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依据数学学科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以期能够助力小学数学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抽象性学科,是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推理演算的综合性学科。随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理念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學质量与效率上,这也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所说的“高效课堂”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如何通过短短的45分钟让学生收获最大?对此,教师就必须要转变思维,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出固有的思维定式,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一、以多媒体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那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学生所接收的信息并不完整。要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率,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以学生为核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1]。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爱好,他们对文字的领悟力并不高,但是却对光影充满了兴趣。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呆板的数字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这两类图形的结构进行了解,我就利用多媒体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每一条棱、每一个点和面都标示出来,通过闪烁的形式进行重点突出,方便学生观察。整堂课学习气氛浓厚,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数字和图形,还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讨兴趣,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二、创设故事情境,引入趣味课堂
教师的教学理念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如果教师思想守旧,教学理念落后,就算采用先进的教材也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并不重视,导致学生成为了被动接收知识的“机器”,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不高,课堂教学效率成效甚微,同时,教师也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对数学学科缺乏动力和兴趣,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数学应用能力得不到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将教学与故事结合起来,通过引入趣味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2]。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因数与倍数》教学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数字王国的情境,并出示数字“100”和“60”提问学生更喜欢哪一个?很多学生都表示喜欢“100”,于是我趁机引入“钟表”故事,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将分针走一圈定位60分钟,而不是100分钟?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提起来了,都对这一结果表示强烈的好奇,我也趁势引入“因数”这一知识。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在课堂知识讲解时能够全身心投入,当然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升。
三、以生活素材为载体,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发展并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感到吃力。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生活引入到课堂之中,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我就积极引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课堂中,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园门票发放给大家,学生看到门票都表现得异常激动,非常期待。接着我说到:“动物园门票5元一张,我们班一共有35个同学,现在老师这里由177元,能够支付这些门票钱吗?”。问题一抛出,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学生A:5×35=175(元)<177元,所以能够购买这些门票;
学生B:177÷5=35(张)...2(张),所以能够购买这些门票;
从这堂教学实践课中可以看出,贴近生活的案例能够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更加的积极踊跃,能够让学生在这种思维模式中牢牢掌握数学知识。
四、有效引导,助力高效合作学习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的不成熟,对很多复杂的问题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地引导,通过小组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能够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方法[3]。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教学时,在学生初步掌握这两者的概念后,我就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认知能力以及数学水平等进行均衡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圆柱与圆锥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会进行适时的引导,比如给学生提供事先准备好的物体模型,让学生能够进行近距离的观察,通过对比、计算和验证来确定圆柱和圆锥的异同,同时引导学生去尝试验证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联系。借助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问题探究的方法,深化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探究问题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对于数学教学来讲其本身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令人向往的魅力。而如何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是这门艺术的关键问题,也是充分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对此,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科的学习,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林庆芳.浅谈怎样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祖国,2017(5):235-235.
[2] 项玉仙.浅谈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2017(4):206-206.
[3] 柴林红.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智富时代,2018(6):96-97.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抽象性学科,是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推理演算的综合性学科。随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理念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學质量与效率上,这也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所说的“高效课堂”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如何通过短短的45分钟让学生收获最大?对此,教师就必须要转变思维,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出固有的思维定式,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一、以多媒体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那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学生所接收的信息并不完整。要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率,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以学生为核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1]。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爱好,他们对文字的领悟力并不高,但是却对光影充满了兴趣。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呆板的数字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这两类图形的结构进行了解,我就利用多媒体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每一条棱、每一个点和面都标示出来,通过闪烁的形式进行重点突出,方便学生观察。整堂课学习气氛浓厚,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数字和图形,还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讨兴趣,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二、创设故事情境,引入趣味课堂
教师的教学理念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如果教师思想守旧,教学理念落后,就算采用先进的教材也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并不重视,导致学生成为了被动接收知识的“机器”,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不高,课堂教学效率成效甚微,同时,教师也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对数学学科缺乏动力和兴趣,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数学应用能力得不到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将教学与故事结合起来,通过引入趣味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2]。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因数与倍数》教学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数字王国的情境,并出示数字“100”和“60”提问学生更喜欢哪一个?很多学生都表示喜欢“100”,于是我趁机引入“钟表”故事,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将分针走一圈定位60分钟,而不是100分钟?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提起来了,都对这一结果表示强烈的好奇,我也趁势引入“因数”这一知识。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在课堂知识讲解时能够全身心投入,当然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升。
三、以生活素材为载体,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发展并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感到吃力。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生活引入到课堂之中,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我就积极引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课堂中,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园门票发放给大家,学生看到门票都表现得异常激动,非常期待。接着我说到:“动物园门票5元一张,我们班一共有35个同学,现在老师这里由177元,能够支付这些门票钱吗?”。问题一抛出,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学生A:5×35=175(元)<177元,所以能够购买这些门票;
学生B:177÷5=35(张)...2(张),所以能够购买这些门票;
从这堂教学实践课中可以看出,贴近生活的案例能够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更加的积极踊跃,能够让学生在这种思维模式中牢牢掌握数学知识。
四、有效引导,助力高效合作学习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的不成熟,对很多复杂的问题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地引导,通过小组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能够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方法[3]。
例如,在开展青岛版小学数学《圆柱和圆锥》教学时,在学生初步掌握这两者的概念后,我就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认知能力以及数学水平等进行均衡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圆柱与圆锥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会进行适时的引导,比如给学生提供事先准备好的物体模型,让学生能够进行近距离的观察,通过对比、计算和验证来确定圆柱和圆锥的异同,同时引导学生去尝试验证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联系。借助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问题探究的方法,深化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探究问题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对于数学教学来讲其本身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令人向往的魅力。而如何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是这门艺术的关键问题,也是充分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对此,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科的学习,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林庆芳.浅谈怎样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祖国,2017(5):235-235.
[2] 项玉仙.浅谈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2017(4):206-206.
[3] 柴林红.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智富时代,2018(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