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豆、玉米间作高产栽培套种技术,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边行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期及播种方式、间作种植模式、播种方法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大豆、玉米间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关键词大豆;玉米;间作;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S3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88-01
大豆间作玉米栽培,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边行优势,发挥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比单作玉米或单作大豆经济效益高,这一种植栽培技术已得到农民认可和推广应用。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存在间作距离过小和密度过大等问题,影响作物通风透光,不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现根据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把大豆间作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1整地施肥
播种前最好进行翻梨和旋耕灭茬,在整地灭茬前撒施25%复合肥375~450kg/hm2、61%磷酸二铵225~300kg/hm2或45%复合肥150~225kg/hm2,若来不及整地灭茬,也可播种前板茬撒施,播种后趟平覆土盖严。
2选择品种
玉米宜选用株型紧凑、抗倒性好的高产品种,如鲁单981、登海11、淮河10号、中科4号等;大豆宜选用早中熟、耐阴结荚多的品种,如鲁豆10号、中黄13、合豆20等。
3播期及播种方式
应提早播种,一般选择在6月15日前播种为好,大豆可选用多功能播种机进行条播,玉米可用单行玉米点播器播种
或人工刨穴点播,有利于大豆、玉米出苗,促使出苗整齐健壮。
4间作种植模式
(1)以7行大豆间作1行玉米为1个种植带,1个种植带为2m,大豆行距25cm、株距10~13cm,保证19.5~22.5万株/hm2左右;玉米行距25cm、株距20cm,保证2.25万株/hm2左右。
(2)以12行大豆间作2行玉米为1个种植带,1个种植带为2.8~3.0m,大豆行距20~23cm、株距10~15cm,保证22.5~24.0万株/hm2左右;玉米行距40cm、株距20~25cm、保证3.00~3.75万株/hm2左右。
5播种方法
根据所选间作模式从地墒沟边先播1行玉米或2行玉米,再播7行或12行大豆;考虑相邻地块的作物种植也可从地墒沟边先播7行大豆或12行大豆,再播1行玉米或2行玉米,以此类推。选用何种播种方法,应根据地块具体情况而定。
6田间管理
6.1及时除草
播种后及时用50%乙草胺乳油1 200~1 500mL/hm2对水750kg/hm2,倒退均匀喷施地表。
6.2查苗补缺及水肥管理
(1)大豆出苗后,应查苗补缺,及时进行间苗。在初花至盛花期用多效唑15g/hm2对水750kg/hm2,或用0.05%钼酸铵溶液450~600kg/hm2进行叶面喷施。在开花结荚期,追施尿素60~90kg/hm2,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450~600kg/hm2,每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增加干物质积累,若遇天气干旱要浇好开花、结荚、鼓粒水,减少花荚脱落,提高荚粒数和粒重;遇连阴雨及时排水防渍。
(2)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于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三至五叶期追施尿素120~150kg/hm2。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375kg/hm2或碳酸氢铵600~750kg/hm2。在吐丝授粉期补施攻粒肥尿素75kg/hm2或碳酸氢铵225kg/hm2。在玉米生长期若遇连阴雨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防渍害。拔节、抽穗、开花、灌浆期是玉米需水高峰时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65%~75%时,要及时灌溉防干旱。
6.3病虫害防治
(1)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对心叶丛喷雾或用3%呋喃丹颗粒15.0~22.5kg/hm2丢入心叶内;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g/hm2对水225kg/hm2喷施,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施。
(2)对玉米大小叶斑病可用40%克瘟散乳剂800~1 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每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对玉米粗缩病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药剂拌种;对灰飞虱用10%吡虫啉150 g/hm2对水225kg/hm2喷雾,及时进行防治以减少病毒传播,在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乳油800~1 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3)对大豆食心虫、豆荚螟和豆天蛾,于花荚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750mL/hm2或40%辛·氰乳油750~900mL/hm2对水450~600kg/hm2喷雾防治。
(4)对大豆紫斑病、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进行防治。
7参考文献
[1] 高春慧.大豆地隔沟套种玉米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8-89.
