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贵师傅是“老肉头”一个班组的工友兼战友,说他们是“战友”,是因为他们都是抗美援朝回国的老战士。他们回到地方后,因文化程度低,被安排在车间里当锻工,说白了,就是铁匠。工作挺简单,就是操纵气泵锤,锻打毛坯件。但丁作条件差,毕竟在炉前高温环境下,每天并得一身铁屑、一脸灰尘。但金贵师傅整天乐呵呵的,每天下班到锅炉旁洗完澡、拎着—瓶开水回来,嘴里总是哼着小调。
那时候,集体宿舍条件差,4人一问,连一张桌子也没有。金贵师傅在淮北农村的妻子偶尔要来探亲,为照顾他,单位安排我与他两人一间。他妻子来时,我一个人去“打游市”就可以了。如果这一年他回乡探亲,他妻子就不用来了。
我用车间里废弃的黄油箱配了几根角铁,做了一个小桌子,自制了一盏台灯。看书、写字是方便了。但那年头,可读的书太少了,偶尔寻到一本好书,便想通宵达旦地看完。怕影响金贵师傅,我用报纸糊了一个人套子,套在台灯上。金贵师傅说:“没关系,我是个大老粗,你看你的,我睡我的!”
其实,他不是粗人。第二天早晨我起床已经7点多了。金贵师傅不知啥时候轻手轻脚地出去转悠了,我一点也不知道。
只要我在看书写字,他就不呆在宿舍里。问他去哪了,他说钓龟去了。有时,他也借用我的桌子写信。他比老肉头强,一般的句子能够写明白。遇到不会写的字,他就问我,正儿八经地说:“先生,问你一个字!”家里来信了,他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看,一封信能看几天,仿佛信里有什么秘密。我渐渐知道,他母亲早已去世,家里还有老父亲和一个兄弟,兄弟三十大几了,没成家,他和妻子生了两个女儿。他们没分家,在一个锅里吃饭。
他妻子宋探亲,我见过一次,不漂亮也不算丑,胖乎乎的,左眼角有个疤,碰到人总是问:“你吃了吗?”老婆来了,总得烧菜;烧了菜,还得请周围的小青年来尝一尝。她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不足太咸,就是太烂,好东西也烧不山味。为了给金贵师傅捧场,我们总是说:“好吃!好吃!”
半个月过去了,他妻子回去了。我又结束了“游击”生活。金贵师傅总是刘我拱手说:“对不住!对不住!”
这年秋大,雨水特别多,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金贵师傅看着窗外自言自语:“今年庄稼完了!完了!”他的工资40来元,除了自己吃饭,寄回家不多,还指望生产队的工分吃饭呢!
时间一天一天流逝,寻常百姓的口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像一碗白开水。
金贵师傅既不喝酒,也不抽烟,连喝水也是喝白开水。那时候,“消费”这个词没大听说过:用今天的话来说,都像他这样就没法拉动“消费”了。
每周星期六下午的政治学习,是雷打不动的,我和他在一个大组。照㈦是念报纸、读文件,然后大家表态发言。我当记录员,逢到金贵师傅,他就像孩子似的脸红了:“叫咱说啥呢?咱说不好……”我就在他名下,按那时的流行语言胡诌几句交差了。为这,他对我挺感谢的,说:“还是有文化好啊!”
快到了年根边上,那一天,天气已经很冷了,我们儿个小青年出去打野狗,在食堂里请大师傅烧了一锅红烧狗肉,吃饱喝足之后,我盛了一碗给金贵师傅。他还没睡,正趴在我桌上写信,见我回来了,就收起桌上的纸笔。我见他脸色不好,就问了一句:“家里来信了?”他“咽”了一声就躺到床上了,狗肉也没吃。
那晚,也许吃了狗肉火气大,我好长时间没睡着,只听得金贵师傅不停长吁短叹,翻来覆去。我起来,泡了一杯茶。他也坐到床沿上,轻轻叹了一声说:“还是你们没家没小的省心啦!”
我问:“快过年了,你回家探亲吗?”
他摇摇头。
我说:“那就叫嫂子过来吧!过年我去省城,正好房间给你腾出来。”
停了好一会。金贵师傅说:“她怀孕了,不能宋了。”
“那不正好给你添个儿子吗?”
“可那是人家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泪珠从他铁青的脸上滚了下来。
我递给他一支香烟。
他破例点着了烟,把他的弟弟来信给我看。原来是大队革委会主任诱奸了他的妻子,而主任反告他的弟弟——小叔子与嫂子有染。老父亲气得病倒了,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兄弟,你看这事该怎么办?我可没辙了!”
我也无言以对。我读过的几本爱情小说中还没有这样的案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知识盲点。
天快亮了,一包烟差不多抽完了。在呛人的烟雾中,金贵师傅问我:“你读书多,知道哪个地方招收和尚吗?我真想出家当和尚算了!”
“哪个庙里敢收容你?再说,嫂子纵使有错处,你可以丢下她不管,你的老父亲、你的女儿你可以不管吗?”
他不作声了。
一连几天,金贵师傅的精神快要崩溃了。无奈之下,我向单位领导反映了这些情况。这次,领导总算开恩了,派了工会干事巩大姐陪同金贵师傅回家乡。巩大姐是一位很仁义很厚道的老大姐,口碑好。有她陪同,我们就放心了。
过罢年,我从省城返回单位不久,金贵师傅夫妇俩在巩大姐陪同下终于回来了。不知是做了人流还是引产的缘故,他的妻子脸色苍白,明显瘦了一圈。单位里安排她在车场修补篷布,补贴生活,金贵师傅总算有了家。
我呢,就和他分手了——不住一个屋了。
后来,我离开了单位去外地求学。几年过去了,听说他家乡的一个女儿顶替了金贵师傅的工作。他们全家至今住在江城,没出什么事,平平安安的——这正是金贵师傅企盼的生活,但愿生活中的那么多苦涩都成为永远的记忆吧!
