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发生机制和诱发因素及治疗学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有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下降、内皮功能障碍、炎症等方面。幽门螺杆菌、雌激素水平过低、情绪等多因素可诱发微血管性心绞痛。在治疗上,西药作用机制单一,只能从单方面介入病程,不能从整体机制进行调节,而中医在各家理论指导下用药,能起到“多因微效,整合协调”、恢复人体机体平衡、防治疾病的作用。“,”Coronary microvascular angina is a clinical common disease.The main pathogenesis is the coronary blood flow reserve function decline,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inflammation.Helicobacter pylori, low estrogen levels and emotional factors may induce microvascular angina.The mechanism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s only a simple intervention of the disease course ,without adjusting holistic mech-anisms,whil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es medicin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any traditional theo-ries,trying to achieve “integrated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effects”,thus to restore the body balance,and pre-vent and treat the disease.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以及患者预后等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结果:的临床资料.结果:胼胝体梗死患者
目的:收集分妇产科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和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提高临床的治愈率、降低孕妇死亡率.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
目的:比较有限切开复位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9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进行探讨,根据其治疗方式的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道幽门螺旋杆菌首选检测方法及临床根除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消化道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14C尿素呼吸试验和
荨麻疹属于过敏反应的一种类型,只局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的一种局限性、一过性水肿反应,病因可能与变应原、药物有关或病因不明.
本文探讨颈前路单间隙融合术后该节段的椎间高度改变时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将颈前路单节段融合术后的患者78例按融合高度的不同分为三组,通过测量上位节段的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目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因其以葡萄糖依赖方式刺激胰岛素释放而得到广泛应用。脂肪因子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活性因子,可以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功
血管生成是内皮细胞的重要功能,在胚胎发育、组织再生、炎症﹑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均有血管生成。传统的单层细胞培养(2D培养)模型是迄今最常用的体外实验研究模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抗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采取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