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庄数量越来越多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梳理了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宁夏贺兰山东产区麓葡萄酒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78
宁夏贺兰山东麓因其独特的土质气候条件,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内少有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自治区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定位为“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模式。自2011年以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区葡萄酒质量得到了业内专家及消费者的高度认可,成为世界葡萄酒新兴产区,具备了生产高档葡萄酒的潜力。然而,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制约其发展。
1葡萄酒庄产业规划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薄弱
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规划区内自然气候因素、立地条件、土壤类型等是酿酒葡萄最为理想的生长区,但项目区内大部分土地都是荒地,含有大量的石头,电力、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目前非常薄弱。建议自治区政府加大电力、水利、 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针对葡萄酒庄规划建设项目区水利、电力、道路等重点项目给予更多的支持。根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建议加大葡萄酒产业城及葡萄酒小镇防洪工程、通信工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防护林工程、旅游配套设施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投资建设力度,重点加快银川市域内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发展中心、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小镇、镇北堡影视文化葡萄小镇、闽宁葡萄酒小镇及农垦玉泉葡萄小镇建设进度。
2各酒庄区用水指标亟待解决
根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及《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银川酿酒葡萄基地总面积达到30万亩(现有酿酒葡萄种植基地19万亩),规划可种植酿酒葡萄区域约13.5万亩,其中永宁县德龙、中粮4.5万亩、西夏区内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小镇一、二、三期5万亩、贺兰县4万亩,但规划区均未调配黄河用水指标。葡萄种植年需灌溉水量近4725万立方米,用水指标紧缺。建议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种植耗水较多,但经济效益低的农作物,根据土质、坡度、降水量做出更精细的供水指标,保证给葡萄园给水时间及给水量通过多方调解,从其他用水指标中为葡萄产业压缩指标。
3产业宣传还不到位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大多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且这些酒庄生产能力较低,一般只种植50亩葡萄园,生产能力较低。这些刚起步的酒庄自身受宣传能力及资金制约,除了在本地报纸、电视等媒介少量宣传外,基本没有其他宣传推介方式,缺乏多渠道、多方位的媒介平台和宣传手段,无法在国内外形成自身品牌影响力,从而制约企业发展壮大。建议政府应定期举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及葡萄酒博览会,展会期间可以利用在展览领域的资源优势,将众多的参展商带到宁夏银川,期间通过举办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以及葡萄酒品鉴、专业自酿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国葡萄酒明星产区”贺兰山东麓的影响力,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打造成为高端葡萄酒博览会。同时在政府及产业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宣传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参加国内外葡萄酒博览会等大型推介活动制定相应的包括:展位费、交通费等方面的补贴办法,快速推进企业品牌宣传和品牌影响力。
4葡萄酒庄产业项目规划区污染企业治理有待加强
根据自治区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总体规划,要以贺兰山东麓110国道为轴线,结合葡萄酒庄产业发展,有机连接起贺兰山沿线独特旅游资源,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但是贺兰山东麓110国道银川段沿线已建的包括:采砂、水泥、煤炭、养殖等污染企业数量众多,严重污染生态坏境,阻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建议自治区政府针对葡萄酒庄产业规划范围内污染企业逐步分别实行关停取缔、搬迁、限期整改等措施;对养殖场搬迁、煤炭生产、采砂集中地区等重点开展粉尘污染治理。
5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待制定
一是葡萄酒企业生产设备大部分都是由国外购进,建议制定相关设备购置关税减免政策。二是葡萄酒产业属于产品效益回报期较长的行业,葡萄酒产品各类税收27%,对于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建议针对葡萄酒企业制定相关增值税、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可以考虑将葡萄酒产品列为农产品,降低消费税,促进葡萄酒庄产业发展。
