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le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肿瘤内科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治疗的56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外周静脉置管,观察组给予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并发症、置管保留的时间和血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一次性置管穿刺成功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在二次穿刺内置管成功,均未出现置管并发症。留管时间比较:观察组留管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血管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中心静脉置管可长期保留、且并发症较少,化疗药物影响较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外周静脉置管 肿瘤内科 化疗
  恶性肿瘤临床治疗较为复杂,其中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药物对血管损害较大,长期经静脉给药可刺激血管内壁,形成较为严重的血管损伤,并引发栓塞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多采用外周静脉反复穿刺方法给予患者化疗药物,但是该给药途径临床不良反应也较为明显,而中心静脉置管作为化疗药物途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因而开始广泛使用。据此,本次研究中选择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治疗的56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外周静脉置管和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效果,分析了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治疗的56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31±14.25)岁,平均病程(3.24±1.86)年,癌症类型:5例乳腺癌,8例大肠癌,6例胃癌,7例肺癌,其他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36±15.36)岁,平均病程(3.56±1.963)年,癌症类型:6例乳腺癌,7例大肠癌,8例胃癌,4例肺癌,其他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癌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0.05),认为有可比性。
  1.2 置管方法
  两组患者穿刺病房,要提前行紫外线消毒30min。
  PICC置管:患者平卧体位,在穿刺侧肢体确定脉穿刺位置,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采用普鲁卡因局麻。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进行穿刺,以15-30度角进行静脉穿刺,持续负压进针,并抽回血,感到突破感后,见暗红色血液,回推血无阻力,证明静脉穿刺成功[1]。然后,导引丝,退穿刺针,置入合适规格中心静脉导管,消毒固定封闭处理后,完成穿刺。
  外周静脉置管:避开关节处,选择前臂粗直、活动方便的浅静脉进行常规消毒穿刺,固定穿刺点远端皮肤下静脉,针尖斜面朝向上刺破血管进针,见回血后,再进2mm,拔出针芯,固定留置针使用肝素生理盐水溶液封管,并封闭留置针[2]。
  1.3 观察指标
  化疗期间,观察研究对象的穿刺情况、并发症及血管相关不良反应状况,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并发症、置管保留的时间和血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 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穿刺成功率比较
  一次性置管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6.43%(27/28),对照组为89.29%(25/28),对照组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在二次穿刺内置管成功。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置管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栓塞、外周感染等)。
  2.2 留管时间比较
  留管时间:观察组6d~174d,平均(96.36±33.25)d;对照组6d~174d,平均(96.36±33.25)d;对照组2d~7d,平均(5.71±2.19)d;观察组留管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3 血管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因化疗药物导致血管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10/28),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血管不良反应:栓塞性静脉炎6例,药物外渗4例,其中2例栓塞性静脉炎严重者,改行中心静脉置管,其余不良患者仍使用外周静脉置管。
  3 讨论
  肿瘤患者每日静脉输液治疗较为频繁,化疗期间更要输入高浓度的刺激性药物,若反复进行浅静脉穿刺,可加重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3]。国内临床研究发现,蒽环类、氮介类、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物引发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80.0%以上,因而应尽量采用其他给药途径,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知中心静脉置管显著减少了化疗药物致血管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中还发现,一次性置管穿刺成功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但是,在留管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避免了反复穿刺造成的感染风险,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由此可知,肿瘤内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置管疗效较为可靠,建议将中心静脉置作为首选给药方式。此外,本次研究建议,应做好穿刺前准备,置管前,对患者肿瘤位置、血压、血小板水平等检测,确定穿刺侧肢,穿刺前评估置管风险,做好预防性护理措施。同时,告知两组患者及家属如何配合医护人员,并强调日常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减少并发症发生率[5]。
  综上所述,对于肿瘤患者而言,中心静脉置管可长期保留、且并发症较少,化疗药物影响较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何续逊,孙雪琴,夏月琴,等. 肿瘤内科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J]. 中国临床研究,2014,7(04):436-438.
  [2]师佳佳. 肿瘤患者静脉通路装置选择影响因素及症状困扰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25-26.
  [3]郭惠玲. VPA与PICC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2:27-28.
  [4]张景然. 中心静脉与外周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比较[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10(07):765-767.
  作者简介:陈艳艳,女,(1985.12-),安徽利辛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师。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相前驱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炕(MTES)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DS)为有机相前驱体,盐酸和水为催化剂,通过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有机硅/SiO2有机一无
这个年头,每天只要一打开电脑,进入网络世界,世界上正发生的大事小事就会如同开闸的洪水一般涌出:XX大师被请去喝咖啡了;”雨神”再次唤雨成功:暴风赤红打了一会儿酱油就挂了……“
链路是军事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要素,其可用概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网络的性能.因此研究了其对军事通信网节点间可靠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作为一名“码农”,Gmail可以说是我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了。不过,大家都知道,Gmail经常都要抽个风“神马”的,用着忒不省心,经常到关键时刻就掉了链子。但是,身为一名“码农”,我必须发
一种半导体机台气体反应室的气体配送系统及方法,特别是在晶片进行等离子蚀刻或薄膜沉积工艺中,能通过气体流量控制阀参数设定,随时调整等离子气体在反应室里的分布状况,使同一片
利用定量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压痕断裂试验、结合强度测试和摩擦磨损试验,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等离子喷涂纳米结构Al2O3—13%TiO2(AT13)基陶瓷涂层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
针对舰船数字化系统设计特点,应用MPLS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实时控制网络技术及CORBA技术等网络和软件集成技术,构建一个双网络环境的舰船数字化系统.首先提出了舰船数字化系统
自腾讯移动游戏平台正式上线,连续发布了3款休闲类社交游戏,并宣布将在未来继续发布八款类似游戏。与以往“有游戏无社交”的伪社交游戏相比,这兰款游戏无疑更易加固玩家的社交
要说最近国内手游市场内有什么火爆大作,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天神传》吧?据悉,这货是由国内最大的Android平台——机锋网研发并运营。《天神传》采用UnitySD引擎,同时发布Androi
云空间,不上100GB都不好意思见人!  记得我刚刚用上云空间还是才上班那会,每天拿着U盘在公司和家之间奔波,个中辛酸实是不能向外人道也。还好有个兄弟实在看不过眼,给我推荐了一款办公型云空间—《金山快盘》。待完成各种扩容任务之后,我看着15GB的容量心里那叫一个满足。不过,前几天我发现《金山快盘》正在送100GB的永久免费空间(如图1)。  这可是好事啊!用了这么久,我正发愁原先的15GB不够用呢