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罗兴华教授的作品题材丰富、审美视角独特、表达技巧多样,可谓是一个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体。罗教授做研究有敏锐的眼光,能从点出发,经线、面的延伸,建立立体系统的研究。因专研精神及显著的成果,罗教授荣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铜鼓奖,该奖为振兴广西文化艺术创作最高奖。罗教授可谓名誉加身、硕果累累,其人和蔼可亲,谈吐间尽显平易近人的性格。本文主要从人物经历、研究专长、教学情况及其代表作《华夏历代帝王图卷》来解读罗兴华教授的“帝王梦”。
关键词:工笔画;帝王图卷;即兴创作
1 腹有诗书气自华,罗兴华教授其人
1.1 辗转的经历,成就其复合型能力
罗兴华教授的作品题材丰富、审美视角独特、表达技巧多样,可谓是一个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体。究其原因,与其工作、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罗兴华大学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期间就创作了大型工笔人物画《侗乡三月三》,并获得广西美术大展一等奖。这为其工笔画创作建立了声誉、信心,也增长了其创作的“野心”。工作后第一份工作是做舞台美术,当时条件简陋,舞台演出较少,给罗教授的创作空间较小,这也更大地激发了其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能力,让其能够驾驭舞台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工作,练就了“总导演”能力。
几经辗转,罗教授站到了教学的讲台上,通过美术基础课程教学,重铸了扎实的用笔功底,同时研究美术基础与设计的关系,通过出版专著《设计素描研究》,展示了艺术与教学的综合能力。
1.2 青绿山水的创作,探索出研究专长
罗教授做研究有敏锐的眼光,能从点出发,经线、面的延伸,建立立体系统的研究。其创作的《无名谷》获全国美展优秀奖,通过此作品,罗教授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多项作品,并进行专著研究,出版《青绿山水画研究》。通过一次偶然的机遇,罗教授涉足陶瓷工艺研究,又投入两年多的时间深入研究,发表作品多件,并得到中国陶瓷工业家协会的邀请,成为会员。
1.3 学高为师,潜心教学
因专研精神及显著的成果,罗教授荣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铜鼓奖,该奖为振兴广西文化艺术创作最高奖。罗教授可谓名誉加身、硕果累累,其人和蔼可亲,谈吐间尽显其平易近人的性格。个别艺术家的“怪”“邪”,展示给人的却是“正”,德高为范、身正为师。罗教授给人的印象就是既有艺术家的气质,更具有传道授业的师者风范。
2 《华夏历代帝王图卷》登峰之作
2.1 作品概述
罗教授的《华夏历代帝王图卷》高165cm、长1200cm。通过巧妙的构图,合理的分配,用工笔的手法展现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时期的365位皇帝。该画从正式起笔着画开始,历时两年时间,即两天时间就得完成一位皇帝的画像,其场景设计还包括宝岛台湾、万里长城、喜马拉雅山峰等象征华夏复兴、民族团结等寓意深远的元素。
两年的时间既是对罗教授艺术造诣的考验,也是对其体力的考验。但两年的时间仅仅是其对华夏历代帝王研究的一个集中缩影。如果没有其毕生对工笔画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研究、实践,如果没有其之前长年累月对华夏历代帝王文献、图集乃至个人性情以及各带服饰、民风习俗等的深入研究,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宏伟之作。
2.2 艺术特色
王羲之《兰亭序》出现的20个“之”字,加上落款一个“之”字共21个字“之”,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得到书法界的高度认可。罗教授的《华夏历代帝王图卷》中的365位皇帝,神态各异,通过造型就能展现其性格特点及一生功过。把个人气质通过笔尖展现出来,这体现了罗教授工整细密、明丽典雅、艳而不俗的艺术特色。
罗教授充分运用国画的移步换景的特点,使365位皇帝既为一个整体,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同时对西方透视进行高度融合,使秦始皇成为焦点,其指点江山的动作、神态以及严肃、庄重的服饰,突显其统一华夏的功绩。这一手法的运用与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宴》时闪现了同样的灵光。
