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韩国电影的土壤和空气

来源 :音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e8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可否认,韩国电影现在已经成为亚洲电影最重要的一分子,其国产电影占据全年总票房超过40%的份额,已经成为国产电影在该国票房占有率的世界排行的第三位。1999年由姜帝圭导演,韩石圭、宋康昊、金允珍、崔岷植主演的《生死谍变》成为韩国电影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国产电影在韩国抵挡不住好莱坞电影对市场洪水猛兽般的侵蚀,而《生死谍变》以245万观众超过了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在韩国的票房纪录,直接引发了韩国人对国产电影的热情和整个韩国电影业的重整旗鼓,成为韩国电影巨大发展的开端。
  如今韩国电影的一派繁荣景象,不能仅仅归之于韩国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诚然,自从朝鲜战争结束以后这50年来,作为一个岛国,韩国人身上具有岛国人民所特有的坚韧不拔与强烈的爱国情操,但这并不等同于他们可以为每一部国产电影都掏钱买票进电影院。归根结底,还是韩国的电影拍得好,正因为拍得好,所以观众才会进电影院看国产电影。
  1985年韩国实施了一项法律,这项法律的目的是把影片摄制与影片进口分开。这项法律规定,进行这两种活动中的任何一种,都必须分别向文化部登记。先前,只有每年至少摄制4部影片的、得到许可的制片商才可以进口外国影片。
  然而由于在1987年1月又颁布了新的法律,外国人可以在韩国进行摄制影片业务,并且在这里销售外国影片。这使得当地的影片摄制商和销售商遇到激烈的竞争,使韩国电影业面临一种严酷的现实,他们不得不设法通过技术和艺术的创新以及积累资本求得生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韩国一直处于军事独裁统治之下,电影也没有什么发展。1990年以后,韩国社会除了在政治上的变化,在其他方面也产生了不同层次的变革,尤其以文化艺术方面最为突出。韩国电影此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好莱坞大片的引进,极大地刺激了电影市场,同时也刺激了韩国电影人的创作激情。
  《生死谍变》被视为“带动了韩国百年影业迈向新里程”,而对韩国电影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宏观调控意义的,是Screen Quota(电影配额制),又叫做义务上映制度。这是韩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电影所颁布的政府政令,强制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映146天的本土电影;全国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电影。韩国政府内部对此制度一直存有争议,文化部坚持其配额比例,而经济部要求取消或者降低比例。金大中当年在竞选纲领中曾明确表示: “电影配额制将持续到韩国电影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40%”,尽管现在国产电影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达到40%,但电影配额制度仍然维持既定比例。
  电影配额制度的维持,有人认为与现在的韩国文化部部长、曾经执导过《薄荷糖》、《绿洲》的导演李沧东有关,其实不然。维持这一制度,不只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所有韩国电影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项颁布于20世纪70年代的制度,在1999年时曾经差点废止。当时为了抗议韩国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电影人曾发起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头在汉城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因为剃光头在韩国是极强烈的抗议形式,而此活动又由全韩国影人集体参加,所以被世界舆论高度关注。韩国政府在极大压力下,决定继续电影配额制度,令韩国导演士气大振,成为韩国电影在20世纪末大发展的一个契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电影最大的变化是类型电影的多样化。1995年,由于韩国社会的不稳定对电影界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录像带市场的急剧扩大,让观众日渐远离电影院。在这种压力之下,为了吸引观众,韩国电影类型出现了多元化格局,同时女性电影十分活跃,新人导演大量涌现。因此,1995年可以说是韩国电影多元化的开端。与此前韩片的主流——通俗言情片、不成熟的动作片和低级的色情片——相比,出现了社会题材、历史题材、言情片、动作片、悬念片等很多类型电影,这些电影被称为“新电影”,“新电影浪潮”给韩国电影界带来了活力。
  此外,像现代、大宇、LG、三星等大财团对于电影业的投资,为韩国电影人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资金,这是外力;而内力则是,目前所活跃的韩国新一代年轻导演,大都来自电影学院,或者都有着留学欧洲特别是法国电影学院(甚至有的还是留学于中国)的背景,他们对于电影的观念体现在重视人生的价值与对电影技术的迷恋。他们的作品将传统的东方文化、儒家思想气质与现代西方的思潮、技术做到了完美的融合。
