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全面熟悉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无疑是广大初中学生提前备战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起点。另外在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 能根據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 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可以看出,中考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的分值最高,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密切相关的。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让学生输掉“关键分”上呢?根据我这十几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我认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你可以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理解文章。我们的英语课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时候显得枯燥无味,因此学生不感兴趣,不愿意去学习这门科目。有的学生其他学科成绩都很好,就是英语成绩特别差,我和他们进行交流问其原因时,他们都说对英语不感兴趣,不愿意去学。甚至有的学生在试卷上写着“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心,不学外国文。”可见,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其实,只要用心去设计,你的英语课堂完全可以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When were you born?”这一节课时,我首先在课件上呈现出了学生非常熟知和喜爱的电影明星“刘亦菲”和“谢霆锋”的照片,学生立刻变得非常激动,争先恐后的说出了明星们的名字,然后我又抓住时机的问:“Do you know when they were born?”学生们当然回答“Yes!”然后我又把根据本课内容制作好的关于这些明星的文章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们自己找出答案。于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带着问题去阅读这些文章,不知不觉的就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本课的学习任务也就能够很轻松的完成了,课堂的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高。再讲“How can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课时,我首先把原料拿了出来,比如two bananas,a glass of milk,学生们立刻流出了口水。然后我用英语问他们想不想吃这些东西,他们当然说想吃,然后我给他们制定了条件——自己根据文章内容把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读懂后在讲台上叙述,只有叙述最好的同学才能够得到这些东西。学生们的兴趣立刻被调动了起来,都以最快的速度去阅读文章,并且边读边用手去比划,课堂效率自然也就高效了。
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喜欢你,才愿意学习你这一学科。有的老师学历高,教的课也很好,但是就是学生的成绩不好,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和学生处理好关系,课下很少主动地和学生去交流,师生之间缺乏默契,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本门学科,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只有老师放下架子,把尊重学生放在第一位,愿意和学生做朋友,课下多和学生谈心,师生之间达成共鸣,课堂上才能提高效率。另外,老师不管遇到什么事,心情多么得不好,只要是进了课堂你都应该充满激情,用你饱满的热情调动学生,用你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学习英语,愉快的接受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效率。切记板着脸,带着情绪上课。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克服英语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新课标、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先于写的顺序进行训练。一般的课堂阅读,老师总是花很多时间先来讲解阅读的材料或课文,学生所获得的文章信息都是老师给的,不是自己主动获得的,而是被动接受的,这样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理解对阅读有决定性的意义,为了理解文章内容我经常设计一些合理的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前、中、后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对重点加以引导。
最后,平时要让学生多做中考阅读题,教师应教会一些阅读题的解题策略使学生在“实战”中提高阅读能力。做阅读题时,应先看问题,再读文章。而且文章篇幅越长,往往越做题时更应该首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文中找答案,有些内容与所问的问题无关时更应该学会“略读”,对于问题出现的段落要学会“精读”。而且还要注意要根据文章内容答题,切记凭空猜想,偏离主题。做题时可以用铅笔在重点的段落、句子、关键词处做一下标记。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所以在出现人物、时间、地点的时候要作一下标记,以便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到文章发展的情节。论述性文章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读这样的文章时,应该精读细节,要以实词、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快速突破那些要求我们找出reason和result的题目。对于文章的生词,课程标准对学生有“能不借助词典读懂含有一定生词”的语言材料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会“顺藤摸瓜”,结合上下文语境,根据所学的一些词根与构词法的知识,以及结合上下文关系来猜测词义。解答任务型阅读题这一类题时,要让学生学会快速查找文中关键词与关键句,还要注意答题必须符合题目要求。另外,在任务型阅读问答题中,一般都有词数限制,所以,要让学会结合问题和题目要求,查找关键词与关键句,适当取舍,有时还要适当变换单词的形式。如果全句摘抄,就可能超出词数限制而被扣分。