6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力量薄弱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从品种选择、架型选择、整形修剪、越冬防寒技术、机械化等方面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基本上延用本地种植鲜食葡萄的方法来管理酿酒葡萄,忽视了两者间存在的诸多差异,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尤其是冬季需要将葡萄树下架埋土,大大制约了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的建设。建议自治区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依托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等科研力量深入开展酿酒葡萄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基础性研究,与国际接轨,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7优质无毒嫁接苗繁育技术及基地建设滞后
根据银川市酿酒葡萄种植发展速度,每年需优质酿酒葡萄苗木500万株。2011年至今银川市先后委托3家企业建立育苗基地,由于嫁接脱毒苗木繁育技术正在摸索以及无毒种苗引进等问题,目前还未达到优质脱毒嫁接苗的繁育要求,加之区外脱毒嫁接苗供应极其有限,使得脱毒嫁接苗繁育和供应成为目前首要的难题和难点。建议增加建设优质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解决产区内苗木供应问题。
8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项目审批
目前,按正常程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建设项目需由项目所在地市、县级产业主管部门受理进行初审后,由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提交自治区葡萄产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查论证,后统一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核准后方可建设。经由市、县产业主管部门、发改、规划、国土、园林等部门审批核准后,再经自治区葡萄产业主管部门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论证等程序,打破了以往正常的项目审批流程,造成项目审批流程重复、复杂、混乱,增加了项目审批时长,加重了投资企业负担。建议葡萄酒庄项目审批履行正常项目审批流程,由市、县发改部门进行项目核准。市、县发改部门进行核准前,项目申报单位需取得自治区、市、县(区)葡萄产业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自治区、市、县(区)葡萄产业主管部门依据项目选址、土壤立地条件、相关技术要求提出审核意见;在酒堡建设项目未开工前,企业完成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建设过程中的临时管理用房搭建和用地审批手续给予简化,明确受理部门和负责人。 9有必要组建自治区葡萄产业综合执法大队
目前产区存在葡萄苗木品种混杂、带毒率高、苗木规格层次不齐、价格混乱,注册贴牌葡萄酒产品繁多,周边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必要组建自治区葡萄产业综合执法大队。建议在银川市、石嘴山市、青铜峡市、红寺堡区分设执法支队,严格规范土地资源利用、葡萄苗木、葡萄酒贴牌、环境污染等,保障葡萄酒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0建设葡萄酒中心化验、分析中心和移动式葡萄酒灌装等服务生产线
按照国家质检部门要求,酒类企业生产许可证办理必须具备生产及分析化验等全套相应设备和设施。但对贺兰山东路麓产区内小型葡萄酒庄,灌装、化验室等生产设备利用率极低而成本较高,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也加重了企业负担。建议自治区政府协调国家质检部门,允许贺兰山东麓产区内为小型酒庄建设罐装、化验分析等公共资源服务平台,降低小酒庄生产成本,共同探索葡萄酒生产、质量监管新模式。
11加大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市场营销扶持力度
目前银川市现有葡萄酒加工企业37家(其中酒庄30座),2013年原酒实际加工量约3万吨,但2013年全市成品酒灌装量仅1.2万吨,加之各企业原酒库存,目前未灌装库存量达4万吨,市场销售压力巨大。因此“抱团取暖”营销的模式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国内外各类葡萄酒经销商、设备商、包装商等都对贺兰山东麓产区发展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度。因此,针对经销商、投资商等群体搭建葡萄酒推介和洽谈平台,是实现产值和产业利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和模式。建议设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市场营销及宣传专项资金,用于每年举办的推广活动及葡萄酒展会等活动,并奖励表现突出的企业;在外省市举办一些产区推广活动及组织企业参加葡萄酒展会等同时,要重点开展针对酒类经销商、投资商等群体的专场葡萄酒推介洽谈活动,切实帮助企业打开销售通道,逐步建立产区葡萄酒营销网络;及时兑现已制定的葡萄酒企业市场营销及宣传的相关优惠政策。
促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发展,需要产区内宣传部门、水利、电力、交通、国土、税务、规划、发改委、大专院校及葡萄产业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协调解决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解决好土地利用及挂牌,增加科技支撑、建设无病毒苗木及嫁接苗繁育基地,扩大宣传效应,坚持走出去,解决好当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
[2] 李伟,李玉鼎,张光弟.宁夏酿酒葡萄产量与质量障碍因素分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0,(9):71-74.
[3]张小莉,张作义.西夏区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14,55(03):78-80.
[4]杨立孝,马洪祥.扩大内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收政策研究,2012,37(03):14-16.
[5]江虹,罗晓春,李涛.当前我国土地产权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法规与监察,2004,6(01):34-37.
[6] 江志国,张春芝.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旅游资源综合评价[J].酿酒科技,2011,(7):126-128.
[7] 李玉鼎,李欣,张光弟,等.宁夏葡萄酒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与技术创新[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0,(3):74-77.
