甫》的曲调,进行了一些加花和变奏的处理,形成了其第四首曲子。为突显美娟劝慰管甫必须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的情节,曲子在歌词“老年”“返乡”“不孝”等处特点增加了多达五处的附点音符,同时为丰富曲艺表现形式,还增加了一小节回答。
在高甲戏《管甫送》中,第五首曲子采用的是《病子歌》的曲调。这首曲子在《管甫送》中将节奏从原由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加快到十六分音符,且增加了多处附点音符,旋律也明显加快,同时还去掉了原曲的尾声部分,利用两个连续的切分节奏,前面给人以爽快开朗之感,后面又采用下行的旋律营造出一种惆怅感,前后对比的落差恰到好处的表现了美娟复杂的心情。
在高甲戏《管甫送》中,第八首曲子采用的是《行船歌》的曲调,但对曲子的节拍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原曲的节拍是由3/4拍和5/4拍交替组合而成的混合节拍,而在《管甫送》中曲子的节拍改为稳定的3/4拍节奏,表现出了管甫坐船回家时美娟盼望他平安到达的美好心愿。
三、《管甫送》的表演形式分析
1、角色特点
《管甫送》全剧只有一男一女两个角色,男性角色管甫为丑角,女性角色美娟为旦角。在戏曲中,丑角也分为多个种类,管甫属于“拐杖丑”,又因其具有“三分生,七分丑”的特点,也被划分为“文丑”中的“长衫丑”。这类丑角在高甲戏中主要用来表现一些花花公子形象,但管甫这个角色采用“长衫丑”,目的是为了表现其风趣幽默的一面,属于少数用“长衫丑”表现的正面人物形象。同样,在戏曲中旦角也分为很多种,美娟的角色属于“小旦”,主要用来表现一些身份不高或未出嫁的年轻活泼的女性形象。
2、表演特点
高甲戏脱胎于竹马戏、梨园戏、京剧等多种剧种,也吸收了这些剧种的精华,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点。《管甫送》中最有特色的表演是丑角形象的表现。在剧中,管甫的形象被定为一个手拿拐杖、身穿长衫短褂的小吏,表演中演员利用拐杖对其各种动作进行了夸张化的处理,使得表演更具观赏性,同时又结合了一些公子丑的动作表现了其风趣滑稽的一面,另外结合管甫是一个台湾小吏的身份,又对丑角的表演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收敛,使得其在滑稽中又体现了一丝沉稳,更符合角色定位。
另外,《管甫送》中的闽南方言运用,不仅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增强了戏曲本身的草根性,还为管甫的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增添了一些风趣幽默。在对白上也采用了方言押韵,使得喜剧效果更强,更易为闽南观众接受。
四、《管甫送》的审美价值分析
1、艺术价值
《管甫送》作为高甲小戏中的经典曲目之一,已在闽南地区流行了一百多年,究起原因,主要是因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耳熟能详的音乐曲调和短小精悍的结构造成的。《管甫送》采用的丑角表演和方言表达方式,更易于被欣赏。而大量采用的来自日常生活的民歌小调更易于传唱,无形中为《管甫送》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而短小精悍的篇幅结构可以适应各种演出环境,在很多文艺汇演中,《管甫送》都作为闽南地区的特色戏剧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出镜率。
2、文化价值
高甲小戏在闽南文化圈内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而《管甫送》的故事情节又将闽南文化圈中重要的两个部分——福建和台湾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它反映出了两岸人民之间割舍不了的亲情,寄托了人们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作为盛行于闽南地区的高甲小戏的代表剧目,《管甫送》擁有非常宝贵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高甲小戏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值得被更好的保护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倩.高甲小戏《管甫送》的艺术特色[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118-120.
[2]吴永艺.梨园、高甲丑角艺术与闽南地域文化之关系[A].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龙岩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龙岩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2010:8.
[3]吴丽佳.“化丑为美”的审美艺术价值——从编剧角度论高甲丑的角色塑造[J].艺苑,2015,06:65-66.