2.3 作品特色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康乾盛世以及一代女皇武则天,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成为历史发展的脊梁,他们挑起的是一个时代的文明。罗教授巧妙地运用一凭栏,把这些杰出帝王放在前列,同时通过生动的造型以及相互呼应,让时空穿梭,形成气派民族复兴大对话。前面人物洋洋洒洒,后排层层叠叠。整体画面厚重,局部协调紧凑,使画面气势磅礴,视觉冲击力强。
艺术品与一般绘画作品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典型形象的塑造,工笔画以写实为主,但又区别于西方的明暗写实画法,要通过笔法来表现帝王复杂的造型和内心世界,就必须深刻地理解每个皇帝的生平境遇与政治作为,必须细致地刻画人物细节,通过面容、眉宇、眼神等外部神态来表现统治者的内在气质。
2.4 作品延伸
我国至古有“衣冠之国”之誉。帝王服饰以秦时汉初黑色及唐宋以后的黄色调为主,通过与重彩的融合,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气派与强势,也充分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内涵。“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的使命感,阴阳、五行及纹饰图腾等敬畏感,都通过帝王服饰得以呈现。《华夏历代帝王图卷》色彩细腻,通过对比与协调使画面有节奏的变化。通过画作,我们不仅能研究绘画艺术,也能研究封建各朝代的文化与精神信仰。
2.5 工匠精神
工笔画讲究细腻、严瑾,着色高雅、明快,考验绘画者的艺术功底,特别是这么浩大的工程,更考验绘画者的意志力。罗教授满怀一颗对艺术的初心,展现了非凡的工匠精神,以艺术家的执着与教育者的严瑾态度,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甘于寂寞、不慕繁华,菩提树下、一颗素心,终于开出灿烂之花。
2.6 梦的延续
罗教授的“帝王梦”还在继续。通过长时间的深入了解,从细微之中感受教授的执着与“野心”。《华夏历代帝王图卷》带领我们穿梭秦“始皇”至末代皇帝的整个封建历史长河。但是先秦时期还空白,这一时期,历史更久、史献更少、人物性格更复杂、研究起来难度更大,罗教授希望能够把这一时期的帝王也创作出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相信罗教授能够做完他的“帝王梦”,也期望能够尽快拜读他的佳作。
关键词:工笔画;帝王图卷;即兴创作
1 腹有诗书气自华,罗兴华教授其人
1.1 辗转的经历,成就其复合型能力
罗兴华教授的作品题材丰富、审美视角独特、表达技巧多样,可谓是一个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体。究其原因,与其工作、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罗兴华大学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期间就创作了大型工笔人物画《侗乡三月三》,并获得广西美术大展一等奖。这为其工笔画创作建立了声誉、信心,也增长了其创作的“野心”。工作后第一份工作是做舞台美术,当时条件简陋,舞台演出较少,给罗教授的创作空间较小,这也更大地激发了其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能力,让其能够驾驭舞台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工作,练就了“总导演”能力。
几经辗转,罗教授站到了教学的讲台上,通过美术基础课程教学,重铸了扎实的用笔功底,同时研究美术基础与设计的关系,通过出版专著《设计素描研究》,展示了艺术与教学的综合能力。
1.2 青绿山水的创作,探索出研究专长
罗教授做研究有敏锐的眼光,能从点出发,经线、面的延伸,建立立体系统的研究。其创作的《无名谷》获全国美展优秀奖,通过此作品,罗教授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多项作品,并进行专著研究,出版《青绿山水画研究》。通过一次偶然的机遇,罗教授涉足陶瓷工艺研究,又投入两年多的时间深入研究,发表作品多件,并得到中国陶瓷工业家协会的邀请,成为会员。
1.3 学高为师,潜心教学
因专研精神及显著的成果,罗教授荣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铜鼓奖,该奖为振兴广西文化艺术创作最高奖。罗教授可谓名誉加身、硕果累累,其人和蔼可亲,谈吐间尽显其平易近人的性格。个别艺术家的“怪”“邪”,展示给人的却是“正”,德高为范、身正为师。罗教授给人的印象就是既有艺术家的气质,更具有传道授业的师者风范。