作者简介:安冬梅,果树学硕士,银川市银西生态防护林管理处,工程师,研究方向:经济林栽培与果酒酿造。
关键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78
宁夏贺兰山东麓因其独特的土质气候条件,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内少有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自治区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定位为“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模式。自2011年以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区葡萄酒质量得到了业内专家及消费者的高度认可,成为世界葡萄酒新兴产区,具备了生产高档葡萄酒的潜力。然而,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制约其发展。
1葡萄酒庄产业规划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薄弱
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规划区内自然气候因素、立地条件、土壤类型等是酿酒葡萄最为理想的生长区,但项目区内大部分土地都是荒地,含有大量的石头,电力、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目前非常薄弱。建议自治区政府加大电力、水利、 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针对葡萄酒庄规划建设项目区水利、电力、道路等重点项目给予更多的支持。根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建议加大葡萄酒产业城及葡萄酒小镇防洪工程、通信工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防护林工程、旅游配套设施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投资建设力度,重点加快银川市域内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发展中心、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小镇、镇北堡影视文化葡萄小镇、闽宁葡萄酒小镇及农垦玉泉葡萄小镇建设进度。
2各酒庄区用水指标亟待解决
根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及《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银川酿酒葡萄基地总面积达到30万亩(现有酿酒葡萄种植基地19万亩),规划可种植酿酒葡萄区域约13.5万亩,其中永宁县德龙、中粮4.5万亩、西夏区内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小镇一、二、三期5万亩、贺兰县4万亩,但规划区均未调配黄河用水指标。葡萄种植年需灌溉水量近4725万立方米,用水指标紧缺。建议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种植耗水较多,但经济效益低的农作物,根据土质、坡度、降水量做出更精细的供水指标,保证给葡萄园给水时间及给水量通过多方调解,从其他用水指标中为葡萄产业压缩指标。
3产业宣传还不到位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大多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且这些酒庄生产能力较低,一般只种植50亩葡萄园,生产能力较低。这些刚起步的酒庄自身受宣传能力及资金制约,除了在本地报纸、电视等媒介少量宣传外,基本没有其他宣传推介方式,缺乏多渠道、多方位的媒介平台和宣传手段,无法在国内外形成自身品牌影响力,从而制约企业发展壮大。建议政府应定期举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及葡萄酒博览会,展会期间可以利用在展览领域的资源优势,将众多的参展商带到宁夏银川,期间通过举办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以及葡萄酒品鉴、专业自酿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国葡萄酒明星产区”贺兰山东麓的影响力,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打造成为高端葡萄酒博览会。同时在政府及产业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宣传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参加国内外葡萄酒博览会等大型推介活动制定相应的包括:展位费、交通费等方面的补贴办法,快速推进企业品牌宣传和品牌影响力。
4葡萄酒庄产业项目规划区污染企业治理有待加强
根据自治区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总体规划,要以贺兰山东麓110国道为轴线,结合葡萄酒庄产业发展,有机连接起贺兰山沿线独特旅游资源,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但是贺兰山东麓110国道银川段沿线已建的包括:采砂、水泥、煤炭、养殖等污染企业数量众多,严重污染生态坏境,阻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建议自治区政府针对葡萄酒庄产业规划范围内污染企业逐步分别实行关停取缔、搬迁、限期整改等措施;对养殖场搬迁、煤炭生产、采砂集中地区等重点开展粉尘污染治理。
5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待制定
一是葡萄酒企业生产设备大部分都是由国外购进,建议制定相关设备购置关税减免政策。二是葡萄酒产业属于产品效益回报期较长的行业,葡萄酒产品各类税收27%,对于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建议针对葡萄酒企业制定相关增值税、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可以考虑将葡萄酒产品列为农产品,降低消费税,促进葡萄酒庄产业发展。
6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力量薄弱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从品种选择、架型选择、整形修剪、越冬防寒技术、机械化等方面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基本上延用本地种植鲜食葡萄的方法来管理酿酒葡萄,忽视了两者间存在的诸多差异,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尤其是冬季需要将葡萄树下架埋土,大大制约了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的建设。建议自治区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依托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等科研力量深入开展酿酒葡萄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基础性研究,与国际接轨,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7优质无毒嫁接苗繁育技术及基地建设滞后