[2] 梁泉,尹元萍,杨通新.玉米大豆间作试验初步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4(5):16-19,38.
关键词大豆;玉米;间作;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S3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88-01
大豆间作玉米栽培,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边行优势,发挥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比单作玉米或单作大豆经济效益高,这一种植栽培技术已得到农民认可和推广应用。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存在间作距离过小和密度过大等问题,影响作物通风透光,不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现根据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把大豆间作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1整地施肥
播种前最好进行翻梨和旋耕灭茬,在整地灭茬前撒施25%复合肥375~450kg/hm2、61%磷酸二铵225~300kg/hm2或45%复合肥150~225kg/hm2,若来不及整地灭茬,也可播种前板茬撒施,播种后趟平覆土盖严。
2选择品种
玉米宜选用株型紧凑、抗倒性好的高产品种,如鲁单981、登海11、淮河10号、中科4号等;大豆宜选用早中熟、耐阴结荚多的品种,如鲁豆10号、中黄13、合豆20等。
3播期及播种方式
应提早播种,一般选择在6月15日前播种为好,大豆可选用多功能播种机进行条播,玉米可用单行玉米点播器播种
或人工刨穴点播,有利于大豆、玉米出苗,促使出苗整齐健壮。
4间作种植模式
(1)以7行大豆间作1行玉米为1个种植带,1个种植带为2m,大豆行距25cm、株距10~13cm,保证19.5~22.5万株/hm2左右;玉米行距25cm、株距20cm,保证2.25万株/hm2左右。
(2)以12行大豆间作2行玉米为1个种植带,1个种植带为2.8~3.0m,大豆行距20~23cm、株距10~15cm,保证22.5~24.0万株/hm2左右;玉米行距40cm、株距20~25cm、保证3.00~3.75万株/hm2左右。
5播种方法
根据所选间作模式从地墒沟边先播1行玉米或2行玉米,再播7行或12行大豆;考虑相邻地块的作物种植也可从地墒沟边先播7行大豆或12行大豆,再播1行玉米或2行玉米,以此类推。选用何种播种方法,应根据地块具体情况而定。
6田间管理
6.1及时除草
播种后及时用50%乙草胺乳油1 200~1 500mL/hm2对水750kg/hm2,倒退均匀喷施地表。
6.2查苗补缺及水肥管理
(1)大豆出苗后,应查苗补缺,及时进行间苗。在初花至盛花期用多效唑15g/hm2对水750kg/hm2,或用0.05%钼酸铵溶液450~600kg/hm2进行叶面喷施。在开花结荚期,追施尿素60~90kg/hm2,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450~600kg/hm2,每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增加干物质积累,若遇天气干旱要浇好开花、结荚、鼓粒水,减少花荚脱落,提高荚粒数和粒重;遇连阴雨及时排水防渍。
(2)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于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三至五叶期追施尿素120~150kg/hm2。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375kg/hm2或碳酸氢铵600~750kg/hm2。在吐丝授粉期补施攻粒肥尿素75kg/hm2或碳酸氢铵225kg/hm2。在玉米生长期若遇连阴雨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防渍害。拔节、抽穗、开花、灌浆期是玉米需水高峰时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65%~75%时,要及时灌溉防干旱。
6.3病虫害防治
(1)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对心叶丛喷雾或用3%呋喃丹颗粒15.0~22.5kg/hm2丢入心叶内;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g/hm2对水225kg/hm2喷施,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施。
(2)对玉米大小叶斑病可用40%克瘟散乳剂800~1 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每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对玉米粗缩病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药剂拌种;对灰飞虱用10%吡虫啉150 g/hm2对水225kg/hm2喷雾,及时进行防治以减少病毒传播,在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乳油800~1 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3)对大豆食心虫、豆荚螟和豆天蛾,于花荚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750mL/hm2或40%辛·氰乳油750~900mL/hm2对水450~600kg/hm2喷雾防治。
(4)对大豆紫斑病、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进行防治。
7参考文献
[1] 高春慧.大豆地隔沟套种玉米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8-89.
[2] 梁泉,尹元萍,杨通新.玉米大豆间作试验初步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4(5):16-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