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无载体主干序列(细菌DNA)的表达框基因直接转化栽培小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栽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进行了bar表达框基因的基因枪转化.通过试材培养、外植体分离、bar表达框基因分离提取和纯化、基因枪轰击、诱导分化与再生培养、再生苗核酸抽提、转基因检测及除草荆涂抹试验等方法,筛选到23株全部来自幼胚愈伤的独立再生苗,其中18株显示bar表达框基因的整合,且均表现抗除草荆效应.基因型鄂麦12号的转化频率(1.55%)高于鄂恩1号(0.87%),两基因型在1100psi轰击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