总之,阅读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段落领悟能力,信息把握能力,全文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英语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教育部制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1. 能根據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 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可以看出,中考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的分值最高,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密切相关的。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让学生输掉“关键分”上呢?根据我这十几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我认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你可以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理解文章。我们的英语课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时候显得枯燥无味,因此学生不感兴趣,不愿意去学习这门科目。有的学生其他学科成绩都很好,就是英语成绩特别差,我和他们进行交流问其原因时,他们都说对英语不感兴趣,不愿意去学。甚至有的学生在试卷上写着“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心,不学外国文。”可见,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其实,只要用心去设计,你的英语课堂完全可以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When were you born?”这一节课时,我首先在课件上呈现出了学生非常熟知和喜爱的电影明星“刘亦菲”和“谢霆锋”的照片,学生立刻变得非常激动,争先恐后的说出了明星们的名字,然后我又抓住时机的问:“Do you know when they were born?”学生们当然回答“Yes!”然后我又把根据本课内容制作好的关于这些明星的文章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们自己找出答案。于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带着问题去阅读这些文章,不知不觉的就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本课的学习任务也就能够很轻松的完成了,课堂的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高。再讲“How can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课时,我首先把原料拿了出来,比如two bananas,a glass of milk,学生们立刻流出了口水。然后我用英语问他们想不想吃这些东西,他们当然说想吃,然后我给他们制定了条件——自己根据文章内容把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读懂后在讲台上叙述,只有叙述最好的同学才能够得到这些东西。学生们的兴趣立刻被调动了起来,都以最快的速度去阅读文章,并且边读边用手去比划,课堂效率自然也就高效了。
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喜欢你,才愿意学习你这一学科。有的老师学历高,教的课也很好,但是就是学生的成绩不好,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和学生处理好关系,课下很少主动地和学生去交流,师生之间缺乏默契,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本门学科,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只有老师放下架子,把尊重学生放在第一位,愿意和学生做朋友,课下多和学生谈心,师生之间达成共鸣,课堂上才能提高效率。另外,老师不管遇到什么事,心情多么得不好,只要是进了课堂你都应该充满激情,用你饱满的热情调动学生,用你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学习英语,愉快的接受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效率。切记板着脸,带着情绪上课。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克服英语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新课标、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先于写的顺序进行训练。一般的课堂阅读,老师总是花很多时间先来讲解阅读的材料或课文,学生所获得的文章信息都是老师给的,不是自己主动获得的,而是被动接受的,这样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理解对阅读有决定性的意义,为了理解文章内容我经常设计一些合理的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前、中、后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对重点加以引导。
最后,平时要让学生多做中考阅读题,教师应教会一些阅读题的解题策略使学生在“实战”中提高阅读能力。做阅读题时,应先看问题,再读文章。而且文章篇幅越长,往往越做题时更应该首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文中找答案,有些内容与所问的问题无关时更应该学会“略读”,对于问题出现的段落要学会“精读”。而且还要注意要根据文章内容答题,切记凭空猜想,偏离主题。做题时可以用铅笔在重点的段落、句子、关键词处做一下标记。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所以在出现人物、时间、地点的时候要作一下标记,以便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到文章发展的情节。论述性文章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读这样的文章时,应该精读细节,要以实词、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快速突破那些要求我们找出reason和result的题目。对于文章的生词,课程标准对学生有“能不借助词典读懂含有一定生词”的语言材料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会“顺藤摸瓜”,结合上下文语境,根据所学的一些词根与构词法的知识,以及结合上下文关系来猜测词义。解答任务型阅读题这一类题时,要让学生学会快速查找文中关键词与关键句,还要注意答题必须符合题目要求。另外,在任务型阅读问答题中,一般都有词数限制,所以,要让学会结合问题和题目要求,查找关键词与关键句,适当取舍,有时还要适当变换单词的形式。如果全句摘抄,就可能超出词数限制而被扣分。
总之,阅读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段落领悟能力,信息把握能力,全文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英语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教育部制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