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教学法能够直观、形象的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同时还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下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情境教学的概念,其次还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最后,就情境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重要性;策略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来设置教学情境。学生在教师所设置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能够产生共鸣和相关的情感体验。这样就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此外,对于情境教学法来说,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逼真形象的特点。这一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的,教师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会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当成素材进行设计,这样就能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第二,具有真切的情感。情境教学法所设置的情境与学生平时的生活想贴近,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第三,寓教于乐。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受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影响,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就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而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情景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而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这样就能够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情境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相关内容。其次,情境教学法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和实际生活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整个学习中去,从而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最后,教师在采用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还会主动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通过利用多媒体还原真实情景自己创设学习情境等方法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相关内容的学习上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三、情境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中没有深奥的数学原理要求学生去学习和掌握,其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对此,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生活化的情景来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利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如,在“负数”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温度来让学生对负数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谁能大概的说出今天的温度来?(学生说温度)
  师:非常好,通过温度计的测量,今天的温度是15℃。现在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一下这几组温度(15℃、8℃、-15℃、-8℃),想一想,在哪一个温度下,天气是最冷的?哪一个温度下,天气又是最热的?
  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负数的概念,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比较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深化和理解,最终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来对所学内容进行展示,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也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制作出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学习“长方体”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海绵宝宝》动画片片段让学生观看,在学生观看结束后,问学生通过观察得知海绵宝宝有几个面、几条棱组成。并让学生立即在纸上画出长方体来,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将游戏与教育相结合,设计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技能,避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和学习知识点。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对学生进行纯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将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讓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当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后,教师则可以适当的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某一数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获得相关的知识。
  四、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积极的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的使用这一教学模式,并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基础上,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喜欢学习,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京芳.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
  [2]夏晓明.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25)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新的教育原则。其中之一便是:“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规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注重活动过程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幼儿活动;重要性  如何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呢?这不仅牵涉到思想观念的更新,而且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科学探究为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本篇以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一节为例,探讨高中物理中的探究式实验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应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
期刊
摘 要:物理的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的关键内容与构成,也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息息相关。把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弥补以往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初中阶段物理实验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信息技术;融合  物理课程是基于实际的实验科目,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物理相关的概念与规律的理解水平,逐渐提高学生思维与动手
期刊
摘 要:在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教学中,学生素质的下降,建立空间概念较难,这逼迫教师要不断探究改进教学效果的方法,使学生快速掌握这门课。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本人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感悟,总结出一些口诀、窍门等技巧运用到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改进探究;口诀;想象;窍门  《机械制图》课对于中职学生是一门新课,这门课要求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打得好。而如今的中職生都是在初中学习最差的学生,90%
期刊
摘 要:根据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大纲,针对目前会计专业所开展的若干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实践,为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探讨制订既体现因材施教,又与社会对各类会计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的技能标准及考核方法,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技能;项目;考核办法  我们在会计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中尝试实行分模块教学,并在制定相应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以下简称“会计技能”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即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教育的基点放在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上来要求。反对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提倡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虽然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并且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然而,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主要来源于学校。
期刊
摘 要:舞蹈备受少年儿童的青睐,学习舞蹈能让他们形体优美、矫正驼背、塌腰等形体问题。同时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過音乐与舞蹈动作的结合,增强孩子的肢体协调。舞蹈也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良好的方式。在少儿舞蹈的教学中,如何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保持主体地位,如何增强孩子们在舞蹈学习中的自信以及开发孩子们的编创能力是在少儿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满了简单的判断与推理,这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阶段是在小学阶段发展起来的,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本人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阶段,小学里学习的习惯和思维的方式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小学语文这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与理念上都进行了创新。创造力与想象力丰富是语文这门学科自身的性质,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尝试自主学习教学,解放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培养;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了解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和造
期刊
摘 要:所谓个性,也可称之为人格,在非智力因素的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与较大的稳定性,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由教育及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它就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影响着学生的个体体育行为。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本人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关键词:体育教学;个性  一、对学生的个性加以尊重  1.教师要对其角色、态度及方式进行及时转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