其他文献
有人说,2003年香港娱乐圈流年不利,张国荣走了,柯受良离开,而刚宣布自己要与癌症做斗争的梅艳芳终于没有走过多事的2003年,12月30日的凌晨,一位芳华绝代的佳人香消玉陨,也令2003年的最后一天抹上了一片隐晦和悲凉,所有爱她的人在那一天都痛心不已。  打开各大网站才发现,满目尽是悲伤和怀念。阿梅真的走了,留下很多喜欢她的影迷、歌迷。在一个平常的早晨,嘻笑怒卖皆是真性情的阿梅留给大家一个远去的背
期刊
过去的2003年似乎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别的暂且不表,单是娱乐圈就让我们留下了不少不快乐的记忆。不过,这年头用心做音乐的人还是不少,按照我记忆的轨迹粗粗浏览了一遍,找出下面十张在2003年度算是比较不错的唱片和大家分享,需要说明的是,这十张唱片由于分属不同的音乐类型,所以也没有刻意去排什么名次,只知道他们是好专辑就是了。所以,十张唱片是以发行时间作一个粗略的排列顺序,并没有其他什么特别的含义。  
期刊
一年之末,中国人民总是要纪念一位伟大人物的诞辰。毛泽东,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在世界音乐界,美国作曲家亚当斯的《尼克松在中国》和记录小提琴家斯特恩中国之行的记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让这位历史伟人进一步被世界接受。但同时,另一个值得人们纪念的伟大人物的诞辰也在年末的12月,但人们对他投注的热情似乎并不那么充足。这个人就是柏辽兹。  1803年的12月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生于法国沿海地区
期刊
新年时节一直是各家唱片公司的发片旺季,由于和电台一起搞视听欣赏会的缘故,小弟自然必须狂听来自各家公司的新唱片。在此,挑出几张比较值得推荐和收藏的新碟,留请诸位读者注意。    1.片名: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伯恩斯坦:小夜曲  演奏:安妮-苏菲·穆特/普列文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  编号:DG 474 500-2  普列文和穆特的结合曾经是古典乐坛的美谈,《小提琴协奏曲》就是普列文送给爱
期刊
2月底3月初,德国音乐剧《大西洋的故事》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公演。这部音乐剧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在纳粹极端统治时期,许多世界著名的德国文化精英被迫逃离家园,在纽约、上海等地避难的故事。该剧的主创者,德国著名摇滚歌星Udo Lindenburg将20年代流行于德国的音乐杰作,运用现代手法和风格改编后,赋予新的生命力展现于舞台。  Udo Lindenburg在德国是家喻户晓的摇滚歌星,他不仅是德国
期刊
许多许多的场景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怜惜起来,心痛不已。  颜色,气味,光线,话语,动作,表情,没有道理的。  这是2003年圣诞,握着一叠无处可寄的圣诞卡,在街上,不知该干嘛。人流里穿梭,生的寂寞一点点从脚下堆积上来直到快要淹没头顶,看到红红绿绿,看到笑靥如花,看到成群或结伴的形状。  Christmas,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选了Leona Naess的同名唱片。  Christmas,在这样的一首歌
期刊
她的头上曾经光环无数:牛仔精灵、道德模范、美国乐坛的玉女、美国流行音乐文化风向标;她曾经因自己的清新美丽赢得了无数荣誉:美国《福布斯》杂志曾以她为封面人物,特别介绍了当年这位“带动全球经济繁荣的17岁美少女”;美国歌迷投票选举她为“最爱国民美少女”的称号;她还担任过著名服装品牌Tommy Hilfiger和麦当劳的年度形象代言人。可惜雕琢的美貌经不起岁月的冲刷,曾身处顶峰的她怎奈得人气如流沙般从指
期刊
“在寻找幸福中死去”其实是一部书的名字,准确地说,一本小说,并且是我在近期内看过的最好的一本。情节交代很没头绪,打着后现代的烙印,漂浮着一个个小章节,讲一堆无聊年轻人在没有理想和信仰的生活里,怎样把时间消耗殆尽的过程。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一个理由是它叙事的场景性,三两人物,若干理由形成交叉,固定的地点发生一点什么,然后很快掠过。如果拍成镜头,我猜是安东尼奥尼式的。  另一个理由是它那与众不同的作者
期刊
当星星闭上了眼睛, 黑夜哄睡了大地,我还望着闪烁的电脑屏幕,想着夕阳落下的模样。回忆是一种病,一旦染上又会久治不愈。   匆匆打开音箱,是老狼的“久违的事”。   久违的事想起还是甜的/久违的人你还在相册的第一篇/你留下的蓝信箱/我不时还要看一看/你带走的粉窗帘如今飘在谁窗前/想想当初第一面不是很遥远/羞涩的你问着我两个人的缘/牵牵你的小手亲亲红红的笑脸/你不知所措靠着我的肩你说会永远……   三
期刊
GarageRock(车库摇滚?我不确定它的中文名,但确实有人这么叫唤)是那种很容易在地面上生长的东西:首先,它要求越简单越好,顶好是三个和弦到底,一首歌时间不要超过3分钟;其次,它廉价,一点不以高贵自居,最破的嗓子和最烂的吉他就能做出来;再次,它旧得不得了,差不多赶得上扔在旮旯里的杰克,凯鲁亚克了(不可否认越古老的东西越有生命力,千年马蹄莲一旦重见天日还会发芽开花);同时,它符合某种新世纪的浪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