那时候,集体宿舍条件差,4人一问,连一张桌子也没有。金贵师傅在淮北农村的妻子偶尔要来探亲,为照顾他,单位安排我与他两人一间。他妻子来时,我一个人去“打游市”就可以了。如果这一年他回乡探亲,他妻子就不用来了。
我用车间里废弃的黄油箱配了几根角铁,做了一个小桌子,自制了一盏台灯。看书、写字是方便了。但那年头,可读的书太少了,偶尔寻到一本好书,便想通宵达旦地看完。怕影响金贵师傅,我用报纸糊了一个人套子,套在台灯上。金贵师傅说:“没关系,我是个大老粗,你看你的,我睡我的!”
其实,他不是粗人。第二天早晨我起床已经7点多了。金贵师傅不知啥时候轻手轻脚地出去转悠了,我一点也不知道。
只要我在看书写字,他就不呆在宿舍里。问他去哪了,他说钓龟去了。有时,他也借用我的桌子写信。他比老肉头强,一般的句子能够写明白。遇到不会写的字,他就问我,正儿八经地说:“先生,问你一个字!”家里来信了,他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看,一封信能看几天,仿佛信里有什么秘密。我渐渐知道,他母亲早已去世,家里还有老父亲和一个兄弟,兄弟三十大几了,没成家,他和妻子生了两个女儿。他们没分家,在一个锅里吃饭。
他妻子宋探亲,我见过一次,不漂亮也不算丑,胖乎乎的,左眼角有个疤,碰到人总是问:“你吃了吗?”老婆来了,总得烧菜;烧了菜,还得请周围的小青年来尝一尝。她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不足太咸,就是太烂,好东西也烧不山味。为了给金贵师傅捧场,我们总是说:“好吃!好吃!”
半个月过去了,他妻子回去了。我又结束了“游击”生活。金贵师傅总是刘我拱手说:“对不住!对不住!”
这年秋大,雨水特别多,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金贵师傅看着窗外自言自语:“今年庄稼完了!完了!”他的工资40来元,除了自己吃饭,寄回家不多,还指望生产队的工分吃饭呢!
时间一天一天流逝,寻常百姓的口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像一碗白开水。
金贵师傅既不喝酒,也不抽烟,连喝水也是喝白开水。那时候,“消费”这个词没大听说过:用今天的话来说,都像他这样就没法拉动“消费”了。
每周星期六下午的政治学习,是雷打不动的,我和他在一个大组。照㈦是念报纸、读文件,然后大家表态发言。我当记录员,逢到金贵师傅,他就像孩子似的脸红了:“叫咱说啥呢?咱说不好……”我就在他名下,按那时的流行语言胡诌几句交差了。为这,他对我挺感谢的,说:“还是有文化好啊!”
快到了年根边上,那一天,天气已经很冷了,我们儿个小青年出去打野狗,在食堂里请大师傅烧了一锅红烧狗肉,吃饱喝足之后,我盛了一碗给金贵师傅。他还没睡,正趴在我桌上写信,见我回来了,就收起桌上的纸笔。我见他脸色不好,就问了一句:“家里来信了?”他“咽”了一声就躺到床上了,狗肉也没吃。
那晚,也许吃了狗肉火气大,我好长时间没睡着,只听得金贵师傅不停长吁短叹,翻来覆去。我起来,泡了一杯茶。他也坐到床沿上,轻轻叹了一声说:“还是你们没家没小的省心啦!”
我问:“快过年了,你回家探亲吗?”
他摇摇头。
我说:“那就叫嫂子过来吧!过年我去省城,正好房间给你腾出来。”
停了好一会。金贵师傅说:“她怀孕了,不能宋了。”
“那不正好给你添个儿子吗?”
“可那是人家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泪珠从他铁青的脸上滚了下来。
我递给他一支香烟。
他破例点着了烟,把他的弟弟来信给我看。原来是大队革委会主任诱奸了他的妻子,而主任反告他的弟弟——小叔子与嫂子有染。老父亲气得病倒了,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兄弟,你看这事该怎么办?我可没辙了!”
我也无言以对。我读过的几本爱情小说中还没有这样的案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知识盲点。
天快亮了,一包烟差不多抽完了。在呛人的烟雾中,金贵师傅问我:“你读书多,知道哪个地方招收和尚吗?我真想出家当和尚算了!”
“哪个庙里敢收容你?再说,嫂子纵使有错处,你可以丢下她不管,你的老父亲、你的女儿你可以不管吗?”
他不作声了。
一连几天,金贵师傅的精神快要崩溃了。无奈之下,我向单位领导反映了这些情况。这次,领导总算开恩了,派了工会干事巩大姐陪同金贵师傅回家乡。巩大姐是一位很仁义很厚道的老大姐,口碑好。有她陪同,我们就放心了。
过罢年,我从省城返回单位不久,金贵师傅夫妇俩在巩大姐陪同下终于回来了。不知是做了人流还是引产的缘故,他的妻子脸色苍白,明显瘦了一圈。单位里安排她在车场修补篷布,补贴生活,金贵师傅总算有了家。
我呢,就和他分手了——不住一个屋了。
后来,我离开了单位去外地求学。几年过去了,听说他家乡的一个女儿顶替了金贵师傅的工作。他们全家至今住在江城,没出什么事,平平安安的——这正是金贵师傅企盼的生活,但愿生活中的那么多苦涩都成为永远的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