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李晨,做离婚父母的“男闺蜜”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ec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过叛逆期,撮合离婚父母做朋友
  1978年,李晨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家庭。他9岁时,妈妈得了支气管囊肿,经常咳血。小李晨看在眼里,既心疼又害怕。有一次,妈妈旧病复发住进医院,因对药物过敏,一度出现了生命危险。小李晨无助地看着病痛中的母亲,尽管有满腹话语,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思来想去,李晨决定给妈妈做一份特殊的礼物。他找到几块小砖头,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把它们耐心地打磨成了3颗心,两颗大的代表父母,一颗小的代表他自己。虽然爸爸长期在外地,但是在小李晨心里,他们一家三口人的心永远在一起。病床上的妈妈将这3颗心捧到手中时,不由泣不成声。“妈妈别怕,我会永远和您在一起!”李晨用稚嫩的语言安慰着妈妈。在儿子的陪伴和鼓舞下,妈妈最终度过了危险期,身体一天天好转。
  两年后,11岁的李晨偶然被挑中出演电影《赖宁》和《焦作风景》,得到了1000多元的片酬。这顶他爸爸好几个月的工资了!李晨把这些钱交到老爸手里,爸爸转身就去了王府井,给儿子买了台价格不菲的游戏机。
  结果李晨却发现,常常是他在做作业,爸爸却拿着游戏机玩得欢!每逢此时,他就会跑到厨房让妈妈“评理”:“爸爸先是不给我买,等我用我自己的钱买了,他却比我玩得还疯,太不公平啦!”话音刚落,家里顿时笑声一片……
  然而,这份充满欢声笑语的幸福并没能维持太久。因为种种原因,父母在一年后离婚了,李晨被判给妈妈抚养。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之后,李晨心里的落差相当大,加上青春期到来,他变得顽劣不堪,甚至开始和一群小混混在一起打群架。
  妈妈因此非常自责,妈妈愧疚的泪水让李晨的心一直往下沉。因为疼惜妈妈,李晨与爸爸渐行渐远。
  一次,他和一群街头混混打群架,因为寡不敌众,被对方逼进了死胡同,眼看着就要大难临头,不远处突然冲出一个人,断喝一声:“警察来了!”一群人顿时作鸟兽散,而李晨却被来人抓了个正着,还“啪”地挨了一巴掌。
  李晨睁大眼一看,眼前站着的正是爸爸。那一刻他来气了,梗着脖子喊道:“我又没判给你,你凭什么管我?!”结果,爸爸又打他一巴掌:“你是我儿子,我活着一天,就能揍你一天!”父子俩扭打成一团,突然,爸爸“扑哧”一下笑了:“好小子,有能耐了,我治不了你了。”爸爸突然的大笑让李晨愣了,反感与抗拒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15岁时,李晨爱上了极限运动,不仅学会了开摩托,还经常到北京摩托车队进行专业训练。一次,因为飙车,他把腿摔成了骨折,但受伤后依然不老实,打着石膏还在院子里溜车。李晨的执拗让妈妈心惊肉跳,无奈之际,她最终找到了前夫:“晨儿现在满脑子都是飙车,周末你来我这里,咱得好好商量个对策。”
  家庭会的结果是,父母让李晨放弃了赛车梦,去吕丽萍创办的艺校学表演,而妈妈也从心底放下了那份包袱:“虽然我和你爸爸分手了,但我们都没有放弃你,以后我们也会是你最亲的亲人。”听着妈妈的话,李晨红了眼圈,又笑了。
  母爱和恩师,帮他走出人生低谷
  在李晨的鼓动下,妈妈渐渐走出离异的阴影,随后也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接下来的日子,李晨以读书为主,并隔三差五地演一些配角。直到19岁那年,他才在《十七岁不哭》里第一次饰演男主角。那个单手插口袋、走路一颤一颤的单车少年简宁,瞬间成了当时全国年轻人的偶像,年少的李晨因此尝到了走红的滋味——家里的观众来信,多到信箱根本塞不下的地步。
  李晨开始觉得自己是个“腕儿”了,有点摸不清自己的方向。可他那个年龄,能演的就是班长、儿子、弟弟……当这些角色都演完了,其他的角色又不太适合时,他就无戏可演了。