【摘要】:作为福建省五戏曲剧种之一,高甲戏在闽南地区始终保持长盛不衰、传承不息的态势。本文从高甲小戏经典曲目《管甫送》入手,通过对其起源和音乐特点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其表演形式和審美价值,希望能对这一古老剧种的保护的传承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甲戏;管甫送;艺术特色
一、《管甫送》的起源研究
据考证,高甲戏在清朝道光年间诞生于福建泉州。泉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以及南音、北管等戏曲、音乐艺术,都是在这一片肥沃丰厚的土壤繁衍生长的。而作为高甲戏经典之作的《管甫送》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的竹马戏,在曾永义的《闽南戏剧》中,记载了宋代末年发现了一本抄本白字戏《管甫送》的事迹,这是有关《管甫送》的最早记录。后来竹马戏《管甫送》被改编为梨园折子戏,由于其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又被改编成泉州高甲戏。从此以后,高甲戏《管甫送》在闽南地区历经数百年的演出,始终经久不衰,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管甫送》的音乐特点分析
高甲戏《管甫送》的音乐构成主要由两首南音曲牌《水车》和六首闽南民歌小调共八首曲子组成。
1、南音曲牌
南音是一种古老的乐曲,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素有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的美誉,而这个“活化石”在包括泉州在内的闽南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传承。她的音乐表现形式以古老的曲牌为主,《水车》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南音曲牌《水车》的定调为F调,以洞箫四空管完成,其特点是旋律舒缓,善于表现人物个性。在高甲戏《管甫送》中,由于表演的需要,所采用的《水车》曲牌被调整到了以洞箫四空管定调到A调的方式。在实际的演出中,考虑到了男女演员的演唱特点,常会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演出的需要和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由于剧情的需要《管甫送》中的南音曲牌《水车》明显较快,这样的调整更能表现出剧中男女主角情意绵绵、难分难舍的感情。
2、闽南民歌小调
在高甲戏《管甫送》中,第三、第六首曲子都出身泉州民歌《管甫送》。这两首曲子的得名也正是因为高甲戏《管甫送》的广泛传播。曲子是五声音阶宫调式,在高甲戏《管甫送》中,由于受梨园戏和南音唱腔的影响,又加入了“变宫”“变徵”,成为七声音阶宫调式,不仅丰富了五声音阶宫调式的表现能力,同时也体现了闽南民歌的特点,将美娟送别管甫时的复杂心情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
在高甲戏《管甫送》中,采用了泉州民歌《送管甫》的曲调,进行了一些加花和变奏的处理,形成了其第四首曲子。为突显美娟劝慰管甫必须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的情节,曲子在歌词“老年”“返乡”“不孝”等处特点增加了多达五处的附点音符,同时为丰富曲艺表现形式,还增加了一小节回答。
在高甲戏《管甫送》中,第五首曲子采用的是《病子歌》的曲调。这首曲子在《管甫送》中将节奏从原由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加快到十六分音符,且增加了多处附点音符,旋律也明显加快,同时还去掉了原曲的尾声部分,利用两个连续的切分节奏,前面给人以爽快开朗之感,后面又采用下行的旋律营造出一种惆怅感,前后对比的落差恰到好处的表现了美娟复杂的心情。
在高甲戏《管甫送》中,第八首曲子采用的是《行船歌》的曲调,但对曲子的节拍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原曲的节拍是由3/4拍和5/4拍交替组合而成的混合节拍,而在《管甫送》中曲子的节拍改为稳定的3/4拍节奏,表现出了管甫坐船回家时美娟盼望他平安到达的美好心愿。
三、《管甫送》的表演形式分析
1、角色特点
《管甫送》全剧只有一男一女两个角色,男性角色管甫为丑角,女性角色美娟为旦角。在戏曲中,丑角也分为多个种类,管甫属于“拐杖丑”,又因其具有“三分生,七分丑”的特点,也被划分为“文丑”中的“长衫丑”。这类丑角在高甲戏中主要用来表现一些花花公子形象,但管甫这个角色采用“长衫丑”,目的是为了表现其风趣幽默的一面,属于少数用“长衫丑”表现的正面人物形象。同样,在戏曲中旦角也分为很多种,美娟的角色属于“小旦”,主要用来表现一些身份不高或未出嫁的年轻活泼的女性形象。
2、表演特点
高甲戏脱胎于竹马戏、梨园戏、京剧等多种剧种,也吸收了这些剧种的精华,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点。《管甫送》中最有特色的表演是丑角形象的表现。在剧中,管甫的形象被定为一个手拿拐杖、身穿长衫短褂的小吏,表演中演员利用拐杖对其各种动作进行了夸张化的处理,使得表演更具观赏性,同时又结合了一些公子丑的动作表现了其风趣滑稽的一面,另外结合管甫是一个台湾小吏的身份,又对丑角的表演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收敛,使得其在滑稽中又体现了一丝沉稳,更符合角色定位。
另外,《管甫送》中的闽南方言运用,不仅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增强了戏曲本身的草根性,还为管甫的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增添了一些风趣幽默。在对白上也采用了方言押韵,使得喜剧效果更强,更易为闽南观众接受。
四、《管甫送》的审美价值分析
1、艺术价值
《管甫送》作为高甲小戏中的经典曲目之一,已在闽南地区流行了一百多年,究起原因,主要是因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耳熟能详的音乐曲调和短小精悍的结构造成的。《管甫送》采用的丑角表演和方言表达方式,更易于被欣赏。而大量采用的来自日常生活的民歌小调更易于传唱,无形中为《管甫送》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而短小精悍的篇幅结构可以适应各种演出环境,在很多文艺汇演中,《管甫送》都作为闽南地区的特色戏剧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出镜率。
2、文化价值
高甲小戏在闽南文化圈内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而《管甫送》的故事情节又将闽南文化圈中重要的两个部分——福建和台湾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它反映出了两岸人民之间割舍不了的亲情,寄托了人们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作为盛行于闽南地区的高甲小戏的代表剧目,《管甫送》擁有非常宝贵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高甲小戏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值得被更好的保护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倩.高甲小戏《管甫送》的艺术特色[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118-120.
[2]吴永艺.梨园、高甲丑角艺术与闽南地域文化之关系[A].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龙岩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龙岩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2010:8.
[3]吴丽佳.“化丑为美”的审美艺术价值——从编剧角度论高甲丑的角色塑造[J].艺苑,2015,0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