2 《华夏历代帝王图卷》登峰之作
2.1 作品概述
罗教授的《华夏历代帝王图卷》高165cm、长1200cm。通过巧妙的构图,合理的分配,用工笔的手法展现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时期的365位皇帝。该画从正式起笔着画开始,历时两年时间,即两天时间就得完成一位皇帝的画像,其场景设计还包括宝岛台湾、万里长城、喜马拉雅山峰等象征华夏复兴、民族团结等寓意深远的元素。
两年的时间既是对罗教授艺术造诣的考验,也是对其体力的考验。但两年的时间仅仅是其对华夏历代帝王研究的一个集中缩影。如果没有其毕生对工笔画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研究、实践,如果没有其之前长年累月对华夏历代帝王文献、图集乃至个人性情以及各带服饰、民风习俗等的深入研究,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宏伟之作。
2.2 艺术特色
王羲之《兰亭序》出现的20个“之”字,加上落款一个“之”字共21个字“之”,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得到书法界的高度认可。罗教授的《华夏历代帝王图卷》中的365位皇帝,神态各异,通过造型就能展现其性格特点及一生功过。把个人气质通过笔尖展现出来,这体现了罗教授工整细密、明丽典雅、艳而不俗的艺术特色。
罗教授充分运用国画的移步换景的特点,使365位皇帝既为一个整体,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同时对西方透视进行高度融合,使秦始皇成为焦点,其指点江山的动作、神态以及严肃、庄重的服饰,突显其统一华夏的功绩。这一手法的运用与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宴》时闪现了同样的灵光。
2.3 作品特色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康乾盛世以及一代女皇武则天,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成为历史发展的脊梁,他们挑起的是一个时代的文明。罗教授巧妙地运用一凭栏,把这些杰出帝王放在前列,同时通过生动的造型以及相互呼应,让时空穿梭,形成气派民族复兴大对话。前面人物洋洋洒洒,后排层层叠叠。整体画面厚重,局部协调紧凑,使画面气势磅礴,视觉冲击力强。
艺术品与一般绘画作品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典型形象的塑造,工笔画以写实为主,但又区别于西方的明暗写实画法,要通过笔法来表现帝王复杂的造型和内心世界,就必须深刻地理解每个皇帝的生平境遇与政治作为,必须细致地刻画人物细节,通过面容、眉宇、眼神等外部神态来表现统治者的内在气质。
2.4 作品延伸
我国至古有“衣冠之国”之誉。帝王服饰以秦时汉初黑色及唐宋以后的黄色调为主,通过与重彩的融合,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气派与强势,也充分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内涵。“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的使命感,阴阳、五行及纹饰图腾等敬畏感,都通过帝王服饰得以呈现。《华夏历代帝王图卷》色彩细腻,通过对比与协调使画面有节奏的变化。通过画作,我们不仅能研究绘画艺术,也能研究封建各朝代的文化与精神信仰。
2.5 工匠精神
工笔画讲究细腻、严瑾,着色高雅、明快,考验绘画者的艺术功底,特别是这么浩大的工程,更考验绘画者的意志力。罗教授满怀一颗对艺术的初心,展现了非凡的工匠精神,以艺术家的执着与教育者的严瑾态度,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甘于寂寞、不慕繁华,菩提树下、一颗素心,终于开出灿烂之花。
2.6 梦的延续
罗教授的“帝王梦”还在继续。通过长时间的深入了解,从细微之中感受教授的执着与“野心”。《华夏历代帝王图卷》带领我们穿梭秦“始皇”至末代皇帝的整个封建历史长河。但是先秦时期还空白,这一时期,历史更久、史献更少、人物性格更复杂、研究起来难度更大,罗教授希望能够把这一时期的帝王也创作出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相信罗教授能够做完他的“帝王梦”,也期望能够尽快拜读他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