  一事无成的尴尬使李晨郁闷不堪。他将自己关在家里,不说话,不干事,只是在笔记本上胡写乱画。时间一长,抑郁的症状越来越明显。
  起初,妈妈还由着李晨,当情况越来越严重时,妈妈再也坐不住,她找到李晨的老师吕丽萍,从她家拍回一瓶酒的照片。原来,李晨一直对吕丽萍敬爱有加,毕业那年特意买了一瓶茅台送给吕丽萍,吕丽萍不喝酒,便将酒珍藏在家中。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儿子,妈妈不懂演戏,但能听懂话,就像吕老师说的,做演员,要学会忍受寂寞,就像这瓶酒,时间越久越醇香。”
  为了帮助李晨早日走出阴霾,妈妈提前退休当起了全职保姆和心理辅导师。李晨不愿意见外人,她便让李晨不时给吕老师打打电话;李晨不愿意想事情,她便买了几只狗,让李晨天天训练“狗儿子”;李晨喜欢极限运动,她便将他的摩托车一辆一辆擦洗干净,鼓励他经常出去“兜兜风”……
  渐渐地,妈妈的体贴和耐心,让李晨一步步走出心理困境。沉寂5年后,李晨终于赢来了再次当主演的机会——在《十三格格》中出演男一号。挂断导演电话那一刻,李晨笑了,妈妈却背转身,流下了热泪。
  之后,李晨渐渐攀上了事业高峰。《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集结号》……接到的好戏越来越多,他的时间也越来越紧张。但每当有一点空闲,他都会推掉所有应酬,在家陪母亲。
  演艺圈孝子,做4个老人的“男闺蜜”
  北京市五环以内禁止养大型犬,李晨和妈妈非常喜欢动物,也养了两条大狗。为这两条大狗,李晨给母亲在北京五环外租了两亩地,盖起了农家乐。农家乐盖好后,他常抽空去看望妈妈,并经常邀请亲生父亲和继母到家里做客。两家人在一起快乐地打牌、聊天、包饺子,亲热得就像一家人。
  有趣的是,妈妈和继父偶尔在生活中产生了小矛盾,还会向儿子“告状”,让他给评理。李晨一直坚持“向理不向人”的原则,谁做错了,他就逼着谁向对方道歉。当听说爸爸和继母闹不愉快的时候,他也会拎着礼物上门,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发展到后来,几位老人简直把这个孝顺又懂事的儿子当成了“闺蜜”,遇到好事第一个找他分享快乐,遇到烦心事也向李晨倾诉……
  李晨的孝心还表现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他清楚地记着妈妈爱吃辣,但怕花椒;喜欢稻香村的传统点心,最爱驴打滚也最怕驴打滚,因为黏牙;喜欢吃葡萄不吃提子,因为剥皮麻烦;虽然有导致骨质疏松的可能,还是喜欢喝雪碧,不过只喝柠檬味的;只盖棉被,云丝被、鸭绒被统统过敏;夏天空调定在27℃,再低就会觉得脚踝发胀;冬天每两天洗一次澡……
  以前,逢年过节,李晨通常会很“实际”地给妈妈一些钱:“妈,您自己喜欢什么就买,别心疼钱。”演完《唐山大地震》,切身感受那种生离死别后,他开始尝试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2010年7月,《唐山大地震》首映,李晨带着妈妈一同走进电影院,看完后,他转过身抱着妈妈说:“妈,我爱您。”妈妈眼噙泪水,欣慰地说:“儿子,谢谢你!”
  《唐山大地震》中的方达、《建党伟业》中的张国焘,电视剧《生死线》里的龙文章、《风车》里的梁尘、《风和日丽》中的刘世军……近几年,随着李晨塑造的一系列角色赢得观众好评和喜爱,获奖无数的他成了实力派当红小生。但李晨对名气却很淡然,于他而言,这些虚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孝顺好4位老人。
  因为一份相依相伴的母子情,2011年2月14日,李晨收获了“演艺圈十大孝子奖”。当妈妈作为颁奖嘉宾,将奖杯放在李晨手中时,他瞬间蹦出热泪,一把将妈妈拥入怀中。
  2012年1月,《北京爱情故事》热播,李晨饰演内心强大的吴狄,在爱情与友情的挫折中成长为真正的“无敌”。他出色的演技打动了观众,人气大涨。9月,见儿子出演男一号的电视剧《北京青年》在浙江、东方、安徽等5大卫视热播,收视率连续冲高,爸爸妈妈和继父继母纷纷打来电话,向他表示祝贺,并夸赞儿子的演技越来越棒了!正在新疆参加2012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的李晨,则在电话中告诉4位老人:“咱们一大家子好久没出游了,等我参加完这次的摩托车比赛,就带你们旅游去!”