根据银川市酿酒葡萄种植发展速度,每年需优质酿酒葡萄苗木500万株。2011年至今银川市先后委托3家企业建立育苗基地,由于嫁接脱毒苗木繁育技术正在摸索以及无毒种苗引进等问题,目前还未达到优质脱毒嫁接苗的繁育要求,加之区外脱毒嫁接苗供应极其有限,使得脱毒嫁接苗繁育和供应成为目前首要的难题和难点。建议增加建设优质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解决产区内苗木供应问题。
8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项目审批
目前,按正常程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建设项目需由项目所在地市、县级产业主管部门受理进行初审后,由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提交自治区葡萄产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查论证,后统一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核准后方可建设。经由市、县产业主管部门、发改、规划、国土、园林等部门审批核准后,再经自治区葡萄产业主管部门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论证等程序,打破了以往正常的项目审批流程,造成项目审批流程重复、复杂、混乱,增加了项目审批时长,加重了投资企业负担。建议葡萄酒庄项目审批履行正常项目审批流程,由市、县发改部门进行项目核准。市、县发改部门进行核准前,项目申报单位需取得自治区、市、县(区)葡萄产业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自治区、市、县(区)葡萄产业主管部门依据项目选址、土壤立地条件、相关技术要求提出审核意见;在酒堡建设项目未开工前,企业完成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建设过程中的临时管理用房搭建和用地审批手续给予简化,明确受理部门和负责人。 9有必要组建自治区葡萄产业综合执法大队
目前产区存在葡萄苗木品种混杂、带毒率高、苗木规格层次不齐、价格混乱,注册贴牌葡萄酒产品繁多,周边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必要组建自治区葡萄产业综合执法大队。建议在银川市、石嘴山市、青铜峡市、红寺堡区分设执法支队,严格规范土地资源利用、葡萄苗木、葡萄酒贴牌、环境污染等,保障葡萄酒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0建设葡萄酒中心化验、分析中心和移动式葡萄酒灌装等服务生产线
按照国家质检部门要求,酒类企业生产许可证办理必须具备生产及分析化验等全套相应设备和设施。但对贺兰山东路麓产区内小型葡萄酒庄,灌装、化验室等生产设备利用率极低而成本较高,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也加重了企业负担。建议自治区政府协调国家质检部门,允许贺兰山东麓产区内为小型酒庄建设罐装、化验分析等公共资源服务平台,降低小酒庄生产成本,共同探索葡萄酒生产、质量监管新模式。
11加大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市场营销扶持力度
目前银川市现有葡萄酒加工企业37家(其中酒庄30座),2013年原酒实际加工量约3万吨,但2013年全市成品酒灌装量仅1.2万吨,加之各企业原酒库存,目前未灌装库存量达4万吨,市场销售压力巨大。因此“抱团取暖”营销的模式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国内外各类葡萄酒经销商、设备商、包装商等都对贺兰山东麓产区发展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度。因此,针对经销商、投资商等群体搭建葡萄酒推介和洽谈平台,是实现产值和产业利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和模式。建议设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市场营销及宣传专项资金,用于每年举办的推广活动及葡萄酒展会等活动,并奖励表现突出的企业;在外省市举办一些产区推广活动及组织企业参加葡萄酒展会等同时,要重点开展针对酒类经销商、投资商等群体的专场葡萄酒推介洽谈活动,切实帮助企业打开销售通道,逐步建立产区葡萄酒营销网络;及时兑现已制定的葡萄酒企业市场营销及宣传的相关优惠政策。
促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发展,需要产区内宣传部门、水利、电力、交通、国土、税务、规划、发改委、大专院校及葡萄产业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协调解决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解决好土地利用及挂牌,增加科技支撑、建设无病毒苗木及嫁接苗繁育基地,扩大宣传效应,坚持走出去,解决好当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
[2] 李伟,李玉鼎,张光弟.宁夏酿酒葡萄产量与质量障碍因素分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0,(9):71-74.
[3]张小莉,张作义.西夏区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14,55(03):78-80.
[4]杨立孝,马洪祥.扩大内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收政策研究,2012,37(03):14-16.
[5]江虹,罗晓春,李涛.当前我国土地产权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法规与监察,2004,6(01):34-37.
[6] 江志国,张春芝.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旅游资源综合评价[J].酿酒科技,2011,(7):126-128.
[7] 李玉鼎,李欣,张光弟,等.宁夏葡萄酒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与技术创新[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0,(3):74-77.
作者简介:安冬梅,果树学硕士,银川市银西生态防护林管理处,工程师,研究方向:经济林栽培与果酒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