  责编/张立平 laomalp820114@163.com
其他文献
我的火气越来越大,这日子怎么过着过着,就乱成了一锅粥?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像是万马奔腾:卫生间的水池里丢着昨天换下的衣服,马桶几天没涮,泛着难闻的味儿,厨房的水槽里还留着昨天的洗碗水,油烟机上糊着一层油污,沙发上铺满了书报杂志,冰箱里的剩菜仍然没包保鲜膜……   我有洁癖,不能容忍一丝的脏乱,工作又忙,家里的一摊就只好交给老公。可偏偏他懒散又龌龊,我每天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对他而言都是耳旁风,这边
期刊
生在都市,我真不知道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不幸,压力总是如影随形,高成本生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红红火火一路上扬的唯有CPI(消费物价指数)。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时候,月光了若干年,结婚时积蓄约等于零,等自己有了家,再不是一人吃饭全家不饿,从没理会过的理财问题居然成了头等大事。刚开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花起钱来不管不顾,到了月底日子显得捉襟见肘;后来有了孩子,需要用钱的地方更多了,再不计划就有点儿吃不消了。
期刊
随着职场压力的日益增大,我的身体频频发出“不良信号”,其中最令我抓狂的就是胸闷和头痛了,整日觉得生活晕晕沉沉的,忙起事务来也是疲于应付。怎么办?正当事业关键冲锋期,就这么败下阵来吗?于是,我一边苦干工作,一边往返于各大医院之间,尽管如此,可情况却不容乐观,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下班途中,正愁眉紧锁地埋头步行,却忽然眼前一亮,一支浩浩荡荡的火焰般的骑行队伍飞驰而过,正巧还遇到了对门邻居王大妈
期刊
“咱维权大姐说的理才是最贴心的话,我再也不听那些流言蜚语了,咱们好好过日子!”  小红(化名)是一位来邯郸磁县打工的四川籍女子,嫁到本地的太平村后,生性多疑的丈夫总担心她会跟别人跑了,只要她与身边的异性说话,就遭到丈夫的冷眼甚至殴打。在当地举目无亲的她心里感觉很委屈,“维权大姐”得知此事后,主动到家里与她的丈夫沟通,让他明白既然成为一家人,就要珍爱自己的老婆,好好过日子。话是开心锁的钥匙,维权大姐
期刊
每天让我最犯愁的事就是午餐吃什么。公司方圆3公里内的馆子,被我们吃遍了,能叫外卖的,也挨个儿尝了。我发现,这样的午餐方式除了让口味日渐“刁蛮”以外,很容易放开肚子大吃特吃,还免不了大脑因为太饱食而下午犯困。尽管每次我都像唐僧一样嘱咐餐馆“少油少盐”,可端上来的菜依然“无济于事”。哎,实在我对不起我——腰围呼呼见长。人到40了,我忍不住在为我的未来健康状况担心了:这样吃下去,“三高”离我不远了。  
期刊
不知不觉走入人生的秋季,跨入中年女人的行列,回眸再回眸,青春也无踪影了。抱怨还是遗憾?都没有,我自信自己拥有的宽容、坚韧与淡定,依然装点着我的美丽。  人到中年,经历有了,故事也有了,这一路的坎坷,此时便成了财富,内心因此少了焦躁与茫然。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耿耿于怀,不会再为某个人心心念念,更懂得了不必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年轻的女孩儿好似山涧中的一道清溪,欢快地奔流,仿佛永远不知疲倦。而人到中年
期刊
为了留住不再光洁的肌肤,为了遮掩日渐沧桑的容颜,我们不断寻找尝试着各种化妆品,时刻关注着最时尚的美容理念。“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我们千方百计保养肌肤,处心积虑滋润容颜,一涂一抹间,期待着能让青春走得迟一些再迟一些;一心一念里,多想让苍老来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可岁月无情,谁能拉住时光的脚步?那些皱纹那些暗淡还是一点点漫上我们的眉间鬓角,青春已是明日黄花,红颜正在老
期刊
面对生活的多重压力,我们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身心俱疲。当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我们不妨放下包袱,摆脱拖累,预留一些适当的空间,让自己的心好好地放松。  朋友讲:每天黄昏,她总是听到邻居家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外行人都能鉴别出来,其实那钢琴弹得并不出色,可弹奏者却每天雷打不动地在同一个时段弹奏同一支抒情的曲子。听得久了,朋友忍不住好奇地敲开邻居家的门,探寻似的问那个演奏者:“您是音乐老师?”钢琴旁站起一位
期刊
在一档征婚节目中,一个在网络公司工作的年轻女子问男士,你能接受一个经常加班的女人做太太吗?你能接受一个最长纪录连续72小时不回家不睡觉的女人做太太吗?男士说能接受可能有点儿违心,说不能接受可能又会表现出自己小气的一面,所以面有难色,迟疑很久,最后说能。  先不管男士是否能真心接受,加班在都市白领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长年累月的伏案工作,长期的加班加点,身体健康严重透支,更为严重的,还是巨大的压力
期刊
任你是寻常主妇的平凡烟火,还是社会名媛的叱咤风云,天长日久后都不免落入周而复始的固定生活模式,日复一日的雷同无限期地延伸下去,就烦了,腻了,枯燥了,于是就为《北京青年》的重走青春热血沸腾心驰神往了。  然而,真的重走又如何,时光飞走了,青春已不在那里。可是你看,不走寻常路的女人却笑了,笑得春光灿烂活力四射。  因为不走寻常路的女人,遵循了内心的选择,不随波逐流。她能自主沉浮,能为自己的青春做主,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